【核心素养目标】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道德修养:我国的民族概况,包括民族分布特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能够归纳出民族关系的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实现的,从而坚定政治认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共产党,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观念: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言行作斗争。
健全人格:总结出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重要性,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共同利益观和共同担当的价值观,努力为促进民族团结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和原则
难点: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本节课 我们学习第一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二)、讲授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
汉满纳西京东乡,独龙侗水彝苗壮,门巴土家维吾尔,柯尔克孜瑶德昂,乌兹别克鄂伦春,基诺赫哲傣布朗,锡伯哈尼俄罗斯,仡佬仫佬景颇藏。
这么多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乡,读一次,念一遍,就记在心上,我的大祖国呀你真的好漂亮
五十六朵花绽放。
傈僳怒佤鄂温克,裕固朝鲜土阿昌,普米撒拉塔吉克,毛南保安蒙古羌,拉祜白回塔塔尔,珞巴畲黎达斡尔,高山布衣哈萨克,每个名字暖洋洋。
这么多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乡,读一读,唱一唱,你就不会忘,我的大祖国呀你真的好漂亮,
五十六族花芬芳。
试一试,你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
一、民族大家庭: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分析地图,请你概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灌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根据下列图片信息,思考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结合课本知识,观察图片,说一说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什么特点?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既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象比喻,也是对新时代搞好民族团结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踔厉奋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标识。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根据下列材料,思考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以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全国党员代表共有2296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264名,涵盖40个少数民族。党代表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
材料二: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现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材料三: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西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项方针?
3、我国处理问题问题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4、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三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本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行使下设区、县的市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
材料说明了哪一问题?
我国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人宪法和法律,各民族正真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材料: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代表共计2977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根据材料,谈谈民族平等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6、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片,思考从古至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1903年12月,一支英国侵略军偷越我国边界,占领西藏帕里等地区,又于1904年4月进犯江孜。西藏人民践行“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卫战中浴血奋战,坚持了3个多月。
(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西藏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团结一致、抵御外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
(2)、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你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材料: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从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到广西果蔬、内蒙古的牛羊肉等民族地区农产品驰援湖北;从滞留武汉的62名武汉西藏中学藏族学生家长成立临时党支部,汉藏携手、共抗疫情……危难关头,荆楚大地上演了一幕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情剧。
材料: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请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
二、家和万事兴:
1、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材料:从2022年上半年经济总量方面来看,广东上半年GDP位居第一;江苏上半年GDP紧随其后,山东上半年GDP位居第三;宁夏、青海、西藏分别居29、30、31位。
材料:国家统计局2023年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相关链接:
为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使之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全国135个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边境团场,有民族自治地方107个。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什么成就?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2、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思考:这些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得益于什么?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兴边富民行动,是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宗旨就是振兴边境、富裕边民。通过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对广大边民的帮扶,使边境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边民尽早富裕起来,在发展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
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说明了什么?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探究与分享:
在祖国西南的一个彝族山村,过去,村民的温饱都成问题,几乎家家住茅草屋。现在,危房改造、生态家园建设全覆盖,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以前,该村的白草坪土地贫瘠,种一坡收一箩。现在,该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坪优势,靠畜牧业、旅游业走上致富道路。百草坪成了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阿克苏苹果不仅誉满全疆,而且闻名全国。在政府推动下,当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在内地设立直销店,发展“农超对接”平台,而且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推行电商销售新模式,不断拓展销售渠道。阿克苏苹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结合材料讨论:两地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
彝族山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场优势,发展蓄牧业,旅游业,走上了致富路。新疆地区依托当地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游一阿克苏苹果,与时俱进、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电商销售新模式。
积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因地制宜,依据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电商经济,拓展销售渠道:等
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相关链接:
20世纪80年代,西藏人才紧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国家作出在内地开办西藏班(校)的决策。1985年9月,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西藏教育新模式。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20个省市的18所初中、14所高中开办西藏班,有55所示范性高中招收西藏插班学生,共有在校生近两万人,累计完成招生11万余人,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以上人才3.6万余名。内地西藏班成为西藏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毕业生中的很多人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力量。内地西藏班的开办,对加速西藏人才培养、促进民族交流和团结、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材料: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保障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有效运转。
大力推进数字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普及,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实施各项重大文化时,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
加大对民族类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对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少数民族文字重大出版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属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纳入公益性出版单位的少数民族出版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财政补贴。
上述材料说明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采取的措施目的是什么?
没有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关链接:
刘三姐是传说中的壮族民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被誉为“歌仙”。“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歌圩就是刘三姐传歌形成的。“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就是为了纪念刘三姐。
刘三姐歌谣以歌代言,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见证了壮族的文化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刘三姐歌谣传承比较完整,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地域广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下列情境是我们可能面对的,你会怎么处理?
情景一:国庆期间,随父母到西藏游玩,进寺庙参观时,被告知按习俗不得踩踏门槛,不得戴墨镜进入,以示敬意
情景二:遇到有人散布“西藏独立”等言论时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国才能繁荣发展。
探究与分享: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①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和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
④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为维护民族团结作贡献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山河,组成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采取了多种措施,各族人民只有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因此,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四)、板书设计:
1、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 )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2、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一重要指示有利于( B )
A.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 B.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C.从根本上消除民族发展差异D.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此,我们应该( C )
①全面落实民族高度自治方针 ②坚持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④彻底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 D )
①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3、我国处理问题问题的基本原则
4、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5、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6、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家和万事兴
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4、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