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中职机械工业出版社《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程标准中职机械工业出版社《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课程标准
隶 属 系 部: 汽车工程系
隶 属专业群: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
隶 属 专 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
执 笔 人: ******
审 核 人: ******
制 订 日 期: 2022年8月
修 订 日 期: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课程标准开发团队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任务分工
1 ******* ******* ******* 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
2 ******* ******* ******* 制定课程实施要求
3 ******* ******* ******* 制定课程性质
4 ******* ******* ******* 制定课程内容体系
5 ******* ******* ******* 制定课程考核
6 ******* ******* ******* 制定课程内容体系
注:指参与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含校外专家。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 1 -
(一)课程基本信息 - 1 -
(二)课程性质 - 1 -
(三)课程任务 - 2 -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 3 -
(一)课程目标 - 3 -
(二)课程要求 - 4 -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 5 -
(一)课程结构 - 5 -
(二)课程内容 - 5 -
四、课程考核 12
五、实施要求 13
(一)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13
(二)教学条件要求 13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4
(四)教材、数字化资源选用 15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表1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开课系部 汽车工程系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考试
前导课程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基础
后续课程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顶岗实习
总学时 84 理论学时 42
实践学时 42
总学分 6.5
课程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一体化课
(二)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课程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是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传动、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修职业能力为重点,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是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基础》,本课程可为《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提供支撑。

表2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课程功能定位分析
对接的工作岗位 对接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
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岗位 1.正确使用检测工具,按照作业规范,对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2.正确使用检测工具,按照作业规范,对新能源汽车行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3.正确使用检测工具,按照作业规范,对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4.正确使用检测工具,按照作业规范,对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三)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行驶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检修。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修》是汽车机电维修工在职业成长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在汽车维修企业需从事的重要工作。本课程是汽车机电维修工按专业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待修车辆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方面的故障诊断、元件检测以及维修作业的专门化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一)课程目标
通过《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素质目标
(1)树立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
(2)增强对民族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信心,具备技术报国的家国情怀;
(3)能够利用技术技能全心全意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4)能够在挫折中磨练,形成较强的心理抗挫能力;
(5)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能够在工作过程心无旁骛,养成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7)能够在工作中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养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8)能够在动手操作中严格要求、专心致志,具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9)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具有良好的语言技能和沟通技巧;
(11)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
(2)熟悉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3)掌握不同布置形式的特点。
(4)了解常见减速器的类型。
(5)掌握纯电动汽车减速器的功能及安装位置。
(6)掌握减速器不同故障的处理措施。
(7)了解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控制器工作原理。
(8)熟悉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控制器电路图。
(9)掌握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流程。
(10)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
(11)熟悉不同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类型的特点。
(12)掌握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13)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的故障原因。
(14)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功能。
(15)掌握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的控制原理。
(16)了解电控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
(17)掌握电控悬架各元件结构组成;
(18)掌握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9)熟悉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工作原理;
(20)掌握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总成更换的流程。
(21)熟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掌握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检修流程。
(23)掌握EPB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24)掌握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3.能力目标
(1)具有向客户介绍不同类型的电驱动系统的能力。
(2)具有依据维修手册检查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主要部件的能力。
(3)具有依据维修手册完成减速器总成更换的能力。
(4)具有评估减速器总成技术状况的能力。
(5)具有对减速器控制器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6)具有依据维修手册检修混合动力汽车变速杆位置传感器故障的能力。
(7)具有正确操作电控悬架,调节电控悬架系统模式的能力;
(8)具有查阅电路图册,拆画电控悬架系统的电路图的能力;
(9)具有依据维修手册对电控悬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10)具有正确操作纯电动多功能转向盘,确认TPMS仪表显示状况的能力;
(11)具有拆画TPMS电路图的能力;
(12)具有依据维修手册,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进行故障分析的能力。
(13)具有向客户解释电动转向助力系统优点的能力。
(14)具有依据维修手册,正确更换电动转向助力转向器部件的能力。
(15)具有向客户讲解ESC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的能力;
(16)具有规范进行ESC系统数据采集的能力;
(17)具有对采集的ESC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18)具有规范拆卸EPB系统部件的能力;
(19)具有依据维修手册,对EPB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20)具有正确使用诊断设备的能力;
(21)具有规范拆卸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部件的能力;
(22)具有依据维修手册,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二)课程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但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对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熟练、高效精确的工作作风,精诚团结、与时俱进、甘于奉献的品质,具备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等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结构
本课程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参考企业一线工作案例,有效融入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标准,有机融入思政元素,面向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和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试等岗位,将课程重构为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4大项目,每个项目涵盖不同的项目,学习者必须经过每一个项目的学习,才能从事相关项目及以下的工作,如图1所示。
图1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课程重构
(二)课程内容
表3 《新能源汽车底盘》课程教学安排(一体化课程)
序号 项目 任务(单元)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考核点 学时
1 项目一: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学习情境一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认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1.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2.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3.不同布置形式的特点。 重点: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难点:不同布置形式的特点。 4
任务二 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1.常见减速器的类型。2.纯电动汽车减速器的功能及安装位置。3.减速器不同故障的处理措施。 重点:纯电动汽车减速器的功能及安装位置;难点:减速器不同故障的处理措施。 4
任务三 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1.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控制器工作原理。2.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控制器电路图。3.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流程。 重点: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控制器工作原理;难点: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流程。 4
任务四 电子变速杆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纯电动汽车档位的含义及功能;2.电子变速杆的工作原理。3.电子变速杆故障检修流程。 重点:电子变速杆的工作原理;难点:电子变速杆故障检修流程。 4
学习情境二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1.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2.不同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类型的特点。3.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重点:不同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类型的特点;难点: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4
任务二 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1.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的故障原因。2.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功能。3.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的控制原理。 重点: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功能;难点: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的控制原理。 4
2 项目二 行驶系统的故障检修 学习情境一 悬架的故障检修 任务 下摆臂的更换 1.独立悬架的结构组成;2.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组成;3.各种类型悬架的工作原理。 重点: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组成;难点:各种类型悬架的工作原理。 4
学习情境二 电控悬架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电控悬架数据采集与分析 1.电控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2.电控悬架各元件结构组成;3.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重点:电控悬架各元件结构组成;难点: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4
任务二 电控悬架故障诊断与排除 1.电控悬架系统电路特点;2.电控悬架系统线路插接器各端子含义;3.电控悬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重点:电控悬架系统线路插接器各端子含义;难点:电控悬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4
学习情境三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 1.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组成;2.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重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组成;难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4
任务二 TPMS故障诊断与排除 1.TPMS电路特点;2.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线路插接器各端子含义。3.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重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线路插接器各端子含义;难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4
3 项目三:转向系统的故障检修 学习情境一 转向系统的检修 任务一 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更换 1.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结构;2.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工作原理;3.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总成更换的流程。 重点: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工作原理;难点: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总成更换的流程。 4
任务二 EPS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1.电动助力转向的优点。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检修流程。 重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难点: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检修流程。 4
任务三 EPS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转向系统检修流程;2.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可能原因;3.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重点: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可能原因;难点: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4
4 项目四:制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学习情境一 行车制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电动真空泵故障诊断与排除 1.行车制动系统的结构;2.行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电动真空泵的故障诊断流程。 重点:行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难点:电动真空泵的故障诊断流程。 4
任务二 ESC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1.ESC系统的结构;2.ESC系统的工作原理;3.ESC系统数据的含义。 重点:ESC系统的工作原理;难点:ESC系统数据的含义。 4
任务三 ESC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ESC系统电路特点;2.ESC系统开关、线路插接器各端子含义;3.ESC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重点:.ESC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难点:.ESC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4
学习情境二 驻车制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EPB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1.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2.驻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EPB系统数据的含义。 重点:驻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难点:EPB系统数据的含义。 4
任务二 EPB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EPB系统电路特点;2.EPB开关、线路插接器各端子含义;3.EPB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重点:EPB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难点:EPB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4
学习情境三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更换制动能量回收操作开关 1.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结构;2.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3.更换驾驶模式开关流程。 重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难点:更换驾驶模式开关流程。 4
任务二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电路特点;2.制动能量回收操作开关、线路插接器各端子含义;3.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重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难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 4
注: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12学时。
四、课程考核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课程考核采用即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占70%,终结性考核占30%。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平时表现成绩(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在线作业、在线测验等)、任务工单成绩、实操成绩三项,其中平时表现成绩由智慧课堂线上生成考核分数;任务工单成绩根据学生完成任务工单情况进行考评;实操成绩根据学生实操情况进行考评。终结性考核包括期末测验和期末综合实训两项,具体考核办法如下表中所示:
表4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过程性考核(70%) 终结性考核(30%)
考核内容 平时表现(30%) 任务工单(30%) 实操成绩(40%) 期末测验(50%) 期末综合实训(50%)
五、实施要求
(一)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担任《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的教师需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低压电工证以及其他本专业领域的相关证书;具有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相关知识,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沟通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半年的实习工作经验并能够开展本专业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具备很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一体化教学的设计应用能力。授课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能承担专业课程开发、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及教学资源建设等任务。
(二)教学条件要求
1.校内实训室
表5 新能源汽车底盘实训室参数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 新能源汽车能量供给系统实训室 面积要求 400m2
序号 核心设备 数量要求 备注
1 新能源汽车整车 4 -
2 诊断仪 4 -
3 数字万用表 16 -
4 接线盒 4 -
5 示波器 4 -
6 新能源汽车防护套装 4 -
7 绝缘拆装工具 4
2.校外实训基地
表6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校外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用途 合作深度要求
1 奇瑞新能源实训基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深度合作型
2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深度合作型
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深度合作型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实施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引入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为学生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策略采用“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分组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学生能力本位。将企业实际工作贯穿课堂教学环节,达到学以致用和工学一体的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四)教材、数字化资源选用
表7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课程教材选用表
序号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 出版社 主编 出版日期
1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活页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袁牧 2020.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