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工业出版社《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机械工业出版社《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 案
目 录
项目一 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1
学习情境一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1
任务一 认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1
任务二 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5
任务三 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9
任务四 电子变速杆故障诊断与排除 13
学习情境二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17
任务一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17
任务二 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21
项目二 行驶系统的故障检修 25
学习情景一 悬架的故障检修 25
任务 下摆臂的更换 25
任务一 下摆臂的更换 25
学习情景二 电控悬架的故障检修 30
学习情境二 电控悬架的故障检修 30
学习情境三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故障检修 35
任务一 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 35
任务二 TPMS故障诊断与排除 1
项目三 转向系统的故障检修 6
任务一 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更换 6
任务二 EPS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11
任务三 EPS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5
项目四 制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1
学习情境一 行车制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1
任务一 电动真空泵故障诊断与排除 1
任务二 ESC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1
任务三 ESC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5
学习情境二 驻车制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9
任务一 EPB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9
任务二 EPB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3
学习情境三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故障检修 17
任务一 更换制动能量回收操作开关 17
任务二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22
项目一 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学习情境一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认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一 认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授课对象 新能源汽车技术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次任务认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为主线,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结构与基本检查。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树立高压安全意识。 2.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3.分析轮毂电机技术优缺点,提升自主探索新知的能力。 1.掌握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 2.了解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3.掌握不同布置形式的特点。 1.具有向客户介绍不同类型的电驱动系统的能力。 2.具有依据维修手册检查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主要部件的能力。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向客户介绍不同类型的电驱动系统
教学难点 能够依据维修手册检查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规范检查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能力欠缺,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等。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任务】 课前微课视频:“认识纯电汽车驱动系统”; 课前测试:“认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课前测试。 1.发布课前任务; 2.分析课前测试数据。 1.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发布课前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手段
入情境 (10min) 【企业工作案例】 一辆吉利EV450,行驶中通过不平路面时,汽车底盘与地面发生磕碰,车主担心该车驱动系统零部件出现问题,将该车送往维修站,请根据该车的故障现象,制定一份具体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检查方案。 1.通过企业工作案例引入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1.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2.分享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1.岗课融通 引入产业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企业工作案例。
探原理 (35min) 【驱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形式】 1.驱动系统的组成 驱动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主要由中央控制单元、驱动控制器、驱动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等组成。 2.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传统驱动布置形式、驱动电机与驱动桥组合驱动布置形式、驱动电机与驱动桥集成驱动布置形式、轮边电机驱动布置形式。 1.讲解驱动系统的组成; 2.总结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3.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特点。 1.听取记录驱动系统的组成; 2.听取记录 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3.积极参与讨论。 1.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及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头脑风暴。
课程思政融入: 介绍轮毂电机技术,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激发学生的专业自信。
究方法 (45min) 【制定吉利EV450驱动系统检查方案】 1.作业准备 检查举升机,车辆在工位停放周正。 2.检查方案 车辆下电—举升车辆—检查驱动系统减速器外观—检查驱动系统减速器放油螺栓—检查驱动电机外观—检查驱动电机冷却液排放管口—检查各轴承、油封。 1.引导学生制定检查方案; 2.引导学生总结检查注意事项; 3.阶段性总结。 1.小组合作制定检查方案; 2.总结检查注意事项; 3.听取教师总结。 1.资源手段:微课视频。
精技能 (80min) 【完成吉利EV450驱动系统检查任务】 借助实训室新能源车辆,在教师带领下完成吉利EV450驱动系统任务。 1.发布实训任务。 1.完成吉利EV450驱动系统检查任务,完成作业工单。 1.资源手段:实训车辆、作业工单。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本次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强调操作规范,表扬突出;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 1.回顾学习内容; 2.整理工位。 1.回顾学习内容,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 2.资源手段:作业评分表。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课后测试 认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测试。 2.拓展提升 查阅资料了解其他车型驱动系统。 1.发布课后任务; 2.分析学习数据,针对性推送资源。 1.完成课后任务。 1.根据学生学习数据针对性指导; 2.资源手段:网络资源。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
任务二 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二 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授课对象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结合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大纲,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以更换减速器总成为主线,对接1+X证书考核点,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两个教学活动:活动1,认知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活动2,更换吉利EV450减速器总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达成三维学习目标。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树立高压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减速器新技术,具备技术报国的家国情怀。 3.能在工作结束后按照7S管理规定整理、恢复作业场地,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1.掌握纯电动汽车减速器的功能及安装位置。 2.了解常见减速器的类型。 3.掌握减速器不同故障的处理措施。 1.具有依据维修手册完成减速器总成更换的能力。
1.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规范完成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教学难点 能够规范完成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动画、作业工单、作业评分标准等。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任务】 课前微课视频:“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课前测试:“减速器总成的更换”课前测试。 1.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 2.查看学生课前测试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登陆学习平台观看视频,完成课前测试。 1.发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5min) 【企业真实案例】 一辆2018款吉利EV450,行驶中出现减速器故障,车主将该车送往维修站,经过维修技师初步检查,需要对该车减速器总成进行更换。请根据该车的故障制定一份具体的减速器总成更换方案,完成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1.反馈课前学习的任务完成情况; 2.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引出学习任务。 1.根据教师公布的课前学习反馈数据,了解学习重点; 2.观看企业真实案例。 1.岗课融通 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引出学习任务; 2.资源手段:企业案例。
探原理 (35min) 【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概述】 1.减速器的功能 (1)起到降低转速增大扭矩作用(2)驱动车轮以不同转速旋转,保证车辆的平稳运行。 2.减速器安装位置 前驱电机减速器、后驱电机减速器 3.减速器的类型 按参加减速传动的齿轮副数目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按传动比挡数分,有单速式和双速式减速器;按齿轮副结构形式分,有圆柱齿轮式、圆锥齿轮式和准双曲面齿轮式。 1.讲解减速器的功能; 2.结合图片讲解减速器的安装位置; 3.总结减速器的类型; 4.引导学生思考纯电动汽车双速变速器的发展现状。 1.听取记录减速器的功能; 2.观看图片讨论减速器的安装位置; 3.听取记录减速器的类型; 4.查阅资料讨论双速变速器的特点。 1.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讲解纯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相关理论知识; 2.资源手段:动画、图片。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思考纯电动汽车双速变速器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究方法 (40min) 【减速器总成的故障处理及更换方案】 1.减速器故障处理措施 (1)减速器异响 (2)减速器漏油 (3)减速器无动力输出 2.制定减速器更换方案 1.引导学生思考减速器故障处理措施? 2.引导学生制定吉利EV450减速器总成更换方案; 3.阶段性总结评价。 1.小组讨论减速器故障处理措施; 2.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3.听取教师总结。 1.小组合作制作、优化方案,突破教学难点; 2.资源手段:思维导图。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定、优化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精技能 (90min) 【完成吉利EV450减速器总成的更换】 借助实训室新能源车辆,在教师带领下完成吉利EV450减速器总成的更换任务。 1.发布实训任务。 1.完成吉利EV450减速器总成的更换任务,完成作业工单。 1.资源手段:实训车辆、作业工单。
课程思政融入: 小组内依据融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X标准的评分表互评打分,在评分过程中培养学生严格要求、专心致志的工匠精神。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再次明确企业标准、以及1+X证书考核要求。 1.引导学生分享收获; 2.引导学生按7S管理标准整理场地。 1.分享学习收获; 2.整理场地。 1.选取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学习平台课后测试; 2.预约开放实训室,巩固练习。 1.发布课后任务 2.根据学生学习数据对性推送资源进行辅导。 1.完成课后任务; 2.积极预约开放实训室,强化技能。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主动预约开放实训室,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课程思政融入: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主动预约开放实训室,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任务三 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三 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授课对象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结合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大纲,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以排查减速器控制器故障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两个教学活动:活动1,分析减速器控制器工作原理;活动2,排查减速器控制器故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达成三维学习目标。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树立高压安全意识。 2.通过制定、优化故障检修流程,养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 1.掌握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控制器工作原理。 2.掌握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流程。 3.熟悉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控制器电路图。 1.具有查阅并拆画减速器控制器电路图的能力。 2.具有对减速器控制器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对减速器控制器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难点 掌握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流程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虚拟仿真、微课视频、视频同传技术、作业工单、作业评分标准等。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任务】 课前微课视频:“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课前测试:“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课前测试。 值日生按照1+X要求布置四个实训工位。 1.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 2.及时查看学生线上测评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登陆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完成课前测试及课前作业任务; 2.根据值日安排等完成劳动任务,深化劳动意识。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课证融通 学生按照1+X考核要求布置四个工位;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微课视频。
课程思政融入: 安排学生在课前按照1+X要求布置四个实训工位,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5min) 【企业真实案例】 一辆吉利EV450,踩下制动踏板的同时按下一键起动开关后,驾驶员操作变速杆切换档位,发现档位无法切换,经维修技师初步诊断,确定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请根据该故障现象制定一份减速器控制器故障检修方案,完成减速器控制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1.反馈课前学习的任务完成情况,阐明教学重点,分析学习难点; 2.引入企业真实案例。 1.根据教师公布的课前学习反馈数据,了解学习重点,明确个人学习难点; 2.观看企业真实案例。 1.岗课融通 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引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企业案例。
探原理 (40min) 【减速器工作原理及换档逻辑】 1.减速器工作原理 吉利EV450减速器控制器简称TCU,TCU通过CAN报文接收整车控制器(VCU)的控制命令执行指定动作,达到驻车或解除驻车的功能。 2.换档控制原理 1.以吉利EV450为例讲解减速器工作原理; 2.以吉利EV450为例讲解换档控制原理; 3.阶段性总结。 1.听取记录减速器工作原理; 2.听取记录换档控制原理; 3.听取教师总结分析。 1.通过问题引导、知识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减速器工作原理; 2.资源手段:维修手册、动画。
究方法 (35min) 【故障排查思维导图】 1.故障情境 设置四种不同类型的减速器控制器故障案例:①减速器控制器电源故障;②减速器控制器搭铁故障;③驻车电机信号故障;④减速器控制器通讯故障。 2.思维导图 小组间分工分别制作不同故障类型的故障检测步骤思维导图。 1.设置企业工作种常见的四种故障案例; 2.引导小组间分工制作对应案例的故障排查思维导图; 3.巡回指导; 4.引导学生汇报思维导图; 5.总结分析。 1.每一组同学选择一种故障案例制作故障排查思维导图; 2.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汇报;听取其他小组同学汇报,并及时进行纠正、补充; 3.听取教师总结分析。 1.岗课证融通 结合企业工作故障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接1+X证书考核点; 2.小组合作制作思维导图,组间评价优化思维导图,解决教学难点;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思维导图。
课程思政融入: 小组合作制定、优化减速器控制器故障排查流程,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精技能 (90min) 【轮转实训】 四个工位分别设置与思维导图对应的不同绝缘故障点,小组间在四个工位轮转实训。 1.介绍轮转实训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进入不同工位轮转训练; 3.巡回指导。 1.明确轮转实训任务要求; 2.小组内合理分工。 1.岗课融通 在不同的工位设置不同的故障案例; 2.课证赛融通 小组合理分工依据竞赛评分标准评价,对接1+X证书考核点; 3.资源手段:竞赛标准。
课程思政融入: 在每个工位设置不同的绝缘故障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心理抗挫能力。
作总结 (10min) 【总结点评】 1.回顾学习过程 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总结; 2.整理工位 按照7S管理规范整理、恢复场地。 1.公布轮转实训成绩,表扬突出,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评分细则整理、恢复场地。 1.听取教师总结,向表现突出的小组学习; 2.整理恢复工位。 1.通过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岗位能力要求,提高规范操作的职业能力; 2.表扬突出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学习平台课后测试。 1.发布课后任务; 2.根据学生学习数据针对性推送资源进行辅导。 1.完成课后任务; 2.继续学习教师推送的资源,强化基础。 1.发布课后任务,再次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 2.资源手段:国家专业资源库资源。
任务四 电子变速杆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四 电子变速杆故障诊断与排除 授课对象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结合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大纲,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以排查电子变速杆故障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两个教学活动:活动1,认识纯电动汽车电子变速杆;活动2,排查电子变速杆故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达成三维学习目标。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树立高压安全意识。 2.通过制定故障检修流程,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在工作结束后按照7S管理规定整理、恢复作业场地,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4.通过特斯拉取消低动能回收,强制单踏板模式案例,提升道路安全意识 1.掌握纯电动汽车档位的含义及功能; 2.了解电子变速杆的工作原理。 3.熟悉电子变速杆故障检修流程。 1.具有正确操作纯电动汽车档位并确认档位使用和仪表显示情况的能力。 2.具有查阅电路图册并拆画电子变速杆电路图的能力。 3.具有对电子变速杆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对电子变速杆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难点 掌握电子变速杆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流程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虚拟仿真、微课视频、视频同传技术、作业工单、作业评分标准等。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任务】 课前微课视频:“电子变速杆故障诊断与排除”; 课前测试:“电子变速杆故障诊断与排除”课前测试。 值日生按照1+X要求布置四个实训工位。 1.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 2.及时查看学生线上测评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登陆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完成课前测试及课前作业任务; 2.根据值日安排等完成劳动任务,深化劳动意识。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课证融通 学生按照1+X考核要求布置四个工位;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微课视频。
课程思政融入: 安排学生在课前按照1+X要求布置四个实训工位,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5min) 【企业真实案例】 一辆2018款吉利EV450,踩下制动踏板的同时按下一键起动开关后,驾驶员操作变速杆切换档位,发现仪表盘上档位指示灯闪烁,经维修技师初步诊断,确定电子变速杆故障。请根据该故障现象制定一份电子变速杆故障检修方案,完成电子变速杆故障诊断与排除。 1.反馈课前学习的任务完成情况,阐明教学重点,分析学习难点; 2.引入企业真实案例。 1.根据教师公布的课前学习反馈数据,了解学习重点,明确个人学习难点; 2.观看企业真实案例。 1.岗课融通 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引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企业案例。
探原理 (40min) 【认知电子变速杆】 1.纯电动汽车档位 (1)驻车档P (2)倒档R (3)空档N (4)前进档N 2.时事热点 特斯拉在OTA升级中强制取消了低动能回收,只保留标准动能回收,强制用户适应单踏板模式。什么是单踏板模式?在与传统汽车操作模式相悖的方式下我们该如何适应操作? 1.引导学生思考纯电动汽车档位与传统汽车的区别; 2.引导学生思考特斯拉“失控门”事件; 3.阶段性总结。 1.小组讨论、记录纯电动汽车档位; 2.小组讨论特斯拉“失控门”事件; 3.听取教师总结分析。 1.通过问题引导、知识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电子变速杆; 2.资源手段:动画、新闻。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引入特斯拉取消低动能回收,强制单踏板模式案例,提升学生道路安全意识。
究方法 (35min) 【故障排查思维导图】 1.故障情境 设置四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变速杆控制器故障案例:①电子变速杆电源故障;②电子变速杆搭铁故障;③电子变速杆P-CANH故障;④电子变速杆P-CANL故障。 2.思维导图 小组间分工分别制作不同故障类型的故障检测步骤思维导图。 1.设置企业工作种常见的四种故障案例; 2.引导小组间分工制作对应案例的故障排查思维导图; 3.巡回指导; 4.引导学生汇报思维导图; 5.总结分析。 1.每一组同学选择一种故障案例制作故障排查思维导图; 2.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汇报;听取其他小组同学汇报,并及时进行纠正、补充; 3.听取教师总结分析。 1.岗课证融通 结合企业工作故障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接1+X证书考核点; 2.小组合作制作思维导图,组间评价优化思维导图,解决教学难点;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思维导图。
课程思政融入: 小组合作制定、优化电子变速杆故障排查流程,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精技能 (90min) 【轮转实训】 四个工位分别设置与思维导图对应的不同绝缘故障点,小组间在四个工位轮转实训。 1.介绍轮转实训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进入不同工位轮转训练; 3.巡回指导。 1.明确轮转实训任务要求; 2.小组内合理分工。 1.岗课融通 在不同的工位设置不同的故障案例; 2.课证赛融通 小组合理分工依据竞赛评分标准评价,对接1+X证书考核点; 3.资源手段:竞赛标准。
课程思政融入: 在每个工位设置不同的绝缘故障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心理抗挫能力。
作总结 (10min) 【总结点评】 1.回顾学习过程 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总结; 2.整理工位 按照7S管理规范整理、恢复场地。 1.公布轮转实训成绩,表扬突出,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评分细则整理、恢复场地。 1.听取教师总结,向表现突出的小组学习; 2.整理恢复工位。 1.通过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岗位能力要求,提高规范操作的职业能力; 2.表扬突出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学习平台课后测试。 1.发布课后任务; 2.根据学生学习数据针对性推送资源进行辅导。 1.完成课后任务; 2.继续学习教师推送的资源,强化基础。 1.发布课后任务,再次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 2.资源手段:国家专业资源库资源。
学习情境二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一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授课对象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结合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大纲,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以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为主线,对接1+X证书考核点,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两个教学活动:活动1,认知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结构;活动2,检查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达成三维学习目标。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树立高压安全意识。 2.树立规范操作意识。 3.通过学习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树立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 1.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 2.熟悉不同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类型的特点。 3.掌握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1.具有依据维修手册检查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主要部件的能力。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教学难点 能够规范检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本次课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动画、作业工单、作业评分表等。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任务】 课前微课视频:“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课前测试:“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课前测试。 1.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 2.查看学生课前测试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学习平台观看视频,完成课前测试; 2.按照要求观看视频,找出违规维修操作。 1.发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主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5min) 【企业工作案例】 客户王先生想购买一辆最新款丰田卡罗拉汽车,到4S店后发现该类车型的双擎油电混合版本十分热销,王先生想了解双擎车辆与传统燃油汽车的传动系统有何不同。你能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他介绍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吗? 1.反馈课前学习的任务完成情况,阐明教学重点,分析学习难点; 2.通过企业真实工作案例引出学习任务。 1.根据教师公布的课前学习反馈数据,了解学习重点,明确个人学习难点; 2.回答或听取问题。 1.岗课融通 通过企业真实工作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企业工作案例。
探原理 (45min)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1.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类型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2.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结构 (1)传动桥结构 (2)复合齿轮装置结构 (3)传动桥减振器 (4)传动桥润滑系统 (5)电子换挡杆系统 1.结合动画讲解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 2.讲解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3.引导学生查阅、了解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 1.观看动画并记录; 2.记录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3.小组查阅、讨论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 1.通过动画、问题引导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2.资源手段:动画。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学习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树立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
究方法 (40min)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检测方案】 ●拆卸发动机底罩; ●从变速器油泵盖分总成上拆下油泵盖螺塞和O形圈; ●将SST安装到变速器油泵盖分总成上; ●将发动机至于保养模式; ●测量传动桥油压; ●从变速器油泵盖分总成上拆下SST,更换新O形圈并将其安装到油泵盖螺塞上,将油泵盖螺塞安装到变速器油泵盖分总成上。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检测方案; 2.引导学生小组汇报、优化、完善方案; 3.难点总结 重点强调检测注意事项。 1.小组合作制作检测方案; 2.小组间纠正、补充,完善检测方案; 3.听取教师总结。 1.通过制作、优化检测方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2.资源手段:思维导图。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小组间互查互学优化检查方案,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精技能 (80min)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检测任务】 小组合理分工,分配操作员、监护员、评分员、记录员角色,完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检测。 1.引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轮转角色完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检测任务; 2.巡回指导。 1.根据分工,小组合作完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检测任务,记录作业工单,组间互评打分。 1.课赛证融通 小组间依据融入1+X、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互评,强化教学重点; 2.资源手段:作业工单、作业评分表。
课程思政融入: 小组内依据融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的评分表互评打分,在评分过程中培养学生严格要求、专心致志的工匠精神。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本次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分析操作中的问题,强调操作规范,表扬突出;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 1.根据教师点评,明确操作中的问题; 2.整理恢复工位。 1.回顾学习内容,总结分析,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主导) 学生活动(主体)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完成课后测试。 1.发布课后任务; 2.分析学习数据、收集评教反馈为学习达标率较低学生针对性推送资源。 1.完成课后任务。 1.根据学生学习数据、评教反馈,针对性指导; 2.资源手段:网络资源。
任务二 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二 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授课对象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结合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大纲,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以排除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两个教学活动:活动1,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变速杆工作原理;活动2,排除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变速杆故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达成三维学习目标。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强化规范操作意识。 2.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的故障原因。 2.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功能。 3.掌握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的控制原理。 1.具有依据维修手册检修混合动力汽车换档杆位置传感器故障的能力。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依据维修手册检修混合动力汽车换档杆位置传感器故障
教学难点 掌握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电子变速杆的控制原理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动画、作业工单、作业评分标准等。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任务】 课前微课视频:“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课前测试:“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诊断与排除”课前测试。 自主查阅资料,思考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的故障原因? 1.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 2.及时查看学生线上测评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登陆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完成课前测试。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增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学习能力;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的故障原因,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能力。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5min) 【企业工作案例】 一辆搭载P610混合动力桥的丰田-卡罗拉混合动力汽车,该车辆出现挂挡后无法向前或向后行驶,组合仪表也发出报警,出现“检查混合动力系统”的提示信息,蜂鸣器也响,车主将车送往维修厂进行维修检查。经过维修技师的专业诊断,初步判定电子变速杆系统故障,请根据该故障现象制定一份电子变速杆系统故障检修方案,完成电子变速杆故障诊断与排除。 1.反馈课前学习的任务完成情况; 2.引入企业工作案例,引出学习任务。 1.根据教师公布的课前学习反馈数据,了解学习重点,明确个人学习难点; 2.观看企业工作案例。 1.通过企业真实工作案例引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企业案例。
探原理 (40min) 【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变速杆】 1.电子变速杆部件功能 2.换档控制原理 1.讲解电子变速杆部件功能; 2.结合不同的档位讲解换档控制逻辑; 3.阶段性总结。 1.听取并记录电子变速杆部件功能; 2.听取并记录电子变速杆换档控制原理; 3.听取教师总结。 1.通过问题引导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子变速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资源手段:动画。
究方法 (35min) 【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排除方案】 ●确认故障现象,检查是否输出DTC; ●执行高压断电作业; ●将换挡杆依次置于P、R、N、D、B档,读取数据流,确定换档杆位置传感器的状态。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定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排除方案; 2.引导小组汇报、优化、完善方案; 3.阶段性总结。 1.小组合作完成方案制定; 2.小组间纠正、优化故障排除方案; 3.听取教师总结。 1.小组合作制作、优化方案,解决教学难点; 2.资源手段:思维导图。
课程思政融入: 小组合作制定、优化故障排除方案,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精技能 (90min) 【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排除任务】 小组合理分工,完成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1.引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混合动力汽车不传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2.巡回指导。 1.根据分工,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操,记录作业工单,组间互评打分。 1.课赛证融通 小组间依据融入1+X、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互评打分; 2.资源手段:实训车辆、作业工单、作业评分表。
课程思政融入: 小组内依据融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的评分表互评打分,在评分过程中培养学生严格要求、专心致志的工作习惯。
作总结 (10min) 【总结点评】 强化学习内容 总结分析学习本任务存在的问题,回顾学习内容,再次强化学习要点。 1.选取表达能力欠缺的同学进行学习收获的分享并总结,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按7S管理标准整理场地。 1.认真听取同学的收获分享及教师的总结,并交流学习心得; 2.整理场地。 1.引导鼓励不主动发言的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资源手段:课件、活页教材。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学习平台课后测试。 1.发布课后任务; 2.根据学生学习数据针对性推送资源进行辅导。 1.完成课后任务; 2.继续学习教师推送的资源,强化基础。 1.发布课后任务,再次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 2.资源手段:国家专业资源库资源。
项目二 行驶系统的故障检修
学习情景一 悬架的故障检修
任务 下摆臂的更换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修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一 下摆臂的更换 授课对象 2020级新能源一班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型活页式教材——《新能源汽车底盘检修》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次任务以完成新能源汽车下摆臂更换主线,引入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系统故障检修实际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任务,规范完成新能源汽车底盘检修操作。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按照角色分工完成新能源汽车悬架学习任务,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课后调研任务,具备自主学习意识。 1.能够总结新能源汽车的悬架结构及其特点。 2.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悬架下摆臂更换操作流程。 3.能够总结新能源汽车悬架下摆臂更换操作的注意事项。 1.能够在悬架下摆臂更换前完成悬架的检查、车辆底盘的基本检查。 2.能够正确操作下摆臂更换所用工具,规范完成悬架下摆臂更换操作,记录悬架下摆臂更换操作步骤。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操作悬架下摆臂更换所用工具,规范完成悬架下摆臂更换操作,记录悬架下摆臂更换步骤
教学难点 不同类型汽车底盘悬架的结构和特点,汽车底盘悬架故障诊断操作注意事项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规范使用悬架拆装工具,进行悬架下摆臂更换的能力欠缺,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动画。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分类任务】 微课视频:“接受派工,为客户车辆底盘悬架进行故障检查”、“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结构和类型”; 课前测试: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知识测试。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类型和结构组成。 1.发布课前任务; 2.查看学生课前测试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10min) 【真实案例】 一辆2018款吉利EV45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听到底盘有异响声音,仪表上无任何故障灯显示,经维修技师初步诊断,确定该车悬架下摆臂球头有脱出故障。维修人员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车辆进行维修操作。 【产业新情况】 我国的汽车底盘悬架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1.通过真实悬架故障案例,引入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拓展任务完成情况; 3.介绍新能源底盘悬架发展情况。 1.了解真实工作案例; 2.听取或分享拓展任务 3.了解产业新发展 1.岗课融通 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真实案例。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讲解理想汽车宣布召回10000台理想ONE,更换前悬架下摆臂总成解决断轴,培养学生主动担当责任意识。
探原理 (45min) 【汽车底盘悬架类型及各部件功能】 1.汽车底盘悬架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汽车悬架的结构不同,通常将悬架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 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的主要特点。 2.课中视频 东风岚图汽车空气悬架工作视频。 3.悬架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1.创设不同充电情境分析底盘悬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2.分析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特点; 3.播放自主研发的岚图汽车空气悬架视频; 4.分析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底盘采用的悬架类型。 1.根据不同情境回顾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 2.了解民族品牌技术,厚植爱国情怀; 3.小组讨论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应用。 1.岗课融通 创设真实充电需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拓展分析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情境动画、课中视频。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播放岚图汽车空气悬架视频,使学生了解民族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爱国情怀根植于心。
【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组成】 悬架主要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和导向装置组成。 1.讲授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1.学习交流底盘悬架各系统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1.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各元件的位置和特点】 1.弹性元件 钢板弹簧 螺旋弹簧 扭杆弹簧 气体弹簧 横向稳定杆 2.减震器 减震器的构造 3.导向装置 1.问题引导: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弹性元件有哪些; 2.总结汽车底盘悬架弹性元件安装位置、类型及特点; 3.播放新闻。 1.讨论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弹性元件的类型; 2.记录弹性元件各自特点; 3.观看新闻。 1.通过播放新闻视频,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资源手段:新闻视频、思维导图。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播放汽车底盘零部件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视频,培养学生低碳的环保意识。
究方法 (45min) 【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检查步骤】 1.悬架检查步骤 选用合适工具对车辆前后悬架进行检查。 2.探寻悬架故障范围 通过悬架检查结果,找出故障位置,探讨故障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制定汽车底盘悬架检查步骤; 2.引导学生依据岗位操作标准开展“互查互学”活动; 3.总结评价 对集中问题做统一指导。 1.小组合作根据操作视频制定悬架检查步骤; 2.组间根据岗位工作标准互评,及时修改悬架检查流程作业表; 3.听取教师总结。 1.岗课融通:组织学生制定交流充电步骤,根据岗位标准互查互学;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更换下摆臂注意事项】 选取学生使用工具为车辆悬架进行检查,其他同学通过视频同传观摩。 1.选取学生示范操作; 2.总结更换下摆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积极参与示范操作; 2.听取教师总结。 1.选取学生按照制定的流程示范操作,引导学生纠错; 2.资源手段:视频同传。
精技能 (70min) 【分工合作完成下摆臂更换任务】 使用悬架拆装工具完成下摆臂更换任务; 使用撬杠检查悬架连接情况,完成悬架检查。 1.发布实操任务; 2.巡回指导。 1.完成新能源汽车底盘下摆臂更换工作任务。 1.课赛融通:小组依据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2.资源手段:竞赛评分标准。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本次课中存在的问题。 1.回顾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 1.回顾学习内容; 2.整理恢复工位。 1.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课后测试 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知识测试。 2.在线开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修”在线开放课程学习。 3.课后调研 通过汽车之家、网易汽车等多种媒体调研新能源汽车底盘新技术。 1.发布课后任务; 2.分析学习数据、收集评教反馈为学习达标率较低学生针对性推送资源。 1.完成课后任务; 2.主动报名参与课后拓展拓学,提升调研水平。 1.开展课后调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思政融入: 发布课后新能源汽车底盘新技术使用调研任务,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挑战意识。
项目二 行驶系统的故障检修
学习情景二 电控悬架的故障检修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修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学习情境二 电控悬架的故障检修 授课对象 2020级新能源一班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型活页式教材——《新能源汽车底盘检修》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次任务以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控悬架检修主线,引入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系统故障检修实际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任务,规范完成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检修操作。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按照角色分工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控悬架学习任务,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课后调研任务,具备自主学习意识。 1.能够总结新能源汽车的电控悬架结构组成及其特点。 2.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电控悬架电控悬架工作原理。 3.能够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控悬架数据是否正常。 1.能够在拆画电控悬架系统的电路图,并能够分析电路控制原理。 2.能够正确操作万用表对电控悬架进行数据测量,规范完成电控悬架的故障检修,记录对电控悬架进行故障检修的操作步骤。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操作电控悬架数据测量所用工具,规范完成电控悬架故障检修操作,记录电控悬架故障检修步骤
教学难点 不同类型汽车底盘悬架的结构和特点,汽车底盘悬架故障诊断操作注意事项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规范使用悬架拆装工具,进行悬架下摆臂更换的能力欠缺,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动画。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分类任务】 微课视频:“接受派工,为客户车辆底盘电控悬架进行故障检查”、“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结构和类型”; 课前测试: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知识测试。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结构组成。 1.发布课前任务; 2.查看学生课前测试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10min) 【真实案例】 一辆2018款奥迪A8,该车行驶里程35684km,近段时间发现汽车电控悬架系统车身高度控制不起作用。经维修技师初步诊断,确定该车电控悬架空气泵不工作导致电控悬架异常。维修人员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车辆进行维修操作。 【产业新情况】 我国的汽车底盘悬架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1.通过真实悬架故障案例,引入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拓展任务完成情况; 3.介绍新能源底盘电控悬架发展情况。 1.了解真实工作案例; 2.听取或分享拓展任务 3.了解产业新发展 1.岗课融通 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真实案例。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讲解理想汽车宣布召回10000台理想ONE,更换前悬架下摆臂总成解决断轴,培养学生主动担当责任意识。
探原理 (45min) 【汽车底盘悬架类型及各部件功能】 1.认识电控悬架系统 电控悬架系统特点和功能; 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 2.课中视频 播放奥迪空气悬架系统工作视频。 3.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1.创设不同充电情境分析电控悬架的功能和特点; 3.分析电控悬架各组成元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2.分析电控悬架系统工作原理; 1.根据不同情境回顾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 2.了解民族品牌技术,厚植爱国情怀; 3.小组讨论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应用。 1.岗课融通 创设真实充电需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拓展分析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情境动画、课中视频。
课程思政融入: 引入自主空气悬架系统发展情况,提升学生对于中国自主制造的认可度。
【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组成】 悬架主要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和导向装置组成。 1.讲授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1.学习交流底盘悬架各系统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1.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认识汽车电控悬架系统】 1.汽车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 空气供给总成 前桥空气悬架支柱 自适性空气悬架控制单元 前部显示和操纵单元 横向稳定杆 蓄压器 传感器 2.汽车电控悬架系统工作原理 标准底盘 运动底盘 3.特殊工况的调节 转弯调节 行驶前和行驶后模式 休眠模式 举升机模式 千斤顶模式(维修模式) 1.问题引导: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有哪些优点; 2.总结汽车底盘电控悬架元件安装位置、类型及特点; 3.播放新闻。 1.讨论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有哪些优点; 2.记录弹性元件各自安装位置和功用; 3.观看新闻。 1.通过播放新闻视频,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资源手段:新闻视频、思维导图。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播放国内汽车底盘电控悬架发展视频,提高学生对中国制造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中国制造的信心。
究方法 (45min) 【新能源汽车底盘悬架检查步骤】 1.电控悬架数据测量 2.电控悬架检查步骤 选用合适工具对车辆前后悬架进行检查。 3.探寻悬架故障范围 通过悬架检查结果,找出故障位置,探讨故障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制定汽车底盘电控悬架数据测量和故障检查步骤; 2.引导学生依据岗位操作标准开展“互查互学”活动; 3.总结评价 对集中问题做统一指导。 1.小组合作根据操作视频制定电控悬架检查步骤; 2.组间根据岗位工作标准互评,及时修改悬架检查流程作业表; 3.听取教师总结。 1.岗课融通:组织学生制定交流充电步骤,根据岗位标准互查互学;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故障检修注意事项】 选取工具为车辆电控悬架进行检查,其他同学通过视频同传观摩。 1.选取学生示范操作; 2.总结电控悬架数据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总结电控悬架故障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积极参与示范操作; 2.听取教师总结。 1.选取学生按照制定的流程示范操作,引导学生纠错; 2.资源手段:视频同传。
精技能 (70min) 【分工合作完成电控悬架数据测量和故障检修任务】 完成电控悬架数据测量及数据分析; 验证电控悬架故障现象,制定故障检修流程,完成电控悬架故障检修操作。 1.发布实操任务; 2.巡回指导。 1.完成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故障检修工作任务。 1.课赛融通:小组依据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2.资源手段:竞赛评分标准。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本次课中存在的问题。 1.回顾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 1.回顾学习内容; 2.整理恢复工位。 1.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课后测试 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知识测试。 2.在线开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修”在线开放课程学习。 3.课后调研 通过汽车之家、网易汽车等多种媒体调研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新技术。 1.发布课后任务; 2.分析学习数据、收集评教反馈为学习达标率较低学生针对性推送资源。 1.完成课后任务; 2.主动报名参与课后拓展拓学,提升调研水平。 1.开展课后调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思政融入: 发布课后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悬架新技术市场应用调研任务,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项目二 行驶系统的故障检修
学习情境三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检修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学习情境三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 授课对象 2020级新能源一班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型活页式教材——《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检修》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次任务以完成新能源汽车完成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主线,引入胎压监测系统实际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任务,规范完成新能源汽车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操作。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按照角色分工完成新能源汽车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任务,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课后调研任务,具备自主学习意识。 1.能够总结新能源汽车的TPMS分类与分析其特点。 2.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TPMS数据测量操作流程。 3.能够总结新能源汽车汽车TPMS数据测量操作的注意事项。 1.能够在汽车TPMS数据测量前完成TPMS数据读取、车辆TPMS的基本检查。 2.能够正确操作TPMS数据测量,规范完成PMS数据测量操作,记录数据。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认知TPMS系统,规范完成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操作,记录TPMS数据
教学难点 TPMS数据采集的操作注意事项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规范使用工具设备进行TPMS数据采集的能力欠缺,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动画。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分类任务】 微课视频:“接受派工,为客户车辆充电”、“新能源汽车TPMS分类方式”; 课前测试:新能源汽车TPMS知识测试。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具有TPMS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1.发布课前任务; 2.查看学生课前测试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10min) 【真实案例】 顾客购买吉利EV450新能源汽车,驾驶员发现仪表盘上轮胎压力报警指示灯闪烁,经维修技师初步诊断,确定某一车轮轮胎气压过低。维修人员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示范操作,介绍如何为新能源汽车TPMS系统进行复位。 【新闻事件】 胎压不正常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新闻事件。 1.通过真实充电案例,引入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拓展任务完成情况; 3.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政策。 1.了解真实工作案例; 2.听取或分享拓展任务 3.了解产业新政策 1.岗课融通 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真实案例。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讲解胎压不正常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提高学生安全责任意识。
探原理 (45min)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作用和分类】 1.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作用 胎压过高和过低的危害; 胎压监测系统TPMS系统的作用。 2.课中视频 胎压监测系统新技术发展。 3.直接式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创设不同充电情境分析TPMS分类方式及特点; 2.分析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的特点; 3.讲解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的优点; 4.分析吉利EV450TPMS工作原理。 1.根据不同情境回顾分析新能源汽车的TPMS分类方式; 2.了解胎压监测系统的优点; 3.小组讨论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1.岗课融通 创设真实TPMS故障案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拓展分析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情境动画、课中视频。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播放胎压不正常引起的交通事故,使学生认识到安全行车,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究方法 (45min) 【新能源汽车TPMS系统数据采集步骤】 1.确认故障现象。 观察车辆仪表胎压指示灯是否显示正确范围的胎压。 2.利用故障诊断仪诊断故障 连接故障诊断仪,按下一键起动开关,打开故障诊断仪进入BCM模块,读取故障码和数据流。 3.数据测量和波形检测 1.引导学生制定故障诊断步骤; 2.引导学生依据岗位操作标准开展“互查互学”活动; 3.总结评价对集中问题做统一指导。 1.小组合作根据操作视频制定充电步骤; 2.组间根据岗位工作标准互评,及时修改TPMS数据采集作业表; 3.听取教师总结。 1.岗课融通:组织学生制定TPMS故障诊断步骤,根据岗位标准互查互学;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交流充电注意事项】 选取学生进行TPMS数据采集示范,其他同学通过视频同传观摩。 1.选取学生示范操作; 2.总结TPMS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积极参与示范操作; 2.听取教师总结。 1.选取学生按照制定的流程示范操作,引导学生纠错; 2.资源手段:视频同传。
精技能 (70min) 【分工合作完成充TPMS数据采集】 使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和数据流; 使用仪器设备,完成TPMS数据采集任务。 1.发布实操任务; 2.巡回指导。 1.完成新能源汽车TPMS数据采集任务。 1.课赛融通:小组依据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2.资源手段:竞赛评分标准。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本次课中存在的问题。 1.回顾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 1.回顾学习内容; 2.整理恢复工位。 1.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课后测试 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知识测试。 2.在线开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在线开放课程学习。 3.课后调研 在新媒体调研TPMS系统市场情况。 1.发布课后任务; 2.分析学习数据、收集评教反馈为学习达标率较低学生针对性推送资源。 1.完成课后任务; 2.主动报名参与课后拓展拓学,提升调研水平。 1.开展课后调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思政融入: 发布课后TPMS系统调研任务,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任务二 TPMS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检修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学习情境三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二 TPMS故障诊断与排除 授课对象 2020级新能源一班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型活页式教材——《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检修》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次任务以完成新能源汽车完成TPM故障诊断与排除为主线,引入胎压监测系统故障实际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任务,规范完成新能源汽车TPMS数据采集与分析操作。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按照角色分工完成新能源汽车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流程任务,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课后调研任务,具备自主学习意识。 1.能够总结新能源汽车的TPMS线路插接器各端子含义。 2.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TPMS故障诊断操作流程。 3.能够总结新能源汽车TPMS故障诊断操作的注意事项。 1.能够在汽车完成TPMS数据读取、车辆TPMS的基本检查。 2.能够正确操作TPMS故障诊断,规范完成TPMS数据故障诊断操作,记录数据。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认知TPMS系统,规范完成TPMS故障诊断操作,记录TPMS数据
教学难点 TPMS故障诊断的操作注意事项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规范使用工具设备进行TPMS故障诊断的能力欠缺,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动画。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分类任务】 微课视频:“接受派工,为客户车辆基本检查” 课前测试:新能源汽车TPMS电路知识测试。 目前TPMS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 1.发布课前任务; 2.查看学生课前测试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10min) 【真实案例】 顾客购买吉利EV450新能源汽车,驾驶员发现仪表盘上轮胎压力报警指示灯闪烁,经维修技师初步诊断,确定BCM与仪表之间CAN总线故障。维修人员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示范操作,介绍如何为新能源汽车TPMS系统进行故障恢复,并示范如何进行胎压复位。 【新闻事件】 胎压不正常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新闻事件。 1.通过真实充电案例,引入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拓展任务完成情况; 3.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政策。 1.了解真实工作案例; 2.听取或分享拓展任务 3.了解产业新政策 1.岗课融通 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真实案例。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讲解胎压不正常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提高学生安全责任意识。
探原理 (45min)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TPMS电路图】 1.吉利EV450车型轮胎压力检测系统电路 胎压监测系统电路工作原理; 胎压监测系统TPMS系统的作用。 2.课中视频 胎压监测系统新技术发展。 3.TPMS各插接器端子位置及含义 BCM线束插接器IP20a端子位置及含义 组合仪表线束插接器IP01端子位置及含义 1.创设不同充电情境分析TPMS电路工作原理; 2.分析吉利EV450TPMS工作原理。 3.轮胎压力检测系统故障检修; 1分析新能源汽车的EV450 TPMS电路工作原理; 2.了解胎压监测系统元器件安装位置和端子定义; 3.小组讨论轮胎压力检测系统故障检修流程。 1.岗课融通 创设真实案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拓展分析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情境动画、课中视频。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播放胎压不正常引起的交通事故,使学生认识到安全行车,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究方法 (45min) 【新能源汽车TPMS系统数据采集步骤】 1.确认故障现象。 观察车辆仪表胎压指示灯是否显示正确范围的胎压。 2.利用故障诊断仪诊断故障 连接故障诊断仪,按下一键起动开关,打开故障诊断仪进入BCM模块,读取故障码和数据流。 3.数据测量和波形检测 1.引导学生制定故障诊断步骤; 2.引导学生依据岗位操作标准开展“互查互学”活动; 3.总结评价对集中问题做统一指导。 1.小组合作根据操作视频制定TPMS故障诊断步骤; 2.组间根据岗位工作标准互评,及时修改TPMS故障诊断作业表; 3.听取教师总结。 1.岗课融通:组织学生制定TPMS故障诊断步骤,根据岗位标准互查互学;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交流充电注意事项】 选取学生进行TPMS数据采集示范,其他同学通过视频同传观摩。 1.选取学生示范操作; 2.总结TPMS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积极参与示范操作; 2.听取教师总结。 1.选取学生按照制定的流程示范操作,引导学生纠错; 2.资源手段:视频同传。
精技能 (70min) 【分工合作完成充TPMS数据采集】 使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和数据流; 使用仪器设备,完成TPMS故障诊断任务。 1.发布实操任务; 2.巡回指导。 1.完成新能源汽车TPMS故障诊断与排除。 1.课赛融通:小组依据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2.资源手段:竞赛评分标准。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本次课中存在的问题。 1.回顾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 1.回顾学习内容; 2.整理恢复工位。 1.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课后测试 新能源汽车交流故障诊断与排除知识测试。 2.在线开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在线开放课程学习。 3.课后调研 在新媒体调研TPMS系统市场情况。 1.发布课后任务; 2.分析学习数据、收集评教反馈为学习达标率较低学生针对性推送资源。 1.完成课后任务; 2.主动报名参与课后拓展拓学,提升调研水平。 1.开展课后调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思政融入: 发布课后TPMS系统调研任务,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项目三 转向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一 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更换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一 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更换 授课对象 新能源一班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型活页式教材——《新能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次任务以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维修作为主线,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规范完成新能源汽车的转向系统维修。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配合,完成电动转向管柱总成更换。 2)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养成服务从管理,规范作业的良好工作习惯。 1)了解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结构; 2)熟悉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工作原理; 3)掌握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总成更换的流程。 1)具有向客户解释电动转向助力系统优点的能力。 2)具有依据维修手册,正确更换电动转向助力转向器部件的能力。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 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总成更换的流程。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规范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能力欠缺,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任务】 课前微课视频:“认识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 课前测试:“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操作”课前测试。 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 登录汽车之家,选择一款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查看试驾评测。 1.发布课前任务; 2.分析课前测试数据。 1.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发布课前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汽车之家、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1.通过了解“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初步培养学生绿色出行的环保意识; 2.通过观看“新能源汽车试驾评测”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手段
入情境 (10min) 【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规范、安全驾驶新能源汽车是必备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产业新政策】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跨入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通过产业发展现状,引入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3.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政策。 1.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2.分享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3.了解产业新政策 1.岗课融通 引入产业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产业政策。
课程思政融入: 1.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拓展任务完成情况,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技术兴国斗志; 2.讲解新能源汽车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培养学生低碳意识。
探原理 (35min) 【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更换】 1.转向系统的组成 机械转向系统由转向器、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2.转向工作过程 当驾驶员给方向盘施加一个转向力矩,方向盘会转动相应的角度,力矩通过转向轴、转向万向节和转向传动轴输入至转向器,转向器将方向盘传来的力矩进行放大后进行输出,化为转向摇臂的摆动,转向摇臂拉动转向直拉杆和转向节臂,从而使转向节及左转向轮偏转。 1.讲解新能源转向概念; 2.总结新能源转向类型; 3.引导学生讨论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的新兴车企。 1.听取记录新能源汽车转向概念; 2.听取记录 新能源汽车转向类型; 3.了解自主品牌的新兴车企。 1.介绍新兴车企民族品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头脑风暴。
课程思政融入: 介绍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新兴车企自主品牌——小鹏、威马、车和家、蔚来汽车等,使学生了解民族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爱国情怀根植于心。
究方法 (45min) 一、确认故障现象 一辆吉利EV450,行驶5万公里,车辆在打方向时总有异响,经过维修技师确认为转向管柱总成损坏,需要进行更换。 二、执行高压断电操作 关闭点火开关,断开蓄电池负极,并可靠放置,等待5min以上,断开直流母线,使用万用表验电,确保母线电压小于50V。 三、利用故障诊断仪诊断故障 连接故障诊断仪,按下一键启动开关,打开故障诊断仪,进入EPS系统读取故障码和数据流。车辆下电后,清除故障码;车辆再次上电后,使用诊断仪再次读取故障码并和之前的故障码进行对比,分析故障码的性质。 1.引导学生制定驾驶步骤; 2.引导学生总结行车前检查内容; 3.讲解新能源汽车点火开关含义; 4.分析新能源汽车仪表指示灯含义。 1.制定驾驶步骤; 2.总结检查内容; 3.记录新能源汽车点火开关含义; 4.记录新能源汽车指示灯含义。 1.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精技能 (80min) 1.断开蓄电池负极 对负极接线柱做好绝缘防护 2.拆卸方向盘下部的转向管柱保护壳 拆卸饰板请使用车身修理专用工具,否则容易将内饰板边缘刮花。 3.拔掉线束连接器 对照电路图找到连接器位置,注意锁止开关,按照要求拔掉。 4.拆卸主驾驶安全气囊,注意不得拎提气囊模块上的导线或连接器进行搬运。禁止在气囊模块上放置任何物体。 在蓄电池负极断开90 s 后再进行拆卸工作 5.拆卸转向盘,拆卸之前在转向盘做好标记 在操作之前,必须使前轮处于正前方并锁止转向盘。 6.拆卸组合开关 对照电路图找到连接器位置,注意锁止开关,按照要求拔掉 7.拆卸仪表板左侧下护板,注意将护板卡扣和螺丝全部拆下,禁止暴力拆装。 8.拆卸饰板请使用车身修理专用工具,否则容易将内饰板边缘刮花。 9.拆卸转向管柱总成 拆卸万向节固定螺栓时,需要做好记号,确保安装时转向盘位置正确。 1.发布驾驶任务。 1.完成新能源汽车驾驶任务,完成作业工单。 1.小组合作借助驾驶模拟软件、实训车辆规范完成驾驶任务; 2.资源手段:模拟驾驶软件、实训车辆、作业工单。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本次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强调操作规范,表扬突出;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 1.回顾学习内容; 2.整理工位。 1.回顾学习内容,总结分析,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课后测试 新能源汽车转向知识测试。 2.观看纪录片 首部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部纪录片《大国汽车工匠》第一集《逐日人》。 1.发布课后任务; 2.分析学习数据、收集评教反馈为学习达标率较低学生针对性推送资源。 1.完成课后任务。 1.根据学生学习数据、评教反馈,针对性指导;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部纪录片《大国汽车工匠》第一集《逐日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技术报国的家国情怀。
2
项目三 转向系统的故障检修
任务二 EPS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二 EPS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授课对象 2020级新能源一班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型活页式教材——《新能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次任务以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维修作为主线,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规范完成新能源汽车的转向系统维修。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完成电动转向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诊断。 2)养成7S的工作习惯。 3)培养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1)了解电动助力转向的优点; 2)熟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检修流程。 1)具有正确制定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检修流程的能力。 2)具有依据维修手册,对电动转向助力转向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掌握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检修流程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规范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能力欠缺,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微课视频、动画。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分类任务】 微课视频:“接受派工,为客户车辆转向系统进行维修; 课前测试:新能源汽车转向知识测试。 1.发布课前任务; 2.查看学生课前测试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10min) 【真实案例】 一辆吉利EV450,行驶5万公里,打开点火开关,仪表EPS故障指示灯常亮,根据故障现象,判断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请根据维修手册,制定EPS系统检修方案进行维修。 1.通过真实转向案例,引入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拓展任务完成情况; 1.了解真实工作案例; 2.听取或分享拓展任务 3.了解产业新政策 1.岗课融通 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真实案例。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讲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培养学生低碳绿色意识,激发技术兴国斗志。
探原理 (45min)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及特点】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 1)传感器 2)电控单元 3)转向电机 2.课中视频 我国自主研发的吉利帝豪EV450。 1.创设不同情境分析转向方式及特点; 2.分析转向方式的特点; 3.播放自主研发的吉利EV450视频。 1.根据不同情境回顾分析新能源汽车的转向方式; 2.了解民族品牌技术,厚植爱国情怀; 3.小组讨论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的转向方式。 1.岗课融通 创设真实转向需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拓展分析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资源手段:智慧课堂、情境动画、课中视频。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播放自主研发的吉利EV450,使学生了解民族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爱国情怀根植于心。
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播放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新闻视频,培养学生低碳的环保意识。
究方法 (45min)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转向盘转动转矩和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助力机械装置、转向助力电机及控制单元组成。 1.引导学生制定转向维修步骤; 2.引导学生依据岗位操作标准开展“互查互学”活动; 3.总结评价 对集中问题做统一指导。 1.小组合作根据操作视频制定转向维修步骤; 2.组间根据岗位工作标准互评,及时修改转向维修作业表; 3.听取教师总结。 1.岗课融通:组织学生制定转向维修步骤,根据岗位标准互查互学;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路分析 EPS系统电源电路包括B+和IG,分别为B+→AM01→IP36/1和IG1→IF23→IP35a/5,EPS模块通过V-CAN接收方向盘转角、转速、车速等信号,判断车辆行驶状态,计算转向助力电机输出转矩,向电机提供工作电流。 1.选取学生示范操作; 2.总结充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积极参与示范操作; 2.听取教师总结。 1.选取学生按照制定的流程示范操作,引导学生纠错; 2.资源手段:视频同传。
精技能 (70min) EPS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1.测量辅助蓄电池电压,万用表红黑表笔分别接蓄电池正负接线柱 2.检查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供电保险IF28电阻。使用万用表测试IF28输出端对地电阻,注意电阻要断电进行测量。 3.检查转向传感器电源、接地线路,使用万用表电压挡检测IP41a供电电压,注意0N档测量。 4.使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查接地端子接地电阻,注意电阻要断电进行测量。 5.检查EPS 控制模块与方向盘扭矩输入传感器之间线路,使用万用表测试IP35a与IP41a之间数据通讯线束电阻。 1.发布实操任务; 2.巡回指导。 1.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向维修任务。 1.课赛融通:小组依据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2.资源手段:竞赛评分标准。
作总结 (10min) 【总结评价】 总结分析本次课中存在的问题。 1.回顾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 1.回顾学习内容; 2.整理恢复工位。 1.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引导学生按照7S管理细则整理场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3课后拓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课后 拓学 【课后任务】 1.课后测试 新能源汽车转向维修知识测试。 2.在线开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在线开放课程学习。 3.课后调研 到周汽车维修站进行调研 1.发布课后任务; 2.分析学习数据、收集评教反馈为学习达标率较低学生针对性推送资源。 1.完成课后任务; 2.主动报名参与课后拓展拓学,提升调研水平。 1.开展课后调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思政融入: 发布课后调研任务,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
任务三 EPS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教学分析
1.1授课信息
授课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授课课时 4课时(180分钟)
授课内容 任务三 EPS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授课对象 2020级新能源一班
授课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授课地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训室
选用教材 新型活页式教材——《新能源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1.2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科学精选本次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次任务以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维修作为主线,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规范完成新能源汽车的转向系统维修。
1.3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养成团队合作意识,锻炼沟通能力; 2)具有一定逻辑分析,制定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检修流程; 3)养成服从管理,规范作业的良好工作习惯。 1)了解转向系统检修流程; 2)熟悉转向系统常见故障; 3)掌握转向系统检修方法。 1)具有正确制定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检修流程的能力; 2)具有依据维修手册,对电动转向助力转向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1.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转向系统常见故障
教学难点 转向系统检修方法。
2.教学策略
2.1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新能源汽车日常养护流程的掌握欠缺,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2.2教学手段与资源
线上授课平台、作业工单、作业评分表、在线开放课程。
3.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探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手段
课前 探学 【课前分类任务】 微课视频:“接受派工,为客户车辆转向系统进行维修; 课前测试:新能源汽车转向知识测试。 1.发布课前任务; 2.查看学生课前测试结果,预判教学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智慧课堂。
课程思政融入: 1.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对比分析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日常养护区别,树立绿色环保的理念。
3.2课中做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手段
入情境 (5min) 【真实案例引入】 一辆吉利EV450,行驶5万公里,打开点火开关,仪表EPS故障指示灯常亮,根据故障现象,判断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请根据维修手册,制定EPS系统检修方案进行维修。 1.通过客户真实案例引入工作任务; 2.反馈课前学习的任务完成情况。 1.观看客户真实案例。 1.岗课融通 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
探原理 (15min) 一、转向系统常见故障 1.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 2.转向沉重 3.前轮摇摆 4.行驶跑偏 1.讲授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 2.问题引导:导致转向系统故障原因有哪些?; 3.归纳总结。 1.听取记录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 2.小组讨论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故障原因有哪些?; 3.认真听取教师总结。 1.开展头脑风暴、归纳总结,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 2.资源手段:智慧课堂、头脑风暴。
究方法 (25min) EPS系统常见故障代码如下所示: 0xF003:电源电压过低故障;电源电压过高故障; 0x600B:转向扭矩传感器信号1计算故障;转向扭矩传感器信号1不稳定故障; 0x600C:转向扭矩传感器信号2不稳定故障; 0x5B00:转向扭矩传感器信号计算故障;转向扭矩传感器信号比较故障; 1.引导学生制定转向维修步骤; 2.引导学生按小组汇报转向维修步骤,其他小组纠正或补充; 3.总结评价; 4.引导学生分析新能源汽车在转向维修中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1.小组合作制作转向维修思维导图; 2.分享小组内制定的步骤; 3.听取教师总结; 4.小组合作总结转向维修注意事项。 1.通过小组汇报、补充、教师总结突破教学难点; 2.资源手段:微课视频、思维导图、智慧课堂。
精技能 (40min) 1.测量辅助蓄电池电压,万用表红黑表笔分别接蓄电池正负接线柱 2.检查EPS模输出块供电保险AM01、IF23,测量AM01、IF23输出端电压,AM01、IF23电阻,AM01、IF23输出端对地电阻,注意电阻要断电进行测量。 3.检查EPS模块电源、接地线路,使用万用表检测IP35a供电电压和接地端子对地电阻,注意电阻要断电进行测量。 4.检查EPS 控制模块与IP19之间通讯线路,使用万用表测试IP35a与IP19之间数据通讯线束。 1.发布转向维修任务 1.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日常养护,完成作业工单,组间互评打分; 2.完成汽车转向维修任务。 1.课赛融通 小组间依据融入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互评打分; 2.资源手段:实训车辆、作业工单、作业评分表。
课程思政融入: 1.小组内依据融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的评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