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案 ---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案 ---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5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学目标
1.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过程
小故事
四百年前,荷兰的一个眼镜制造商的儿子—13岁男孩詹森,他经常把眼镜片摆弄来摆弄去。一天,他正在玩镜片,心想:一个镜片可以使物体放大一些,那两个镜片摞在一起会怎样?于是一手拿一个凸透镜片把它们重叠起来看地板上的花纹。当他上下移动透镜时,地板上的花纹便忽大忽小,他把镜片距离固定,花纹一下子变得又粗又大。詹森拿着镜片跑到花园里,看树叶上的小甲虫。他把两个镜片拉开距离一看,哟,小甲虫简直成了一只小鸡!詹森兴奋地将爸爸叫来观看,爸爸也被这种神奇的现象惊呆了。于是爸爸帮詹森用铁皮做成了一粗一细两个圆筒,把两个凸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圆筒上,小圆筒插入大圆筒并可自由滑动,从而调节两镜的距离。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就这样诞生了。
显微镜
1. 显微镜的结构
①物镜:靠近物体的透镜,一个凸透镜。
②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一个凸透镜。
③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④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在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在光线弱时用,会聚光线。)
2. 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①物镜:
物镜成像与投影仪一样,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目镜:
目镜成像与放大镜一样,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物体通过整个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微小的物体通过显微镜后被两次放大,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4.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图
5. 显微镜的应用
可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
望远镜
望远镜的原理
1.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实像。
2.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
望远镜的光路图
思考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这样的像应该是缩小的,为什么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像被放大了?
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视角
从眼睛的光心向观察物体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视角与清晰度
望远镜虽然没有把物体放大,但成的像离眼睛很近,增大了视角,所以感觉看到的物体放大了,变清楚了。
比较显微镜和望远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