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5光的反射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3、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2、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教学过程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基本概念三线”1、入射光线:射向物体表面的光线。2、法线: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3、反射光线: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两角”4、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5、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探究“三线”之间的关系猜想: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结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探究“两角”关系猜想:入射角与反射角可能有什么关系?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注:1、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光垂直入射,反射时原路返回。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①对应关系:每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②因果关系: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叙述反射定律内容时必须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③两角关系: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人眼怎样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烛焰。这是为什么?1. 人的视觉经验我们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射入眼睛。人的眼睛是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来判断物体位置的。光反射的可逆性想一想如果让反射光线逆着入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我们会看到什么?分析论证光的可逆性是一种物理现象。当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媒质界面时,必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或折射)出去,这种性质叫光路可逆性或光路可逆原理。镜面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时都能发生反射现象,根据反射面的不同性质,光的反射分为两种类型。1.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常见的镜面反射: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各种镜面等等。漫反射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杂乱无章地射向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我明白了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书本,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凹凸不平,射向它们表面的光发生漫反射,我们无论站在哪个方向,它们总能把一部分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自行车尾灯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它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1:反射面是平滑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平滑的表面,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而其它方向无反射光。2:反射面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漫反射时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不平行。随堂练习1.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都是光在这些物体上发生( 反射 )的缘故,而黑板的“反光”现象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 )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 漫反射 )出来的光线要( 强 )(填“强”或“弱”)。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以某一角度射到一镜面上。要使反射光和入射光夹角增大20o,则平面镜应(A )A. 沿顺时针方向转10oB. 沿顺时针方向转20oC. 沿逆时针方向转10oD. 沿逆时针方向转20o3.雨后天晴的夜晚,行走时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B.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 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 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