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基础过关:第10章-浮力课件(含答案)(共5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基础过关:第10章-浮力课件(含答案)(共52张PPT)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第 十 章 浮 力
浮力
考点清单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1.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①________的力叫做浮力。

考点 1
(2)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②______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3)方向:总是③________________。
2.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④________有关、跟液体的⑤________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⑥______越大、液体的⑦________越大,浮力就越大。
压力
竖直向上
体积
密度
体积
密度
考点 2
阿基米德原理
◎会设计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⑧________。
公式:F浮=⑨________=⑩________
F浮 表示浮力,单位是N;
ρ液 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
V排 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____,单位是m3.
重力
G排 
ρ液gV排
排开液体的体积
3. 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 ________,但公式中ρ液应改为ρ气.
气体
考点 3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一些实际应用。
1. 物体的浮沉条件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F浮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FN=G
实心体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____ ρ物
22
>
<


>
<

>
<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2. 浮力的应用
(1)轮船: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2)潜水艇:靠 ______________的方法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以飘在空中
(4)密度计: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一种仪器.密度计本身的重力一定,正常使用时,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 ________。
22
23
24
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 
改变自身重力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1.如图所示,人漂浮在死海上看书,则海水的密度 ______人体的密度;人所受的浮力______人所受的重力。
等于
大于
命题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如图所示,在水桶中装满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缓慢地按入水中,在饮料罐浸没之前,越往下按感觉浮力越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有关 。

体积
命题点:浮力大小判断与计
3.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水和浓盐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则鸡蛋在两液体中的浮力关系是F甲____F乙,若鸡蛋的质量为50 g。则鸡蛋在乙杯浓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N。

0.5
命题点: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
4.如图所示热气球,其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则气球内的气体密度______,所受重力______,气球所受浮力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
变小
不变
命题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5.如图所示,飞艇能上浮到空中,这是因为飞艇中氦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它所受的重力______它所排开空气的重力,因而能够升空。

小于
命题点:浮沉条件的应用
6.如图所示,用一支密度计分别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甲大”、“乙大”或“一样大”),由此判断________种液体的密度大(选填“甲”或“乙”)。
一样大

比较浮力大小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 一
考向1 不同物体在同种液体中的比较
例1 如图所示,将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实心小球放在水中,两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ρ甲______ρ乙,两小球所受的浮
力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F乙.
例1题图


考向 2 同种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比较
例2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盛有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的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种盐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鸡蛋在两种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甲、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
(均选填“>”、“<”或“=”)
例2题图



考向 3 不同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比较
例 3 
例 3 题图
如图所示,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有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铜球,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水、酒精、木球和铜球的密度关系为:ρ木<ρ酒精<ρ水<ρ铜.将木球放入水中、铜球放入酒精中(无液体溢出),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木球和铜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p1______ p2,F1______F2(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于
小于






比较浮力相关物理量大小关系和判断
状态的思路
(1)静止在相同液体中的不同物体
(2)静止在不同液体中的物体


类型 二
浮力的相关计算(难点)
例4 (1)(阿基米德原理)如图甲所示,小球c排开水的体积为300 cm3,小球e的体积为150 cm3,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 kg/m3,则c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__N,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e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g取10 N/kg)
例4题图甲
【解析】(1)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m水g=
ρ水Vc排g=1×103 kg/m3×300×10-6 m3×10 N/kg=3 N;Fe浮=ρ水gVe=1×103 kg/m3×10 N/kg×150×10-6 m3=1.5 N;
【答案】3 3 1.5
(2)(平衡法)如图甲所示,小球c的质量为300 g,小球d的重力为2 N,则c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d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g取10 N/kg),
【解析】(2)平衡法:物体漂浮或悬浮时,G=F浮,小球c漂浮,F=Gc=mcg=0.3 kg×10 N/kg=3 N;小球d悬浮,Fd浮=Gd=2 N;
3
2
(3)(称重法)如图乙所示,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4 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1 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如果物块继续下沉,此物块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例4题图乙
【解析】(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重力G=4 N,拉力F=1 N,则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4 N-1 N=3 N.如果物块继续下沉,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浮力不变.
【答案】3 不变
类型 三
F-h图像的理解及相关计算(重点、难点)
例5 如图甲为盛满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的变化
关系如图乙所示,
g=10 N/kg。回答下列问题.
例5题图
(1)圆柱体重______N,质量为______kg;
(2)圆柱体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圆柱体的高度为______cm;当圆柱体上表面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此时圆柱体下表面所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
9
0.9
3
6
4
400
(4)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质量为________kg,圆柱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5)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时,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______cm,此时圆柱体下表面所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
0.6
600
1.5
2
200






浮力的计算方法
方法 公式及图示 适用条件
阿基
米德
原理 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注: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分清V排与V物
称重

F浮=G物-F 适用于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已知物体的重力及在液体中向上的拉力
平衡

F浮=G物 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已知物体的重力
注:悬浮时,V排=V物;漂浮时V排<V物


压力
差法
F浮=F下-F上 形状规则的物体:①上、下表面的压强及面积;②上、下表面压力;③浸入液体的深度和密度、上、下表面面积


实验突破
实验 一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 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3.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保证物体始终浸没在液体中,改变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3)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密度
4. 阿基米德原理的相关计算(体积、密度)
5. F浮-h 图像的分析及相关计算
6. 实验数据分析
7. 实验结论的总结
8. 选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多次实验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实验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
的浮力就越大。
例1  某小组同学利用水和酒精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如图,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如下表所示实验数据:(ρ酒精=0.8×103 kg/m3)
例1题图
实验序号 液体种类 物体重力G/N 测力计示数F/N 物体所受浮力F浮/N 排开液体体积V/cm3
① 水
4 3 100
② 水 2.5 1.5 150
③ 水 2 2 200
④ 酒精
4 3.2 0.8 100
⑤ 酒精 2.8 1.2 150
⑥ 酒精 2.4 1.6 200
(1)第一次实验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
【解析】(1)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4 N-3 N=1 N;
1
(2)比较________________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分析比较①、④(或②、⑤或③、⑥)可初步得出: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__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解析】(2)比较①②③或④⑤⑥可知,同种液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比较①④、②⑤或③⑥可知,在排开液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①②③(或④⑤⑥)
越大
(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还可以验证____________原理。
【解析】(3)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m排 g=ρ水 g V排=1×103 kg/m3×10 N/kg×100×10-6 m3=1 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还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
阿基米德
(4)该实验选用不同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寻找普遍规律






(1)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到
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控制变量法
B
实验 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2. 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 =G-F示)
3. 实验步骤补充、排序、纠错
4. 实验结论的总结



5. 计算物体的密度
6. 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实验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
受的重力。
例2  下列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例2题图
(1)实验中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______N。
【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由题图B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2 N,即圆柱体的重力为4.2 N;
4.2
(2)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题图B情景,溢水杯中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当圆柱体浸在水中时,水不会马上溢到小桶中,使测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
溢水杯未注满水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C时圆柱体受到浮力F浮=______N。
【解析】(3)题图C测得圆柱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F=3 N,由称重法可知,浮力:F浮=G-F=4.2 N-3 N=1.2 N;
1.2
(4)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______N。
【解析】(4)题图D测得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F1=1.8 N,由题图A测得空小桶的重力F2=0.6 N,二者的差就是排开水的重力,G排=F1-F2=1.8 N-0.6 N=1.2 N;
1.2
(5)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解析】(5)实验数据表明,F浮=G排,即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等于
(6)纠正错误后,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
【解析】(6)纠正错误后,溢水杯中的水已经达到溢水口,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会随着溢水杯口流出,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