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1节 杠杆 滑轮(5分)考点清单杠杆考点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应用。1. 杠杆的基本知识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①______转动的 一根硬棒图示固定点五要素 ②______ 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如图中的 O点)③______ 使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的F 1)④______ ⑤_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 的F2 )动力臂 从支点O到⑥____________的距离(如图中的l1 )阻力臂 从支点O到⑦____________的距离(如图中的l2 )支点动力阻力障碍动力F1作用线阻力F2作用线2. 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⑧______时,我们就认为杠杆平衡了。(2)杠杆的平衡条件: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F1l1=F2l2。静止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 杠杆分类及应用名称 力臂 力 特点 应用举例省力杠杆l1⑩___ l2F1<F2 省力, ______ 撬棒,铡刀、动滑轮、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等费力杠杆l1 ___ l2 F1 __ F2 费力, ______ 船桨,起重臂、理发的剪刀、钓鱼竿、筷子、镊子等1114>费距离<>省距离名称 力臂 力 特点 应用举例等臂杠杆 l1 ____ l2 F1 __ F2 不省力, ________ 天平、定滑轮、跷跷板等17注: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不省距离考点 2滑轮◎通过实验探究,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定滑轮 定滑轮 滑轮组图示定义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装置实质 等臂杠杆 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动力F和阻力G的关系F= ____F= ____F= ____特点 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省力,但 _____改变力的方向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拉力移动距离s与阻力移动距离h的关系s= ____s= ____s= ____21222324G不能h2h2h考点 3斜面和轮轴1. 斜面:斜面是一种省力、 _______的简单机械.如盘山公路。2. 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如门轴、水龙头、汽车方向盘等。25费距离教材图片解读命题点:杠杆类型的判断、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建造宫殿移动大木料的情景,左边的人所使用的撬棒相当于________杠杆;大木料下放置小圆木是为了________摩擦。省力减小命题点:滑轮的特点2.如图所示是小明帮爷爷吊重物的情景,图中使用的是___(选填“定”或“动”)滑轮,孩子被提起,他的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爷爷要小明把重200 N的重物拉到三楼,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小明所用的拉力为_____ N。定变大200命题点: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3.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甲所示,升国旗时,旗杆顶端使用的是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它可以改变力的 ______(选填“方向”或“大小”),如图乙所示,电动起重机吊钩处使用的是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它可以改变力的______(选填“方向”或“大小”)。定滑轮方向动滑轮大小命题点:斜面及其特点4.如图所示,山区的公路一般都修成盘山公路,这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使用它可以省______。斜面力杠杆常考类型剖析类型 一考向1 杠杆作图例1 如图所示的撬棒,O为支点,P为石头的重心,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l和石头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例1题图【解析】过石头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符号G;过支点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如答图所示。例1题答图Gl例2 如图所示,硬质杠杆AOB上挂一重物G,O为支点,请你在杠杆AOB上作出使重物在图示位置静止时的最小力F及力臂L。例2题图FL1.画已知力的力臂(1)找点: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2)画线: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作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3)最后用箭头标出力臂长度,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导方法指2.画最小力(1)动力作用点要选在杠杆上距支点最远处;(2)连接动力作用点和支点(用虚线) ;(3)以动力作用点为垂足,作动力作用点与支点连线的垂线;(4)根据动力和阻力使杠杆移动的方向相反,确定动力的方向.即为最小力。考向2 杠杆平衡条件相关计算例3 小金将长为0.6米、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挂一个40牛的物体,肩上支点O离后端A为0.2米,他用手压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 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50千克, 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力大小为______牛,肩对 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_牛,人对地面的 压力大小为______牛(g=10牛/千克)。例3题图【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杠杆支点在人的肩膀上,杠杆受到的阻力F2=40 N,阻力臂长L2=0.2 m,动力臂L1=L-L2=0.6 m-0.2 m=0.4 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手压木棒的力F1=20 N;木棒受到物体和人的总压力为F压=F1+F2=40 N+20 N=60 N,肩膀对木棒的支持力与木棒对肩膀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即支持力F支=F压=60 N;人的总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人=G+F物=500 N+40 N=540 N.【答案】 20 60 540考向3 动态杠杆分析例4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的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杠杆会( )A. 右端下沉 B. 左端下沉C. 处于平衡状态 D. 无法判断例4题图B变式题1 (移动距离问题)如例4题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的质量相等,若使杠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杠杆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距离,杠杆会 ( )A. 右端下沉 B. 左端下沉C. 处于平衡状态 D. 无法判断A例5 如图所示,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保持不变D. 无法判定例5题图C1.支点在中间的杠杆当支点两边的力臂与力的乘积发生变化后,乘积大的那边下沉.2.支点在一侧的动态杠杆用杠杆提升重物时,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 G 和控制变量法,抓住不变的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导方法指滑轮组相关计算类型 二例6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滑轮匀速向上提升两重物,物重均重为600 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绳子的拉力F甲为________N;F乙为________N。若将重物提高1 m,则甲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乙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例6题图20030032变式题2 如图所示,用F=10 N水平拉力,使重为100 N的物体A向左移动4 m,已知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拉力做功为________J。变式题2图20801.滑轮组中绳子股数n的确定:n可以通过“隔离法”来确定,如下图所示,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有几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或者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等于几。导方法指2.竖直方向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不计摩擦及机械自重时F= G;忽略绳重及摩擦时F= (G+G动)。3.水平方向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F= f。实验突破实 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平衡状态的判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就说其平衡,与力臂是否水平无关)2. 实验前杠杆平衡的调节 (左高左调,右高右调。注意: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点命题3. 实验开始需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1)使杠杆重心落在支点上,排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产生的影响(2)方便读出力臂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5. 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拉力力臂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6. 实验数据分析7.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计算(1)在杠杆平衡时,两边增减钩码后杠杆是否平衡以及杠杆再平衡的条件(2)计算力或力臂的大小8. 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适用性)9. 生活中杠杆的应用以及杠杆类型的判断实验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例题图(1)实验前,小明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如图甲,杠杆的右端上翘,无论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都要向上翘的右端移动;实验时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便于测量力臂;右便于测量力臂(2)一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过程中,得出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同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2 5 5 23 6 6 34 2 2 43 4 2 63 6 9 24 4 2 8【答案】小华 后3组实验数据与小明的结论不符,但所有数据与小华的结论相符 (3)把图乙中A点的钩码取下,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3)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下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变大(4)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4)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1)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的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 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_______N。问拓展设拓展设问题图125(2)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2中的虚线位置时,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等于F,应将钩码向________移动适当距离。拓展设问题图2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