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基础过关:第17章(3)电阻的测量课件(含答案)(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基础过关:第17章(3)电阻的测量课件(含答案)(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实验突破
一、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名称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 R=
实验原理图
电路连接
注意事项 开关: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到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处.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电路故障分析 ①电表指针左偏(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②电流表无示数(电流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某处发生断路);
③电压表无示数(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发生短路或电压表到电源两极之间存在断路);
④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发生断路)
多次测量的
目的 获得多组数据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不需要求平均值,获得多组数据,探究灯丝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U-I图像
虚线表示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时的U-I图像
二、特殊方法测电阻
类型 设计电路及电路图
缺电
压表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并联分流间接求电阻
如左图所示,① 闭合开关S、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闭合开关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Ux=U1=I1R1,根据欧姆定律,得Rx=
缺电压表 电源电压不变,串联分压原理间接求电压 如左图所示,①把滑片P移至A端,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②把滑片移到B端,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阻值R′,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根据欧姆定律,得U=I1Rx,U=I2(Rx+R′),即I1Rx=I2Rx+I2R′,故Rx=
缺电流表 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相等,串联分压间接求电阻 如左图所示,①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 Ω,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U;②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R0,电压表测的是Rx两端的电压Ux;I=I0= ,所以待测电阻表达式:Rx=
缺电流表 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相等,串联分压间接求电阻 如左图所示,①闭合开关S、S1,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U;②断开开关S1,此时电压表测的是R0两端的电压U0;Ux=U-U0,Ix=I0= ,所以待测电阻表达式:Rx=
实验 一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例1 某同学利用电压
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
R的阻值(约9 Ω左右),
电源电压约为3 V。
例1题图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解析】(1)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由于电源电压约为3 V,故电压表接0~3 V量程,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即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右下接线柱;
如答图所示
例1题答图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他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 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电路连接正确后,电压表示数总为电源电压,说明故障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发生断路,即电阻R断路;
电阻R断路
(3)排除故障后,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R=________Ω。该同学认为这个结果就是R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可靠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解析】(3)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故示数为0.2 A,电压表接0~3 V,示数为2 V,所以电阻R的阻值为R= =10 Ω;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需要多次测量然后求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所以只进行一次测量得出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答案】10 不可靠 
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实验数据可能有较大的误差
(4)另一同学李勇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测出了该定值电阻的阻值,请将他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已知为R0)。
①闭合开关S,将滑片P调节到最左端,记下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端,记下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2;
③待测电阻的阻值R=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表示)。
【解析】(4)李勇同学通过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可以间接地测量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实验步骤为: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示数I1,此时有:U=RI1①,然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此时有:U=(R+R0)I2②;由①②解得R= 。
【答案】最右
实验 二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例2 小琳想知道一只标明“220 V 40 W”白炽灯不发光时的灯丝电阻有多大,她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原理图,并找来器材动手实验。
(1)按图甲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此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Ω。
例2题图
【解析】(1)由图甲可知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再由图乙、丙得,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2 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根据欧姆定律,其电阻此时为R= =24 Ω;
【答案】 24 Ω
(2)小琳设想如果没有电压表,能否再找一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来代替电压表,于是她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原理图(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当电流表 、 示数分别为I1、I2时,灯丝电阻RL=________(用R0、I1、I2表示测量结果).
【解析】(2)由电路图丁可知,R0与L并联,电流表 测量通过电阻R0的电流,电流表 测量电路电流.则白炽灯L两端电压UL=UR0=I2R0,通过白炽灯的电流IL=I1-I2,电阻RL= ;
【答案】
(3)小琳用公式R= 计算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 210 Ω,比(1)中测量的电阻大得多,请你帮助小琳给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灯丝正常发光时的温度比不发光时的温度高很多,且灯丝的电阻随着灯丝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测得的阻值较大;
正常发光灯丝温度比不发光时高得多,
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4)小琳根据图乙和丙的示数,计算了此时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与灯泡额定功率相差________W。
【解析】(4)由图乙、丙得,白炽灯两端的电压为12 V,电流为0.5 A,实际功率P实=UI=12 V×0.5 A=6 W,其额定功率P额=40 W,此时两功率相差ΔP=P额-P实=40 W-6 W=34 W。
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