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中考道法热点:首届“良渚论坛”【事件回顾】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习近平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中外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阐明了良渚文化的独特价值,揭示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鲜明特质,表达了对办好“良渚论坛”的殷切期望,为深化文明对话、加强文明交流借鉴提供了重要指引。中外嘉宾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界朋友充分利用“良渚论坛”这个平台,畅所欲言、深入讨论,深化认识、增进理解,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从思想理念成为实际行动。首届“良渚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来自海内外的300余名嘉宾出席论坛。命题视角: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命题示例】1、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结合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谈谈你对“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这句话的理解。(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3)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请结合这句话,说说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是什么?(4)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说明了什么?2、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可知,中医药( )①历史悠久、底蕴深厚②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③不忘本来、一成不变④能够治愈人类一切疾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3、发明于中国的筷子,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反映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最朴素最基本的看法;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这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 ②简单明了 ③一成不变 ④充满智慧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4、陕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打造文旅融合的陕西特色,各地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举措的是( )①用实景舞剧《长恨歌》再现历史场景,带游客梦回大唐②利用现代科技让历史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③开发穿汉服、奏鼓乐、演皮影等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④建设宪法主题公园,加强宪法宣传,增强人们宪法意识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5、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祭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近年来,湖南省境内的舜帝陵和炎帝陵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中华儿女前来寻根探源、祭祖拜陵。这表明( )民族文化薪火相传B.神话传说印证历史C.中华民族同根同源D.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答案】A6、岳阳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市。你认为下列适合作为岳阳古城保护宣传标语的是( )①擦亮岳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增强市民文化自信②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与遗产,必须原封不动地保持和传承③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推动岳阳文旅与经济融合发展④大力建造人工仿古文化旅游景点,弘扬岳阳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7、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答案】C8、七千多年前余姚河姆渡的一根榫卯,穿越时光与北京故宫惊艳世界的榫卯结构遥相呼应。这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浩如烟海 C.兼容并包 D.多元一体【答案】A【核心考点】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4、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美德,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5、文化的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6、中华文化的产生(来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7、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8、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9、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10、中华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国的道路选择。11、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1)语言文字类:①语言——汉语、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壮语等;②文字——汉字、蒙古文、维吾尔文、壮文等。(2)文化典籍类:《论语》《道德经》《孟子》《史记》《资治通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九章算数》等。(3)科技工艺类:①科技——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等;②工艺——瓷器、泥人、根雕(4)文学艺术类: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等。(5)文化遗产类:泉州、二十四节气、太极拳、藏医药浴法等。(6)传统节日类: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12、中华文化的影响。(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深刻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国内影响)(3)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影响)1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坚定文化自信。(2)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3)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强国。(5)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14、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2)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坚持自己的独特根基,又博采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众长,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中的有益因子,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5、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16、文化自信的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才会促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17、怎样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吸收外来(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8、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地位),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19、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源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0、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22、青少年怎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23、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说明了什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②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③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④我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24、中华文化具有哪些重要作用?(价值和意义?我国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②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④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5、为什么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②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进步。③有助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26、我国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①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形成和发展。②有利于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③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7、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怎样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①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各国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价值,和而不同。②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兼收并蓄。③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领略文明蕴含的人文精神。④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