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2 统计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42 统计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四十二 统计
知识归纳
一、抽样
1、抽样调查
(1)总体:统计中所考察对象的某一数值指标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
(2)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进行考察,这若干个个体所构成的集合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
(1)定义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个个体作为样本(),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这样抽取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
(2)两种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①抽签法: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的样本.
②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这里仅介绍随机数表法.随机数表由数字,,,…,组成,并且每个数字在表中各个位置出现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注意:为了保证所选数字的随机性,需在查看随机数表前就指出开始数字的横、纵位置.
(3)抽签法与随机数法的适用情况
抽签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少的情况,随机数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当总体容量很大时,需要的样本容量也很大时,利用随机数法抽取样本仍不方便.
(4)简单随机抽样的特征
①有限性:简单随机抽样要求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个数是有限的,便于通过样本对总体进行分析.
②逐一性: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便于实践中操作.
③不放回性: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抽样,便于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④等可能性:简单单随机抽样中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从而保证了抽样方法的公平.
只有四个特点都满足的抽样才是简单随机抽样.
3、分层抽样
(1)定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适用于已知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
(2)分层抽样问题类型及解题思路
①求某层应抽个体数量:按该层所占总体的比例计算.
②已知某层个体数量,求总体容量或反之求解:根据分层抽样就是按比例抽样,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③分层抽样的计算应根据抽样比构造方程求解,其中“抽样比==”
注意:分层抽样时,每层抽取的个体可以不一样多,但必须满足抽取()个个体(其中是层数,是抽取的样本容量,是第层中个体的个数,是总体容量).
(3)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差
设样本容量为,平均数为,其中两层的个体数量分别为,两层的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则这个样本的方差为
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1、频率分布直方图
(1)频率、频数、样本容量的计算方法
①×组距=频率.
②=频率,=样本容量,样本容量×频率=频数.
③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方形的面积总和等于.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数字特征的计算
(1)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是众数.
(2)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设中位数为,利用左(右)侧矩形面积之和等于,即可求出.
(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即有,其中为每个小长方形底边的中点,为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3、百分位数
(1)定义
一组数据的第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这组数据中至少有的数据小于或等于这个值,且至少有的数据大于或等于这个值.
(2)计算一组个数据的的第百分位数的步骤
①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数据.
②计算.
③若不是整数而大于的比邻整数,则第百分位数为第项数据;若是整数,则第百分位数为第项与第项数据的平均数.
(3)四分位数
我们之前学过的中位数,相当于是第百分位数.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中位数外,常用的分位数还有第百分位数,第百分位数.这三个分位数把一组由小到大排列后的数据分成四等份,因此称为四分位数.
4、样本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①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众数反应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②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反应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
③平均数: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公式变形:.
5、标准差和方差
(1)定义
①标准差: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表示.假设样本数据是,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则标准差.
②方差:方差就是标准差的平方,即.显然,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方差与标准差是一样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多采用标准差.
(2)数据特征
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程度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则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反之亦可由离散程度的大小推算标准差、方差的大小.
(3)平均数、方差的性质
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那么
①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是.
②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是.
③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是.
典例分析
题型一、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例1-1】现要完成下列2项抽样调查:
①从10盒酸奶中抽取3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
②东方中学共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①抽签法,②分层随机抽样 B.①随机数法,②分层随机抽样
C.①随机数法,②抽签法 D.①抽签法, ②随机数法
【答案】A
【解析】①总体较少,宜用抽签法;②各层间差异明显,宜用分层随机抽样.
【例1-2】某工厂为了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从500件产品中随机抽出50件进行检验,对这500件产品进行编号001,002,…,500,从下列随机数表的第二行第三组第一个数字开始,每次从左往右选取三个数字,则抽到第四件产品的编号为( )
2839 3125 8395 9524 7232 8995
7216 2884 3660 1073 4366 7575
9436 6118 4479 5140 9694 9592
6017 4951 4068 7516 3241 4782
A.447 B.366 C.140 D.118
【答案】A
【解析】从第二行第三组第一个数字开始,每次从左往右选取三个数字,依次可得: 366,010,118,447,….
【例1-3】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学校采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高一1002人,高二1002人,高三1503人中抽取126人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直播,那么高三年级被抽取的人数为( )
A.36 B.42 C.50 D.54
【答案】D
【解析】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抽样比为,
高三年级被抽取的人数为人.
故选:D.
【例1-4】某校共2017名学生,其中每名学生至少要选A,B两门课中的一门,也有些学生选了两门课.已知选A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在到之间,选B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在到之间.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同时选A,B的可能有200人 B.同时选A,B的可能有300人
C.同时选A,B的可能有400人 D.同时选A,B的可能有500人
【答案】BC
【解析】根据题意,同时选A,B的人数在到之间,换算成人数为202到403之间,
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有B,C.
【例1-5】在二战期间,技术先进的德国坦克使德军占据了战场主动权,了解德军坦克的生产能力对盟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盟军请统计学家参与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在缴获的德军坦克上发现每辆坦克都有独一无二的发动机序列号,前6位表示生产的年月,最后4位是按生产顺序开始的连续编号.统计学家将缴获的德军坦克序列号作为样本,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推断德军每月生产的坦克数.假设德军某月生产的坦克总数为N,缴获的该月生产的n辆坦克编号从小到大为,,,,缴获的坦克是从所生产的坦克中随机获取的,缴获坦克的编号,,,,相当于从中随机抽取的n个整数,这个数将区间分成个小区间(如图).可以用前个区间的平均长度估计所有个区间的平均长度,进而得到的估计.如果缴获的坦克编号为:35,67,90,127,185,245,287.则可以估计德军每月生产的坦克数为( )

A.288 B.308 C.328 D.348
【答案】C
【解析】,解得.可以估计德军每月生产的坦克数大约是328.
题型二、统计图表
【例2-1】(多选题)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的一般规律:收入越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就越大;收入越高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国际上一般认为,当恩格尔系数大于0.6时,居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在0.5-0.6之间,居民生活水平处于温饱状态;在0.4-0.5之间,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在0.3-0.4之间,居民生活水平处于富裕状态;当小于0.3时,居民生活达到富有.下面是某地区2022年两个统计图,它们分别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统计图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图,请你依据统计图进行分析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农村居民自2017年到2021年,居民生活均达到富有
B.近五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最大的年份是2020年
C.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最小的年份是2019年
D.2022年该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全部处于富有状态
【答案】ABD
【解析】对于A项,由图1可知2021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0.316,居民生活水平处于富裕状态,故A项错误;
对于B项,根据图2计算出的2017至2021年近五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分别为37270元,38344元,39285元,40360元,40915元,
差异最大的年份是2021年,故B项错误;
对于C项,根据图1计算出的2017至2021年近五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分别为5.6,4.3,3.9,4.3,5.5,
差异最小的年份是2019年,故C项正确;
对于D项,根据给出的数据不足以判断是否正确,故D项错误.
【例2-2】(多选题)2022年的夏季,全国多地迎来罕见极端高温天气.某课外小组通过当地气象部门统计了当地七月份前20天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得到如下图表,则根据图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七月份前20天最低气温的中位数低于25℃
B.七月份前20天中最高气温的极差大于最低气温的极差
C.七月份前20天最高气温的平均数高于40℃
D.七月份前10天(1—10日)最高气温的方差大于最低气温的方差
【答案】BD
【解析】七月份前20天中,最低气温低于℃的天数不超过9天,故中位数不可能低于℃,故 A错误;
最高气温的最大值大于℃,最小值低于℃,而最低气温的最大值小于℃,最小值接近℃,
故最高气温的极差大于最低气温的极差,故B正确;
最高气温超过℃的天数不超过5天,且最大值不超过℃,故平均数不可能高于℃,故C错误;
前10天中,最低气温的分布更集中,故最高气温的方差大于最低气温的方差,故D正确.
【例2-3】某市教育局为得到高三年级学生身高的数据,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名学生,他们的身高都在,,,,五个层次内,分男、女生统计得到以下样本分布统计图,则( )
A.样本中层次的女生比相应层次的男生人数多
B.估计样本中男生身高的中位数比女生身高的中位数大
C.层次的女生和层次的男生在整个样本中频率相等
D.样本中层次的学生数和层次的学生数一样多
【答案】B
【解析】设样本中女生有人,则男生有人,
设女生身高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组距为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可得,
所以,
所以女生身高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层次频率为20%,层次频率为30%,层次频率为25%,层次频率为15%,层次频率为10%
所以样本中层次的女生人数为,男生人数为,由于的取值未知,所以无法比较层次中男,女生人数,A错误;
层次女生在女生样本数中频率为15%,所以在整个样本中频率为,
层次男生在男生样本数中频率为15%,所以在整个样本中频率为,
由于的取值未知,所以无法比较层次的女生和层次的男生在整个样本中频率,C错误;
样本中层次的学生数为,
样本中层次的学生数为,
由于的取值未知,所以无法比较样本中层次的学生数和层次的学生数的大小,D错,
女生中,两个层次的频率之和为50%,所以女生的样本身高中位数为,层次的分界点,而男生,两个层次的频率之和为35%,,,两个层次的频率之和为65%,显然中位数落在C层次内,所以样本中男生身高的中位数比女生身高的中位数大,B正确.
【例2-4】如图1为某省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统计图,图2为该省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收入统计图,对统计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3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差值接近2000万件
B.从1~4月份来看,业务量与业务收入有波动,但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C.从两图中看,增量与增长速度并不完全一致,但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变化高度一致
D.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率均超过50%,在3月份最高,和春节后网购迎来喷涨有关
【答案】B
【解析】从图(1)的柱形图可得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3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
3月份比2月份高4397-2411=1986,差值接近2000万件,故A正确.
从1~4月份来看,业务量与业务收入有波动,结合图(1)(2)中的柱形图可得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在2月份和4月份均下降,故B错误.
从两图中柱状图可得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变化高度一致,但业务量2月份同比增长,而业务收入2月份同比增长,因此增量与增长速度并不完全一致,故C正确.
从图(1)中可得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率均超过50%,在3月份最高,这的确和春节后网购迎来喷涨有关,故D正确.
故选:B.
【例2-4】(多选题)某公司统计了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单位:万元),并与2022年比较,得到同比增长率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同比增长率=(今年月销售额一去年同期月销售额)÷去年同期月销售额.

A.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极差为8
B.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第60百分位数为8
C.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为9.5
D.2022年5月的月销售额为10万元
【答案】ACD
【解析】对于A,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最大值是14,最小值是6,极差为8,故A正确;
对于B,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为,因为,所以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第60百分位数为第四个数11,故B错误;
对于C,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为9.5,故C正确;
对于D,设2022年5月的月销售额为万元,则,解得,故D正确.
【例2-5】(多选题)某公司经营五种产业,为应对市场变化,在五年前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后的产业结构使公司总利润不断增长,今年总利润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调整前后的各产业利润与总利润的占比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调整后传媒的利润增量小于杂志
B.调整后房地产的利润有所下降
C.调整后试卷的利润增加不到一倍
D.调整后图书的利润增长了一倍以上
【答案】ABC
【解析】设调整前的各产业利润的总和为,则调整后的各产业利润的总和为.
对于选项A,调整前传媒的利润为,杂志的利润为,
调整后传媒的利润为,杂志的利润为,
则调整后传媒的利润增量为,杂志的利润增量为,故选项A不正确;
对于选项B,调整前房地产的利润为,调整后房地产的利润为,故选项B不正确;
对于选项C,调整前试卷的利润为,调整后试卷的利润为,且,故选项C不正确;
对于选项D,调整前图书的利润为,调整后图书的利润为,且,故选项D正确.
故选:ABC.
【例2-6】(多选题)某调查机构对我国若干大型科技公司进行调查统计,得到了从事芯片、软件两个行业从业者的年龄分布的饼形图和“90后”从事这两个行业的岗位分布雷达图,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芯片、软件行业从业者中,“90后”占总人数的比例超过
B.芯片、软件行业中从事技术、设计岗位的“90后”人数超过总人数的
C.芯片、软件行业从事技术岗位的人中,“90后”比“80后”多
D.芯片、软件行业中,“90后”从事市场岗位的人数比“80前”的总人数多
【答案】ABD
【解析】A选项,从饼形图可看出芯片、软件行业从业者中,“90后”占总人数的比例为,超过,A正确;
B选项,芯片、软件行业中从事技术、设计岗位的“90后”人数比例为,超过总人数的,B正确;
C选项,芯片、软件行业从事技术岗位的人中,“90后”人数占比为,
芯片、软件行业从业者中“80后”占总人数的,但不知道从事技术岗位的比例,故无法确定两者人数的多少,C错误;
D选项,芯片、软件行业中,“90后”从事市场岗位的人数占比为,“80前”占总人数的,故D正确.
【例2-7】(多选题)某地环保部门公布了该地两个景区2016年至2022年各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数据.现根据这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散点图,则由该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景区A这7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中位数为254
B.景区这7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第80百分位数为280
C.这7年景区A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标准差比景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标准差大
D.这7年景区A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数比景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数大
【答案】AC
【解析】由图可得:景区A这7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序得:203,217,254,254,293,301,313;
景区B这7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序得:255,262,262,266,280,283,293;
对于选项A:景区A这7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中位数为254,故A正确;
对于选项B:因为,则第80百分位数为第6个数,为283,故B错误;
对于选项C:由图可知:景区A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数据波动比景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数据波动大,
所以景区A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标准差比景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标准差大,故C正确;
对于选项D:景区A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值,
景区B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值,
因为,即,
所以这7年景区A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数比景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数小,故D错误.
【例2-8】某中学在2021年高考分数公布后对高三年级各班的成绩进行分析.经统计,某班有50名同学,总分都在区间内,将得分区间平均分成5组,统计频数、频率后,得到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折线图.
(1)请根据频率分布折线图,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班级的平均分;
(2)经相关部门统计,高考分数以上的考生获得高校T“强基计划”入围资格,并制作高校T录取政策和考生录取预测统计表(如表所示).第一轮笔试有2科,学生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等级的事件相互独立且概率相同.
高考分数
第一轮笔试 学科测试等级 A B C A B C
学生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等级概率
第二轮面试 入围条件 至少有1科,且2科均不低于B
录取条件 全 在第一轮笔试中2科均获得
通过第二轮面试 考生通过概率为 考生通过概率为
若该班级考分前10名都已经报考了高校T的“强基计划”,且恰有2人成绩高于690分.求:
①总分高于690分的某位同学没有进入第二轮的概率;
②该班恰有两名同学通过“强基计划”被高校T录取的概率.
【解析】(1)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平均分为:
.
(2)总分大于等于分的同学有人,
其中有人小于等于分,人大于分.

.
②设高于分的同学被高校录取为事件,不超过分的同学被高校录取为事件,则

.
题型三、频率分布直方图
【例3-1】某区为了解全区名高二学生的体能素质情况,在全区高二学生中随机抽取了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并将这名的体能测试成绩整理成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此频率分布直方图,这名学生平均成绩的估计值为 .

【答案】
【解析】由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所有矩形面积之和为,
可得,解得,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这名学生平均成绩的估计值为
分.
【例3-2】某大学有男生名.为了解该校男生的身体体重情况,随机抽查了该校名男生的体重,并将这名男生的体重(单位:)分成以下六组:、、、、、,绘制成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该校体重(单位:)在区间上的男生大约有 人.
【答案】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区间上的男生的人数为.
【例3-3】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某校由学生会同学制作了宪法学习问卷,收获了有效答卷2000份,先对其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按照、、…、分成5组,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图中 .
【答案】0.020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可得,.
【例3-4】从某小学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单位:cm)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其中样本数据分组,,,,,若要从身高在,,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2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内的学生中抽取的人数应为 .
【答案】
【解析】依题意,解得,
所以,,三组的频率分别为,
所以从身高在内的学生中抽取的人数应为人.
题型四、百分位数
【例4-1】以下数据为参加数学竞赛决赛的15人的成绩(单位:分),分数从低到高依次:,则这15人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是 .
【答案】90.5
【解析】因为,故这15人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为.
【例4-2】某校为了了解高三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在开学初举行了一场身体素质体能测试,以便对体能不达标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他们体能的提升,现从整个年级测试成绩中抽取10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并把测试成绩分成六组,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分数在这一组中的纵坐标为,则该次体能测试成绩的分位数约为 分.
【答案】92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由得:.
因为,
所以该次体能测试成绩的分位数落在内,设其为,
则由,解得.
【例4-3】为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某人记录了自己一周内每天的运动时长(单位:分钟),分别为53,57,45,61,79,49,x,若这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与第60百分位数的差为3,则( )
A.58或64 B.59或64 C.58 D.59
【答案】A
【解析】将已知的6个数从小到大排序为45,49,53,57,61,79.
若,则这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与第60百分位数分别为61和57,他们的差为4,不符合条件;
若,则这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与第60百分位数分别为79和61,它们的差为18,不符合条件;
若,则这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与第60百分位数分别为x和61(或61和x),则,
解得或.
【例4-4】洞庭湿地保护区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面积168000公顷,为了保护该湿地保护区内的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从2003年起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该湿地保护区的渔业资源科学研究培殖了一批珍稀类银鱼鱼苗,从中随机抽取100尾测量鱼苗的体长(单位:毫米),所得的数据如下表:
分组(单位:毫米)
频数 10 10 m 35 15 n
若依上述6组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分组对应小矩形的高为0.01,则该样本中的分位数的银鱼鱼苗的体长为(保留一位小数)( )
A.87毫米 B.88毫米 C.90.5毫米 D.93.3毫米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 内的频率为0.05 ,
所以, ,
鱼苗体长在 内的频率为0.80 ,在 内的频率为0.95,
所以 90%分位数在区间 内,大小为 .故选:D
【解题方法总结】
计算一组个数据的的第百分位数的步骤
①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数据.
②计算.
③若不是整数而大于的比邻整数,则第百分位数为第项数据;若是整数,则第百分位数为第项与第项数据的平均数.
题型五、样本的数字特征
【例5-1】(多选题)有一组样本数据:,其平均数为2,由这组样本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那么这两组样本数据一定有相同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极差
【答案】AD
【解析】对A,由题意得,
则新的平均数,故A与原本相同;
对B,举例一组数据:1,1,1,1,2.4,2.6,3,4.满足平均数为2,原中位数为,
增加一个数据2后中位数变成了,故B错误;
对C,举例一组数据为1,2,2,2,2,2,2,3,其方差为,
增加一个数据2后根据A中结论知平均数不变,则方差变为,故C错误;
对D,根据平均数的概念知,当所有数据均相等时,取等;则增加一个数据2,极差不变,故D正确.
【例5-2】(多选题)已知数据1:,,,,数据2:,,,,则下列统计量中,数据2不是数据1的两倍的有(  )
A.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标准差
【答案】AC
【解析】设数据1:,,,,的均值为,标准差为s,中位数为,极差为
则数据2:,,,,的均值为,故A错误,
数据2:,,,,的标准差为,故B正确;
数据2:,,,,的中位数为,故C错误;
极差为,故D正确.
【例5-3】“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树立城市新风尚!创建文明城市,你我共同参与!”为宣传创文精神,华强实验中学高一(2)班组织了甲乙两名志愿者,利用一周的时间在街道对市民进行宣传,将每天宣传的次数绘制成如下频数分布折线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为( )

A.甲的众数小于乙的众数 B.乙的极差小于甲的极差
C.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 D.乙的平均数大于甲的平均数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志愿者的宣传次数分别为:4,5,6,3,4,3,3,
乙志愿者的宣传次数分别为:5,4,4,5,4,3,3,
甲的平均数为,
乙的平均数为,故D错误,
甲的众数为3,乙的众数为4,故甲的众数小于乙的众数,故A正确;
甲的极差为3,乙的极差为2,则乙的极差小于甲的极差,故B正确;
甲的方差为,
乙的方差为,
故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故C正确.
【例5-4】某学校对班级管理实行量化打分,每周一总结,若一个班连续5周的量化打分不低于80分,则为优秀班级.下列能断定该班为优秀班级的是( )
A.某班连续5周量化打分的平均数为83,中位数为81
B.某班连续5周量化打分的平均数为83,方差大于0
C.某班连续5周量化打分的中位数为81,众数为83
D.某班连续5周量化打分的平均数为83,方差为1
【答案】D
【解析】若连续5周的量化打分数据为,满足的条件,但第5周的打分低于80分,故A,B错误;
若连续5周的量化打分数据为,满足C的条件,但第5周的打分低于80分,C错误;
根据方差公式,
因为方差为,所以若存在一周的量化打分低于80分,
则方差一定大于1,故能断定该班为优秀班级,D正确.
【例5-5】橙子辅导中学的高一 二 三这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分别为,若按年级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一个600人的样本,抽到高一 高二 高三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00 200 300,则估计该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橙子辅导中学的总人数为,
由题意知,高一 高二 高三的学生总人数分别为:,
所以估计该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例5-6】根据气象学上的标准,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低于即为入冬,将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自然数)作为一组样本,现有4组样本①、②、③、④,依次计算得到结果如下:
①平均数;
②平均数且极差小于或等于3;
③平均数且标准差;
④众数等于5且极差小于或等于4.
则4组样本中一定符合入冬指标的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答案】B
【解析】①举反例:,,,,,其平均数.但不符合入冬指标;
②假设有数据大于或等于10,由极差小于或等于3可知,
则此组数据中的最小值为,此时数据的平均数必然大于7,
与矛盾,故假设错误.则此组数据全部小于10. 符合入冬指标;
③举反例:1,1,1,1,11,平均数,且标准差.但不符合入冬指标;
④在众数等于5且极差小于等于4时,则最大数不超过9.符合入冬指标.
【例5-7】数学兴趣小组的四名同学各自抛掷骰子5次,分别记录每次骰子出现的点数,四名同学的部分统计结果如下:
甲同学:中位数为3,方差为2.8; 乙同学:平均数为3.4,方差为1.04;
丙同学:中位数为3,众数为3; 丁同学: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2.
根据统计结果,数据中肯定没有出现点数6的是 同学.
【答案】乙
【解析】对于甲同学,当投掷骰子出现结果为1,2,3,3,6时,满足中位数为3,
平均数为:,方差为,可以出现点数6;
对于乙同学,若平均数为3.4,且出现点数6,则方差,
所以当平均数为3.4,方差为1.04时,一定不会出现点数6;
对于丙同学,当掷骰子出现的结果为1,2,3,3,6时,满足中位数为3,众数为3,可以出现点数6;
对于丁同学,当投掷骰子出现的结果为时,满足平均数为,中位数为,可以出现点数.
综上,根据统计结果,数据中肯定没有出现点数6的是乙同学.
【例5-8】气象意义上的春季进入夏季的标志为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不低于.现有甲、乙、丙三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
①甲地:5个数据是中位数为24,众数为22;
②乙地:5个数据是中位数为27,总体均值为24;
③丙地:5个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32,总体均值为26,总体方差为10.8
则肯定进入夏季的地区有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
【答案】B
【解析】由统计知识①甲地:个数据的中位数为,众数为可知①符合题意;而②乙地:个数据的中位数为,总体均值为中有可能某一天的气温低于,故不符合题意,③丙地:个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总体均值为,总体方差为.若由有某一天的气温低于则总体方差就大于,故满足题意,选C.
【例5-9】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方差是2,则由这5个数据组成的新的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
A.4 B.6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方差是2,
所以,,
所以,,
所以的平均数为

所以的方差为
.
【例5-10】(多选题)某环保局对辖区内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环境治理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若连续10天,每天空气质量指数(单位:)不超过100,则认为该地区环境治理达标,否则认为该地区环境治理不达标.根据连续10天检查所得数据的数字特征推断,环境治理一定达标的地区是( )
A.甲地区:平均数为80,方差为40 B.乙地区:平均数为50,众数为40
C.丙地区:中位数为50,极差为60 D.丁地区:极差为10,80%分位数为90
【答案】AD
【解析】设每天的空气质量指数为,则方差.
对于A选项,由,得,
如果这10天中有1天的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00,则必有矛盾,
所以这10天每天的空气质量指数都不超过100,A正确.
对于B选项,有天为40,有天为,有天为,此时:平均数为50,众数为40,
但该地区环境治理不达标,所以B选项错误.
对于C选项,第天为,后面天为,此时中位数为50,极差为60,
但该地区环境治理不达标,所以C选项错误.
对于D选项,如果最大值超过100,根据极差为10,则最小值超过90,
这与80%分位数为90矛盾,故最大值不超过100,D正确.
【例5-11】现有甲、乙两组数据,每组数据均由六个数组成,其中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若将这两组数据混合成一组,则新的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甲组数据分别为、、、,乙组数据分别为、、、,
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可得,方差为,可得,
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可得,方差为,可得,
混合后,新数据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故选:D.
【解题方法总结】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其集中趋势,方差和标准差描述波动大小.
(2)方差的简化计算公式:或写成,即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题型六、分层方差问题
【例6-1】某车间有甲、乙两台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的零件,为检验质量,从中各抽取6件,测得甲、乙两组数据的均值为,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为,,则估计该车间这批零件的直径的方差 .
【答案】/
【解析】依题意,抽取的12件零件直径的平均数,
所以该车间这批零件的直径的方差.
故答案为:
【例6-2】某校高二年级有男生400人和女生600人,为分析期末物理调研测试成绩,按照男女比例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取到一个样本,样本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方差为10,女生的平均成绩为60分,方差为20,由此可以估计该校高二年级期末物理调研测试成绩的方差为 .
【答案】
【解析】由,不妨设样本由男生2人和女生3人组成.由题设:
,,解得,;

解得,;
所以样本的平均分,样本的方差.
【例6-3】为调查某地区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现抽取初中生800人,其每天睡眠时间均值为9小时,方差为0.5,抽取高中生1200人,其每天睡眠时间均值为8小时,方差为1,则估计该地区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方差为 .
【答案】
【解析】该地区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平均数为:
(小时),
该地区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方差为:
.
故答案为:
【例6-4】某校教师男女人数之比为5:4,该校所有教师进行1分钟限时投篮比赛.现记录了每个教师1分钟命中次数,已知男教师命中次数的平均数为17,方差为16,女教师命中次数的平均数为8,方差为16,那么全体教师1分钟限时投篮次数的方差为 .
【答案】
【解析】设男女人数分别为,则男女教师总命中次数分别为、,
所以全体教师平均命中次数为,
若男教师命中次数为,女教师命中次数为,
所以,,
全体教师1分钟限时投篮次数的方差为,则

所以.
故答案为:
【例6-5】湖州地区甲、乙、丙三所学科基地学校的数学强基小组人数之比为,三所学校共有数学强基学生48人,在一次统一考试中,所有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117,方差为21.5.已知甲、乙两所学校的数学强基小组学生的平均分分别为118和114,方差分别为15和21,则丙学校的学生成绩的方差是 .
【答案】12
【解析】甲、乙、丙三所学科基地学校的数学强基小组人数之比为,三所学校共有数学强基学生48人,
则甲校的数学强基小组人数24;乙校的数学强基小组人数为16;丙校的数学强基小组人数8,
把甲校的数学强基小组学生的平均分记为,方差记为;
把乙校的数学强基小组学生的平均分记为,方差记为;
把丙校的数学强基小组学生的平均分记为,方差记为;
把所有学生的平均分记为,方差记为.
根据按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总样本平均数与各层样本平均数的关系,
可得,即,解得,
因此,,
即,解得.
【例6-6】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为,,删去一个数之后,平均值没有改变,方差比原来大4,则这组数据的个数 .
【答案】9
【解析】由题意删去一个数之后,平均值没有改变,所以删除的数为5,
由题意,得,
删除一个数后的方差为:
得,即,
故答案为:9
【解题方法总结】
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差
设样本容量为,平均数为,其中两层的个体数量分别为,两层的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则这个样本的方差为
题型七、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
【例7-1】某学校食堂为了解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从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分别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根据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评分,分别得到高一和高二学生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若高一和高二学生的满意度评分中位数分别为,平均数分别为,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可得:
,.
所以满意度评分中位数.
.
所以满意度评分平均数.
【例7-2】年入冬以来,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疫情的再度爆发,地区规定居民出行或者出席公共场合均需佩戴口罩,现将地区个居民一周的口罩使用个数统计如下表所示,其中每周的口罩使用个数在以上(含)的有人.
口罩使用数量
频率

(1)求的值,根据表中数据,完善上面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只画图,不要过程)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地区居民一周口罩使用个数的分位数和中位数;(四舍五入,精确到)
(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地区居民一周口罩使用个数的平均数以及方差.(每组数据用每组中点值代替)
【解析】(1)由每周的口罩使用个数在以上(含)的有人得:,
解得:,,
则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2),,
分位数位于,设其为,
则,解得:,即估计分位数为个;
,,
中位数位于,设其为,
则,解得:,即估计中位数为个.
(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一周内使用口罩的平均数为:(个),
方差为,
则所求平均数估计为个,方差估计为.
【例7-3】某学校为了了解老师对“民法典”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不同年龄的老师举办了一次“民法典”知识竞答,满分100分(95分及以上为认知程度高),结果认知程度高的有人,按年龄分成5组,其中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有10人.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人年龄的第75百分位数;
(2)现从以上各组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人,担任“民法典”知识的宣传使者.
①若有甲(年龄23),乙(年龄43)两人已确定入选宣传使者,现计划从第一组和第五组被抽到的使者中,再随机抽取2名作为组长,求甲 乙两人恰有一人被选上的概率;
②若第四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36和1,第五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42和2,据此估计这人中35~45岁所有人的年龄的方差.
【解析】(1)设这人年龄的第75百分位数为,
根据百分位数定义可得,
解得.
(2)①由题意得,第一组应抽取2人,记为,甲,第五组抽取4人,记为,,,乙.
对应的样本空间为:
,共15个样本点.
设事件“甲 乙两人恰有一人被选上”,
则,共有8个样本点.
所以,.
②设第四组 第五组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
则,,,.
设第四组和第五组所有宣传使者的年龄平均数为,方差为.
则,,
因此,第四组和第五组所有宣传使者的年龄方差为.
据此,可估计这人中年龄在35~45岁的所有人的年龄方差约为.
【解题方法总结】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数字特征
(1)众数:最高矩形的底边中点的横坐标.
(2)中位数: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矩形的面积和应该相等.
(3)平均数:平均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等于各组区间的中点值与对应频率之积的和.
题型八、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例8-1】年月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完成在轨驻留半年的太空飞行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并将进入建造阶段某地区为了激发人们对天文学的兴趣,开展了天文知识比赛,满分分(分及以上为认知程度高),结果认知程度高的有人,这人按年龄分成组,其中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有人.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人的第百分位数(中位数第百分位数);
(2)现从以上各组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人,担任“党章党史”的宣传使者.
①若有甲(年龄),乙(年龄)两人已确定入选宣传使者,现计划从第四组和第五组被抽到的使者中,再随机抽取名作为组长,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被选上的概率;
②若第四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和,第五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和,据此估计这人中岁所有人的年龄的平均数和方差.
【解析】(1)设第百分位数为,
,,
位于第四组:内;
方法一:由得:.
方法二:由得:.
(2)①由题意得,第四组应抽取人,记为,,,甲;第五组抽取人,记为,乙,
对应的样本空间为:,,甲,,乙,,甲,,乙,甲,,乙,甲,甲乙,乙,共个样本点.
设事件为“甲、乙两人至少一人被选上”,
则有甲,乙,甲,乙,甲,乙,甲,甲乙,乙,共有个样本点.

②设第四组的宣传使者的年龄分别为,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
设第五组的宣传使者的年龄分别为,,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
则,,,,
可得,,,,
设第四组和第五组所有宣传使者的年龄平均数为,方差为.
则,
即第四组和第五组所有宣传使者的年龄平均数为,

.
即第四组和第五组所有宣传使者的年龄方差为;
据此估计这人中年龄在岁的所有人的年龄的平均数为,方差约为.
【例8-2】某学校为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现从两个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20人,将他们的测试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下:
高一 高二
6 4 3 9 0 5 8
9 6 2 3 8 1 4 5 8
9 8 5 2 1 7 2 3 3 9
9 7 7 6 4 6 4 5 7 8
8 3 0 5 0 2 6
4 0 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等级标准如下表.规定:测试数据≥60,体质健康为合格.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测试数据 [90,100] [80,89] [60,79] [0,59]
(1)从该校高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的概率;
(2)从两个年级等级为优秀的样本中各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求选取的两名学生的测试数据平均数大于95的概率;
(3)设该校高一学生测试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高二学生测试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试比较与、与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
【解析】(1)由茎叶图可知高二学生样本中体质健康合格的人数为,
故样本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的频率为,
故从该校高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估计这名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的概率为.
(2)设高一年级样本中测试数据为的三名学生分别为,
高一年级样本中测试数据为的三名学生分别为,
学区的2名学生构成的基本事件共有,共9个,
其中两名学生的测试数据平均数大于95的有,共4个,
故选取的两名学生的测试数据平均数大于95的概率为.
(3)由茎叶图中相应分数段内数据可看出高一学生测试数据的平均数要大于高二学生测试数据的平均数,
高一学生的测试数据比高二学生的测试数据更为集中,因此高一学生测试数据的方差要小于高二学生测试数据的方差,故.
【例8-3】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二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对高二年级的3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已知参加此次测试的学生的分数全部介于45分到95分之间,该校将所有分数分成5组:,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同组数据以这组数据的中间值作为代表).

(1)求的值,并估计此次校内测试分数的平均值;
(2)学校要求按照分数从高到低选拔前30名的学生进行培训,试估计这30名学生的最低分数;
(3)试估计这300名学生的分数的方差,并判断此次得分为52分和94分的两名同学的成绩是否进入到了范围内?
(参考公式:,其中为各组频数;参考数据:)
【解析】(1),所以,
所以该次校内考试测试分数的平均数的估计值为:
分.
(2)因为,
所以这30名学生的最低分数就是该次校内测试分数的分位数.
该次校内考试测试分数的分位数为
这30名学生的最低分数的估计值为90分.
(3)


得分为52分的同学的成绩没有进入到内,
得分为94分的同学的成绩进入到了内.
即:得分为52分的同学的成绩没有进入到范围,
得分为94分的同学的成绩进入到范围了.
【例8-4】为了监控某种装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其中元近似为样本平均数,近似为样本的标准差,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能够反映数据取值的信息.根据长期生产经验,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
9.9 10.1 10.2 10.2 9.9 9.8 10.1 10
10.2 10.3 9.1 10.1 9.9 9.9 10.1 10.2
经计算得,其中为抽取的第个零件的尺寸,.
(1)利用估计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2)剔除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精确到0.01).
【解析】(1)由,得,
由样本数据可以看出有一个零件的尺寸9.1在之外,
因此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2)剔除之外的数据9.1,
剩下数据的平均数为,
因此的估计值为10.06.

剔除之外的数据9.1,
剩下数据的样本方差为,
因此的估计值为.
【解题方法总结】
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标准差(方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与集中、波动与稳定的程度.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四十二 统计
知识归纳
一、抽样
1、抽样调查
(1)总体:统计中所考察对象的某一数值指标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
(2)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进行考察,这若干个个体所构成的集合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
(1)定义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个个体作为样本(),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这样抽取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
(2)两种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①抽签法: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的样本.
②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这里仅介绍随机数表法.随机数表由数字,,,…,组成,并且每个数字在表中各个位置出现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注意:为了保证所选数字的随机性,需在查看随机数表前就指出开始数字的横、纵位置.
(3)抽签法与随机数法的适用情况
抽签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少的情况,随机数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当总体容量很大时,需要的样本容量也很大时,利用随机数法抽取样本仍不方便.
(4)简单随机抽样的特征
①有限性:简单随机抽样要求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个数是有限的,便于通过样本对总体进行分析.
②逐一性: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便于实践中操作.
③不放回性: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抽样,便于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④等可能性:简单单随机抽样中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从而保证了抽样方法的公平.
只有四个特点都满足的抽样才是简单随机抽样.
3、分层抽样
(1)定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适用于已知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
(2)分层抽样问题类型及解题思路
①求某层应抽个体数量:按该层所占总体的比例计算.
②已知某层个体数量,求总体容量或反之求解:根据分层抽样就是按比例抽样,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③分层抽样的计算应根据抽样比构造方程求解,其中“抽样比==”
注意:分层抽样时,每层抽取的个体可以不一样多,但必须满足抽取()个个体(其中是层数,是抽取的样本容量,是第层中个体的个数,是总体容量).
(3)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差
设样本容量为,平均数为,其中两层的个体数量分别为,两层的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则这个样本的方差为
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1、频率分布直方图
(1)频率、频数、样本容量的计算方法
①×组距=频率.
②=频率,=样本容量,样本容量×频率=频数.
③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方形的面积总和等于.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数字特征的计算
(1)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是众数.
(2)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设中位数为,利用左(右)侧矩形面积之和等于,即可求出.
(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即有,其中为每个小长方形底边的中点,为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3、百分位数
(1)定义
一组数据的第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这组数据中至少有的数据小于或等于这个值,且至少有的数据大于或等于这个值.
(2)计算一组个数据的的第百分位数的步骤
①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数据.
②计算.
③若不是整数而大于的比邻整数,则第百分位数为第项数据;若是整数,则第百分位数为第项与第项数据的平均数.
(3)四分位数
中位数,相当于是第百分位数.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中位数外,常用的分位数还有第百分位数,第百分位数.这三个分位数把一组由小到大排列后的数据分成四等份,因此称为四分位数.
4、样本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①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众数反应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②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反应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
③平均数: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公式变形:.
5、标准差和方差
(1)定义
①标准差: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表示.假设样本数据是,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则标准差.
②方差:方差就是标准差的平方,即.显然,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方差与标准差是一样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多采用标准差.
(2)数据特征
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程度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则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反之亦可由离散程度的大小推算标准差、方差的大小.
(3)平均数、方差的性质
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那么
①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是.
②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是.
③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是.
典例分析
题型一、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例1-1】现要完成下列2项抽样调查:
①从10盒酸奶中抽取3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
②东方中学共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①抽签法,②分层随机抽样 B.①随机数法,②分层随机抽样
C.①随机数法,②抽签法 D.①抽签法, ②随机数法
【例1-2】某工厂为了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从500件产品中随机抽出50件进行检验,对这500件产品进行编号001,002,…,500,从下列随机数表的第二行第三组第一个数字开始,每次从左往右选取三个数字,则抽到第四件产品的编号为( )
2839 3125 8395 9524 7232 8995
7216 2884 3660 1073 4366 7575
9436 6118 4479 5140 9694 9592
6017 4951 4068 7516 3241 4782
A.447 B.366 C.140 D.118
【例1-3】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学校采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高一1002人,高二1002人,高三1503人中抽取126人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直播,那么高三年级被抽取的人数为( )
A.36 B.42 C.50 D.54
【例1-4】某校共2017名学生,其中每名学生至少要选A,B两门课中的一门,也有些学生选了两门课.已知选A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在到之间,选B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在到之间.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同时选A,B的可能有200人 B.同时选A,B的可能有300人
C.同时选A,B的可能有400人 D.同时选A,B的可能有500人
【例1-5】在二战期间,技术先进的德国坦克使德军占据了战场主动权,了解德军坦克的生产能力对盟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盟军请统计学家参与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在缴获的德军坦克上发现每辆坦克都有独一无二的发动机序列号,前6位表示生产的年月,最后4位是按生产顺序开始的连续编号.统计学家将缴获的德军坦克序列号作为样本,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推断德军每月生产的坦克数.假设德军某月生产的坦克总数为N,缴获的该月生产的n辆坦克编号从小到大为,,,,缴获的坦克是从所生产的坦克中随机获取的,缴获坦克的编号,,,,相当于从中随机抽取的n个整数,这个数将区间分成个小区间(如图).可以用前个区间的平均长度估计所有个区间的平均长度,进而得到的估计.如果缴获的坦克编号为:35,67,90,127,185,245,287.则可以估计德军每月生产的坦克数为( )

A.288 B.308 C.328 D.348
【解题方法总结】
不论哪种抽样方法,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入样的概率都是相同的.
题型二、统计图表
【例2-1】(多选题)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的一般规律:收入越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就越大;收入越高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国际上一般认为,当恩格尔系数大于0.6时,居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在0.5-0.6之间,居民生活水平处于温饱状态;在0.4-0.5之间,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在0.3-0.4之间,居民生活水平处于富裕状态;当小于0.3时,居民生活达到富有.下面是某地区2022年两个统计图,它们分别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统计图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图,请你依据统计图进行分析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农村居民自2017年到2021年,居民生活均达到富有
B.近五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最大的年份是2020年
C.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最小的年份是2019年
D.2022年该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全部处于富有状态
【例2-2】(多选题)2022年的夏季,全国多地迎来罕见极端高温天气.某课外小组通过当地气象部门统计了当地七月份前20天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得到如下图表,则根据图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七月份前20天最低气温的中位数低于25℃
B.七月份前20天中最高气温的极差大于最低气温的极差
C.七月份前20天最高气温的平均数高于40℃
D.七月份前10天(1—10日)最高气温的方差大于最低气温的方差
【例2-3】某市教育局为得到高三年级学生身高的数据,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名学生,他们的身高都在,,,,五个层次内,分男、女生统计得到以下样本分布统计图,则( )
A.样本中层次的女生比相应层次的男生人数多
B.估计样本中男生身高的中位数比女生身高的中位数大
C.层次的女生和层次的男生在整个样本中频率相等
D.样本中层次的学生数和层次的学生数一样多
【例2-4】如图1为某省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统计图,图2为该省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收入统计图,对统计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3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差值接近2000万件
B.从1~4月份来看,业务量与业务收入有波动,但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C.从两图中看,增量与增长速度并不完全一致,但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变化高度一致
D.2019年1~4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率均超过50%,在3月份最高,和春节后网购迎来喷涨有关
【例2-4】(多选题)某公司统计了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单位:万元),并与2022年比较,得到同比增长率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同比增长率=(今年月销售额一去年同期月销售额)÷去年同期月销售额.

A.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极差为8
B.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第60百分位数为8
C.2023年1月至6月的月销售额的中位数为9.5
D.2022年5月的月销售额为10万元
【例2-5】(多选题)某公司经营五种产业,为应对市场变化,在五年前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后的产业结构使公司总利润不断增长,今年总利润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调整前后的各产业利润与总利润的占比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调整后传媒的利润增量小于杂志
B.调整后房地产的利润有所下降
C.调整后试卷的利润增加不到一倍
D.调整后图书的利润增长了一倍以上
【例2-6】(多选题)某调查机构对我国若干大型科技公司进行调查统计,得到了从事芯片、软件两个行业从业者的年龄分布的饼形图和“90后”从事这两个行业的岗位分布雷达图,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芯片、软件行业从业者中,“90后”占总人数的比例超过
B.芯片、软件行业中从事技术、设计岗位的“90后”人数超过总人数的
C.芯片、软件行业从事技术岗位的人中,“90后”比“80后”多
D.芯片、软件行业中,“90后”从事市场岗位的人数比“80前”的总人数多
【例2-7】(多选题)某地环保部门公布了该地两个景区2016年至2022年各年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数据.现根据这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散点图,则由该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景区A这7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中位数为254
B.景区这7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第80百分位数为280
C.这7年景区A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标准差比景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标准差大
D.这7年景区A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数比景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平均数大
【例2-8】某中学在2021年高考分数公布后对高三年级各班的成绩进行分析.经统计,某班有50名同学,总分都在区间内,将得分区间平均分成5组,统计频数、频率后,得到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折线图.
(1)请根据频率分布折线图,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班级的平均分;
(2)经相关部门统计,高考分数以上的考生获得高校T“强基计划”入围资格,并制作高校T录取政策和考生录取预测统计表(如表所示).第一轮笔试有2科,学生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等级的事件相互独立且概率相同.
高考分数
第一轮笔试 学科测试等级 A B C A B C
学生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等级概率
第二轮面试 入围条件 至少有1科,且2科均不低于B
录取条件 全 在第一轮笔试中2科均获得
通过第二轮面试 考生通过概率为 考生通过概率为
若该班级考分前10名都已经报考了高校T的“强基计划”,且恰有2人成绩高于690分.求:
①总分高于690分的某位同学没有进入第二轮的概率;
②该班恰有两名同学通过“强基计划”被高校T录取的概率.
题型三、频率分布直方图
【例3-1】某区为了解全区名高二学生的体能素质情况,在全区高二学生中随机抽取了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并将这名的体能测试成绩整理成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此频率分布直方图,这名学生平均成绩的估计值为 .

【例3-2】某大学有男生名.为了解该校男生的身体体重情况,随机抽查了该校名男生的体重,并将这名男生的体重(单位:)分成以下六组:、、、、、,绘制成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该校体重(单位:)在区间上的男生大约有 人.
【例3-3】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某校由学生会同学制作了宪法学习问卷,收获了有效答卷2000份,先对其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按照、、…、分成5组,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图中 .
【例3-4】从某小学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单位:cm)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其中样本数据分组,,,,,若要从身高在,,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2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内的学生中抽取的人数应为 .
题型四、百分位数
【例4-1】以下数据为参加数学竞赛决赛的15人的成绩(单位:分),分数从低到高依次:,则这15人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是 .
【例4-2】某校为了了解高三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在开学初举行了一场身体素质体能测试,以便对体能不达标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他们体能的提升,现从整个年级测试成绩中抽取10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并把测试成绩分成六组,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分数在这一组中的纵坐标为,则该次体能测试成绩的分位数约为 分.
【例4-3】为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某人记录了自己一周内每天的运动时长(单位:分钟),分别为53,57,45,61,79,49,x,若这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与第60百分位数的差为3,则( )
A.58或64 B.59或64 C.58 D.59
【例4-4】洞庭湿地保护区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面积168000公顷,为了保护该湿地保护区内的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从2003年起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该湿地保护区的渔业资源科学研究培殖了一批珍稀类银鱼鱼苗,从中随机抽取100尾测量鱼苗的体长(单位:毫米),所得的数据如下表:
分组(单位:毫米)
频数 10 10 m 35 15 n
若依上述6组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分组对应小矩形的高为0.01,则该样本中的分位数的银鱼鱼苗的体长为(保留一位小数)( )
A.87毫米 B.88毫米 C.90.5毫米 D.93.3毫米
【解题方法总结】
计算一组个数据的的第百分位数的步骤
①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数据.
②计算.
③若不是整数而大于的比邻整数,则第百分位数为第项数据;若是整数,则第百分位数为第项与第项数据的平均数.
题型五、样本的数字特征
【例5-1】(多选题)有一组样本数据:,其平均数为2,由这组样本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那么这两组样本数据一定有相同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极差
【例5-2】(多选题)已知数据1:,,,,数据2:,,,,则下列统计量中,数据2不是数据1的两倍的有(  )
A.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标准差
【例5-3】“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树立城市新风尚!创建文明城市,你我共同参与!”为宣传创文精神,华强实验中学高一(2)班组织了甲乙两名志愿者,利用一周的时间在街道对市民进行宣传,将每天宣传的次数绘制成如下频数分布折线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为( )

A.甲的众数小于乙的众数 B.乙的极差小于甲的极差
C.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 D.乙的平均数大于甲的平均数
【例5-4】某学校对班级管理实行量化打分,每周一总结,若一个班连续5周的量化打分不低于80分,则为优秀班级.下列能断定该班为优秀班级的是( )
A.某班连续5周量化打分的平均数为83,中位数为81
B.某班连续5周量化打分的平均数为83,方差大于0
C.某班连续5周量化打分的中位数为81,众数为83
D.某班连续5周量化打分的平均数为83,方差为1
【例5-5】橙子辅导中学的高一 二 三这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分别为,若按年级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一个600人的样本,抽到高一 高二 高三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00 200 300,则估计该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
A. B. C. D.
【例5-6】根据气象学上的标准,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低于即为入冬,将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自然数)作为一组样本,现有4组样本①、②、③、④,依次计算得到结果如下:
①平均数;
②平均数且极差小于或等于3;
③平均数且标准差;
④众数等于5且极差小于或等于4.
则4组样本中一定符合入冬指标的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例5-7】数学兴趣小组的四名同学各自抛掷骰子5次,分别记录每次骰子出现的点数,四名同学的部分统计结果如下:
甲同学:中位数为3,方差为2.8; 乙同学:平均数为3.4,方差为1.04;
丙同学:中位数为3,众数为3; 丁同学: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2.
根据统计结果,数据中肯定没有出现点数6的是 同学.
【例5-8】气象意义上的春季进入夏季的标志为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不低于.现有甲、乙、丙三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
①甲地:5个数据是中位数为24,众数为22;
②乙地:5个数据是中位数为27,总体均值为24;
③丙地:5个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32,总体均值为26,总体方差为10.8
则肯定进入夏季的地区有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
【例5-9】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方差是2,则由这5个数据组成的新的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
A.4
B.6 C. D.
【例5-10】(多选题)某环保局对辖区内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环境治理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若连续10天,每天空气质量指数(单位:)不超过100,则认为该地区环境治理达标,否则认为该地区环境治理不达标.根据连续10天检查所得数据的数字特征推断,环境治理一定达标的地区是( )
A.甲地区:平均数为80,方差为40 B.乙地区:平均数为50,众数为40
C.丙地区:中位数为50,极差为60 D.丁地区:极差为10,80%分位数为90
【例5-11】现有甲、乙两组数据,每组数据均由六个数组成,其中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若将这两组数据混合成一组,则新的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
A. B. C. D.
【解题方法总结】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其集中趋势,方差和标准差描述波动大小.
(2)方差的简化计算公式:或写成,即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题型六、分层方差问题
【例6-1】某车间有甲、乙两台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的零件,为检验质量,从中各抽取6件,测得甲、乙两组数据的均值为,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为,,则估计该车间这批零件的直径的方差 .
【例6-2】某校高二年级有男生400人和女生600人,为分析期末物理调研测试成绩,按照男女比例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取到一个样本,样本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方差为10,女生的平均成绩为60分,方差为20,由此可以估计该校高二年级期末物理调研测试成绩的方差为 .
【例6-3】为调查某地区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现抽取初中生800人,其每天睡眠时间均值为9小时,方差为0.5,抽取高中生1200人,其每天睡眠时间均值为8小时,方差为1,则估计该地区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方差为 .
【例6-4】某校教师男女人数之比为5:4,该校所有教师进行1分钟限时投篮比赛.现记录了每个教师1分钟命中次数,已知男教师命中次数的平均数为17,方差为16,女教师命中次数的平均数为8,方差为16,那么全体教师1分钟限时投篮次数的方差为 .
【例6-5】湖州地区甲、乙、丙三所学科基地学校的数学强基小组人数之比为,三所学校共有数学强基学生48人,在一次统一考试中,所有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117,方差为21.5.已知甲、乙两所学校的数学强基小组学生的平均分分别为118和114,方差分别为15和21,则丙学校的学生成绩的方差是 .
【例6-6】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为,,删去一个数之后,平均值没有改变,方差比原来大4,则这组数据的个数 .
【解题方法总结】
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差
设样本容量为,平均数为,其中两层的个体数量分别为,两层的平均数分别为,,方差分别为,则这个样本的方差为
题型七、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
【例7-1】某学校食堂为了解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从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分别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根据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评分,分别得到高一和高二学生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若高一和高二学生的满意度评分中位数分别为,平均数分别为,则( )
A. B.
C. D.
【例7-2】年入冬以来,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疫情的再度爆发,地区规定居民出行或者出席公共场合均需佩戴口罩,现将地区个居民一周的口罩使用个数统计如下表所示,其中每周的口罩使用个数在以上(含)的有人.
口罩使用数量
频率

(1)求的值,根据表中数据,完善上面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只画图,不要过程)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地区居民一周口罩使用个数的分位数和中位数;(四舍五入,精确到)
(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地区居民一周口罩使用个数的平均数以及方差.(每组数据用每组中点值代替)
【例7-3】某学校为了了解老师对“民法典”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不同年龄的老师举办了一次“民法典”知识竞答,满分100分(95分及以上为认知程度高),结果认知程度高的有人,按年龄分成5组,其中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有10人.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人年龄的第75百分位数;
(2)现从以上各组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人,担任“民法典”知识的宣传使者.
①若有甲(年龄23),乙(年龄43)两人已确定入选宣传使者,现计划从第一组和第五组被抽到的使者中,再随机抽取2名作为组长,求甲 乙两人恰有一人被选上的概率;
②若第四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36和1,第五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42和2,据此估计这人中35~45岁所有人的年龄的方差.
【解题方法总结】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数字特征
(1)众数:最高矩形的底边中点的横坐标.
(2)中位数: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矩形的面积和应该相等.
(3)平均数:平均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等于各组区间的中点值与对应频率之积的和.
题型八、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例8-1】年月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完成在轨驻留半年的太空飞行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并将进入建造阶段某地区为了激发人们对天文学的兴趣,开展了天文知识比赛,满分分(分及以上为认知程度高),结果认知程度高的有人,这人按年龄分成组,其中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有人.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人的第百分位数(中位数第百分位数);
(2)现从以上各组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人,担任“党章党史”的宣传使者.
①若有甲(年龄),乙(年龄)两人已确定入选宣传使者,现计划从第四组和第五组被抽到的使者中,再随机抽取名作为组长,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被选上的概率;
②若第四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和,第五组宣传使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和,据此估计这人中岁所有人的年龄的平均数和方差.
【例8-2】某学校为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现从两个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20人,将他们的测试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下:
高一 高二
6 4 3 9 0 5 8
9 6 2 3 8 1 4 5 8
9 8 5 2 1 7 2 3 3 9
9 7 7 6 4 6 4 5 7 8
8 3 0 5 0 2 6
4 0 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等级标准如下表.规定:测试数据≥60,体质健康为合格.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测试数据 [90,100] [80,89] [60,79] [0,59]
(1)从该校高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的概率;
(2)从两个年级等级为优秀的样本中各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求选取的两名学生的测试数据平均数大于95的概率;
(3)设该校高一学生测试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高二学生测试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试比较与、与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
【例8-3】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二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对高二年级的3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已知参加此次测试的学生的分数全部介于45分到95分之间,该校将所有分数分成5组:,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同组数据以这组数据的中间值作为代表).

(1)求的值,并估计此次校内测试分数的平均值;
(2)学校要求按照分数从高到低选拔前30名的学生进行培训,试估计这30名学生的最低分数;
(3)试估计这300名学生的分数的方差,并判断此次得分为52分和94分的两名同学的成绩是否进入到了范围内?
(参考公式:,其中为各组频数;参考数据:)
【例8-4】为了监控某种装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其中元近似为样本平均数,近似为样本的标准差,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能够反映数据取值的信息.根据长期生产经验,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
9.9 10.1 10.2 10.2 9.9 9.8 10.1 10
10.2 10.3 9.1 10.1 9.9 9.9 10.1 10.2
经计算得,其中为抽取的第个零件的尺寸,.
(1)利用估计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2)剔除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精确到0.01).
【解题方法总结】
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标准差(方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与集中、波动与稳定的程度.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