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题
1.(2023七上·杭州期中)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正确的是( )
A.滴管使用完毕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盖上盖玻片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正确的实验操作;
【解答】A.用胶头滴管取液后,不要平放或倒,防止药品腐蚀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试管与水平面呈45°角,错误;
D.在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他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放下,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3七上·杭州期中)港珠澳大桥不仅因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闻名世界,同时也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典型范例,在该项目中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收集白海豚做标本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3.(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成功举办,这是杭州在全世界的一次精彩亮相,无数优秀的运动员参与了这场体育盛宴。有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肌肉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B.人体保护组织可以预防外界细菌入侵
C.血液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属于输导组织
D.运动过程中没有内分泌系统的参与
【答案】A
【知识点】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A、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的动力,故A正确。
B、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保护组织是植物体的组织,故B错误。
C、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内分泌系统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故D错误。
故选:A。
4.(2023七上·杭州期中)蓝蓝来杭州观看亚运会比赛后,被美丽杭州深深吸引,她想把杭州的种子带回家乡种植,下列不可能被带回的种子是( )
A.西湖龙井的茶树种子 B.秋日良渚的水稻种子
C.满觉陇的桂花树种子 D.西溪湿地的蕨菜种子
【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裸子植物的种子为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无种子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主要包含蕨类、苔藓类、藻类植物。
【解答】ABC、茶树、水稻和桂花树都靠种子繁殖后代,且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ABC不合题意。D、蕨菜属于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没有种子,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3七上·杭州期中)对需测量的物理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
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
D.杭州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体积、温度的认识判断。
【解答】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V=abc=10m×6m×3m=180m3≈20m3,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杭州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6.(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8米=2.8x1000=2800毫米
B.3.4千克=3.4千克x1000=3400克
C.4.5升=4.5升x1000毫升=4500毫升
D.2.6小时=2.6x3600秒=9360秒
【答案】D
【知识点】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单位换算时,高级单位化低价单位,乘以进率;低价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在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即换算成的单位,且写在进率的后面,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2.8米=2.8x1000毫米=2800毫米,换算过程没有单位,故A错误;
B.3.4千克=3.4x1000克=3400克,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克,故B错误;
C.4.5升=4.5x1000毫升=4500毫升,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故C错误;
D.2.6小时=2.6x3600秒=9360秒,故D正确。
故选D。
7.(2023七上·杭州期中)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5℃,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5℃,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当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会从此断开,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据此可知,在不甩动的情况下,当测量体温低于或等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当测量体温高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会升高,肯定是准确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5℃,测量第一个体温后还是37.5℃,即示数没有变化,那么第一个的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37.5℃,即他可能发烧。测量第二个体温后示数为38.6℃,液柱升高了,那么第二个体温准确,他肯定发烧。
故选D。
8.(2023七上·杭州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图甲为倍数不同的目镜与物镜,图乙是放大10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4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
B.将目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①
C.若视野较暗,可以增大光圈
D.换成高倍镜后,若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使用时注意事项:安放,对光(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调焦(用粗准焦螺旋),放片,观察(看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刚好相反。
【解答】A.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示中的物像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A正确;
B. 放大400倍比原来放大倍数要大,因此应该换用高倍物镜,图甲中①②无螺纹为目镜,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②目镜镜头更短,放大倍数更大,因此应该换用甲图中的镜头②,B错误;
C.若视野较暗,可以选用遮光器的大光圈或反光镜的凹面镜,C正确。
D.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会变得模糊,这时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正确。
故选B。
9.(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这是生物的繁殖现象
B.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的应激性
C.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D.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生长。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解答】A.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这是生物生长发育的现象,A错误;
B. 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的应激性 ,B正确;
C. 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C正确;
D. 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 ,D正确;
故答案为:A.
10.(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三种动物特征的交叉示意图,其中4部分表示( )
A.体内有脊柱 B.用鳃呼吸 C.胎生哺乳 D.体温恒定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
【解答】A.3是体内有脊柱,A错误;
B.只有金鱼是鱼类,用鳃呼吸,B错误;
C.只有白鲸是不哺乳类,胎生哺乳,C错误;
D.白鲸是哺乳类,家鸽是鸟类,共同的特征是体温恒定,D正确;
故答案为:D
11.(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岁寒三友”松、梅和竹的写意画。竹子一般一生只开一次花,所结的种子叫竹米,可以入药,《本草纲目》中载:“竹米,通神明,轻身益气。”松、梅和竹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蓝藻。
【解答】松是裸子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只有根茎叶种子;竹子和梅是被子在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故答案为:D
12.(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胡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关申述理由正确的是( )
A.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B.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C.皮卷尺上2cm刻度处与起跳处对齐,直接记录落地点处刻度值
D.没有跳到正前方,斜着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答案】B
【知识点】误差分析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判断。
【解答】 A.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由于卷尺是弯曲的,因此测量结果偏大,故A不合题意;
B.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会使刻度间距变大,根据“测量结果=”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B符合题意;
C.皮卷尺上2cm刻度处与起跳处对齐,直接记录落地点处刻度值,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C不合题意;
D.没有跳到正前方,斜着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并记录结果,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2023七上·杭州期中)把边长为0.01厘米的透明正方形物体放到目镜为8x,物镜为10x的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面积是( )
A.0.08平方厘米 B.0.8平方厘米
C.0.64平方厘米 D.0.064平方厘米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计算观察到物体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像的面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看到物体的边长为:0.01cm×(8×10)=0.8cm;
则看到像的面积:0.8cm×0.8cm=0.64cm2。
故选C。
14.(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测量工具 刻度尺 温度计 量筒、量杯
C 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葫芦藓
D 纲 科 目 种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在概念关系中包含了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图中1中包含了2,2包含了3,3包含了4的等级关系。
【解答】A.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分为节肢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昆虫属于昆虫纲,又属于节肢动物,故A符合题意。
B.测量工具包括刻度尺,但是温度计不属于刻度尺,量筒和量杯也不属于温度计,故不属于包含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类的孢子植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等级分类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所以D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3七上·杭州期中)生物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上,还体现在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上,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
A.像指纹一样,不同人的声音也不同,称为声纹,可作为身份识别特征
B.同一品种的辣椒果实,有的绿色,有的红色、橙色或黄色
C.同一株植物上的叶片,大小、形状及叶脉分布均有不同
D.同为鸟类,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喙却是扁平的
【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 同种生物即指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
【解答】A.像指纹一样,不同人的声音也不同,称为声纹,可作为身份识别特征,属于同种生物差异性,A正确;
B. 同一品种的辣椒果实,有的绿色,有的红色、橙色或黄色,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B正确;
C. 同一株植物上的叶片,大小、形状及叶脉分布均有不同 ,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C正确;
D. 同为鸟类,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喙却是扁平的 ,错误,啄木鸟和鸭不是同种生物,D错误;
故答案为:D.
16.(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可用来被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可用作液体反应的仪器是 ;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用到 。
【答案】试管;试管和烧杯;量筒和滴管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A是试管,B是烧杯,C是酒精灯,D是燃烧匙,E是胶头滴管,F是细口瓶, G量筒, H是广口瓶。
【解答】可用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可用作液体反应的仪器是试管和烧杯,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烧杯可用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
17.(2023七上·杭州期中)科学实验离不开科学测量。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毫米;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实验课中老师要求同学们量取40毫升水。如果按图丙所示的方法进行操作,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 40毫升(填“大于”或“小于”)。
(3)小魏想知道一个圆柱体的直径,身边除了一把刻度尺没有别的可用工具,他想了一个办法,如图丁所示,在纸上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在圆柱体上用墨水点一个小点,然后将圆柱体在纸上沿所画直线滚过去,纸上留下4个墨水点,用刻度尺测得第一个点和第四个点之间的距离为37.8mm,则测得该圆柱体的直径为 mm。(π取3.14,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2.0;-4℃
(2)小于
(3)4.0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数值和单位。如果起点不在零刻度还需要减去起始刻度。温度计读数需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上方还是下方。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点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图中有4个点,是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三圈形成的,再用周长公式计算出该圆柱体的直径。
【解答】(1)物体左端在1。00厘米处,右端在2.20厘米处,故长度为1.20厘米=12.0毫米。
温度计的液柱在零的下面,故读数为-4℃;
(2)如图为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所以用量筒量取40mL水时,采用俯视读法,则所量取的水实际体积小于40mL。
(3)第一个点和第四个点之间的距离为37.8mm, 则测得该圆柱体的周长为:37.8mm3=12.6mm,则该圆柱体的周长为12.6mm, 测得该圆柱体的直径为:d=12.6mm3.14=4.0mm
18.(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虹同学早上起来感觉有点头晕发热,妈妈送她去医院做了检查。
(1)医生用体温计给她测体温,测得小虹体温如图所示,为 ℃,接着又给她化验血液。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
(2)小虹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她的想法正确的是____。
A.该体温计能精确到0.01℃
B.用该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C.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该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主要目的为美观
(3)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是 。
【答案】(1)38.1;B
(2)C
(3)在玻璃泡和细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测量范围是35℃~42℃,最小刻度是0.1℃。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表的特殊构造。在玻璃泡和细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体温表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就在缩口处断开,上面的水银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表离开人体后还能继续显示人的体温度。
【解答】(1)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8.1℃。测体温,验血等,是为了得到身体状况的各项参数,从而判断人的健康状态,因此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事实与证据。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所以准确到0.1℃,故A错误;
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不能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B错误;
C.体温计有缩口可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C正确;
D.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起到放大镜的作用,便于观察体温,故D错误。
故选C。
(3) 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表的特殊构造。在玻璃泡和细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
19.(2023七上·杭州期中)结合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因为它们个体微小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A的名称是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填字母)。
【答案】(1)显微镜
(2)草履虫;叶绿体;细胞核
(3)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图中A是草履虫,B是衣藻,C是变形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草履虫和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
【解答】三种都是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2)图中的A是草履虫,B是衣藻,是单细胞的植物,体内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是变形虫,生命活动控制中心在细胞核;
(3)由于衣藻是植物,因而其细胞结构具有细胞壁。所以填B。
20.(2023七上·杭州期中)“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
(1)若A表示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5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 。
(2)若B2中某结构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功能,则B2属于 组织。
(3)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
(4)“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这是 (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答案】(1)细胞分裂
(2)输导
(3)器官
(4)细胞膜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 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1)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所以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2) 若B2中某结构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功能,则B2属于输导组织。B1是营养组织,B3是分生组织;B4是机械组织,B5是保护组织;
(3)C是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功能;
(4)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所以“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这是细胞膜的功能。
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2)输导(3)器官(4)细胞膜
21.(2023七上·杭州期中)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请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 (填“组织”或“器官”或“系统”),判断皮肤属于该结构层次的理由是 。
(2)有的同学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流血,但感觉也很疼痛,这是因为皮肤中分布着 组织,这种制伤的情况一般 伤害到真皮层(填“有”或“没有”)。
【答案】(1)器官;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功能;
(2)神经;有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皮肤由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上皮组织,真皮中有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有热敏小体,冷敏小体,有感觉痛觉的痛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有立毛肌属于肌肉组织;皮下组织中有大量的脂肪,具有抗撞击的作用;
【解答】(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判断皮肤属于该结构层次的理由是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
(2) 有的同学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流血,但感觉也很疼痛,这是因为皮肤中分布着神经组织,这种制伤的情况一般有伤害到真皮层
故答案为:(1)器官(2)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3)神经;有
22.(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湾湿地景观带被称为城市之“肾”,湿地内土地肥沃、湖湿,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场所,湿地内有几百种动物和植物,常见的有白鹭、螃蟹、蛇、芦苇、青蛙,有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他继续完成。
请选择上述五种生物中的四种填在相应位置:P Q R S
【答案】芦苇;螃蟹;白鹭;青蛙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
【解答】P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芦苇;无脊椎骨的是螃蟹;R是体温恒定,外被羽毛,是鸟类,只有白鹭属于鸟类;体温不恒定,体表裸露,属于两栖类,青蛙是两栖类;
故答案为:芦苇;螃蟹;白鹭;青蛙
23.(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楼在学习了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后,对人的身高与头部高度关系也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上网查询,整理记录了以下数据:
人的年龄段 1岁 3岁 5岁 10岁 15岁 成人
身高与头部高度的比例 4:1 5:1 6:1 7:1 15:2 8:1
(1)像上面这样对数据进行整理记录的方法叫 法。
(2)分析长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楼还想知道人的身高与臂展的关系,他找来卷尺测出自己的身高为160cn,臂展为162cm,立即得出结论,人的身高与臂展的比例关系为1:1,你认为小楼的结论可靠吗 并说明理由 。
【答案】(1)表格记录
(2)从出生扫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臂力越来越大;
(3)不可靠,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如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解答】(1)像上面这样对数据进行整理记录的方法叫做表格记录法;
(2) 分析长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从出生扫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臂力越来越大;
(3)不可靠,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表格记录法(2)从出生扫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臂力越来越大;(3)不可靠,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24.(2023七上·杭州期中)研究显示:烟草中的烟焦油和尼古丁都可以增加心跳速度,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为了探究烟草对心率的影响,小戴进行如下实验:
[材料选择]塑料瓶、注射器、香烟等。
[对象选取]①爬岩鳅(灰褐色,腹部皮肤透明,心脏为卵圆形,心率稳定在100次/分钟);②金鱼(白色,头火,腹圆,四开大尾,尾鳍透明薄如蝉爽)。
[实验步骤]
Ⅰ:取4个塑料瓶,分别标记①、②、③、④。往瓶中各加入100mL蒸馏水,再分别通入100mL、200mL、300mL、400mL烟草烟雾。充分振荡,静置1小时后获得烟雾溶解液;
Ⅱ:选取1条健康状况良好的爬岩鳅,放入①号瓶中,记录爬岩鳅1分钟的心跳数;
Ⅲ:将爬岩鳅从①号瓶取出,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将其放入②号瓶中,记录爬岩鳅1分钟的心跳数;
Ⅳ:依次将爬岩鳅放入③、④号瓶中,重复上述实验。
Ⅴ:将测量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3)。
(1)小戴同学选取爬岩鳅作为实验对象的理由是 。
(2)步骤Ⅱ中,将爬岩鳅从香烟溶解液中取出后需要“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实验中“一段时间”需要满足的要求是 。
(3)分析图3,请提出一个可继续探究的问题 。
【答案】(1)爬岩鳅腹部皮肤透明,可以观察到心脏的跳动,且心率稳定在100次/分钟,可以对比不同量烟草对心率的影响。
(2)等爬岩鳅的心率重新恢复在100次/分钟
(3)继续加大烟草烟雾通入量是否会致死,致死量是多少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1)由题意知,爬岩鳅腹部皮肤透明,可以观察到心脏的跳动,且心率稳定在100次/分钟,可以对比不同量烟草对心率的影响。
(2)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等爬岩鳅的心率重新恢复在100次/分钟,这样才能比较烟草变化是增加还是降低心率。
(3)图3可以看到在通入100mL和200mL烟草烟雾的条件下,爬岩鳅心率增加,通入300mL和400mL烟草烟雾心率降低,那么继续加大烟草烟雾通入量是否会致死,致死量是多少 可以继续探究这个问题。
25.(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中学某班同学进行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图甲中,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填序号)。
(3)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视野内有一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该细胞的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图乙是小朱用橡皮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模型,下表是模型制作的评价标准。
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月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错误,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请你根据评价标准对小朱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并说明原因 。
【答案】(1)清水
(2)③粗准焦螺旋
(3)逆时针
(4)待改进,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无叶绿体;图中标注缺少细胞质,多了叶绿体,因此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改为代改进;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2)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所以不需要调整的结构是③粗准焦螺旋;
(3)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观察到的流动方向相反,所以该细胞的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为逆时针;
(4)待改进,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无叶绿体;图中标注缺少细胞质,多了叶绿体,因此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改为代改进;
故答案为:(1)清水(2)③粗准焦螺旋(3)逆时针(4)待改进,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无叶绿体;图中标注缺少细胞质,多了叶绿体,因此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改为代改进;
26.(2023七上·杭州期中)几位同学即将参与校运动会的投铅球项目,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李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张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黄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5次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射出速度v(m/s) 射出仰角θ 射出距离(水平距离)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1)为了验证小李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数据。
(2)针对小张的猜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研究结果,请你给参加铅球比赛的运动员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
【答案】(1)2,3,4
(2)在射出仰角一定时,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3)以45°仰角方向,以最大的力投掷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2)根据实验1、2、5分析铅球掷出的距离与出手速度的关系;
(3)根据前面的结论,从出手速度和角度的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解答】(1)要验证小李的猜想,即探究射出距离与射出仰角的关系,就必须保持射出速度一定,只改变射出仰角。从表格中数据来看,序号2,3,4的射出速度都是10m/s,射出仰角不同。序号2的射出仰角是30°,射出距离是9.5m;序号3的射出仰角是45°,射出距离是10.8m;序号4的射出仰角是60°,射出距离是9.1m.当射出仰角是45°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得出结论:在射出速度一定时,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为45°时,射出距离最大。
(2)要验证小张的猜想,即探究射出距离与射出速度的关系,就必须保持射出仰角一定,只改变射出速度。从表格中数据来看,序号1,2,5的射出仰角都是30°,射出速度不同。序号1的射出速度是5m/s,射出距离距离是2.9m;序号2的射出速度是10m/s,射出距离是9.5m;序号5的射出速度是15m/s,射出距离是20.7m。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射出仰角一定时,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3)参加掷铅球的运动员要想投掷的更远,可以以45°仰角方向,以最大的力投掷。
27.(2023七上·杭州期中)笑笑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请回答:
(1)该实验结果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 (填字母)来表示。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笑笑是通过 来反映物质粘性大小的,这种科学方法叫做 法。
【答案】(1)B
(2)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转换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蜂蜜的粘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即可;
(2)根据题意可知,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越长,则说明蜂蜜的粘性更强。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温度越高,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越短,即粘性越小,故选B。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笑笑是通过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来反映物质粘性大小的,这种科学方法叫做转换法。
28.(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中学魅力实验社的同学想测量教室中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
(1)在利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的水应“适量”,“适量”的标准是 。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首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然后将粉笔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得总体积为V2,由于粉笔吸水,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况。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是 。
(3)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
(4)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
【答案】(1)水的最小量为可以浸没粉笔,水的最大量为:水和粉笔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偏小
(2)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浸没在水中,
(3)V4-V3
(4)V1+V4-V3-V2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①根据对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的要求的认识解答;
②注意分析粉笔吸收后水和粉笔总体积的变化即可。
(2)既然粉笔不能自己浸没在水中,此时可以找一个体积很小的物体将粉笔压入水中即可;
(3)当粉笔不再吸水时,水增加的体积等于粉笔的体积;
(4)水+粉笔的的体积-吸水后粉笔和水的总体积等于粉笔吸水的体积。
【解答】(1)①在利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的水应“适量”,“适量”的标准是:水的最小量为可以浸没粉笔,水的最大量为:水和粉笔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②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由于粉笔会吸水,导致水和粉笔的总体积V2减小,根据V=V2-V1可知,测出粉笔体积偏小;
(2)由于涂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则可选择针压法测体积,故操作是: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浸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
(3)由于粉笔不再吸收水分,也不膨胀,故再把粉笔投入水中,增加的体积就是粉笔的体积,所以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V4-V3;
(4)由丙组同学可知:粉笔的体积V4-V3,V1为水的体积,V2为加入粉笔后水和粉笔的总体积,故粉笔吸收水的体积为:V1+V4-V3-V2。
29.(2023七上·杭州期中)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如图所示,利用它可对单细胞微生物进行计数,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的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0x20=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L,现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1)现观察到如图所示A、B、C、D、E五个大格共90个小室内有酵母菌总数为45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细菌 个;
(2)请写出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式: 。如果在盖盖玻片的过程中产生气泡,则计数值比实际值要 (选填“偏小”、“偏大”或“没有影响”);
(3)为减少误差,获得较准确数值,可以怎么做 。
【答案】(1)2×105
(2)用镊子轻轻夹起盖玻片,以45°角倾斜缓慢盖上,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偏小
(3)可以采用多次取样计数取平均值的方式。
【知识点】误差分析;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酵母菌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x5000.1mL×稀释的倍数。并且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相关注意点,如:取样时要先振荡摇匀、酵母菌浓度过高时要加水稀释、计数时只数上边线和左边线的菌体数等。
【解答】(1) 由题意可知,90个小室内有酵母菌45个,则整个计数室酵母菌数量=4590400=200(个),并且酵母菌样品稀释了100,因此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2000.1×100=2×105(个)
(2)用镊子轻轻夹起盖玻片,以45°角倾斜缓慢盖上,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若产生气泡,空气会赶走溶液,使部分细菌重叠,所以应该是数值会偏小;
(3)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取样计数取平均值的方式。
30.(2023七上·杭州期中)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秋秋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1)此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秋秋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20℃和5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分别到达的位置A和B,如图乙所示(左边装置已省略),AB段长度的读数为 cm。
(3)若用该温度计测室温,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的室温为 ℃。
【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
(2)5.00
(3)38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气体温度计利用气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2)长度测量值得记录需注意准确值和估计值。先计算出A和B之间有多少个小格,再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解答】(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A点的位置是4cm,B点的位置是9cm处,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0.1cm,故AB长度=9.00cm-4.00cm=5.00cm;
(3)由图乙可知,20℃与50℃之间有50小格,每小格表示温度为(50℃-20℃)50=0.6℃,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即从A到C共有30小格,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0.6℃×30+20℃=38℃。
31.(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研究机构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天目山选择了40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统计了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所示:
植被类型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灌草丛
鸟类物种数 39 29 14 32
哺乳类物种数 12 11 9 11
(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天目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填“能”或“不能”)。
(2)鸟的种类在 (填植被类型)中最少。
(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 。
(4)请将阔叶林中哺乳类的物种数转化为柱状图补充在图中。
【答案】(1)不能
(2)针叶林
(3)胎生哺乳
(4)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
【解答】
(1因为是随机选了40个点进行抽查,所以不能记录下大围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鸟的种类在针叶林中最少;
(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是:胎生哺乳。
32.(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叶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
(1)如细铁丝环绕30圈,则细铁丝直径为 厘米(结果精确到0.01)。
(2)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后去测量,测量值将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用累积的方法将某些用常规仪器难以直接测量的量从小量变成大量,不仅便于测量,还能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减少误差,这种方法叫累积法。以下测量方法不属于累积法的是____。
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再取平均值
B.测量金属块的长度,测量了3次,然后求平均值
C.测量一滴水的体积,先测出60滴水的体积,然后取平均值
D.测量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先测出脉搏跳动20次的总时间,再取平均值
【答案】(1)0.17
(2)偏小
(3)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首先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所对的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得到直径和,最后除以全数即可;
(2)根据“测量结果=”分析;
(3)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解答】(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10=}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0.1cm。线圈左侧在9.9cm和10.0cm刻度线之间,读数9.95cm,右侧在14.9cm和15.0cm之间,读数14.95cm,所以线圈的宽度为:L=14.95cm-9.95cm=5.00cm,铁丝的直径为;
(2)刻度尺受热后变长,分度值变大,根据“测量结果=”可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3)根据“累积法”可知,ACD属于累积法,B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不是累积法,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33.(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中学校园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如图甲是同学们根据校园中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片的特征编成的检索表,图乙是拍摄的植物叶片图片。
(1)若图片A代表的植物是桂花,则方框中应补全的分类特征是 。
(2)根据检索表,可以知道图乙中的图片C所代表的植物是 。
(3)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包括
①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②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③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④了解生物中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答案】(1)叶边缘粗糙
(2)茶花
(3)①②③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目前,常用的二歧分类法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分成相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知道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解答】(1)桂花的特点是叶边缘粗糙;
(2)从C图中可以看出,该植物的叶互生,并且叶椭圆,边缘有齿,所以是茶花;
(3)对生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①,②,③,但是不能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故答案为:(1)叶边缘粗糙(2)茶花(3)①②③
34.(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罗伯特胡克当年使用的显微镜,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1)与现在的显微镜比较,罗伯特胡克当年使用的这台显微镜尽管比较简单,但是,它却有相应的基本结构。请在图中标注“目镜”和“反光镜”这两个结构。
(2)与罗伯特胡克使用的这台显微镜相比,同学们现在使用的光学显微镜有哪些改进,这给我们的观察带来了怎样的好处 请列举两条。
【答案】(1)
(2)光学显微镜有物镜转换器,但是胡克的显微镜没有,物镜转换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改变物镜的度数;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自从有了显微镜,人们看到了过去看不到的许多微小生物和构成生物的基本单元——细胞。不仅有能放大千余倍的光学显微镜,而且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使我们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部分实验观察工作要通过显微镜来完成,因此,显微镜性能的好坏是做好观察实验的关键。
【解答】(1)
(2)光学显微镜有物镜转换器,但是胡克的显微镜没有,物镜转换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改变物镜的度数;
故答案为:(1)
(2)光学显微镜有物镜转换器,但是胡克的显微镜没有,物镜转换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改变物镜的度数;
35.(2023七上·杭州期中)近日,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牵动了人们的心,剧中主角是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剧情生动演绎“文物归家”,立足现实引发共鸣,映衬着国人期盼在外文物回归祖国的急迫心情。薄如蝉翼,亮似琉璃,薄胎工艺是中国玉雕技艺的骄傲。如图是一只小型薄胎玉杯,请你利用大烧杯、小烧杯、量筒、刻度尺、胶头滴管、记号笔、小木块等仪器和工具,设计实验测量该玉杯杯身的体积,见证薄胎工艺的精妙。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玉杯杯身体积的大小。(玉杯横截面积较大,无法直接放进量筒)
【答案】1.用细线系好这个玉杯。2.放入烧杯中;3.用量筒往烧杯中注水,直至淹没石块,用记号笔作记号;4、用细线拉出玉杯,然后用量筒往烧杯中注水,记住量筒的原始数据,与开始做的记号平齐。通过量筒中两次示数的差值即可求出玉杯的体积;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体积。但对于不规则且不沉于水的固体可用沉锤法,如测石蜡的体积,方法有二:(1)在量筒(杯)中放适量水V1,用大头针压着石蜡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2,则V2-V1就是蜡体积;(2)在盛水的量筒(杯)中放入一铁块,读出体积V1,然后取出铁块并用细线与石蜡拴在一起,沉入量筒(杯)中,读出体积V2,则V2-V1就是石蜡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用此法测固体的体积,该固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
【解答】1.用细线系好这个玉杯。2.放入烧杯中;3.用量筒往烧杯中注水,直至淹没石块,用记号笔作记号;4、用细线拉出玉杯,然后用量筒往烧杯中注水,记住量筒的原始数据,与开始做的记号平齐。通过量筒中两次示数的差值即可求出玉杯的体积;
1 / 1浙江省杭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题
1.(2023七上·杭州期中)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正确的是( )
A.滴管使用完毕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盖上盖玻片
2.(2023七上·杭州期中)港珠澳大桥不仅因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闻名世界,同时也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典型范例,在该项目中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收集白海豚做标本
3.(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成功举办,这是杭州在全世界的一次精彩亮相,无数优秀的运动员参与了这场体育盛宴。有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肌肉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B.人体保护组织可以预防外界细菌入侵
C.血液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属于输导组织
D.运动过程中没有内分泌系统的参与
4.(2023七上·杭州期中)蓝蓝来杭州观看亚运会比赛后,被美丽杭州深深吸引,她想把杭州的种子带回家乡种植,下列不可能被带回的种子是( )
A.西湖龙井的茶树种子 B.秋日良渚的水稻种子
C.满觉陇的桂花树种子 D.西溪湿地的蕨菜种子
5.(2023七上·杭州期中)对需测量的物理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
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
D.杭州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6.(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8米=2.8x1000=2800毫米
B.3.4千克=3.4千克x1000=3400克
C.4.5升=4.5升x1000毫升=4500毫升
D.2.6小时=2.6x3600秒=9360秒
7.(2023七上·杭州期中)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5℃,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5℃,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
8.(2023七上·杭州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图甲为倍数不同的目镜与物镜,图乙是放大10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4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
B.将目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①
C.若视野较暗,可以增大光圈
D.换成高倍镜后,若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9.(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这是生物的繁殖现象
B.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的应激性
C.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D.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
10.(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三种动物特征的交叉示意图,其中4部分表示( )
A.体内有脊柱 B.用鳃呼吸 C.胎生哺乳 D.体温恒定
11.(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岁寒三友”松、梅和竹的写意画。竹子一般一生只开一次花,所结的种子叫竹米,可以入药,《本草纲目》中载:“竹米,通神明,轻身益气。”松、梅和竹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12.(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胡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关申述理由正确的是( )
A.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B.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C.皮卷尺上2cm刻度处与起跳处对齐,直接记录落地点处刻度值
D.没有跳到正前方,斜着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13.(2023七上·杭州期中)把边长为0.01厘米的透明正方形物体放到目镜为8x,物镜为10x的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面积是( )
A.0.08平方厘米 B.0.8平方厘米
C.0.64平方厘米 D.0.064平方厘米
14.(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测量工具 刻度尺 温度计 量筒、量杯
C 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葫芦藓
D 纲 科 目 种
A.A B.B C.C D.D
15.(2023七上·杭州期中)生物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上,还体现在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上,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
A.像指纹一样,不同人的声音也不同,称为声纹,可作为身份识别特征
B.同一品种的辣椒果实,有的绿色,有的红色、橙色或黄色
C.同一株植物上的叶片,大小、形状及叶脉分布均有不同
D.同为鸟类,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喙却是扁平的
16.(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可用来被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可用作液体反应的仪器是 ;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用到 。
17.(2023七上·杭州期中)科学实验离不开科学测量。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毫米;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实验课中老师要求同学们量取40毫升水。如果按图丙所示的方法进行操作,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 40毫升(填“大于”或“小于”)。
(3)小魏想知道一个圆柱体的直径,身边除了一把刻度尺没有别的可用工具,他想了一个办法,如图丁所示,在纸上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在圆柱体上用墨水点一个小点,然后将圆柱体在纸上沿所画直线滚过去,纸上留下4个墨水点,用刻度尺测得第一个点和第四个点之间的距离为37.8mm,则测得该圆柱体的直径为 mm。(π取3.14,结果精确到0.1)
18.(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虹同学早上起来感觉有点头晕发热,妈妈送她去医院做了检查。
(1)医生用体温计给她测体温,测得小虹体温如图所示,为 ℃,接着又给她化验血液。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
(2)小虹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她的想法正确的是____。
A.该体温计能精确到0.01℃
B.用该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C.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该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主要目的为美观
(3)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是 。
19.(2023七上·杭州期中)结合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因为它们个体微小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A的名称是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填字母)。
20.(2023七上·杭州期中)“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
(1)若A表示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5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 。
(2)若B2中某结构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功能,则B2属于 组织。
(3)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
(4)“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这是 (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21.(2023七上·杭州期中)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请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 (填“组织”或“器官”或“系统”),判断皮肤属于该结构层次的理由是 。
(2)有的同学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流血,但感觉也很疼痛,这是因为皮肤中分布着 组织,这种制伤的情况一般 伤害到真皮层(填“有”或“没有”)。
22.(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湾湿地景观带被称为城市之“肾”,湿地内土地肥沃、湖湿,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场所,湿地内有几百种动物和植物,常见的有白鹭、螃蟹、蛇、芦苇、青蛙,有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他继续完成。
请选择上述五种生物中的四种填在相应位置:P Q R S
23.(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楼在学习了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后,对人的身高与头部高度关系也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上网查询,整理记录了以下数据:
人的年龄段 1岁 3岁 5岁 10岁 15岁 成人
身高与头部高度的比例 4:1 5:1 6:1 7:1 15:2 8:1
(1)像上面这样对数据进行整理记录的方法叫 法。
(2)分析长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楼还想知道人的身高与臂展的关系,他找来卷尺测出自己的身高为160cn,臂展为162cm,立即得出结论,人的身高与臂展的比例关系为1:1,你认为小楼的结论可靠吗 并说明理由 。
24.(2023七上·杭州期中)研究显示:烟草中的烟焦油和尼古丁都可以增加心跳速度,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为了探究烟草对心率的影响,小戴进行如下实验:
[材料选择]塑料瓶、注射器、香烟等。
[对象选取]①爬岩鳅(灰褐色,腹部皮肤透明,心脏为卵圆形,心率稳定在100次/分钟);②金鱼(白色,头火,腹圆,四开大尾,尾鳍透明薄如蝉爽)。
[实验步骤]
Ⅰ:取4个塑料瓶,分别标记①、②、③、④。往瓶中各加入100mL蒸馏水,再分别通入100mL、200mL、300mL、400mL烟草烟雾。充分振荡,静置1小时后获得烟雾溶解液;
Ⅱ:选取1条健康状况良好的爬岩鳅,放入①号瓶中,记录爬岩鳅1分钟的心跳数;
Ⅲ:将爬岩鳅从①号瓶取出,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将其放入②号瓶中,记录爬岩鳅1分钟的心跳数;
Ⅳ:依次将爬岩鳅放入③、④号瓶中,重复上述实验。
Ⅴ:将测量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3)。
(1)小戴同学选取爬岩鳅作为实验对象的理由是 。
(2)步骤Ⅱ中,将爬岩鳅从香烟溶解液中取出后需要“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实验中“一段时间”需要满足的要求是 。
(3)分析图3,请提出一个可继续探究的问题 。
25.(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中学某班同学进行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图甲中,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填序号)。
(3)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视野内有一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该细胞的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图乙是小朱用橡皮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模型,下表是模型制作的评价标准。
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月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错误,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请你根据评价标准对小朱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并说明原因 。
26.(2023七上·杭州期中)几位同学即将参与校运动会的投铅球项目,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李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张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黄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5次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射出速度v(m/s) 射出仰角θ 射出距离(水平距离)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1)为了验证小李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数据。
(2)针对小张的猜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研究结果,请你给参加铅球比赛的运动员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
27.(2023七上·杭州期中)笑笑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请回答:
(1)该实验结果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 (填字母)来表示。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笑笑是通过 来反映物质粘性大小的,这种科学方法叫做 法。
28.(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中学魅力实验社的同学想测量教室中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
(1)在利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的水应“适量”,“适量”的标准是 。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首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然后将粉笔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得总体积为V2,由于粉笔吸水,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况。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是 。
(3)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
(4)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
29.(2023七上·杭州期中)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如图所示,利用它可对单细胞微生物进行计数,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的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0x20=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L,现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1)现观察到如图所示A、B、C、D、E五个大格共90个小室内有酵母菌总数为45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细菌 个;
(2)请写出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式: 。如果在盖盖玻片的过程中产生气泡,则计数值比实际值要 (选填“偏小”、“偏大”或“没有影响”);
(3)为减少误差,获得较准确数值,可以怎么做 。
30.(2023七上·杭州期中)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秋秋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1)此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秋秋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20℃和5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分别到达的位置A和B,如图乙所示(左边装置已省略),AB段长度的读数为 cm。
(3)若用该温度计测室温,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的室温为 ℃。
31.(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研究机构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天目山选择了40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统计了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所示:
植被类型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灌草丛
鸟类物种数 39 29 14 32
哺乳类物种数 12 11 9 11
(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天目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填“能”或“不能”)。
(2)鸟的种类在 (填植被类型)中最少。
(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 。
(4)请将阔叶林中哺乳类的物种数转化为柱状图补充在图中。
32.(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叶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
(1)如细铁丝环绕30圈,则细铁丝直径为 厘米(结果精确到0.01)。
(2)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后去测量,测量值将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用累积的方法将某些用常规仪器难以直接测量的量从小量变成大量,不仅便于测量,还能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减少误差,这种方法叫累积法。以下测量方法不属于累积法的是____。
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再取平均值
B.测量金属块的长度,测量了3次,然后求平均值
C.测量一滴水的体积,先测出60滴水的体积,然后取平均值
D.测量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先测出脉搏跳动20次的总时间,再取平均值
33.(2023七上·杭州期中)杭州中学校园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如图甲是同学们根据校园中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片的特征编成的检索表,图乙是拍摄的植物叶片图片。
(1)若图片A代表的植物是桂花,则方框中应补全的分类特征是 。
(2)根据检索表,可以知道图乙中的图片C所代表的植物是 。
(3)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包括
①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②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③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④了解生物中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34.(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罗伯特胡克当年使用的显微镜,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1)与现在的显微镜比较,罗伯特胡克当年使用的这台显微镜尽管比较简单,但是,它却有相应的基本结构。请在图中标注“目镜”和“反光镜”这两个结构。
(2)与罗伯特胡克使用的这台显微镜相比,同学们现在使用的光学显微镜有哪些改进,这给我们的观察带来了怎样的好处 请列举两条。
35.(2023七上·杭州期中)近日,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牵动了人们的心,剧中主角是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剧情生动演绎“文物归家”,立足现实引发共鸣,映衬着国人期盼在外文物回归祖国的急迫心情。薄如蝉翼,亮似琉璃,薄胎工艺是中国玉雕技艺的骄傲。如图是一只小型薄胎玉杯,请你利用大烧杯、小烧杯、量筒、刻度尺、胶头滴管、记号笔、小木块等仪器和工具,设计实验测量该玉杯杯身的体积,见证薄胎工艺的精妙。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玉杯杯身体积的大小。(玉杯横截面积较大,无法直接放进量筒)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正确的实验操作;
【解答】A.用胶头滴管取液后,不要平放或倒,防止药品腐蚀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试管与水平面呈45°角,错误;
D.在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他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放下,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A、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的动力,故A正确。
B、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保护组织是植物体的组织,故B错误。
C、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内分泌系统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裸子植物的种子为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无种子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主要包含蕨类、苔藓类、藻类植物。
【解答】ABC、茶树、水稻和桂花树都靠种子繁殖后代,且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ABC不合题意。D、蕨菜属于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没有种子,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体积、温度的认识判断。
【解答】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V=abc=10m×6m×3m=180m3≈20m3,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杭州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单位换算时,高级单位化低价单位,乘以进率;低价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在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即换算成的单位,且写在进率的后面,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2.8米=2.8x1000毫米=2800毫米,换算过程没有单位,故A错误;
B.3.4千克=3.4x1000克=3400克,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克,故B错误;
C.4.5升=4.5x1000毫升=4500毫升,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故C错误;
D.2.6小时=2.6x3600秒=9360秒,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当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会从此断开,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据此可知,在不甩动的情况下,当测量体温低于或等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当测量体温高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会升高,肯定是准确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5℃,测量第一个体温后还是37.5℃,即示数没有变化,那么第一个的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37.5℃,即他可能发烧。测量第二个体温后示数为38.6℃,液柱升高了,那么第二个体温准确,他肯定发烧。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使用时注意事项:安放,对光(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调焦(用粗准焦螺旋),放片,观察(看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刚好相反。
【解答】A.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示中的物像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A正确;
B. 放大400倍比原来放大倍数要大,因此应该换用高倍物镜,图甲中①②无螺纹为目镜,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②目镜镜头更短,放大倍数更大,因此应该换用甲图中的镜头②,B错误;
C.若视野较暗,可以选用遮光器的大光圈或反光镜的凹面镜,C正确。
D.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会变得模糊,这时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正确。
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生长。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解答】A.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这是生物生长发育的现象,A错误;
B. 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的应激性 ,B正确;
C. 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C正确;
D. 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 ,D正确;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
【解答】A.3是体内有脊柱,A错误;
B.只有金鱼是鱼类,用鳃呼吸,B错误;
C.只有白鲸是不哺乳类,胎生哺乳,C错误;
D.白鲸是哺乳类,家鸽是鸟类,共同的特征是体温恒定,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蓝藻。
【解答】松是裸子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只有根茎叶种子;竹子和梅是被子在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故答案为:D
12.【答案】B
【知识点】误差分析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判断。
【解答】 A.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由于卷尺是弯曲的,因此测量结果偏大,故A不合题意;
B.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会使刻度间距变大,根据“测量结果=”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B符合题意;
C.皮卷尺上2cm刻度处与起跳处对齐,直接记录落地点处刻度值,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C不合题意;
D.没有跳到正前方,斜着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并记录结果,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计算观察到物体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像的面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看到物体的边长为:0.01cm×(8×10)=0.8cm;
则看到像的面积:0.8cm×0.8cm=0.64cm2。
故选C。
14.【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在概念关系中包含了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图中1中包含了2,2包含了3,3包含了4的等级关系。
【解答】A.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分为节肢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昆虫属于昆虫纲,又属于节肢动物,故A符合题意。
B.测量工具包括刻度尺,但是温度计不属于刻度尺,量筒和量杯也不属于温度计,故不属于包含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类的孢子植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等级分类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所以D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 同种生物即指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
【解答】A.像指纹一样,不同人的声音也不同,称为声纹,可作为身份识别特征,属于同种生物差异性,A正确;
B. 同一品种的辣椒果实,有的绿色,有的红色、橙色或黄色,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B正确;
C. 同一株植物上的叶片,大小、形状及叶脉分布均有不同 ,属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C正确;
D. 同为鸟类,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喙却是扁平的 ,错误,啄木鸟和鸭不是同种生物,D错误;
故答案为:D.
16.【答案】试管;试管和烧杯;量筒和滴管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A是试管,B是烧杯,C是酒精灯,D是燃烧匙,E是胶头滴管,F是细口瓶, G量筒, H是广口瓶。
【解答】可用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可用作液体反应的仪器是试管和烧杯,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烧杯可用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
17.【答案】(1)12.0;-4℃
(2)小于
(3)4.0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数值和单位。如果起点不在零刻度还需要减去起始刻度。温度计读数需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上方还是下方。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点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图中有4个点,是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三圈形成的,再用周长公式计算出该圆柱体的直径。
【解答】(1)物体左端在1。00厘米处,右端在2.20厘米处,故长度为1.20厘米=12.0毫米。
温度计的液柱在零的下面,故读数为-4℃;
(2)如图为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所以用量筒量取40mL水时,采用俯视读法,则所量取的水实际体积小于40mL。
(3)第一个点和第四个点之间的距离为37.8mm, 则测得该圆柱体的周长为:37.8mm3=12.6mm,则该圆柱体的周长为12.6mm, 测得该圆柱体的直径为:d=12.6mm3.14=4.0mm
18.【答案】(1)38.1;B
(2)C
(3)在玻璃泡和细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测量范围是35℃~42℃,最小刻度是0.1℃。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表的特殊构造。在玻璃泡和细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体温表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就在缩口处断开,上面的水银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表离开人体后还能继续显示人的体温度。
【解答】(1)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8.1℃。测体温,验血等,是为了得到身体状况的各项参数,从而判断人的健康状态,因此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事实与证据。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所以准确到0.1℃,故A错误;
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不能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B错误;
C.体温计有缩口可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C正确;
D.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起到放大镜的作用,便于观察体温,故D错误。
故选C。
(3) 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表的特殊构造。在玻璃泡和细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
19.【答案】(1)显微镜
(2)草履虫;叶绿体;细胞核
(3)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图中A是草履虫,B是衣藻,C是变形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草履虫和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
【解答】三种都是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2)图中的A是草履虫,B是衣藻,是单细胞的植物,体内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是变形虫,生命活动控制中心在细胞核;
(3)由于衣藻是植物,因而其细胞结构具有细胞壁。所以填B。
20.【答案】(1)细胞分裂
(2)输导
(3)器官
(4)细胞膜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 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1)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所以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2) 若B2中某结构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功能,则B2属于输导组织。B1是营养组织,B3是分生组织;B4是机械组织,B5是保护组织;
(3)C是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功能;
(4)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所以“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这是细胞膜的功能。
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2)输导(3)器官(4)细胞膜
21.【答案】(1)器官;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功能;
(2)神经;有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皮肤由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上皮组织,真皮中有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有热敏小体,冷敏小体,有感觉痛觉的痛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有立毛肌属于肌肉组织;皮下组织中有大量的脂肪,具有抗撞击的作用;
【解答】(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判断皮肤属于该结构层次的理由是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
(2) 有的同学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流血,但感觉也很疼痛,这是因为皮肤中分布着神经组织,这种制伤的情况一般有伤害到真皮层
故答案为:(1)器官(2)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3)神经;有
22.【答案】芦苇;螃蟹;白鹭;青蛙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
【解答】P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芦苇;无脊椎骨的是螃蟹;R是体温恒定,外被羽毛,是鸟类,只有白鹭属于鸟类;体温不恒定,体表裸露,属于两栖类,青蛙是两栖类;
故答案为:芦苇;螃蟹;白鹭;青蛙
23.【答案】(1)表格记录
(2)从出生扫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臂力越来越大;
(3)不可靠,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如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解答】(1)像上面这样对数据进行整理记录的方法叫做表格记录法;
(2) 分析长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从出生扫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臂力越来越大;
(3)不可靠,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表格记录法(2)从出生扫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臂力越来越大;(3)不可靠,只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24.【答案】(1)爬岩鳅腹部皮肤透明,可以观察到心脏的跳动,且心率稳定在100次/分钟,可以对比不同量烟草对心率的影响。
(2)等爬岩鳅的心率重新恢复在100次/分钟
(3)继续加大烟草烟雾通入量是否会致死,致死量是多少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1)由题意知,爬岩鳅腹部皮肤透明,可以观察到心脏的跳动,且心率稳定在100次/分钟,可以对比不同量烟草对心率的影响。
(2)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等爬岩鳅的心率重新恢复在100次/分钟,这样才能比较烟草变化是增加还是降低心率。
(3)图3可以看到在通入100mL和200mL烟草烟雾的条件下,爬岩鳅心率增加,通入300mL和400mL烟草烟雾心率降低,那么继续加大烟草烟雾通入量是否会致死,致死量是多少 可以继续探究这个问题。
25.【答案】(1)清水
(2)③粗准焦螺旋
(3)逆时针
(4)待改进,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无叶绿体;图中标注缺少细胞质,多了叶绿体,因此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改为代改进;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2)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所以不需要调整的结构是③粗准焦螺旋;
(3)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观察到的流动方向相反,所以该细胞的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为逆时针;
(4)待改进,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无叶绿体;图中标注缺少细胞质,多了叶绿体,因此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改为代改进;
故答案为:(1)清水(2)③粗准焦螺旋(3)逆时针(4)待改进,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无叶绿体;图中标注缺少细胞质,多了叶绿体,因此小嘉同学制作的模型应改为代改进;
26.【答案】(1)2,3,4
(2)在射出仰角一定时,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3)以45°仰角方向,以最大的力投掷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2)根据实验1、2、5分析铅球掷出的距离与出手速度的关系;
(3)根据前面的结论,从出手速度和角度的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解答】(1)要验证小李的猜想,即探究射出距离与射出仰角的关系,就必须保持射出速度一定,只改变射出仰角。从表格中数据来看,序号2,3,4的射出速度都是10m/s,射出仰角不同。序号2的射出仰角是30°,射出距离是9.5m;序号3的射出仰角是45°,射出距离是10.8m;序号4的射出仰角是60°,射出距离是9.1m.当射出仰角是45°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得出结论:在射出速度一定时,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为45°时,射出距离最大。
(2)要验证小张的猜想,即探究射出距离与射出速度的关系,就必须保持射出仰角一定,只改变射出速度。从表格中数据来看,序号1,2,5的射出仰角都是30°,射出速度不同。序号1的射出速度是5m/s,射出距离距离是2.9m;序号2的射出速度是10m/s,射出距离是9.5m;序号5的射出速度是15m/s,射出距离是20.7m。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射出仰角一定时,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3)参加掷铅球的运动员要想投掷的更远,可以以45°仰角方向,以最大的力投掷。
27.【答案】(1)B
(2)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转换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蜂蜜的粘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即可;
(2)根据题意可知,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越长,则说明蜂蜜的粘性更强。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温度越高,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越短,即粘性越小,故选B。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笑笑是通过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来反映物质粘性大小的,这种科学方法叫做转换法。
28.【答案】(1)水的最小量为可以浸没粉笔,水的最大量为:水和粉笔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偏小
(2)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浸没在水中,
(3)V4-V3
(4)V1+V4-V3-V2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①根据对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的要求的认识解答;
②注意分析粉笔吸收后水和粉笔总体积的变化即可。
(2)既然粉笔不能自己浸没在水中,此时可以找一个体积很小的物体将粉笔压入水中即可;
(3)当粉笔不再吸水时,水增加的体积等于粉笔的体积;
(4)水+粉笔的的体积-吸水后粉笔和水的总体积等于粉笔吸水的体积。
【解答】(1)①在利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的水应“适量”,“适量”的标准是:水的最小量为可以浸没粉笔,水的最大量为:水和粉笔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②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由于粉笔会吸水,导致水和粉笔的总体积V2减小,根据V=V2-V1可知,测出粉笔体积偏小;
(2)由于涂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则可选择针压法测体积,故操作是: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浸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
(3)由于粉笔不再吸收水分,也不膨胀,故再把粉笔投入水中,增加的体积就是粉笔的体积,所以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V4-V3;
(4)由丙组同学可知:粉笔的体积V4-V3,V1为水的体积,V2为加入粉笔后水和粉笔的总体积,故粉笔吸收水的体积为:V1+V4-V3-V2。
29.【答案】(1)2×105
(2)用镊子轻轻夹起盖玻片,以45°角倾斜缓慢盖上,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偏小
(3)可以采用多次取样计数取平均值的方式。
【知识点】误差分析;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酵母菌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x5000.1mL×稀释的倍数。并且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相关注意点,如:取样时要先振荡摇匀、酵母菌浓度过高时要加水稀释、计数时只数上边线和左边线的菌体数等。
【解答】(1) 由题意可知,90个小室内有酵母菌45个,则整个计数室酵母菌数量=4590400=200(个),并且酵母菌样品稀释了100,因此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2000.1×100=2×105(个)
(2)用镊子轻轻夹起盖玻片,以45°角倾斜缓慢盖上,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若产生气泡,空气会赶走溶液,使部分细菌重叠,所以应该是数值会偏小;
(3)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取样计数取平均值的方式。
30.【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
(2)5.00
(3)38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气体温度计利用气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2)长度测量值得记录需注意准确值和估计值。先计算出A和B之间有多少个小格,再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解答】(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A点的位置是4cm,B点的位置是9cm处,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0.1cm,故AB长度=9.00cm-4.00cm=5.00cm;
(3)由图乙可知,20℃与50℃之间有50小格,每小格表示温度为(50℃-20℃)50=0.6℃,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即从A到C共有30小格,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0.6℃×30+20℃=38℃。
31.【答案】(1)不能
(2)针叶林
(3)胎生哺乳
(4)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
【解答】
(1因为是随机选了40个点进行抽查,所以不能记录下大围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鸟的种类在针叶林中最少;
(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是:胎生哺乳。
32.【答案】(1)0.17
(2)偏小
(3)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首先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所对的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得到直径和,最后除以全数即可;
(2)根据“测量结果=”分析;
(3)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解答】(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10=}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0.1cm。线圈左侧在9.9cm和10.0cm刻度线之间,读数9.95cm,右侧在14.9cm和15.0cm之间,读数14.95cm,所以线圈的宽度为:L=14.95cm-9.95cm=5.00cm,铁丝的直径为;
(2)刻度尺受热后变长,分度值变大,根据“测量结果=”可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3)根据“累积法”可知,ACD属于累积法,B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不是累积法,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33.【答案】(1)叶边缘粗糙
(2)茶花
(3)①②③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目前,常用的二歧分类法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分成相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知道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解答】(1)桂花的特点是叶边缘粗糙;
(2)从C图中可以看出,该植物的叶互生,并且叶椭圆,边缘有齿,所以是茶花;
(3)对生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①,②,③,但是不能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故答案为:(1)叶边缘粗糙(2)茶花(3)①②③
34.【答案】(1)
(2)光学显微镜有物镜转换器,但是胡克的显微镜没有,物镜转换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改变物镜的度数;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自从有了显微镜,人们看到了过去看不到的许多微小生物和构成生物的基本单元——细胞。不仅有能放大千余倍的光学显微镜,而且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使我们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部分实验观察工作要通过显微镜来完成,因此,显微镜性能的好坏是做好观察实验的关键。
【解答】(1)
(2)光学显微镜有物镜转换器,但是胡克的显微镜没有,物镜转换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改变物镜的度数;
故答案为:(1)
(2)光学显微镜有物镜转换器,但是胡克的显微镜没有,物镜转换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改变物镜的度数;
35.【答案】1.用细线系好这个玉杯。2.放入烧杯中;3.用量筒往烧杯中注水,直至淹没石块,用记号笔作记号;4、用细线拉出玉杯,然后用量筒往烧杯中注水,记住量筒的原始数据,与开始做的记号平齐。通过量筒中两次示数的差值即可求出玉杯的体积;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体积。但对于不规则且不沉于水的固体可用沉锤法,如测石蜡的体积,方法有二:(1)在量筒(杯)中放适量水V1,用大头针压着石蜡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2,则V2-V1就是蜡体积;(2)在盛水的量筒(杯)中放入一铁块,读出体积V1,然后取出铁块并用细线与石蜡拴在一起,沉入量筒(杯)中,读出体积V2,则V2-V1就是石蜡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用此法测固体的体积,该固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
【解答】1.用细线系好这个玉杯。2.放入烧杯中;3.用量筒往烧杯中注水,直至淹没石块,用记号笔作记号;4、用细线拉出玉杯,然后用量筒往烧杯中注水,记住量筒的原始数据,与开始做的记号平齐。通过量筒中两次示数的差值即可求出玉杯的体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