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循环结构(一) 教学设计课题 循环结构(一)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第三单元《系统中的计算》的第十三课《循环结构(一)》。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掌握用流程图来表示循环结构的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程序中的循环结构,提高其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的应用场景,并逐步掌握如何用流程图来表示循环结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循环结构的含义和作用,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2. 学生能够掌握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绘制流程图。3.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和比较循环结构的流程图,理解循环结构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和优势,提高程序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 了解循环结构。难点 掌握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 提问:你们知道计算机是如何进行重复计算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很多重复的事情,比如每天上学、每周的周末等等,这些重复的事情在计算机中也是一样的。3. 展示一个简单的循环计算例子,如:1+2+3+4+5,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计算是如何重复的。 1. 听讲,思考问题。2. 观察例子,思考循环的结构。 通过提问和实例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讲授新课 1. 介绍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循环结构是一种在程序中重复执行某个代码块的控制结构,通过重复执行,可以减少代码的冗余,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读性。循环结构的作用是实现程序的重复执行,以处理大量数据或进行重复任务。2. 讲解如何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循环结构的流程图通常由一个循环框和两个判断框组成,循环框表示重复执行的代码块,判断框表示循环的条件和循环结束的条件。流程图中的箭头表示程序的执行顺序,当条件满足时,箭头指向循环框,表示重复执行代码块;当条件不满足时,箭头指向结束符号,表示程序结束。3. 举例说明循环结构的应用。循环结构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编程中,可以使用循环结构来遍历数组、列表等数据结构,对每个元素进行操作;也可以使用循环结构来重复执行某个操作,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在日常生活中,循环结构的应用也很常见,比如在计算利息时,需要将利息累加到本金中,这就可以使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1. 听讲,记录笔记。2. 学习流程图的画法。3. 学习循环结构的应用。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流程图的画法以及应用,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课堂练习 1. 布置课堂练习任务。2. 巡回指导学生完成练习。3.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纠正。 1. 完成课堂练习任务。2. 提交练习作品。3. 听取教师的点评和建议。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循环结构的使用和流程图的画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 总结循环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回答教师的提问,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通过展示学生的练习成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板书 循环结构(一)循环结构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