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学生版)一、测平均速度的实验1、原理:目的: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物体在斜面上各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面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段运动快还是后半程运动快。2、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木块3、实验装置图4、实验过程:1)如图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1和从斜面滑下的时间t1,算出平均速度v2)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S2,测出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23)计算小车后半路程的路程S3以及所用时间t3,算出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35、实验记录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S1 t1S2 t2S3=S1-S2 t3实验现象、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7、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使斜面保持较___的坡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_____________2)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车头到车头的距离3)小车从斜面顶端要_____释放4)实验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8、误差分析:s、t测量的不够准确1)过了终点停止计时,所用时间偏___,则速度会偏____;2)未通过终点计时,所用时间片____,则速度会偏______9、方法或策略1)使时间更准确的方法:2)增大平均速度的方法:扩充实验:打点计时器11、考查内容:1)金属片的作用:2)单位转换3)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1、小明买来一玩具电动小汽车,他让小汽车在长5m的木板上从A运动到B,他观察到在这个过程中,小汽车先变快,后匀速,若测量小汽车从位置A到达位置B的平均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A、只有小汽车运动的时间 B、只有小汽车的长度C、小汽车运动的时间和小汽车的长度 D、小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2、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的塞子是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填“块”或“慢”)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教师版)一、测平均速度的实验1、原理:目的: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物体在斜面上各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面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段运动快还是后半程运动快。2、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木块3、实验装置图4、实验过程:1)如图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1和从斜面滑下的时间t1,算出平均速度v2)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S2,测出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23)计算小车后半路程的路程S3以及所用时间t3,算出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35、实验记录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S1 t1S2 t2S3=S1-S2 t3实验现象、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7、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不宜太小)2)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车头到车头的距离3)小车从斜面顶端要静止释放4)实验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8、误差分析:s、t测量的不够准确1)过了终点停止计时,所用时间偏大,则速度会偏小;2)未通过终点计时,所用时间片小,则速度会偏大9、方法或策略1)使时间更准确的方法: ①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 ②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平均速度的方法: ①增加斜面的长度 ②减大斜面的倾角扩充实验:打点计时器11、考查内容:1)金属片的作用: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时间2)单位转换3)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1、小明买来一玩具电动小汽车,他让小汽车在长5m的木板上从A运动到B,他观察到在这个过程中,小汽车先变快,后匀速,若测量小汽车从位置A到达位置B的平均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C )A、只有小汽车运动的时间 B、只有小汽车的长度C、小汽车运动的时间和小汽车的长度 D、小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2、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的塞子是____运动_____(填“运动”或“静止”)(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0.08___m/s(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慢__(填“块”或“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教师.docx 1.4测量平均速度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