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为君权辩护【课标要求】了解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等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西欧从中世纪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前期著名政治思想家和政治思想学说的演变发展历程。理解教材中涉及的为君主权力辩护的两种理论,从而更深一层地认识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过程与方法为君主权力辩护的理论不符合近代以来民主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潮流,甚至有其反动性的一面,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也有其进步作用。通过分析这一理论,培养先生初步历史地、辨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主要叙述了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几位著名的政治思想家的学说或政治实践,从政治思想学说的演变历程可以窥视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政治所发生的巨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托马斯·阿奎那和詹姆斯一世为君权辩护的学说。教学难点:理解为君权辩护理论的进步性和反动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欧洲中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的漫长历史中,封建制度笼罩着西欧大地,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鼓吹“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二)讲授新课一、“君权神授”说:从神学角度为君主权威辩护1、产生历史条件(1)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支配地位的是基督教意识形态,从神学的角度肯定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为现存的政治秩序辩护。(2)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并日益强化,王权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一些思想家和君主必然为君权辩护。2、代表人物及主张:托马斯 阿奎那---《神学大全》托马斯 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神学体系,这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托马斯 阿奎那从什么角度论证君主统治?主要观点有哪些?主张:(1)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授”说;(2)按自然法则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他神权思想的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君权,以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在坚持教权高于君权的前提下,他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认为接近自然过程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正如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上帝支配一样,国家只有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这是符合上帝本意的。他的关于“自然法则”的思想,反映出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的实质。1、托马斯.阿奎那用自然法则来论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权神圣”说,这一理论学说产生的原因有,中世纪的西欧人们相信①上帝创造和指导宇宙万物的运动②国王的权力是由上帝通过教会授予的③与阿奎那个人经历有关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2、这一理论学说的实质是A.完善神学理论B.讨好教会和君主C.从神学的角度为君主的权威辩护D.宣传君权高于教会的权力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詹姆斯一世提出了什么学说?主要目的是为了什么?主张:(1)提出君权神授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2)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最高权威;(3)除上帝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4)人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5)国王如果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6)把国王比作神,并与上帝相提并论。结果: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导致王权和议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矛盾尖锐。(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英国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1、英王詹姆斯一世明确提出“君权神授”,其根本目的是A.从神学角度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B.为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制造依据C.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D.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2、詹姆斯一世不了解英格兰的国情,推行极端君主专制统治,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这里的英国国情具体指A.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C.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的尖锐D.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3、英王詹姆斯一世和托马斯.阿奎的共同点:A.用自然法则论证君权至上B.宣扬君权无限C.利用神权巩固王权D.利用王权巩固神权二、君权至上说:从世俗和近代科学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1、产生条件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一些思想家对君权神授观点提出质疑。2、代表人物及主张马基雅弗利——《君主论》尼科洛·马基雅弗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在西方,他最早把政治的实质看作权力问题,将法律、军队、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其政治思想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主张:(1)从世俗权力的角度为新君主国论证,提出君权至上论,反对教皇及民众对王权的约束;(2)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3)君主的权力要靠自己获得;不赞成君主世袭制,强调国家的权的集中和统一;(4)君主为维护权力可以不择手段;(5)斥责罗马教廷是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评价: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利己主义的理论。但当时历史条件下,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统治的积极作用。1、马基雅弗利提倡“君权至上”的现实主要目标是A.维护意大利国王的权威B.实现意大利的统一C.挑战罗马教会D.为新君主提供治国之道2、近代一些先进思想家从哪些角度提出“君权至上”论,反对教皇及民众对王权的约束:①世俗权力 ②近代自然科学 ③神学 ④公共权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托马斯 霍布斯---《利维坦》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利维坦》是他政治理论的成熟代表。“利维坦”是《圣经》中传说的一种力大无穷的怪兽,霍布斯用它象征国家,反映了他对国家主权的倚重。思考:霍布斯用圣经中“利维坦”作为他的书名,有何含义?为什么霍布斯的观点,既为教会、议会反对,又为王党所不容?主张:(1)反对君权神授,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2)认为国家是人造的,强调国家的权的集中和统一;(3)不赞成君主世袭制,只强调权威。评价:霍布斯的理论是针对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状况提出的;他只是强调权威,反对过分的自由。思考比较: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1)反对君权神授, 主张君权至上;2)从世俗和近代科学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3)不赞成君主世袭制 ;4)强调国家的权的集中和统一;5)以国家统一和稳定为现实目标。三、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理论提出的意义:积极作用:都强调国家的权的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消极意义:这些学说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终于变得不符合时宜。1、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合理性的近代想家托马斯.阿奎那 B.马基雅弗利C.斯宾诺莎 D.霍布斯2、符合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潮流和民族国家形成潮流是因为学说都A.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B.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C.强调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D.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3、最终都变得不合时宜,其共同原因是A. 都宣扬“君权神授”或君权无限B.学说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力C.都宣扬“君权至上”D.都宣扬“君权神圣”说4、托马斯 阿奎那、马基雅弗利、霍布斯三人思想的共同点:①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②用近代自然科学和世俗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合理性③强调国家的权的集中和统一, ④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A.①② ③④ B. ①③④C.① ② ③ D.① ② ④思考比较:“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这两种学说的区别和相同点在哪?不同:“君权神授”从神学角度为君主权威辩护“君权至上”从世俗和近代科学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同:都为君主的权威辩护;强调国家的权的集中和统一;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三)巩固小结:“君权神授”和“君权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思想,都主张实行君主制,都为君主制辩护;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这都符合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具有进步意义。但这些学说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终于变得不合时宜。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日益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桎梏,时代呼唤“主权在民”。(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第3课 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课标要求: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教学重点: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教学难点:站在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了解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历程。导入:“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的理论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但它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终于变得不合时宜。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日益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桎梏,时代呼唤“主权在民”。[知能点拨]学法指导:通过学民主思想的发展,理解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和影响。斯宾诺莎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德斯鸠对分权思想做了系统的论述;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对近代民主思想家的观点要从其特点去把握:斯宾诺莎是“民主政体最优论”,洛克是“天赋人权论”,孟德斯鸠是“三权分立学说”,卢梭是“人民主权论”。一、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1、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3、封建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权的实现;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二、民主政体最优论:斯宾诺莎提出了民主政体最优论,开启近代民主思想先河1、提出的背景17世纪荷兰是欧洲最自由的地方。问题:17世纪的荷兰为什么是欧洲最自由的地方?如何评价荷兰的自由民主?荷兰是欧洲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早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建立了共和国。 在荷兰实行宗教宽容,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可以和平共处。但荷兰的自由仅是富人特权阶级的自由,而不是普通人的自由。因为全国的权力和财富集中掌握在少数议会代表手中,普通人并不能自由发表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家斯宾诺莎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斯宾诺莎的主要思想①主张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②主张思想上的自由,强调行动上的守法③认为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三、天赋人权论:洛克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1、提出的背景①1688年的“光荣革命” ,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资本主义政权建立。②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提出理论论证。2、洛克的主要思想①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包括自由、生命、财产权),人权神圣不可侵犯。②强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③主张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3、洛克思想的影响: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运用]阅读: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材料中洛克认为,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许可范围内随心所欲支配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在自然状态下,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民。四、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是对分权思想论述最为系统的思想家《论法的精神》。最早提出分权思想的古代国家古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提出的背景①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②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人权的实现;③18世纪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④孟德斯鸠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2.要实行分权原因:①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导致专制; ②只有分权才能是权力相互制约,防止专制,保障自由。3.内容: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讨论:“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1)起到防止专制,保障自由的作用。(2)他的理论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主张:三权分立学说解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开行使目的:防止君主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运用]阅读:政治上的自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却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达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归纳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影响?思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源于:洛克影响: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运用]洛克是早期的启蒙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家,在政治体制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提倡分权学说,他主张国家的立法权应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属于国王。请回答:①洛克认为国家的权力有哪几种?(立法权、行政权、处理外交事务权)应如何实施分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属于君主)②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德斯鸠)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差异?(洛克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于君主。孟德斯鸠则把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称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议会享有立法权,司法权属于法院,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均衡。)五、人民主权论:卢梭是在启蒙运动中发出要求民主最强音的思想家卢梭的主要思想:“人民主权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绮丝》《爱弥尔》《社会契约论》等。卢梭的主要思想内容:①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平等。不仅追求法律上的平等,也主张事实上的经济平等。②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而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③为了实现平等的社会,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新的人民主权的政府。2、卢梭思想的意义①意义:当时大多数启蒙思想家都赞成有限君主制或开明君主制,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超越了当时许多提出君主制的思想家,具有开创意义。②反响:在法国大革命中,其《社会契约论》多次再版,人们以“公民”相称。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比尔是其学说的忠实信奉者。六、近代的民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革命斗争产生了什么影响?[引发了下第二单元]对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鼓励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课堂小结:17-18世纪,欧洲民主思想不断发展,先后涌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出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杰出的民主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提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倡导三权分立学说和人民主权论,抨击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制度。这些民主思想不仅对法国大革命有着直接影响,还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分权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请 回答:①洛克分权学说的基本内容。洛克主张,代表人民的立法权与君主执掌的行政权应分开,前者高于后者。②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指出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差异。孟德斯鸠。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不同之处是:洛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对于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于君主。孟德斯鸠则把行政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统称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独立,君主享有行政,从而使三权之间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并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③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是权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制约与平衡”、是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来预防专制与政治腐败。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在于推动了当时西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④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美国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门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课程标准】了解欧洲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过程,知道教会的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世纪欧洲制约王权的因素。2、掌握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史实:新君主国家产生的标志与影响;路易十四与沙皇加强王权的措施等。3、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文字表述认识欧洲中世纪王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2、结合必修一所学,分析比较欧洲中世纪王权与中国古代王权的区别。3、通过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讨论既看到欧洲君主专制起到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局限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欧洲君主专制加强的过程。教学难点:认识君主专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077年1月,年仅26 ( http: / / www.21cnjy.com )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人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史称“卡诺莎觐见”。 跟中国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相比,欧洲的封建君主似乎曾经“逊色”得多,权力受到诸多限制。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限制了王权?欧洲君主们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加强王权的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路易十四、彼得一世等传奇性的专制君主的千秋功过呢?由此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君主专制加强之前的欧洲(背景)1、天主教会和教皇对王权的制约。在西欧,西罗马帝国自身的腐朽和蛮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的入侵,揭开了欧洲中世纪的序幕。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西欧基本处于分裂状态,即使有几个大帝国曾经显赫一时,但其内部也分化成许许多多的封建领地。封建政权的分裂和弱小,反而使宗教组织显示出它的统一和强大。因而中世纪的基督教会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力量,足以同王权抗衡,甚至在一定时期里支配各国王权。封建君主需要请教皇为自己主持加冕礼,以此显示职权的合法性。王权受到教权的严重制约和束缚。2、封建贵族领主对王权的制约。国王名义上是最大的领主,但实际上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贵族从国王那里受封土地,使得国王自己只保有少部分土地;在财政收入方面,贵族可以限制国王的征税权;在军事力量方面,国王需要贵族军队的保护和协同作战。这里说到的前两种情况限制了国王的经济实力,而第三种情况则限制了国王的自我防御能力,说明贵族特权的存在对王权确实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与挑战。3、一些封建自治城市对王权的制约。中世纪城市的权力相对独立,尤其是一些获得自治权的城市可以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财政系统,这些自治城市的自治权也极大地削弱了王权。二、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新君主国”中世纪的王权受到来自各个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的挑战,所以国王为了加强自身权力、保护个人利益不断与教会、贵族和市民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王权不断加强,自15世纪开始一些国家开始走向集权。值得注意的是,教材把这些“新君主国”的特征定义为“集权国家”。关于“新君主”在当时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的作用,教材基本给予肯定,并从三个主要方面加以阐述:①打破封建割据,明确国家疆域;②形成近代的“民族国家”,促进了欧洲近代政治版图的形成;③建立常备军,便于保障国家内部统治和对外扩张。关于以上三个方面,教材概括性地总结为巩固王权、形成民族国家、推动经济发展三条。(二)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典型1、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西欧)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1)路易十四和“朕即国家”。路易十四是法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也是西欧专制君主的代表。教材严谨地考证了他的著名理论“朕即国家”,并由此引述出他加强王权的一系列措施。(2)路易十四加强王权的措施及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叙述了四个措施:①削弱贵族的权力,防止贵族参政;②削弱天主教会在世俗方面的权力,提出“王权神授”论;③在军事方面,增设常备军和常备警察部队,使用国家机器保护专制王权;④在经济方面,采取国家管制等强硬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加强王权后的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而路易十四本人也被尊称为“太阳王”。(3)对路易十四的君主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要辩证分析:它曾经促进法国的全面发展,但也正是由于路易十四的过分集权和好大喜功,法国国力开始衰落,从而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2、伊凡雷帝和彼得一世——(东欧)俄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俄国沙皇专制是经过多位沙皇的统治才最终确立的,有两位沙皇即伊凡四世和彼得一世起了重大作用。(1)伊凡四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伊凡四世在位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民族国家正式形成,伊凡四世也是俄国首位自称“沙皇”的皇帝,教材文字阅读框还对“沙皇”一词的来历进行了解释。伊凡亲政就开始加强中央集权,教材主要介绍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采取的措施:①政治上,设立“缙绅会议”,主要目的是统一全国的法律和经济政策。②经济方面,实行了“特辖制”。小字部分对此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此项制度实际上是剥夺了大贵族的济特权,是沙皇专制统治的集中体现,加速了旧贵族的消灭、新贵族的形成和农奴制的强化。③军事方面,伊凡四世还建立禁卫军,对大贵族进行镇压,从而进一步加强和维护中央集权。(2)彼得一世与沙皇制度的确立伊凡四世统治约一个多世纪后,彼得一世最终确立了沙皇专制制度。①彼得一世的内外政策。概括来说就是:对内主张学习西欧、进行改革,对外实行积极扩张的政策。②关于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措施,教材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将俄国国号改为俄罗斯帝国,彼得一世自称“全俄罗斯大帝”;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将贵族和教会置于政府的管辖之下,削弱他们的权力;坚决打击反对改革的贵族;以农奴制为帝国的经济基础,靠剥削农奴维护自己的统治。三、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功过积极:1、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2、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早期的发展(重商主义政策)(国内外市场)。3、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消极: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作用日益明显。2、受君主个人因素影响大,积极作用难以持久小结:欧洲的君主制经历了向专制发展的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君主专制制度一度带来了国家的强盛和繁荣,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是君主专制帮助欧洲摆脱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局面,形成一个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可是,一旦君主的权威和制度的专制超过国家和人民所能承受的限度,它也必将成为人民群起而攻之的主要目标。【阅读与思考】阅读以上材料,想一想,君主专制制度对工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君主专制制度对处于早期的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工业发展起到了保护和促进的作用,但利用强硬的政治手段干预、管理工业,不利于工业的自然成长,限制了它的工艺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必然会限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岳麓版历史选修2第一单元 从“朕即皇帝”到“主权在民”第2节《为君权辩护》参考教案.doc 岳麓版历史选修2第一单元 从“朕即皇帝”到“主权在民”第3节《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参考教案.doc 岳麓版历史选修2第一单元 从“朕即皇帝”到“主权在民”第一节《欧洲的君主专制》参考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