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名篇名句默写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5. 在横线处填写古诗歌作品原句。(1)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愿望。(2)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写出登高仰望、俯视所见到的三峡地域的深秋景象。(3)《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遭际,触发了诗人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感慨。(4)古代诗人登临古迹,常有自然永恒而人世沧桑的感慨。游览黄州赤壁,苏轼唱出“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江水滔滔而风流人物已逝;登临京口北固亭,辛弃疾吟道“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叹惋江山永恒而英雄不再。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默写(8分)《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 , ”两句,借女子思慕爱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盼贤才的心情。杜甫的登高之作,写景境界阔大,气势雄浑。如《登高》中“ , ”,营造了苍茫寥廓的意境。白居易的《琵琶行》生动地摹写了音乐的变化:“嘈嘈切切错杂弹, 。 ,幽咽泉流冰下难。”诗词中的“芙蓉”,往往不仅是单纯的景物,还是一种感情的象征,如《古诗十九首》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10分)(1)《短歌行》中,诗人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的典故表达自己广纳贤才并热切殷勤地接待天下贤才的态度;《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用“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回忆表现自己和同学们抨击恶浊、褒扬清明的爱国情怀: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值得传承与发扬。(2)比喻是诗人常用的手法之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手法,用鸟和鱼的意象表达自己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琵琶女拨动大弦和小弦时不同的音响效果。(3)诗人有时会在诗中运用衬托手法表情达意。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用天台山的雄伟衬托天姥山的高峻。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以美丽的小乔衬托周瑜的年少得意与英雄气概。(4)结尾常常是词人情感的升华。如,《声声慢》的结尾“______,______”,凝聚了词人的极度愁苦之情。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凭谁问:______,______”,抒发了词人渴望抗敌救国而不得的极度悲愤之情。(5)学习需要用心专一,如《劝学》中所举蚯蚓“______,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之例。坚持学习,不断积累,才能让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与非凡的智慧,如荀子在《劝学》中所写“______,______,圣心备焉”。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5.(12分)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1)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3)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 ,草屋八九间。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5)积善成德, , 。(荀子《劝学》)(6) ,其闻道也固先乎我, 。(韩愈《师说》)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4.(13分)在横线处填写原句。(1)《沁园春 长沙》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表现革命者的青春风采。(2)曹操在《短歌行》中“ , ”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3)《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5)杜甫在《登高》中的“ , ”,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6)《琵琶行》中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7)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用“羽扇纶巾, , ”两句表现出了周瑜的运筹帷幄、指挥若定。(8)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 ,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以免重蹈覆辙。(9)李清照《声声慢》善用叠词,“寻寻觅觅, , ”三句,层层铺叙,由外而内,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10)《静女》中,男子满心期盼来到城角赴约,女子却“ ”,这令男子焦急不已,“ ”。(11)《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故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是: , 。(12)《虞美人》中,李煜以“ , ”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13)《鹊桥仙》中,“纤云弄巧, , ”描绘了一幅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北京市第101中学2023-2024届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4 分)(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诗描写的情境与《静女》中“静女其姝,① ”有异曲同工之妙。(2)《涉江采芙蓉》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游子与思妇的深情:“②_ 所思在远道。”(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瑰丽的色彩描绘神仙世界:“③_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④_ ,仙之人兮列如麻。(4)夔州向来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杜甫《登高》中“⑤_ ,⑥ ”两句就描写了这个画面。(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出了音乐的留白之美:“⑦ ,此时无声胜有声。”他还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音乐效果:“东船西舫悄无言,⑧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描写和赞美周瑜及其功业,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的诗句是:“遥想公瑾当年,⑨ ,雄姿英发。”(7)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七组叠词写出了自己的孤寂和痛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⑩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历史,表达对当权者轻敌冒进的担忧:“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9)姚在《登泰山记》中描绘日出非常精彩:“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而皆若偻。名篇名句默写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5. 在横线处填写古诗歌作品原句。(1)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愿望。(2)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写出登高仰望、俯视所见到的三峡地域的深秋景象。(3)《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遭际,触发了诗人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感慨。(4)古代诗人登临古迹,常有自然永恒而人世沧桑的感慨。游览黄州赤壁,苏轼唱出“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江水滔滔而风流人物已逝;登临京口北固亭,辛弃疾吟道“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叹惋江山永恒而英雄不再。【答案】 ①. 周公吐哺 ②. 天下归心 ③.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④. 渚清沙白鸟飞回 ⑤. 同是天涯沦落人 ⑥. 相逢何必曾相识 ⑦. 浪淘尽 ⑧. 千古风流人物 ⑨. 英雄无觅 ⑩. 孙仲谋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查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哺,啸,哀,渚,涯,沦,觅。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默写(8分)《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 , ”两句,借女子思慕爱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盼贤才的心情。杜甫的登高之作,写景境界阔大,气势雄浑。如《登高》中“ , ”,营造了苍茫寥廓的意境。白居易的《琵琶行》生动地摹写了音乐的变化:“嘈嘈切切错杂弹, 。 ,幽咽泉流冰下难。”诗词中的“芙蓉”,往往不仅是单纯的景物,还是一种感情的象征,如《古诗十九首》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15.①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③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④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10分)(1)《短歌行》中,诗人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的典故表达自己广纳贤才并热切殷勤地接待天下贤才的态度;《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用“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回忆表现自己和同学们抨击恶浊、褒扬清明的爱国情怀: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值得传承与发扬。(2)比喻是诗人常用的手法之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手法,用鸟和鱼的意象表达自己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琵琶女拨动大弦和小弦时不同的音响效果。(3)诗人有时会在诗中运用衬托手法表情达意。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用天台山的雄伟衬托天姥山的高峻。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以美丽的小乔衬托周瑜的年少得意与英雄气概。(4)结尾常常是词人情感的升华。如,《声声慢》的结尾“______,______”,凝聚了词人的极度愁苦之情。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凭谁问:______,______”,抒发了词人渴望抗敌救国而不得的极度悲愤之情。(5)学习需要用心专一,如《劝学》中所举蚯蚓“______,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之例。坚持学习,不断积累,才能让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与非凡的智慧,如荀子在《劝学》中所写“______,______,圣心备焉”。15.(共10分)(1)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3)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4)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5)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5.(12分)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1)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3)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 ,草屋八九间。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5)积善成德, , 。(荀子《劝学》)(6) ,其闻道也固先乎我, 。(韩愈《师说》)(二)古诗文默写。(12分)5.【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迷花倚石忽已暝 栗深林兮惊层巅(重点字:巅)(2)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重点字:私)(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重点字:萧)(4)方宅十余亩 暧暧远人村(重点字:暧)(5)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重点字:焉)(6)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重点字:吾)【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4.(13分)在横线处填写原句。(1)《沁园春 长沙》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表现革命者的青春风采。(2)曹操在《短歌行》中“ , ”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3)《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5)杜甫在《登高》中的“ , ”,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6)《琵琶行》中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7)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用“羽扇纶巾, , ”两句表现出了周瑜的运筹帷幄、指挥若定。(8)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 ,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以免重蹈覆辙。(9)李清照《声声慢》善用叠词,“寻寻觅觅, , ”三句,层层铺叙,由外而内,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10)《静女》中,男子满心期盼来到城角赴约,女子却“ ”,这令男子焦急不已,“ ”。(11)《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故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是: , 。(12)《虞美人》中,李煜以“ , ”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13)《鹊桥仙》中,“纤云弄巧, , ”描绘了一幅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重点字:遒)(2)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重点字:掇)(3)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重点字:适(4)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重点字:霓、瑟(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6)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重点字:乍)(7)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重点字:樯(8)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胥(9)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重点字:惨(10)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重点字:搔、踟(11)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重点字:漫(1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重点字:雕(13)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重点字:迢)【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北京市第101中学2023-2024届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4 分)(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诗描写的情境与《静女》中“静女其姝,① ”有异曲同工之妙。(2)《涉江采芙蓉》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游子与思妇的深情:“②_ 所思在远道。”(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瑰丽的色彩描绘神仙世界:“③_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④_ ,仙之人兮列如麻。(4)夔州向来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杜甫《登高》中“⑤_ ,⑥ ”两句就描写了这个画面。(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出了音乐的留白之美:“⑦ ,此时无声胜有声。”他还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音乐效果:“东船西舫悄无言,⑧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描写和赞美周瑜及其功业,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的诗句是:“遥想公瑾当年,⑨ ,雄姿英发。”(7)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七组叠词写出了自己的孤寂和痛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⑩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历史,表达对当权者轻敌冒进的担忧:“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9)姚在《登泰山记》中描绘日出非常精彩:“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而皆若偻。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4 分)①俟我于城隅 ②采之欲遗谁 ③青冥浩荡不见底 ④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风急天高猿啸哀⑥渚清沙白鸟飞回 ⑦别有幽愁暗恨生 ⑧唯见江心秋月白 ⑨小乔初嫁了 ⑩凄凄惨惨戚戚 赢得仓皇北顾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 须臾成五采 绛皓驳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