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微写作(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微写作(含答案)

资源简介

微写作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3. 请你从下面诗词中选择一首,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段文学短评。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有理有据。不超过150字。
《短歌行》 《登高》 《声声慢》
24. 学校要在教学楼的休息区设计一个“阅读角”,请你为“阅读角”取一个名字,并写出取此名字的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
25. 请以“青春做伴”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
21.微写作(10分)
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关部门建议,劳动教育应该进入中学生课程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建议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北京有许多独特的景致,如卢沟晓月、北海塔影、居庸叠翠、西山晴雪……请选择一处北京景致,进行描写。
要求:特点鲜明,描写具体。
(3)请以“奋斗吧!中国青年”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8.(10分)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准备创建自己的公众号,但对是否需要创建,条理清晰。
9.微写作,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告别初中,开启高中生活。请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抒写你的青春情怀。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9.(10分)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你为这首诗写一则短评。
要求:有评价,有分析,条理清楚
北京交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5.(6分)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18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16.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来到交大附中已经两个多月了,想必你已经对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写一首小诗,抒发你对交大附中的情愫吧!(150字左右)
微写作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3. 请你从下面诗词中选择一首,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段文学短评。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有理有据。不超过150字。
《短歌行》 《登高》 《声声慢》
【答案】示例:
《登高》的颈联,“万里”与“百年”时空结合,极大拓展了时空容量,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年老多病的无尽悲愁;体现了情感表达与时空转换技巧的辩证关系。作者登高触景生情,选用时空转换技巧来抒发;此技巧的运用也反过来使诗人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更充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议论类微写作。
审题:材料要求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来进行评论。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人们细细品读鉴赏。一般古诗词的鉴赏点有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情意之美、哲理之美。从语言表达来看,其着眼点是字词的品味、诗联的赏读、风格的评论等;从描写内容的角度看,有人物、时空、声色、动静、景情、刚柔、宏微、离合等;从艺术手法来看,有借古讽今、借景抒情、用典、炼字、远近、上下、白描、细描、比喻、拟人、对偶等;从情志方面来看,有心境、意境、志向等,或直抒胸臆,或寓情于景,或卒章显志等。
写作指导:高中学生写文学点评,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这种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比如,可以针对诗歌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展开评述,也可以选择诗歌中“景”与“情感”的关系,说明自己是如何从诗歌形象化的景物描写中,感受到他的满腔愁绪的。当然,还可以借助知人论世的手法,深入探讨自己对于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的评价。或者,可抓住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以此展开评论。比如曹操《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以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比喻对“贤才”的思念,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达人才都来归顺的渴望。对于《登高》,可考虑从用词等角度评析,如颈联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仅14个字,就把地之远、时之凄惨、久旅、羁旅、迟暮、衰疾、无亲朋和高迥处八层意境展现在我们眼前。而《声声慢》可以赏析叠词运用之妙,先明确观点“巧用叠词,奠定基调”,然后结合词句具体分析《声声慢》如何在表达愁情时别出心裁地运用叠词。
24. 学校要在教学楼的休息区设计一个“阅读角”,请你为“阅读角”取一个名字,并写出取此名字的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
【答案】示例:智慧之窗。
“智慧之窗”这个名字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窗户常常被人们视为连接内外世界的通道,而“智慧”则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将读书角称为“智慧之窗”,暗示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读书角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的地位。这个名字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读者产生讲一步了解和探看的愿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实用类微写作。
审题:本题要求为学校教学楼的休息区的“阅读角”取一个名字,并写出取此名字的理由。既然是“阅读角”,肯定是存放图书供大家阅读的地方,因此取名时应考虑到“阅读”“读书”这个事件,或者是从读书的意义,鼓励大家读书等角度思考。名字应该简洁响亮,吸引学生。此外,要说明取名的理由,可以从名字本身的意义,以及名字的效果等角度思考,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并且不超过150字。
写作指导: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给“阅读角”拟定一个名字,然后详细介绍名字的由来,尤其是需要与“阅读角”的功能、作用相结合;命名力求新颖,不落俗套,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25. 请以“青春做伴”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
【答案】示例:
青春做伴
在青春的旅途中,我们需要珍惜这个美好的时光。我们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份感情,让青春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地向前迈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让我们一起用真挚的心去感受青春的美好和意义。让我们珍惜这个美好的时光,与青春做伴,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抒情类微写作。
审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注意题目是“青春做伴”,写作时两个关键词“做伴”和“青春”都要有所体现。尤其是“做伴”的含义,更应该有深层的象征意义。主题要积极向上,体现青春的朝气与蓬勃。
写作指导:要求写一首小诗或者一段抒情文字,写小诗要注意现代诗歌的节奏和诗行的摆放;写抒情文字,可以采用排比等句式增强抒彩。题目中的“青春做伴”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词语,它暗示着我们有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青春时期,并且在这个时期里,我们有着陪伴我们成长的人或事物。因此,我们可以从陪伴的角度出发,探讨青春的意义和价值。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
21.微写作(10分)
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关部门建议,劳动教育应该进入中学生课程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建议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分析】本题考查提出看法建议的能力。题干提出了“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社会印象,并从有关部门的角度给出了建议,在具体解释看法的时候,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要从劳动教育的意义、可实施性等进行分析。
【解答】故答案为:
我认为劳动教育应该进入中学生课程表,因为这是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的意义,缺乏劳动技能和经验,这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劳动教育,我们可以教导孩子们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劳动也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身体,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然而,在实施劳动教育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确保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其次,要注重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最后,要注重实效性,确保劳动教育能够真正起到提高中学生素质的作用。所以设置劳动课程很有必要,但需要注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热爱劳动、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点评】建立表达意识的基本原则:
(1)向心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2)连贯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
(2)北京有许多独特的景致,如卢沟晓月、北海塔影、居庸叠翠、西山晴雪……请选择一处北京景致,进行描写。
要求:特点鲜明,描写具体。
【分析】本题考查描写类微写作的写作能力,具体写作的时候要寻找北京独特的景致,通过描写体现其独特之处。
【解答】故答案为:
我选择描绘的北京景致是“居庸叠翠”。居庸叠翠,是北京昌平区的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它坐落在一条古老的京张铁路旁边,是北京的西北门户。其名字来源于古代的居庸关,而“叠翠”则形象地描绘了这里山峦叠嶂,青翠欲滴的景色。居庸叠翠的山峦起伏,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山间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仿佛给山川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在这绿色的海洋中,不时有些许岩石裸露出来,它们形状各异,犹如一幅水墨画中的点线。在山脚下,一条蜿蜒的铁路穿过,它与山峦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铁轨在阳光下闪烁着光亮,而远处的山脉则显得更加苍劲有力。当火车从这里驶过时,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和谐。居庸叠翠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这里的山峦之间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遗产。古老的居庸关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而山间的寺庙、长城等古迹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让人流连忘返。
【点评】“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合体:语言表达的风格要与选择的文体相适应。
形象:要尽量修饰语言,使之光彩夺目。
简明:要紧扣写作的中心。
(3)请以“奋斗吧!中国青年”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分析】本题考查抒情类微写作的写作能力,题干要求以“奋斗吧!中国青年”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在具体描写中要凸显出为何奋斗,如何奋斗,具有感染力。
【解答】故答案为:
奋斗吧!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你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你们怀揣着星辰大海的梦想。你们以坚韧为剑,以汗水为盾,一路向前,勇攀高峰。无论路途如何艰辛,无论风雨如何洗礼,你们都不会退缩,因为你们是中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奋斗吧!中国青年,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让价值在奋斗中实现。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民族的繁荣,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吧!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8.(10分)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准备创建自己的公众号,但对是否需要创建,条理清晰。
9.微写作,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告别初中,开启高中生活。请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抒写你的青春情怀。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本题是议论式微写作。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基本意圈,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是否建立微信公众号”,对你此有什么看法?作答本题首先要阐明观点,如果同意题干的观点,就阐明建立微信公众号的优点,如不同意题干的观点,可以从建立公众号的缺点入手。要求学生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解答】我认为班级应该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是一种便捷、流行的传媒方式,可以为班级提供更快速、便利的信息发布途径,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还可以通过公众号记录学生成长,记录出勤情况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公众号也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品牌形象,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参与机会。
【点评】“评论类”微写作也就是微评论。是用简约精炼的语言对某一社会事件、文艺作品等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写作。微,从形式上给出限制,篇幅短小,在高考中一般要求150字左右;评,重在评价、评论,要摆出观点,说明理由,阐述道理。微评论届于议论文写作的范睛,写法上与之相似。所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从近几年高考考查内容上看,多为文学类与时事类。
9.【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写作。
【解答】题干要求就“告别初中,开启高中生活”的体验写一段文字,这段抒情文字要体现刚进高中校园自己对青春的理解,考生可以就青春应当如何以及在高中如何展现青春色彩去展开描绘,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迎接青春的曙光挥别初中的岁月,我踏上了新的旅程。高中生活,如同绽放的曙光,照亮了我青春的道路。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迈向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界。在这里,我将收获友情,感悟成长,书写属于我的青春篇章。让我们拥抱青春,勇敢追梦,不负韶华!用我将用青春的笔触描绘未来的色彩。用实干绘制浓墨重彩的画卷。
【点评】“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合体:语言表达的风格要与选择的文体相适应。
形象:要尽量修饰语言,使之光彩夺目。
简明:要紧扣写作的中心。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9.(10分)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你为这首诗写一则短评。
要求:有评价,有分析,条理清楚
9.【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微写作题。
以《越中览古》为评论对象,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种不同的评论角度:
1.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
《越中览古》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越王勾践的故事为背景,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在艺术特色方面,李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高超的诗歌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这首诗以越王勾践的故事为题材,通过描绘越王胜利后的奢华生活和今日的荒凉景象,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作品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文化内涵,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3.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看法和价值观。在李白看来,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沧桑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们应该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人生中的得失荣辱。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4.文学评论与文化批评
《越中览古》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和文化内涵的诗歌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品析和阐发,我们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进行反思和批评。同时,通过对李白诗歌的研究和分析,也可以对唐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进行探讨和评价。
综上所述,对《越中览古》进行短评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和分析,从而得出不同的评论性观点。无论是从文学价值、历史背景、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都能够发掘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同时,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和分析,也能够促进我们对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解答】《越中览古》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越王勾践的战败和返乡为切入点,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慨。
诗人通过描绘越王勾践战胜归来后,满载锦衣玉食,与今日越国的凋敝。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在艺术表现上,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世界,诗人的语言简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点评】文学短评写作要求:
1.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
2.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
北京交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5.(6分)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18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注意材料的关键句“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所以写作内容应重点放在评论艺术技巧、揭示作品深刻意蕴上。考生可以根据题干要求选择其中一首进行赏析。注意文体要求是文学短评。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写文学短评,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认真读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点等有自己的理解,抓住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以此展开评论。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从多方面能动我们的情思,引发我们的思考,值得评论的点很多,但要能够聚焦。如果面面俱到,很容易失之评说。比如作者怎样渲染气氛,怎么描摹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哪些手法等,都可以成为评论的需点。同时,也要注意选择小的切入口、可以关注一些细节。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要在适当地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叙”要精当,为“议”提供支撑或依据:“议”要紧密结合“叙”,思路清晰,态度鲜明,最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叙议有机融合,才能将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根据题干要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请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作内容限定明确,内容点不可随意发挥。
【解答】以形写声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声音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描绘,但白居易有办法,他用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地比喻音乐声。如“急雨”般疾速重厚,如“私语”般细促轻幽,如珠落玉盘似的圆润悦耳,如“莺语”般婉转流畅。如“银瓶乍破”“刀枪鸣”似的雄壮,如“裂帛”般强烈清裂干脆。正是这一连申的熟悉的声音来比喻、描墓变换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短时间内使读者情绪时而激扬、时而幽抑、时而喜乐、时而哀怨。也正是这字字现珠的比喻使我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充分体悟了音乐的摇曳多姿,深刻感悟了琵琶女的辛酸悲苦。
【点评】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16.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来到交大附中已经两个多月了,想必你已经对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写一首小诗,抒发你对交大附中的情愫吧!(15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抒情类微写作的写作能力,题干要求以“在这里”为题,写一首小诗,抒发对交大附中的情愫,写作的时候可以结合环境、人物细节进行展开,描写的时候要体现出诗意美。
【解答】故答案为:
在这里
在这里,青春热烈如火,
交大附中,我的梦想之舟。
在这座知识的大海,我遨游,
寻找智慧的宝藏,前行的力量。
在这里,友情如春风吹过,
同窗共学,情深意浓。
我们手牵手,共同成长,
走过风雨,笑对挑战。
在这里,敬爱的老师如星辰,
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他们用智慧和爱心,
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在这里,每一天都充满希望,
我们怀揣梦想,勇往直前。
交大附中,我们的家园,
在这里,我们成长,在这里,我们绽放。

【点评】建立表达意识的基本原则:
(1)向心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2)连贯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