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言运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 下列词语分别是对三句话内容的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①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唯一由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捐资建造的奥运场馆。②它阴柔秀美的方形建筑,与毗邻的奥运主场馆“鸟巢”阳刚热烈的圆形建筑相对应,既突显出各自的特色,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理想境界。③“水立方”在功能设计上,不仅考虑到赛事的要求,还考虑到赛后人们运动、健身、休闲的需要。A. ①首屈一指 ②两全其美 ③统筹兼顾B. ①首屈一指 ②相得益彰 ③各得其所C. ①独一无二 ②相得益彰 ③统筹兼顾D. ①独一无二 ②两全其美 ③各得其所21. 填入横线处,与下面的句子修辞方法相同并使语段语意连贯的一句是( )微笑,是母亲的双手,拭去痛楚的泪水;微笑,是冬日的阳光,温暖凄冷的心灵; ;请留下你的微笑吧!A. 微笑,是谦逊而自信,是柔和而刚强B. 微笑,是三月的春风,鼓起希望的风帆C. 微笑,是五月的鲜花,为生活增添色彩D. 微笑,是玫瑰的芬芳,倾倒无数欣赏者22. 对下列两个句子病因的判断及对句子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文章的内容有问题,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语序不当,应把“即使”调至“文字”前。②这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厂家已经接到大量订单。——缺少宾语,应在“喜爱的”后加“产品”。A. ①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②句判断和修改也都正确。B. ①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②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C. ①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②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D. ①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②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20.语言基础运用(6分)①亚运会开幕之夜,杭州以一场“潮起亚细亚”的东方美学仪式惊艳世界,倾诉出“心手相连 永远向前”的亚洲心声。②全球1亿多人汇聚而成的“数字火炬手”与线下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也点燃向未来的共同梦想。③观众席上,东道主把掌声和欢呼献给白血病后复出泳坛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献给48岁仍征战体操赛场的乌兹别克斯坦名将丘索维金娜。④杭州城中,11张市民转赠泰国选手翁巴达那吉家人的门票,彰显着东道主的待客之道。⑤亚运会是体育竞技的赛场,也是文明互鉴的舞台。⑥以体育促包容,同一轮明月下,体育和文化交相辉映,向世界展现着活力四射的亚洲风采,展示着悠远璀璨的亚洲文明。(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①句中“心手相连 永远向前”八个字加了双引号,以表强调。B. ③句中“东道主”原指请客的主人,此处指现场的中国观众。C. ⑤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互换位置,衔接更恰当。D. ⑥句中的“交相辉映”不能换成“熠熠生辉”。(2) 不改变句意,将④句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以“市民”为主语的句子,并使第④句前后连贯。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分)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①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尊敬和爱戴。②不久前的一天,张秉贵去东风市场一家饭馆吃夜宵。③这里已经座无虚席,他买了一盘炒面站着吃起来。④突然,厨房里有位大师傅,举着凳子,一边吆喝着闪道,一边朝他走来。⑤人还没走到,话已经先到:“您是百货大楼卖糖的那位老同志吧,我在您那儿买过糖,快坐下来吃!您这么大岁数了,站一天柜台,够呛啊,该歇歇了。”⑥说着把凳子放在张秉贵的身后,张秉贵眼里有些湿润了。⑦他感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商业、服务业工作平凡,岗位光荣,是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②句中加点的“宵”字有误,应改为“霄”。B.③句中的“座无虚席”可换为“济济一堂”。C.④句中画横线的两处互换位置,衔接更恰当。D.⑥句中的“眼里”之前可以添加“不由得”。(2)不改变原意,请用“既是……,又是……”的句式改写⑦句中的画线部分,使之与⑦句的后半部分结构基本一致。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7.(6分)语言基础运用。①在长期适应外界地理环境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气质性格、语音语调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乙 ______文学艺术也呈现出稳定而鲜明的地域特征。②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群自身及其活动的塑造作用,古人早有认知。③《淮南子 地形训》指出“土地各以其类生”,地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对生存其间的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的印记,“是故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息土人美,耗土人丑”。丙 ______。(1)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而 于是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B.因而 所以 正所谓“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C.因而 于是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D.进而 所以 正所谓“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有信息,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_________。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蜡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 ),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形势与任务,剖析中国革命的疾苦与心声,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________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又洋溢着充满理性的激情,深沉而浓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出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________,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 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排侧。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涵寰宇、_________,凸现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 波澜壮阔 荡气回肠 贯通古今B.鳞次栉比 波澜壮阔 感人肺腑 通今博古C.鳞次栉比 波诡云谲 荡气回肠 通今博古D.俯拾皆是 波诡云谲 感人肺腑 贯通古今(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C.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B.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C.毛泽东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D.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剖析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体察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语言运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 下列词语分别是对三句话内容的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①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唯一由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捐资建造的奥运场馆。②它阴柔秀美的方形建筑,与毗邻的奥运主场馆“鸟巢”阳刚热烈的圆形建筑相对应,既突显出各自的特色,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理想境界。③“水立方”在功能设计上,不仅考虑到赛事的要求,还考虑到赛后人们运动、健身、休闲的需要。A. ①首屈一指 ②两全其美 ③统筹兼顾B. ①首屈一指 ②相得益彰 ③各得其所C. ①独一无二 ②相得益彰 ③统筹兼顾D. ①独一无二 ②两全其美 ③各得其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首屈一指: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统筹兼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①强调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唯一性,选择“独一无二”。②强调“水立方”阴柔秀美和“鸟巢”阳刚热烈相互配合,又突显各自的优点,选择“相得益彰”。③强调“水立方”在功能设计上做到了统一筹划,全面照顾,选择“统筹兼顾”。故选C。21. 填入横线处,与下面的句子修辞方法相同并使语段语意连贯的一句是( )微笑,是母亲的双手,拭去痛楚的泪水;微笑,是冬日的阳光,温暖凄冷的心灵; ;请留下你的微笑吧!A. 微笑,是谦逊而自信,是柔和而刚强B. 微笑,是三月的春风,鼓起希望的风帆C. 微笑,是五月的鲜花,为生活增添色彩D. 微笑,是玫瑰的芬芳,倾倒无数欣赏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微笑,是母亲的双手”“微笑,是冬日的阳光”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排除A;“拭去痛楚的泪水”“温暖凄冷的心灵”表达的是“微笑”对人的安慰与鼓励的作用,排除CD。故选B。22. 对下列两个句子病因的判断及对句子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文章的内容有问题,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语序不当,应把“即使”调至“文字”前。②这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厂家已经接到大量订单。——缺少宾语,应在“喜爱的”后加“产品”。A. ①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②句判断和修改也都正确。B. ①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②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C. ①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②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D. ①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②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正确。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位于主语的前面。②正确。“这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喜爱”缺少宾语,应在“喜爱的”后加“产品”。即①②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故选A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20.语言基础运用(6分)①亚运会开幕之夜,杭州以一场“潮起亚细亚”的东方美学仪式惊艳世界,倾诉出“心手相连 永远向前”的亚洲心声。②全球1亿多人汇聚而成的“数字火炬手”与线下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也点燃向未来的共同梦想。③观众席上,东道主把掌声和欢呼献给白血病后复出泳坛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献给48岁仍征战体操赛场的乌兹别克斯坦名将丘索维金娜。④杭州城中,11张市民转赠泰国选手翁巴达那吉家人的门票,彰显着东道主的待客之道。⑤亚运会是体育竞技的赛场,也是文明互鉴的舞台。⑥以体育促包容,同一轮明月下,体育和文化交相辉映,向世界展现着活力四射的亚洲风采,展示着悠远璀璨的亚洲文明。(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①句中“心手相连 永远向前”八个字加了双引号,以表强调。B. ③句中“东道主”原指请客的主人,此处指现场的中国观众。C. ⑤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互换位置,衔接更恰当。D. ⑥句中的“交相辉映”不能换成“熠熠生辉”。(2) 不改变句意,将④句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以“市民”为主语的句子,并使第④句前后连贯。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分)20.(1)C(2)市民转赠给泰国选手翁巴达那吉家人11张门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①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尊敬和爱戴。②不久前的一天,张秉贵去东风市场一家饭馆吃夜宵。③这里已经座无虚席,他买了一盘炒面站着吃起来。④突然,厨房里有位大师傅,举着凳子,一边吆喝着闪道,一边朝他走来。⑤人还没走到,话已经先到:“您是百货大楼卖糖的那位老同志吧,我在您那儿买过糖,快坐下来吃!您这么大岁数了,站一天柜台,够呛啊,该歇歇了。”⑥说着把凳子放在张秉贵的身后,张秉贵眼里有些湿润了。⑦他感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商业、服务业工作平凡,岗位光荣,是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②句中加点的“宵”字有误,应改为“霄”。B.③句中的“座无虚席”可换为“济济一堂”。C.④句中画横线的两处互换位置,衔接更恰当。D.⑥句中的“眼里”之前可以添加“不由得”。(2)不改变原意,请用“既是……,又是……”的句式改写⑦句中的画线部分,使之与⑦句的后半部分结构基本一致。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1)D(3分)【解析:A项,宵,意为夜晚,如,通宵、良宵等;霄,有“云”“云气”之意,如云霄,有“天空”之意,如九霄;根据A项句意,“宵”不应改为“霄”;“夜宵”在文中的意思为夜里吃的食物;B项,“座无虚席”的意思是形容出席的人很多;而“济济一堂”的意思是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和语境不相符;C项,画线部分不可互换位置,“大师傅”的“吆喝”声应在“朝他走来”的动作前,与⑤句中“人没到,话先到了”一句相互照应;故选D项。】(2)(2分)参考答案:既是平凡的工作,又是光荣的岗位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7.(6分)语言基础运用。①在长期适应外界地理环境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气质性格、语音语调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乙 ______文学艺术也呈现出稳定而鲜明的地域特征。②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群自身及其活动的塑造作用,古人早有认知。③《淮南子 地形训》指出“土地各以其类生”,地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对生存其间的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的印记,“是故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息土人美,耗土人丑”。丙 ______。(1)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而 于是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B.因而 所以 正所谓“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C.因而 于是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D.进而 所以 正所谓“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有信息,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7.【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解答】(1)甲处前面“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气质性格,应用“进而”;丙处是对前面引用部分的解说,所以,排除D项。故选:A。(2)“对……人群……带有……印记”介词使用不当,“人群”就是兼语,“人群”就是主语。所以可改为“地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使生存其间的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的印记”。答案:(1)A(2)“地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生存其间的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的印记”或“地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_________。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蜡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 ),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形势与任务,剖析中国革命的疾苦与心声,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________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又洋溢着充满理性的激情,深沉而浓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出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________,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 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排侧。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涵寰宇、_________,凸现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 波澜壮阔 荡气回肠 贯通古今B.鳞次栉比 波澜壮阔 感人肺腑 通今博古C.鳞次栉比 波诡云谲 荡气回肠 通今博古D.俯拾皆是 波诡云谲 感人肺腑 贯通古今(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C.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B.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C.毛泽东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D.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剖析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体察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应理解词语和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辨析。(2)本题考查补写语句,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做到话题一致,注意语意连贯。(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主要语病是搭配不当和句子成分残缺,应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解答】(1)第一空,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用于“毛泽东诗词”的“字里行间”,空一应选“俯拾皆是”。第二空,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波诡云谲: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用于“20世纪中国历史”。空二应使用“波澜壮阔”。第三空,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因前面有“使人”,故空三应选用“荡气回肠”。第四空,贯通古今:将古代和今天连接在一起。通今博古: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用于“毛泽东诗词”,空四应用“贯通古今”。故选A。(2)此题解答有两个要点。一是这些意象应该首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然后才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因为只能诗人先创造,读者才能借此寄寓情感,所以排除AB两项。二是“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之间的正确语序,因为要先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才会便于理解,才会更易于交流,这就排除D项。故选C。(3)A.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导致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可在“读者”前添加介词“使”。B.正确。C.不合逻辑,“毛泽东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不合逻辑,应是“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D.搭配不当,“剖析”与“疾苦与心声”搭配不当,“体察”与“形势与任务”搭配不当,应是“体察……疾苦与心声,剖析……形势与任务”。故选B。答案:(1)A(2)C(3)B【点评】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要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抓住整个句子,由整体到局部,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要弄懂成语的意义,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掌握成语之间词义的差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感彩的区别、词义的轻重、是否符合语境等,考查是否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失当、不合逻辑、表意重复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