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防疫与保健(复习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速记·巧练(青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防疫与保健(复习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速记·巧练(青岛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防疫与保健 知识点


19
接种疫苗
20
青春期保健
21
安全用药
22
预防新冠肺炎
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简称,是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
2.新型冠状病毒是先前尚未在人体内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
3.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干咳、发烧、乏力等。
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
4.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多、速度快。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1)飞沫传播,一般是指患者呼气、打喷嚏或咳嗽时将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排至空气中,使易感者吸入体内受到感染。
(2)接触传播,一般是指易感者的皮肤或黏膜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而感染,或通过接触染有病毒的物品受到间接感染。
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
5.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学校停课、工厂停产;疫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
6.新型冠状病毒会攻击人体的肺脏、肝脏、肾脏、大脑等。一旦感染,部分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或休克等症状,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
7.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研究人员曾进行一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模拟实验。实验显示:如果新冠肺炎患者在超市内咳嗽,新冠病毒瞬间就能沿着过道扩散;1分钟后,新冠病毒就受延到整个通道,并能穿过货架;2分钟后,新型冠状病毒就扩散到旁边的过道了。
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
8.新冠肺炎的爆发,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们的衣食住行受到了很大影响,绝大多数行业受到冲击,追成全球经济下滑。
9.预防新冠肺炎要做到:减少聚集、勤消毒、戴口罩、接种疫苗、保持安全距离等。
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
10.预防新冠肺炎的三种主要消毒方法
(1)高温消毒。科学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在56℃的环境中持续30分钟就能够被杀灭。
(2)通过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或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让新型冠状病毒失去活性。
(3)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第19课、预防新冠肺炎
第20课、接种疫苗
1.常规儿童疫苗包括:
(1)百白破疫苗(2)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3)流感疫苗(4)A型和B型肝炎疫苗(5)水痘疫苗(6)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疫苗(7)肺炎球菌疫苗(8)卡介苗等。
第20课、接种疫苗
3.人们通过接种疫苗,最终使“天花”灭绝。
4.乙肝疫苗可以提高人体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5.接种疫苗能有针对性地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疾病。
第20课、接种疫苗
6.接种某种疫苗只能针对相应的传染病起到预防作用,而对其他传染病的预防是无效的。
7.接种疫苗只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成功率并非100%,接种疫苗后也可能得传染病,所以仍要预防传染病。
第20课、接种疫苗
8.避免过度疲劳、坚持体育锻炼、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9.实践证明,运动是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最有效方法。
10.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要始终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1.不可以乱用药物去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避免不良效果的发生。
第20课、接种疫苗
第21课、青春期保健
1.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体必然经历的过程。
2.一般来说,儿童从9~1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
3.进入青春期的男生身高、体重会迅速增加,声音变得低沉、粗犷;进入青春期的女生身高、体重会迅速增加,嗓音变尖、变细。
第21课、青春期保健
4.青少年在10~20岁时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身高、体重增长较快。青春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第21课、青春期保健
5.及时和家长、老师交流、沟通,营养合理,加强锻炼等是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有效措施。
6.加强营养补充:青春期的时候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因此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保证食物的多样化以及营养均衡,多吃一些维生素或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
第21课、青春期保健
7.加强锻炼:在青春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锻炼,比如打篮球或者是跑步,有助于增强身体的体质。
8.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熬夜,能够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第21课、青春期保健
第22课、安全用药
1.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破坏致病菌,达到杀灭或抑制作用。
2.碘伏常用于皮肤消毒,对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有杀灭作用。
3.双黄连口服液对治疗感冒有一定的效果。感冒药泛指用于治疗感冒的各种药,包括中成药、西药、复方制剂等。
第22课、安全用药
4.滥用药物,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1)破坏人体正常菌群。
(2)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3)产生毒性反应。
第22课、安全用药
5.用药不当可能会引起药物过敏反应,轻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需要停用致敏药物,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根据病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第22课、安全用药
6.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轻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7.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第22课、安全用药
8.如果药物的剂量、用法或用药时间不正确,可能导致药物无效或治疗效果不佳,延误病情的进展,甚至造成病情的恶化。
9.长期或不适当使用某些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或病原体耐药性的发展。耐药性表示细菌或病原体对药物不再敏感,使得原本有效的药物治疗无效,增加疾病的难以控制和治愈。
第22课、安全用药
10.用药时一般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11.患者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用人群、用法、用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有医嘱的须遵循医嘱服药。
1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简称OTC)。不带“OTC”标志的是处方药,必须凭医生的处方才可购买。
第22课、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