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让信息“飞”起来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2.让信息“飞”起来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让信息“飞”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光是电磁波,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重点:
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光是电磁波,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具准备
收音机、电源、开关、导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用电线;我们每天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也没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可见,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电信号的,我们称作“无线电通信”。那么,无线电通信是怎样传输信号的呢?信息是怎样“飞”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电磁波及其应用
学生自学课本电磁波的内容。
1.提出问题: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电磁波?
1.打开收音机,转动调谐旋缸,调至没有电台的位置。
2.将导线一端接在干电池的负极,另一端时断时续地与电池的正极接触。
3.注意倾听收音机里与导线接触或离开正极瞬间同步的嚓嚓声。
结论 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收音机的刻度盘上标示的只是电磁波家族的一小部分。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 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只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范围。按电磁波频率的大小,我们可以给它们排排“家谱”,看看电磁波家族都有哪些成员。
你知道电磁波有哪些应用吗?
PPT展示电磁波谱
应用:医生用r射线做脑手术;
雷达与“倒车雷达”
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
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都是红外遥控。
探究点二 波的类型
1.所有的波都具有波速、波长和频率,电磁波也一样。什么是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呢?
学生自学课本,进行总结。
波速(c):波传播的快慢叫波速。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
波长(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波长的单位是米(m)。
频率(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有赫(Hz)、千赫(kHz)、兆赫(MHz)。
换算关系:1 kHz=103 Hz;1 MHz= 103kHz= 106Hz。
探究点三 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
波速=波长×频率;数学表达式:。
说明:电磁波的波速一定(在同种介质中),所以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
1.电磁波。
电磁波包括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
2.波的特征。
(1)波速c=3×108m/s。
(2)波速=波长×频率;数学表达式:。
(3)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1.如图所示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中的空气。
2.打电话呼叫玻璃罩中的手机。
3.观察现象。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 波谱 频率范围v/Hz 波长范围λ/m 用途
长波 104~105 30000~3000 越洋长距离通信和 导航
中波 105~1.5×106 3000~200 无线电广播
中短波 1.5×106~1.5×106 200~50 电报通信
短波 6×106~3×107 50~10 无线电广播、电报 通信
米波 3×107~3×108 10~1 调频无线电广播
微波 3×108~3×1011 1~0.001 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及其他专门用途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身边的无线电通信来将学生带到电磁波的海洋中,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初步了解电磁波,之后我出示挂图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家族成员。在电磁波的特征和计算的讲解中,主要是以我讲解的形式来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本节课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同步练习部分,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