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服务社会的意义,如何服务社会两个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奉献的意义,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课标分析】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参考来设计本课,通过视频和议题材料来教学,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怎样服务社会”,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三观尚未发展成熟,容易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良善的社会实例同样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正确的三观,因此我在上课过程中采取了“议题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体验中升华。【课时规划】学习内容 预设课时《服务社会》 1课时【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道德修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践行热爱服务、奉献社会的道德要求,培育优良的品行; 3.责任意识:关心社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点、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2.难点: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三、教学方法:视频导入法,议题式教学法等。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探讨法,成果分享法等。五、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希沃软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视频播放:“2023年贵州铜仁梵净山马拉松”比赛片段。 1.猜猜他们是谁?他们共同的身份底色是什么? 导入课题:服务社会 学生根据视频和问题来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来学习,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新课 探究 任务一 议学环节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视频+议题材料呈现) 多媒体展示马拉松赛事中,为赛事服务的不同岗位上的人群。 议:(1)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2)他们的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 根据视频和议题材料,结合议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分享所学收获。 议题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感悟服务社会的意义。任务二 议学环节二:服务社会我践行 (议题材料呈现) 多媒体展示议题材料 议:(1)通过上诉材料,你感悟到了什么?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怎样做? 根据议题材料,结合议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分享所学收获。 明确青年学生的责任和担当。……迁移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身上的责任担当,做到“知行合一”。 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拓展提升 分角色来完成“服务社会”活动 实践出真理总结反思 感悟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亮点和需改进的地方。 感悟学生的思想意识布置作业 做一件有关服务的事; 分享你的感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前反思:本课从服务社会的意义和践行两方面来进行设计,力求把“高”、“深”的问题生活化,用一个议题材料来贯穿本课。引导学生自己从材料中提炼出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达到“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要求。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