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1课时 我们是未成年人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 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1课时 我们是未成年人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8课 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第1课时 我们是未成年人
1.问一问:问问家长、邻居,在他们眼中未成年人有何特点。
2.查一查: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国家的成年年龄和一些特殊的年龄节点。
3.做一做:调查了解:家长会上,老师让家长说一说对未成年人的看法。拍成视频上课用。
课前预学
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活动一 知概念
国家名称
法定成年年龄
英国、法国、德国 18
日本、瑞士 20
奥地利、意大利 21
什么叫未成年人?
课中导学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 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18周岁
未成年人
成年人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
看到这组数据,你有怎样的发现?
活动园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颗药片泡了喝。没过多久,他就亢奋起来,开始摇头晃脑。
我很好奇:什么药片这么神奇?他从哪里买的?为什么他很神秘地对我说那是“提神保健品”?既然是保健品,为什么又不让我告诉别人呢?
他越是神秘,我就越是好奇。带着这份好奇,我打算哪天放学时跟他要一颗,我也泡瓶饮料试试看。
……我终于明白所谓“提神保健品”就是毒品。我被自己的好奇吓出了一身冷汗,真是危险的好奇啊! ……
看过这则案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
活动二 明特点
好奇心强
2018年8月1日零时许,未成年被告人袁某、殷某在成年被告人周某、李某的带领下,携带甩棍、木棍在北京市某餐饮街,以证照不全为由打砸陈某的摊位并勒索其财物,后袁某、殷某跟随周某、李某将陈某挟持至暂住地,对陈某进行殴打,致其轻微伤,并强行让陈某通过微信向周某账户转账。后周某、李某、殷某被抓获归案,袁某主动到案。案发后,袁某、殷某的法定代理人赔偿了陈某的经济损失,并责令两名未成年被告人向受害人道歉。
同学们,看了这则案例,你有什么发现呢?
年龄(周岁) 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法律依据
6-7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
8 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九、二十条
12 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14 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16 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
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二条
18 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三条
活动三 学法理
活动三 学法理
(1)自学书p73知识窗内容。
(2)分析以下几个案例,判断对错,找出依据,并和小组同学交流。
1.小明已经7岁了,他讨厌上学,他的家人决定让他在家自学成才。
2.三(2)班的王涛考了第一名,他的父母奖励他一辆自行车,周末,他打算带着同学骑车“压马路”炫耀。
3.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
4.13岁的小猛身体强壮,为了有钱花,他经常和同伴去某小学旁的小巷拦截小学生,抢夺钱物并威胁不准告诉家长,并扬言我们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5.幼儿园的王浩同学失手将同学李明推倒,导致李明受重伤,李明的家长将王浩和他的父母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王浩坐牢。
自学成才?
小明已经7岁了,他讨厌上学,他的家人决定让他在家自学成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入学年龄。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1
骑车“压马路”
2
三(2)班的王涛考了第一名,他的父母奖励他一辆自行车,周末,他打算带着同学骑车“压马路”炫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二条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须年满16周岁
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
购买身份证租房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
购买身份证租房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
14岁的小猛身体强壮,为了有钱花,他经常和同伴去某小学旁的小巷拦截小学生,抢夺钱物并威胁不准告诉家长,并扬言我们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违反法律?岁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
幼儿园的王浩同学失手将同学李明推倒,导致李明受重伤,李明的家长将王浩和他的父母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王浩坐牢。
违反法律?岁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5
活动四 懂责任
王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王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一天,和邻居刘律师聊天,王阿姨说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家务也不迟。
关于做家务,你是怎么看的?
刘律师也认为,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中的医院,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而且刷碗、扫地这种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能培养我们的能力,让我们从小树立责任意识。
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法律也没有强制规定我们劳动,但我们是家里的一份子,理应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
我来说一说
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也有自己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孝亲敬老等方面,我们同样有自己应尽的义务。
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但是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应该尽到家庭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你同意最后一个同学的观点吗?
是呀,我们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却可以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让它们变得更美好。
做一做:
1.在家里帮着大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在校园、街道,捡一捡看到的垃圾。
课后延学
未成年人
成年人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我们是未成年人
不同年龄,不同意义
承担相应责任
十八周岁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1课时:我们是未成年人
主备: 学校: 审核: 复核:
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育人目标 法治观念:知道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责任意识:懂得未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教学难点 懂得未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前 预 学 1.问一问:问问家长、邻居,在他们眼中未成年人有何特点。 2.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国家的成年年龄和一些特殊的年龄节点。 3.调查了解:家长会上,老师让家长说一说对未成年人的看法。拍成视频上课用。 通过课前搜集访问,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准备。
课 中 导 学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8课的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问题设计:课题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呢?师相机引出“未成年”。 活动一 知概念 1.设问:未成年人指哪些人?(教材P72) 2.阅读知识窗: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ppt) 3.出示法律条文ppt:了解中国的法定成年年龄。 4.教师小结:我国未成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ppt) 活动二:明特点 设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为什么都要区分成年和未成年呢?未成年人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1.家长眼中的未成年人 播放家长会上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看法。 ①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②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 2.同学眼中的未成年人 问题:你认同家长们的这些看法吗?你认为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殊之处?说一说吧。 3.观看案例1,提问:看了这则案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观看案例2,提问:看了这则案例,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5.全班交流。 6.教师小结:正因为未成年人从体力、智力、自制力、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未成年人比较特殊,需要受到特殊对待。 活动三:学法理 过渡语:在我国,成年之前的不同年龄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重要的年龄节点,说一说不同的年龄节点分别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 年龄 (周岁)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法律依据6-7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8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九、二十条12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14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的最低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16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二条18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三条
分析以下几个案例,判断对错,找出依据,并和小组同学交流。
1.小明已经7岁了,他讨厌上学,他的家人决定让他在家自学成才。 2.三(2)班的王涛考了第一名,他的父母奖励他一辆自行车,周末,他打算带着同学骑车“压马路”炫耀。
3.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
4.13岁的小猛身体强壮,为了有钱花,他经常和同伴去某小学旁的小巷拦截小学生,抢夺钱物并威胁不准告诉家长,并扬言我们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5.幼儿园的王浩同学失手将同学李明推倒,导致李明受重伤,李明的家长将王浩和他的父母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王浩坐牢。 教师小结:这些年龄节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赋予了我们相应的权利,也提示我们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活动四:懂责任 过渡语:法律规定这些年龄节点,也是为了保护我们更好地成长。那我们在享受这些权利的同时,该不该履行义务呢? 1.出示王阿姨的故事,关于做家务,你是怎么看的? 学生预设①: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法律也没有强制规定我们劳动,但我们是家里的一分子,理应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 学生预设 ②:而且刷碗、扫地这种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能培养我们的能力,让我们从小树立责任意识。 2.追问:除了在家,我们还能在什么地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3.讨论交流 学生预设①: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但是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应该尽到家庭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学生预设 ②: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也有自己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孝亲敬老等方面,我们同样有自己应尽的义务。 5.相机小结:是呀,我们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却可以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让它们变得更美好。 开门见山引入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通过阅读知识窗、中国法律条文等知道“未成年”的概念。 通过与成年人相比,启发学生发现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理解为什么未成年人要受特殊保护。同时,以此为学生理解未成年人需要专门法律保护作铺垫。 结合具体法律规则让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明白成年之前的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各年龄节点的注意事项,教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作例,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讨论做家务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即便未成年仍然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
课 后 延 学 做一做: 1.在家里帮着大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在校园、街道,捡一捡看到的垃圾。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明白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义务。
板书设计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我们是未成年人 不同年龄,不同意义 承担相应责任 十八周岁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