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 我们受特殊保护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第1课时 我们是未成年人1.问一问:问问家长、邻居,在他们眼中未成年人有何特点。2.查一查: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国家的成年年龄和一些特殊的年龄节点。3.做一做:调查了解:家长会上,老师让家长说一说对未成年人的看法。拍成视频上课用。课前预学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活动一 知概念国家名称法定成年年龄英国、法国、德国 18日本、瑞士 20奥地利、意大利 21什么叫未成年人?课中导学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 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18周岁未成年人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看到这组数据,你有怎样的发现?活动园……他从口袋里拿出一颗药片泡了喝。没过多久,他就亢奋起来,开始摇头晃脑。我很好奇:什么药片这么神奇?他从哪里买的?为什么他很神秘地对我说那是“提神保健品”?既然是保健品,为什么又不让我告诉别人呢?他越是神秘,我就越是好奇。带着这份好奇,我打算哪天放学时跟他要一颗,我也泡瓶饮料试试看。……我终于明白所谓“提神保健品”就是毒品。我被自己的好奇吓出了一身冷汗,真是危险的好奇啊! ……看过这则案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活动二 明特点好奇心强2018年8月1日零时许,未成年被告人袁某、殷某在成年被告人周某、李某的带领下,携带甩棍、木棍在北京市某餐饮街,以证照不全为由打砸陈某的摊位并勒索其财物,后袁某、殷某跟随周某、李某将陈某挟持至暂住地,对陈某进行殴打,致其轻微伤,并强行让陈某通过微信向周某账户转账。后周某、李某、殷某被抓获归案,袁某主动到案。案发后,袁某、殷某的法定代理人赔偿了陈某的经济损失,并责令两名未成年被告人向受害人道歉。同学们,看了这则案例,你有什么发现呢?年龄(周岁) 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法律依据6-7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8 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九、二十条12 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14 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16 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二条18 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三条活动三 学法理活动三 学法理(1)自学书p73知识窗内容。(2)分析以下几个案例,判断对错,找出依据,并和小组同学交流。1.小明已经7岁了,他讨厌上学,他的家人决定让他在家自学成才。2.三(2)班的王涛考了第一名,他的父母奖励他一辆自行车,周末,他打算带着同学骑车“压马路”炫耀。3.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4.13岁的小猛身体强壮,为了有钱花,他经常和同伴去某小学旁的小巷拦截小学生,抢夺钱物并威胁不准告诉家长,并扬言我们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5.幼儿园的王浩同学失手将同学李明推倒,导致李明受重伤,李明的家长将王浩和他的父母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王浩坐牢。自学成才?小明已经7岁了,他讨厌上学,他的家人决定让他在家自学成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入学年龄。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1骑车“压马路”2三(2)班的王涛考了第一名,他的父母奖励他一辆自行车,周末,他打算带着同学骑车“压马路”炫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须年满16周岁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购买身份证租房住: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购买身份证租房住?3《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14岁的小猛身体强壮,为了有钱花,他经常和同伴去某小学旁的小巷拦截小学生,抢夺钱物并威胁不准告诉家长,并扬言我们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违反法律?岁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幼儿园的王浩同学失手将同学李明推倒,导致李明受重伤,李明的家长将王浩和他的父母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王浩坐牢。违反法律?岁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5活动四 懂责任王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王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一天,和邻居刘律师聊天,王阿姨说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家务也不迟。关于做家务,你是怎么看的?刘律师也认为,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中的医院,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而且刷碗、扫地这种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能培养我们的能力,让我们从小树立责任意识。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法律也没有强制规定我们劳动,但我们是家里的一份子,理应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我来说一说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也有自己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孝亲敬老等方面,我们同样有自己应尽的义务。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但是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应该尽到家庭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你同意最后一个同学的观点吗?是呀,我们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却可以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让它们变得更美好。做一做:1.在家里帮着大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2.在校园、街道,捡一捡看到的垃圾。课后延学未成年人成年人8.我们受特殊保护我们是未成年人不同年龄,不同意义承担相应责任十八周岁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1课时:我们是未成年人主备: 学校: 审核: 复核: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育人目标 法治观念:知道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责任意识:懂得未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体会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教学难点 懂得未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课 前 预 学 1.问一问:问问家长、邻居,在他们眼中未成年人有何特点。 2.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国家的成年年龄和一些特殊的年龄节点。 3.调查了解:家长会上,老师让家长说一说对未成年人的看法。拍成视频上课用。 通过课前搜集访问,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准备。课 中 导 学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8课的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问题设计:课题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呢?师相机引出“未成年”。 活动一 知概念 1.设问:未成年人指哪些人?(教材P72) 2.阅读知识窗: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ppt) 3.出示法律条文ppt:了解中国的法定成年年龄。 4.教师小结:我国未成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ppt) 活动二:明特点 设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为什么都要区分成年和未成年呢?未成年人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1.家长眼中的未成年人 播放家长会上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看法。 ①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②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 2.同学眼中的未成年人 问题:你认同家长们的这些看法吗?你认为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殊之处?说一说吧。 3.观看案例1,提问:看了这则案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观看案例2,提问:看了这则案例,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5.全班交流。 6.教师小结:正因为未成年人从体力、智力、自制力、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未成年人比较特殊,需要受到特殊对待。 活动三:学法理 过渡语:在我国,成年之前的不同年龄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重要的年龄节点,说一说不同的年龄节点分别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 年龄 (周岁)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法律依据6-7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8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九、二十条12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14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的最低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16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二条18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三条分析以下几个案例,判断对错,找出依据,并和小组同学交流。1.小明已经7岁了,他讨厌上学,他的家人决定让他在家自学成才。 2.三(2)班的王涛考了第一名,他的父母奖励他一辆自行车,周末,他打算带着同学骑车“压马路”炫耀。3.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4.13岁的小猛身体强壮,为了有钱花,他经常和同伴去某小学旁的小巷拦截小学生,抢夺钱物并威胁不准告诉家长,并扬言我们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5.幼儿园的王浩同学失手将同学李明推倒,导致李明受重伤,李明的家长将王浩和他的父母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王浩坐牢。 教师小结:这些年龄节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赋予了我们相应的权利,也提示我们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活动四:懂责任 过渡语:法律规定这些年龄节点,也是为了保护我们更好地成长。那我们在享受这些权利的同时,该不该履行义务呢? 1.出示王阿姨的故事,关于做家务,你是怎么看的? 学生预设①: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法律也没有强制规定我们劳动,但我们是家里的一分子,理应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 学生预设 ②:而且刷碗、扫地这种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能培养我们的能力,让我们从小树立责任意识。 2.追问:除了在家,我们还能在什么地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3.讨论交流 学生预设①:虽然我们是未成年人,但是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应该尽到家庭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学生预设 ②: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也有自己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孝亲敬老等方面,我们同样有自己应尽的义务。 5.相机小结:是呀,我们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却可以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为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让它们变得更美好。 开门见山引入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通过阅读知识窗、中国法律条文等知道“未成年”的概念。 通过与成年人相比,启发学生发现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理解为什么未成年人要受特殊保护。同时,以此为学生理解未成年人需要专门法律保护作铺垫。 结合具体法律规则让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明白成年之前的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各年龄节点的注意事项,教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作例,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讨论做家务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即便未成年仍然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课 后 延 学 做一做: 1.在家里帮着大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在校园、街道,捡一捡看到的垃圾。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明白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义务。板书设计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我们是未成年人 不同年龄,不同意义 承担相应责任 十八周岁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 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1课时 我们是未成年人教学课件.pptx 录音1.mp3 录音2.mp3 录音3.mp3 录音4.mp3 录音5.mp3 录音6.mp3 录音7.mp3 录音8.mp3 录音9.mp3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1课时 我们是未成年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