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2课时:专门法律来保护主备: 学校: 审核: 复核: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育人目标 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初步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和守法的观念;感受国家、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 健全人格、法治观念、政治认同: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用哪些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 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学会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有效预防犯罪,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责任意识。教学重点 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三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了解这三部法律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价值。教学难点 初步尝试利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了解自身参与社会法律生活的正确途径。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课 前 预 学 1.查一查:和大人一起在网上查一查我国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2.想一想:预习74页“活动园”,想一想国家制定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意义。 3.写一写:P77活动园认真阅读、分析饼状图,尝试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几点建议。 通过课前搜集访问,查找资料,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准备。课 中 导 学 导入部分:直接引入 请大家跟着老师乘上“法治专列”一起去更多地去探索学习吧!(出示PPT) 活动一:法治之窗 1.学生观看视频导入。(播放未成年人犯罪警示视频--张星星的忏悔) 2.提问:张星星多少岁?她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 3.提问:他犯了什么罪? 4.追问: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5.教师小结:因为未成年人有着这些特殊之处,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保护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专门法律来保护》。 活动二:法律之家 1.过渡语,欢迎同学们来到第二站——法律小博士之家。 2. 预习检测:哪位同学愿意充当“法律小博士”,为大家介绍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有哪些?(贴板书)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预习检测:说一说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有什么意义 ①指名交流。 ②小结:未成年人关系到一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未来。社会上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把侵害对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能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4. 预习检测: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①指名交流。 ②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良好品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而保护未成年人。 5.教师小结:国家为了保护我们未成年人,专门制定了这三部法律。 活动三:法律讲堂 1.法律讲堂第一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选内容。 (2)出示课中学习单: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完成课中学习单。(老师提前发课中学习单) (3)请一个组的同学汇报一下判断结果。 (4)老师小结,引出案例1:我想上学 提问:请问小丽的爸爸可以不让小丽去上学吗? 追问:为什么呢? 找一找:请各位同学查看导学单上的法律知识锦囊,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有关的法律条款来为我们作答。 ppt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讨论: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我们知道小丽的爸爸不让小丽去读书是错误的,我们该怎么帮助小丽呢 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发言。 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强调教育的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2.法律讲堂第二节——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 (1)学习要求: 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哪几方面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大家可以在知识窗里找找答案哦) (家庭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 (2)分小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讨论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规定有哪些内容 a.指名交流。 b.小结:明确了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内容。 ②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a.指名交流。 b.小结:有些特殊家庭不尽保护义务,学校未全面履行保护义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毒害未成年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这两部法律有了新的认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我们未成年人必须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板书:权利)。 3.法律讲堂第三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视频:未成年人打架斗殴 (2)讨论:请问受到欺负时,暴力回击可以吗?(拿出老师给导学单的寻找小锦囊,找出相关的法律条文。) (3)ppt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 (4)小结:小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我们不能做什么,这是我们未成年人应履行的(义务)。感谢这三部法律为我们共同护航! (5)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从小要养成什么习惯呢 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我们要自觉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学习:77页《知识窗》内容 (1)P77活动园:认真阅读、分析饼状图,尝试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几点建议。 ①指名交流。 ②我的建议:加强对未成年人普及抢劫、盗窃等犯罪的法律知识,使他们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加强对未成年人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③教师小结:a.健康成长b.良好教育c.支持和关心d.安全意识e.社会活动f.防范网络犯罪 (2)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收获? (3)讨论交流 5.小结: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为新授课做好准备。 通过播放视频快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视频中犯罪现象以及共情心理,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体会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性。 通过预习“活动园”,同学对关于专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的探讨与交流,以及结合课前调查的结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问题是一个事关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认识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最大目的是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对错判断、阅读条款、情景再现、解读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对三部法律的主要内容、重要条文、特点和价值形成初步的认识。初步尝试运用法治思想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知道自身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课 后 延 学 出示情景:五一节,张阿姨带着10岁的儿子去A植物园去游玩,卖票的工作人员认为张阿姨的儿子个子太高,门票没有进行优惠,于是张阿姨就把A植物园投诉了。 1.请思考A植物园的做法是否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权益? 2.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请把你的建议写下来,在下一次的主题班会上进行分享。(提前发放建议卡片) 3.利用课余时间,可以更多地学习、了解这三部法律。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社会问题,学会利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板书设计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专门法律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权利 义务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 我们受特殊保护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第2课时 专门法律来保护课前预学课中导学说一说: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社会上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把侵害对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国家对国家机关的依法追责也是一直严格执行的。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有什么意义?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能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未成年人关系到一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未来。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而保护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良好品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学习提示:1.读一读: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选,了解其内容。2.找一找:对照课中学习单,找出相应的法律规定。3.判一判:仔细对照法律条文,做出相应的判断,组内交流判断的理由。√√√×不可以。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强调教育的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学校未全面履行保护义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毒害未成年人。有些特殊家庭不尽保护义务。不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这两部法律有了新的认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我们未成年人必须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 )。权利未成年人打架斗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判一判:受到欺负,暴力回击可以吗 不可以。小法官义务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从小要养成什么习惯呢?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我们要自觉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根据某省2019年公布的一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该省2018年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P77活动园:认真阅读、分析饼状图,尝试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几点建议。加强对未成年人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未成年人普及抢劫、盗窃等犯罪的法律知识,使他们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1.健康成长2.良好教育3.支持和关心4.安全意识5.社会活动6.防范网络犯罪建议: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课后延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mp3 2.mp3 3.mp3 4.mp3 5.mp3 6.mp3 7.mp3 8 我们受特殊保护第2课时 专门法律来保护 教学课件(二稿).pptx 8.mp3 录音1.mp3 录音2.mp3 录音3.mp3 录音4.mp3 录音5.mp3 录音6.mp3 录音7.mp3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2课时:专门法律来保护(二稿).docx 视频素材:未成年人张星星.mp4 视频素材:未成年人打架斗殴.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