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37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37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五课 中国外交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问题导引:
1. 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 我国外交政策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重点)
4. 中国外交政策经历了哪些阶段?
5.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理念?意义?
6.十九届四中全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
7. 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
联苏反美:“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严峻考验:“两个拳头出击”
大发展:“一条线”、“一大片”
新调整:独立自主,不结盟,全方位开放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请你补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体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的事例。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崭新篇章由此翻开。
1964年
中法建交,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建交的大门。
1972年
美国总统访华,两国签署联合公报。
1953年
周恩来在对外交往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1年
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究与分享 P42
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含义
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见P43《相关链接》)
2.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1)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3)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注意: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外交
政策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决定
决定
原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国家利益的变化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原因: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比较: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立场
宗旨
基本目标
基石/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内目标),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外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4个基本内容(重点)
3.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4个基本内容(重点)
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表现:“八个不”(相关链接P43)
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
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不歪曲;不称霸
结伴 ≠ 结盟
伙伴关系: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及损伤第三国的利益,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结盟关系:缔结军事同盟,统一部署军事力量,统一行动,借超级大国争霸,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集体安全条约
美日安保条约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我国的伙伴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
永久战略伙伴关系:哈萨克斯坦。
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白俄罗斯。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11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39国):欧盟、英国、法国、巴西、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委内瑞拉、蒙古、沙特阿拉伯、伊朗等。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共1国):德国。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8国):韩国、阿富汗等。
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若干国):朝鲜等。
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印度。
战略互惠关系:日本。
独特的新型大国关系:美国。
原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4个基本内容(重点)
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
中国出兵人数位列5个常任理事国之首,常年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2500多名维和军人,分布在9个维和任务区。
中国所承担的维和摊款逐年增加,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中国还设立了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军队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过程中,既努力为东道国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又积极参与社会重建、民生改善、人道主义援助等工作。
中国派出维和部队超过4万人次;新建和修复1.7万多公里道路和300多座桥梁;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1.4万多枚;运送各类物资器材超过120万吨,运输总里程1300多万公里;接诊病人24.6万余人次。中国有16名维和军人不幸牺牲,数十人因病因伤致残。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于9月8日在出席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时宣布,根据阿富汗人民需要,中方决定紧急提供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粮食、越冬物资、疫苗和药品。待安全等方面条件具备后,中方愿帮助阿富汗建设有助于改善民生的项目,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和经济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对于朝鲜核问题,我国历来主张并积极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赞成半岛无核化,反对大规模是杀伤性武器在朝鲜半岛的扩散。这不仅仅是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需要,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同时,我们认为,朝鲜的安全必须得到切实的保证。只有通过有关各方建设性的对话、磋商和真诚合作,才是最终解决朝鲜和问题唯一正确和有效的途径。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思考:我国这么做的目标?
对内: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对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首要目标
重要目标
(符合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最高利益)
做法: 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决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4个基本内容(重点)
2021年是中巴建交70周年。70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精心培育下,中巴关系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两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相互支持,患难与共,培育了“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的全天候友谊,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国家之间互信合作、和谐相处的典范。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思考:我国这么做依据的准则?
(4)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4个基本内容(重点)
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地位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所承认和接受。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保证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坚持这一准则。
问题:下述材料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内容?
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近期美军舰过航台湾海峡。汪文斌表示,中方将继续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应对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俄乌冲突下,中国既不趋附于西方制裁俄罗斯,也不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
宗旨
基本目标
基石/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
【观点辨析】
(1)我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了同沿线成员国以共同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2)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
(3)合作共赢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世界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5)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
×
×
×
典例1 针对一些国家无视历史、法理与事实,对南海问题说三道四,我国明确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南沙岛礁上的任何行动都是正当的,其他国家无权对此说三道四。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
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B
课堂巩固练习
典例2 国家领土“一寸山河一寸金”,神圣不可侵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的,其首要两条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②是我国外交活动长期贯彻的基本准则
③是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能够有力维护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D
课堂巩固练习
典例3 中国曾积极促成旨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机制,促成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最终达成,又积极推动叙利亚、乌克兰、中东等热点问题的政治对话进程,通过APEC、G20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这表明我国
①是促进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领导者
③在开展对外活动中积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课堂巩固练习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三个阶段):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3)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2.习近平外交思想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作用: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2)目标使命: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而且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
(3)核心要义: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4)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1.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坚持以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5.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6.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7.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8.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9.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0.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2.习近平外交思想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5)优越性:
①这一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
②这一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6)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
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具体而言:
①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③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外事工作制度P46相关链接
2.习近平外交思想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统一领导、协调配合、法治建设
五位一体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公共外交是补充。
3.中国外交成就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3)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何在?
思维拓展与认识升华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主导作用
领导作用
重要力量
积极因素
建设性作用
×
×
注意:哪些词语能合适表达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国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含义
决定因素
基本内容
5.1
中国
外交
政策

形成

发展
从金砖国家峰会到中非合作论坛,从亚太经合组织到C20 峰会,中国主张的开放导向、发展导向、包容导向、规则导向等凝聚着世界共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再次为世界经济注人信心与活力。“向东看”成为世界目光的习惯性视角(  )
①是因为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居领导地位
②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
③基于中国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
④表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 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并不居领导地位,并且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未形成,①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④错误。“向东看”成为世界目光的习惯性视角是因为中国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也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②③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