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节 直线运动 学案(2课时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第三节 直线运动 学案(2课时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第三节 直线运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3.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4.初步体会用图像法来研究问题的方便。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难点: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课堂学习】
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会了速度的计算,但我们发现身边物体的运动多种多样,有直线的、有曲线的、有速度是不变的、有速度是改变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最简单的直线运动。
一、匀速直线运动
(一)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实验与记录:
1.内径约为0.8cm、长约100cm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
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或倾斜)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气泡的运动路线是 (直/曲)线。
3.如何测量气泡从0点运动到20cm、40cm、60cm和80cm处所用的时间?
4.按照设计方案做实验,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计算出各区间的时间和相应的速度。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20 40 60 8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区间sˊ/cm 0~20 20~40 40~60 60~80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ˊ/s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
5.注意点:
(1)实验中既要记下气泡运动的路程,又要测出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如果两项同时做会很不方便,可以事先用刻度尺测量好一些固定的路程,用红线或橡皮筋做出标记,实验过程中只用秒表记录时间;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水中滴几滴墨水;
(2)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目的是使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速度趋于稳定,同时便于计时);
(3)秒表测时间之前,可以先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其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计时以气泡的上端为准。
(4)如果气泡速度过快,时间就难以测准,在气泡运动较快时可将玻璃管适当倾斜。
交流与小结:
1.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坐标图上画出s-t图像(或v-t图像)。(作图方法: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对应的点的位置,然后根据点的走势,将其连成平滑的曲线。)
2.总结气泡运动的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之后,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近似相等/不相等),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 (正/反)比,运动的速度可以看做是______(不变/改变)的。
(二)匀速直线运动
阅读:课本P114匀速直线运动
总结:1.定义: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___ _ _内,通过的____ __ __;
3.注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是定值,与路程、时间__ __(有/无)关。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常见的,一般我们只能取物体运动的某一段路程,或者是近似地把物体的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例如,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的运动;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的运动;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等等。
二、变速直线运动
阅读:课本P114变速直线运动
照片中的苹果是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拍下的,苹果自由下落时的速度变化有何特点? 。依据是什么? 。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在粗略描述其运动情况时,仍可使用v=s/t表示速度,但这个速度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总结:1.定义: 叫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般
(相等/不相等)。
3.平均速度:其公式是v=s/t;平均速度 (是/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反映的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平均运动快慢,所取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可以不同,所以在说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才有意义。
【小结】
1.按照物体运动的路线不同,可以将运动分为_ __运动和____运动,直线运动又分成____直线运动和____直线运动。
2. 叫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是可以近似地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的? 。
3. 叫变速直线运动,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般是 的, 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当堂检测】
1.一个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经5s落地,已知小球最后2s下落的高度是80m,则小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小于40m∕s B.等于40m∕s C.大于40m∕s D.无法确定
2.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用时12s跑完全程,在终点的速度为10m∕s,他跑百米内的平均速度是 。
3.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比兔子跑得快。
C、由于兔子中途睡觉了,所以无法比较。 D、乌龟平均速度比兔子平均速度大。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1)和(4) B.(2)和(3) C.(2)和(4) D.(1)、(2)和(3)
课后巩固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 A.等于4m B大于4m C 小于4m D 以上均有可能
2.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D.路程与速度无关
4.下列运动中最接近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奥运会上百米赛跑 B.自由下落的小球
C.站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上楼的顾客 D.从滑梯上滑下的幼儿园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A.v甲>v乙 B.v甲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
7.小红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她家离学校720m,那么她从家到学校需要 min,每天开始上第一节课为8:00,为了不迟到,她最迟 从家里出发.
8.某同学在百米跑道上先以8米/秒的速度跑完64米,然后以6米/秒的速度跑完余下的路程,则他跑完全程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
9.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___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m/s.
10、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做 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成“小于”)
11 . 在“研究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设计实验:在此实验中,我们是要研究__________(玻璃管/水柱/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你认为__________(甲/乙)同学的方案正确;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__________;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5 10 20
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快/慢);
(5)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
第三节 直线运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定方法; 2.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能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重点难点】
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准备】
1.关于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长
C.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2.用声呐测量海洋某处的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如果发出信号6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那么海洋被测处的深度约为多少米?
已知:
求:
解:
答:
【课堂学习】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定
下表是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1991年在日本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100m跑的数据:
距离/m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时间/s 0.00 1.88 2.96 3.88 4.77 5.61 6.46 7.30 8.13 9.00 9.86
刘易斯在这100 m的运动过程中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是/不是)。
为什么刘易斯在这100 m的运动过程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100m的运动过程中,哪个10m路程段的速度最大?哪个最小?有没有哪段路程中速度相等?
总结: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在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前提下,可以:
1.看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
2.看在相同路程中,物体运动的时间是否相同;
3.看物体通过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s/t)是否相同;
4.利用s-t或v-t图像进行判断。
二、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动能
湍急的河水能推动水磨;空气的水平流动形成风,风可以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踢出去的点球能将运动员撞倒。这些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总结: 叫做动能。
三、计算
例题1.一列长36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
求:(1)火车运行的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3)火车通过隧道内某一路灯所用时间。
分析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指的时间是从火车头刚进隧道开始到火车尾离开隧道结束。
分析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指的时间是从火车尾进入隧道开始到火车头出隧道所用时间。
分析3:“火车通过路灯”指的时间是从火车头通过路灯到火车尾通过路灯所用的时间。
例题2.唐朝大诗人李白根据北魏散文家郦道元“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句子,写成千古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请估算出该船的平均速度。
已知:
求:
解:
答:
【当堂检测】
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2m,一列长428m的火车完全通过整个铁路桥用了6min,试计算:(1)这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从车头驶入正桥到车尾离开正桥共需多少时间 (2)车上某一乘客通过正桥需要多少时间
已知:
求:
解:
答:
课后巩固
1.拖拉机在一分钟内通过18米,问拖拉机的速度v=_____m/s=____km/h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有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 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m/s B.8 m/s C.6.25 m/s D.3.75 m/s
4. 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用时100s,全部在隧道中运行用时60s.求:
(1)火车行驶的速度;
(2)该隧道的长度.
已知:
求:
解:
答:
5.某一时期,上海到南京T72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刻 09:39 10:29 11:47
发车时刻 09:00 09:43 10:33
路程/ km 0 84 165 303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已知:
求:
解:
答:
列车在哪个路段速度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思考)
6、汽车从甲站出发头20s前进了100m,然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min,再用了4s前进了50m,到了乙站停车。求:
(1)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
(3)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
7.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全线提速,提速前列车平均速度约为58km/h,提速后全程平均速度达78km/h,提速前全程运行时间为65h,提速后全程运行时间为多少小时 京乌线全长约多少千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