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理解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坚定制度自信。2.科学精神:结合家庭收入具体情况,了解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3.法治意识:增强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收入、合法劳动致富的观念。4.公共参与:能够说出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难点:4.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5.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的措施6.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三课前预习一、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44(1)内容: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对应地就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 P45(1)地位、性质: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存在的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2)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意义、原因、优势:①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要素分配) P45要素 劳动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资本 储蓄存款获得的利息、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或股权转让收入、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知识 稿费等收入技术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等管理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土地 土地、房屋的租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等意义 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4、居民收入来源 P461.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2.★★★途径:按性质分 按劳分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国有、集体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村的联产计酬收入)按要素分配(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科技入股收入;租金收入;私营企业工资奖金津贴;非公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稿酬收入;个体经济收入;)按获取途径分 劳动性收入 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个体收入等财产性收入 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其他收入形式 经营性收入 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 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企业对非盈利组织的捐赠。5、★★★劳动 P47(1)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2)要求①要弘扬劳动精神,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②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③要鼓励全体劳动得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P472、★★★措施、如何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P47-49(1)理顺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2)两个基本同步: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3)初次分配: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按劳分配为主);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再分配: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5)第三次分配: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6)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低、扩中、调高)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7)消除贫困:必须坚持消除贫困,贫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8)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收入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7)制度保障: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四精讲点拨五思维导图六自我检测1.下面是某国企软件工程师2022年全年的收入情况,工资60000元,奖金40000元,为某私企软件开发所得15000元,公司股票收益20000元,房租收入5000元。该工程师( )工资 奖金 为某私企软件开发所得 公司股票收益 房租60000 40000 15000 20000 5000①按劳分配收入为75000元②非劳动收入为25000元③劳动总收入为115000元④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收入为25000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财务负担较重、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企业的“急难愁盼”有赖于更强有力的支持。以下政策支持发挥作用的路径正确的是( )①信贷支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纾解“专精特新”企业困难②人才支持:提高企业工资待遇→吸纳专业技术人员→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③财税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纳税负担→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③平台支持:搭建孵化平台→整合发展所需配套资源→增强“专精特新”企业信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现在门诊慢性病也可以跨省直接结算了,以后医保报销不用带着单据两地跑了。”2023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44家医院开通异地门诊慢性病直接结算服务,这一做法( )①将人民至上理念,转化为医保惠民实效 ②完善医保服务,破解异地就医堵点难点③健全社会保险,出于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 ④降低患者医疗风险,彰显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3.5万件有市场化前景、易于推广实施的专利试点开放许可,匹配推送至7.6万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近8000项。2023年义乌首批“共享专利”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并面向全省企业开放许可。上述举措( )①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了更加顺畅的平台②有利于调动相关主体进行专利研发的积极性③能够极大提高专利发明人的转移性收入④确立了技术在生产中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年4月底,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国家发改委就加强居民增收工作作了研究部署,要求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加大稳就业工作力度,发挥好最低工资、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指导线等机制作用,强化重点群体支持帮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积极探索促进居民增收有效路径。此举旨在( )①理顺收支关系,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②调节收入分配,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③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④增加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今年以来,山东全面规范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工作,在实现“统一信息系统、统一事项名称、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经办材料和表单、统一办结时限”五统一基础上,将参保登记、待遇登记、注销登记及一次性待遇支付、修改参保信息、中断参保、恢复参保、查询打印个人权益记录等7个事项纳入“全省通办”,实现了居民养老保险90%以上依申请办理业务的全省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化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调动居民参保的积极性③降低居民养老负担,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④破解养老保险属地化管理难题,为参保群众提供便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以“公司牵头、村集体入股、市场运作”模式,某村成立了牧业有限公司,探索“资产出租、资金入股、资本经营”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同时该村盘活土地资源,用于辣椒及水果种植,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模式,促进了农村兴旺,农民增收。该村做法( )①变革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了制度创新②丰富了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壮大农村经济③增加了村民的转移性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④实现了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充分体现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的价值。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②是落实我国分配政策和制度的具体体现③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④有利于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3年8月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路径,以下推导合理的是( )①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加转移性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创新社会保险形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丰富农业保险品种→优化农业保险结构→农民获得风险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④健全培训就业机制→提高就业困难人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信心→实现共同富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针对寒潮来袭,气温大幅度下降,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迅速对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孤儿、独居、以老养残等特殊困难人群进行探访,坚决避免困难群众因得不到应有的救助而受冻的事件发生。材料中的社会救助是( )A.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B.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C.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D.有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共同富裕作出全面擘画、系统设计,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已经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部署: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资本健康发展,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为何要坚持“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2)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推进共同富裕。参考答案自我检测1.C2.D3.A4.A5.C6.B7.D8.D9.D10.C11.(1)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进展。②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共同富裕作出全面擘画、系统设计,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2)①推动共同富裕,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②推动共同富裕,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③推动共同富裕,还要注重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考生若答“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