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的社会保障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统编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我国的社会保障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统编版必修2

资源简介

4.2我国的社会保障
一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认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国家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科学精神: 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据我国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公共参与:运用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知识,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了解社会保障的构成及主要内容。
2.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难点:3.理解和运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4.阐明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明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课前预习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必要性: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 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
2.社会保障的含义: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1)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2)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5.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比较
基本形式 地位 保障对象 作用 实施
社会 保险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社会 救助 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最后一道防线” 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保障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社会 福利 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政府实施
社会 优抚 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 有利于社会稳定;鼓舞士气,提振民族精神 政府实施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比较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
费用来源 全部由个人承担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担
保障对象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法律规定有权享受社会保险的人
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障,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②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3.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①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②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总之,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等、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精讲点拨
五思维导图
六自我检测
1. 2022年,我国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5万亿元。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另一方面,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即提前退还企业尚未抵扣的税款),退税资金约1.5万亿元,全部直达企业。对该政策发力“稳增长”的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扩大有效投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②稳定和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③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④稳定就业,巩固收入增长基础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2. 我国已基本建成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覆盖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在内的5700万人口。该平台可通过数据比对等手段,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基层在查访核实后,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落实救助帮扶措施,实现了“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该平台的使用( )
①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有助于兜牢民生底线
②维护了困难群众利益,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③畅通了公共服务供需对接渠道,有助于增强政府执政能力
④运用了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管理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为进一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率,构筑群体免疫屏障,三明市政府推出“重磅”福利为全市中
小学生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属于(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4 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5.据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到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十万亿元。针对老年群体的商业保险。将在养老领域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例如善诊公司,面向60岁+人群推出一款老年医疗险,采用“两段式”模式:即先购买防癌险获得基础保障,再根据赠送体检服务筛选优选体,对优选体进行权益升级,获得一般医疗保障。对上述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业务认识正确的是( )
A.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费用
B.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等初次分配调节机制的表现
C.通过市场化的金融创新来保障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D.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6.为解决民生问题,我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有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这一做法的传导路径是( )
A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居民收入增加——居民购买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
B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C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调节社会分配——增加社会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7.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而建立的一种________制度,是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北京市城乡低保标准从家庭月人均900元调整为l 000元。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从家庭月人均1 410元调整为2000元。(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8. 由于军人在从军期间保家卫国,承担着作战及其他急难险重任务,作出了常人难以作出的贡献,需要国家给予特殊保障。我国将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作为对象的保障制度称为(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9.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发展,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逐年提高。这有利于( )
①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缓解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
③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④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1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启动。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所有省份完成基金财务系统部省对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本账”基本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五统一”,即统一缴费政策、统一基金收支管理、统一待遇调整、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办服务管理。这有利于( )
①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②加大社会保险费对个人所得税的抵减作用
③实时查询缴费信息,在线申领社会救助金
④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企业不仅负责生产,还承担着职工养老、医疗、待业人员的绝大多数费用。
材料二 政府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应当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各项基金补助、经费补贴、税收减免、历史成本补偿等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单位和个人是社会保障的受益者与缴费提供者。各类用人单位要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得随意少缴、漏缴与缓缴,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社会组织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慈善组织、社团组织、社区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应当发挥自身优势,为建设社会保障大厦添砖加瓦。市场是社会保障项目的重要提供者。各类市场主体应当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保障需求出发,开发多种多样、适合的产品,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的高层次保障需求。
(1)材料一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后果 你认为我们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自我检测
1B
2D
3C
4D
5C
6D
7B
8C
9C
10D
11【答案】(1)①材料一的问题会无形中增加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就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