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等新物质。
A.水和氮气 B.水和氧气 C.水和二氧化碳
2.下列是合理用脑的良好习惯是 。
A.通宵玩游戏 B.通宵做功课 C.充足睡眠
3.下列行为中,( )不是针对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A.戴口罩 B.戴耳罩 C.安装空气净化器
4.同样材料的物体,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就最大了。
A.红 B.白 C.黑
5.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能力与_______有关。
A.颜色、角度、受热面积 B.颜色、出厂日期、受热面积
C.颜色、高度、受热面积
6.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用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上方,蜡烛会熄灭。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水面会(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7.( )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A.眼睛看不到被挡住的物体
B.眼睛看不到远处的物体
C.眼睛看不到处于黑暗地方的物体
8.___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A.望远镜 B.照相机 C.潜望镜
9.把水倒在大小相同的玻璃杯、铁杯、塑料杯中,在( )里凉得快。
A.玻璃杯 B.铁杯 C.塑料杯
10.以下物体能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的是( )。
A.平面镜 B.小水滴 C.积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 )在我们的背部中央,藏在( )里,与( )相连。
12.氮气的用途:用于( )手术;用作灯泡( )用于生产( );用于( )
13.放在空气中的苹果片会变成( ),放在柠檬汁中的苹果片( )。
14.调研方法有( )、( )等。记录信息常采用( )、( )和( )等方法。
15.家庭污染:①劣质装饰材料和家具会挥发出( ),使人产生( )、( )、恶心、呕吐、鼻塞等症状。②煤气泄漏会使人( )。
16.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 )。
17.月光不是月亮本身发出的光,所以,月亮不是( )。
18.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
19.不同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 )。
20.地壳的运动变化对( )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 ),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 ),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 )、( )。绝大多数( )是由( )形成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21.成年人脑的重量约为1400克。( )
22.木头和石头不会传热。( )
23.保温瓶的软木塞是热的良导体。( )
24.噪声、雾霍、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 )
25.噪声污染可能会造成听力下降。( )
26.散热器一般涂成黑色。( )
27.不喜欢动脑筋想问题,会造成智力减退、记忆早衰等。( )
28.听到很大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对身体的保护。( )
29.常见的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 )
30.利用镜子可以把光反射到黑板上。( )
四、连线题(共10分)
31.生活中人们有很多防锈的方法,请你将下面这些物品与它们最合适的防锈方法连起来。
大铁门 涂油
菜刀 刷漆
洗脸盆 电镀
车链条 保持干燥
水龙头 搪瓷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2.岩石有哪些用途?
33.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物体在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4.什么是光源?光源分为哪两类?
35.怎样预防近视?你有什么好的措施?
六、实验题(共10分)
36.小明同学正在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实验。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1 图2
(1)手电筒的光从1号卡纸上的小孔射入(如图1),最终( )在纸屏上形成光斑;手电筒的光从1号卡纸上的小孔射入(如图2),最终( )在纸屏上形成光斑。【选填“能”或“不能”】
(2)请帮助小明同学将实验记录表补充完整。
光的传播路线实验记录表
卡纸的摆放 能否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三张卡纸排成整齐的一列 ( )
只把2号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 ( )
只把3号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 ( )
(3)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我们能得出结论是:光是沿( )传播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2.C
【详解】A.通宵玩游戏是不合理用脑的习惯,不符合题意;B.通宵做功课是不合理用脑的习惯,不符合题意;C.充足的睡眠是合理用脑的习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B
【详解】空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戴口罩、安装空气净化器都是针对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戴耳罩是针对噪音污染的防护措施。
4.C
【详解】在物体的表面涂上黑色,物体吸收太阳热的本领就最大了,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太阳能热水器为了更大效率的利用太阳能,在颜色、角度、受热面积等方面做了较多设计,颜色较深、尽量与太阳光垂直、增大受热面积等。出厂日期与利用太阳能无关。
6.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用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上方,发现蜡烛一会就熄灭了,同时瓶内的水面会上升。这是因为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蜡烛燃烧消耗掉了瓶内氧气,瓶内空气数量减少,导致水面上升,水进入瓶内。故A选项正确。
7.A
【详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被挡住,无法通过。所以眼睛看不到被挡住的物体,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眼睛看不到处于黑暗地方的物体、眼睛看不到远处的物体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无关。
8.C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
9.B
【详解】热的良导体:铜、铝、不锈钢、铁;热的不良导体:陶瓷、纸、塑料、木头、玻璃、皮革、保温杯。所以把水倒在大小相同的铁杯里凉得快。
10.B
【详解】阳光是一种混合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阳光通过小水滴也能发生色散现象,彩虹就是这个道理。平面镜、积水能够反射光线,无法分解光。
11. 脊髓 脊柱 脑
【详解】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全身各处。
12. 医疗 填充气 氮肥 储存食物
【详解】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的作用:①用作保护气体,防止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气氧化,比如储存食物;②用于化合物制造,如化肥氨、硝酸等化合物制造;③液氮可用作深度冷冻剂;④还可以用于医疗手术、用作灯泡填充气。
13. 褐色 不变色
【详解】苹果中含有一种叫做氧化酶的物质,苹果皮破了以后,这种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就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苹果变色。苹果变色属于化学变化,放在空气中的苹果片会变成褐色,所以变色的苹果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放在柠檬汁中的苹果片不变色。
14. 实地考察 查阅资料 拍照 绘图 文字记录
【详解】调查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调查效果的好坏,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自己的实际,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所调查的问题、客观环境和调查者自身主观条件来选择。常用的调查方法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实地考察等。记录信息常采用拍照、绘图和文字记录等方法。
15. 有害物质 乏力 头晕 一氧化碳中毒
【详解】劣质装饰材料和家具挥发出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害,使人产生乏力、头晕、恶心、呕吐、鼻塞等症状;一氧化碳有毒,家用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发生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开窗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6.热的良导体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
17.光源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光不是月亮本身发出的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18.直线
【详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就会在物体后方形成影子。
19.不相同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不同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
20. 岩层 弯曲变形 断裂 震动 山崩地裂 房屋倒塌 地震 地下岩层断裂
【详解】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 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1.√
【详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400克,大脑的质量约占脑重的80%。大脑的形状很像一个核桃仁,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脑皮层皱在一起,摊开后有效面积大约有4张A4纸大。
22.×
【详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存在差异,木头和石头导热慢,散热慢,它们导热性能差,属于热的不良导体,但并不是说它们不会传热,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软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为了让暖瓶更保暖,热水瓶瓶盖用软木塞制作。
24.√
【详解】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不生病就算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身体健康不仅与生活习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还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噪声、雾霍、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
25.√
【详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嘈杂、刺耳的声音,或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或者不正确使用耳机,或者有不良的用耳卫生习惯等,都可能使我们的听力受到损害。
26.√
【详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为加快热传递,散热器一般由多组金属片组合而成,一般涂成黑色,深色散热快。
27.√
【详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令大脑很“受伤”的习惯有持续用脑和不爱用脑等。如果脑长时间工作会疲劳,出现头晕、头疼、健忘等症状;不喜欢动脑筋想问题,会造成智力减退、记忆早衰等。题干正确。
28.√
【详解】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平时要注意做好自我防护,听到很大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减小过强音量对耳朵的影响,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9.√
【详解】导热性是物质传导热量的性能。一般说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各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的速度不同。
30.√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汽车的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万花筒。利用镜子可以把光反射到黑板上,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光的反射,要求学生掌握利用镜子可以把光反射到黑板上。
31.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大铁门可以用刷漆隔绝空气来防止生锈,菜刀可以用保持干燥隔绝水来防止生锈,洗脸盆可以用搪瓷隔绝空气来防止生锈,车链条可以用涂油隔绝空气来防止生锈,水龙头可以用电镀隔绝空气来防止生锈。
32.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岩石还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详解】岩石具有广泛的作用,比如说,石头既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生活生产资料、工业原料,可以制成工艺品。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可以用来建房、铺路、修桥等;岩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烧制石灰、水泥等;岩石也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品用品,可以制作石器、磨等;岩石还是重要的雕刻艺术材料用品,可以用来制作玉器、艺术品等。
33.物体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并生成新物质。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物体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并生成新物质。
34.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详解】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太阳、萤火虫、闪电、点燃的蜡烛、灯光都是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如太阳、萤火虫、闪电属于自然光源;点燃的蜡烛、灯光属于人造光源。
35.不在抖动得车上或者走路时看书,不在强光或者弱光下看书写字,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经常做眼保健操等。
【详解】预防近视的方法有:不在抖动得车上或者走路时看书,不在强光或者弱光下看书写字,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经常做眼保健操等。
36. 能 不能 能 不能 不能 直线
【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详解】(1)在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实验时,图1中,三个卡纸上的孔洞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从1号卡纸上的小孔射入,最终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图2中,2号卡纸的孔洞与1号卡纸、3号卡纸的孔洞不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从1号卡纸上的小孔射入,最终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根据光的传播路线实验可以看到,三张卡纸排成整齐的一列,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只把2号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手电光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只把3号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手电光也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3)通过以上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