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模块-问题思维单元一 如何认识问题 课件(共24张PPT)《工匠精神培育课程》(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模块-问题思维单元一 如何认识问题 课件(共24张PPT)《工匠精神培育课程》(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匠心永恒,不负光阴。


培根有句名言: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第八模块 问题思维
工匠精神培育教程
Jiang
Xin
单元一 如何认识问题
目录
单元一 如何认识问题
怎样看待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技能发展四阶段: 一是通过艰苦技能训练“能干好”,二是通过分析理解“能想好”,三是经过科学逻辑思维训练“能说好”,四是总结实践规律“能写好”
如何认识问题
1. 了解如何认识和看待问题;
2. 了解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3. 理解准确表达问题的重要意义;
4. 掌握表达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PART
正确看待问题
01
正确看待问题
学习案例《“铸造大师”毛腊生》,思考问题。
毛腊生获得了哪些荣誉?
毛腊生掌握了哪些专业知识?
毛腊生解决了什么技术难题?
毛腊生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
毛腊生是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席技师、首届贵州省金牌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
正确看待问题
毛腊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工作就要解决问题的,个人的价值就在于能为企业或者行业解决多少实际问题。
毛腊生没有硕士、博士文凭,也没有很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但是靠着自学和培训,成为拥有较高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
他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个人的成长要和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要在工作平台上寻找问题、面对问题,敢于挑战问题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案例解析
正确看待问题
问题是理想状态与现状的差距,是有待解决的事项
问题是阻碍、干扰、制约事物正常运行或健康发展的因素
问题意味着有待解决和消除的缺陷与不足。
知识点击
1. 问题的含义
正确看待问题
① 看得见的问题,指已经发生的问题,如生产车间管道漏油的
问题。
② 需要寻找的问题,指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如产品成本高的问题。
③ 需要预测的问题,指未来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如下一年这条生产线的产能如何的问题。
知识点击
常见的问题有三大类
正确看待问题
(1)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工作,没有遇不到问题的企业。
(3) 能解决问题说明你有价值。面对难题,优秀的人往往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平庸的人则总会为自己的无能寻找借口,逃避责任。
2. 如何看待问题
(2) 敢于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第一时间面对问题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
正确看待问题
(4) 将问题的压力变成工作的动力。。在压力面前,我们只有深挖潜能,将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才会创造出最佳成绩。
问题存在于我们身边每一个角落,看待问题的不同态度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当前,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给我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副作用。如沉迷手机游戏、沉迷手机交友等。有人认为应该限制学生用手机,也有人认为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对于手机使用问题,你持什么观点
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问题辨析
PART
二、 培养问题意识
02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有问题意识,要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01
02
培养问题意识
学习案例《一个敏锐捕捉问题的人》,思考问题。
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有技术要义在精微、不追求极致不罢休的气派;
有十年如一日、反复磨练方成器的信仰。
2.迪克·德鲁看到工人在干什么?
1.迪克·德鲁是做什么工作的?
3.迪克·德鲁发现了什么问题?
4.迪克·德鲁做了什么实验?
5.迪克·德鲁发明了什么产品?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有问题意识,要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汽车厂的工人在喷涂油漆时,需要贴纸进行遮蔽,虽然操作不是很方便,但他们没有问题意识,或者有简单的问题意识,但没有去思考如何改进。
德鲁有问题意识,他发现工人操作中的不方便,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念头。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对常规的工作缺乏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思考改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从德鲁的例子我们看到,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有问题意识,要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惜代价;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
培养问题意识
案例解析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疑惑或难以解决的实践及理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由此驱使人们积极思考,并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及精神状态。
人人都有问题意识,不同的是强弱。问题意识较弱的人通常是发发牢骚,掩饰、回避问题,很少提出建设性的问题。问题意识较强的人经常主动进行提问,努力进行改善。
问题意识彰显的是一种责任意识。只有经常思考,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全面正确地认识问题,科学地分析研判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抓住问题的关键,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积极精准地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彰显的是一种忧患意识。现实生活中,如果缺乏问题意识,缺乏系统性思维,没有前瞻意识,不能在问题变成灾难之前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就会发生危机、悲剧和安全事故。
培养问题意识
知识点击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学会放弃;
问题辨析
有人认为谈问题意识就是找茬,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老是找问题,包括找自己的和找别人的,只能说明这个人有点神经过敏,这样不利于团队的和谐与团结,是不可取的行为,在工作中应该多点服从意识,少点问题意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讲讲你的理由。
培养问题意识
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PART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03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稻盛和夫《干法》: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埋首工作,不知不觉中深耕于内心,陶冶人格,磨练心性,提升灵魂。
学习案例《能做会写的高凤林》,思考问题。
01
高凤林从事什么工作?
02
案例导入
高凤林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03
高凤林什么解决了什么难题?
04
高凤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请用手机扫码二维码,观看匠心筑梦-高凤林
高凤林是车间中成长起来的技术专家,他的事例告诉我们,工匠并不是只会做不会说、只会做不会表达的技术派。
高凤林学习焊接工艺与制造,在负责火箭发动机的焊接过程中,他不断探索问题,总结经验,把经验提炼、升华,写成论文和技术研究报告。
只有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才会实现技术突破。
高凤林能在AMS 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中提出解决方案,说明他不只是会焊接,而是在发动机制造中既懂得原理,又懂得操作,因而才能在关键时刻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高凤林的事例告诉我们,好工匠要有表达问题的能力。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案例解析
知识点击





PART 01
从事自己喜
欢的工作
PART 02
让自己
喜欢上工作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表达问题、发表看法是一项基本能力。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研究发现,表达得好与不好,往往不在于语言的使用,而在于思维是否清晰。
比别人能更快更好
比别人更加能坚持
比别人更具洞察力
金字塔结构是美国芭芭拉·明托提出的一种表达结构。她发现,条理清晰的文章都具有金字塔结构。
这个结构遵循三个原则:
① 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必须是第一层次思想观点的概括;
② 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在逻辑上属于同一范畴;③ 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符合逻辑顺序。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抱怨者
感恩者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1. 是否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句子的效果对比
(1)未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的句子: 约翰·科林斯来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会议了。哈尔·约翰逊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唐克利福德的秘书说,唐克利福德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法兰克福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2) 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的句子: 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 因为这样对科林斯和约翰逊都更方便,唐克利福德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2. 使用金字塔思维结构汇报工作的妙处
假如你是一个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项目开工一个月了,进度缓慢,总部需要听你的工作汇报,你该怎么做呢 可学习这位项目经理的汇报方式。
① 先陈述问题。
② 再介绍原因。
③ 后给出对策
④ 最后提出要求
目前项目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项目进度滞后了一个星期,二是项目成本超支了20%。这两个问题主要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一是没有标准的历史成本数据可供参考,二是部门间的配合意愿不高,三是项目成员经验不足。针对以上三个原因的对策分别是: 一是针对大多数部门没有标准的历史成本数据记录,需要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项目人员指导相应部门做数据整理;二是针对各部门的配合意愿不高,需要由在公司工作5年以上的项目人员发挥老员工的人脉优势,说服各部门同意派人加班以追赶项目进度;三是针对项目成员经验不足,需要调换4名有5年以上项目经验的人员,以避免再发生因经验不足导致项目进度延迟和成本超支的问题。因此,我申请公司派4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替换项目组的4名年轻员工。
问题辨析
日本的金武贵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方法控》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事物的方法、大脑回路的构造、交流方式上的偏好,因此适合的交流方式也各不相同。只有掌握了“自我风格”与“听众喜好”,才能制作出正合对方心意的资料。你认为我们在问题表达上是否有必要掌握一定的逻辑结构
同学们可在讨论的基础上,表达各自的见解。
锻炼表达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结束
Jiang
Xin
如何认识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