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九章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劳动教育》目录测测自我本章目标现象讨论提升认识关键词总结联系实际此刻行动测测自我1.你是否听说过身边有人在生产劳动中出现了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2.你是否认为,作为学生,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与自己无关?3.你是否认为自己具备必要的劳动安全常识?4.你是否能列举出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5.你是否知道我国有关于公民劳动权利的法律规定?6.你是否认可遵守安全规程和劳动纪律是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7.你是否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8.你是否关注过新闻媒体中关于环境和环境污染事件的报道?9.你是否了解垃圾分类的规定?10.你是否参加过保护环境的公益性活动?现象讨论一2019 年,全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陕西、山西、 四川等地 5 天内接连发生 3 起较大煤矿事故,就其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来看,除去井下地质条件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煤矿职工和管理人员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人为的“三违”所致。现象讨论二近年来,我国 30 到 50 岁的青壮年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 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的“过劳死”现象日益突出。有专家呼吁:出现在某些行业的“996”工作制,所引发的加班问题存在违法性,事关劳动权利与义务的配置问题,劳动法需要一场“启蒙运动”,需要建立普通劳动者对劳动权益保护的观念。上班996下班ICU现象讨论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 2013 年度报告》将 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安全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报告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事故多发、频发主要是由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学校与企业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欠缺以及实习安全法治环境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现象讨论四由于技术应用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地球生态环 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类社会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森林面积减少、沙漠面积增大,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垃圾围城,连远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 DDT 等农药残余,蓝天碧水已经成为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和遥不可及的梦想。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水海啸,一连串的自然灾害现象正在悄然出现。本章目标能够结合实例,理解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含义,增强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提升认识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一掌握必要的劳动安全常识二了解劳动权利的法律规定三遵守安全规程和劳动纪律四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五一、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劳动安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没有受到威胁,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在实际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安全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综合治理。从造成劳动安全问题的原因看,既有人为的因素,由于劳动者个人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有因生产环境和安全条件存在安全漏洞而出现的生产事故;还有人为因素和物的因素共同造成的事故。劳动安全与卫生保护,又称劳动保护,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小活动:请结合你身边发生的或新闻媒体 报道的劳动安全事故,说一说事故发生的原因。二、掌握必要的劳动安全常识1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识别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蓝色表示指示必须遵守黄色表示警告和注意绿色表示安全状态或可以通行安全色二、掌握必要的劳动安全常识1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识别禁止标志含义为禁止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指令标志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警告标志提醒人们对周遭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表明安全设施或场所安全标志二、掌握必要的劳动安全常识2个人防护用品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个人防护用品知识对于预防事故伤害和减少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劳动安全意识,我们不仅要了解劳动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劳动保护用品,还要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我国实行以人体防护部位为依据的分类标准,将个人防护用品分成9类。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注意事项有:第一,要根据作业场所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正确选用防护用品;第二,要通过教育培训,做到 “三会”,即会检查防护用品的安全可靠性,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维护保养防护用品;第三,严禁故意或无故弃用防护用品,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状况良好,如有损坏,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及时更换;第四, 用于急救的呼吸器要定期检查,确保有效。三、了解劳动权利的法律规定1什么是劳动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 )规定,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有:劳动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休息休假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三、了解劳动权利的法律规定2什么是女性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女性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是针对女职工的生理特点所进行的特殊保护,其目的在于防止不良的劳动条件对女职工健康,尤其是对生育系统和生育功能的影响。女性职工的“四期”保护经期保护孕期保护产期保护哺乳期保护三了解劳动权利的法律规定3职业院校实习生应切实维护自身劳动权益并保障劳动安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规定:①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未按照规定签订实习协议的,不得安排学生实习;②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③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④顶岗实习报酬,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 80%;⑤实习单位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⑥未满 18 周岁的学生参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应取得学生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此外,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注意劳动安全,应该做到:①严格遵守工 作纪律,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不脱岗,顶岗工作期间不 办私事,工作之余不私自外出,遇事请假。②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 交通安全、防触电、防溺水、防中毒、防雷电。③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严防机械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等工作责任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④实习过程中,严格检查设备和场地,凡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进入危险厂房、接触危险设备、进入危险场地可能的,学生应及时向实习指导教师反映,有权停止操作,待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操作。小活动:想一想,在你所在专业的顶岗实习中,可能会发生哪些劳动安全问题?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四、遵守安全规程和劳动纪律1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劳动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要自觉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必须做到:2遵守职业道德1遵守劳动纪律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四、遵守安全规程和劳动纪律2遵守日常安全防范措施是青少年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在学校以及劳动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呢?2正确使用工具1服装得体3了解安全常识4遵守劳动纪律5虚心请教6切记蛮干,量力而行7远离危险物品五、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1什么是环境保护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人类环境五、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1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简称环保,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一般是指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下,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全球正在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森林锐减、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垃圾污染等。森林锐减垃圾污染五、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五、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参与环境保护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综合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1崇尚绿色消费3协助创建绿色社区青少年环保行为准则小活动:结合你和家人的日常消费行为,完成本章末“此刻行动”中第一个表格的填写。联系实际(一)蕾切尔·卡森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伟大的环境保护先驱者。卡森年轻时,抱着当作家的愿望进入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大学二年级时, 生物学课程使她对森林、海洋,特别是各种野生动物产生了兴趣。从此 她把全部的心血倾注给这门学科并成为一名生物学家。1962 年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出版了,书中阐释了农药杀虫剂 DDT 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人们看到了伴随科技和工业发展而来的是一个被毒化了的环境。 它对人类的危害是全面的、长期的、严重的。该书从环境污染角度为人们敲响警钟,轰动了世界,并促使美国政府设立了环境保护局,一些发达国家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联系实际(二)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他年少时经历坎坷,学过木匠、 上过矿山、扛过水泥。22岁那年,参加了改变命运的高考,从此与法结缘,成为中国第一位立法学博士。博士毕业后,他投身立法工作中,参加劳动法起草。劳动法颁布后,他又回到校园,从此开启劳动法教学、为劳动者权益保护建言献策的生涯。在黎建飞看来,对于劳动者的困惑,需要有人释疑解惑;对于劳动者权益保护,需要有人建言献策不断推进。于是,在完成劳动法起草工作后,黎建飞辞去劳动部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职务,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一位从事劳动法教学的大学老师。黎建飞本章关键词总结劳动安全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常识个人防护用品劳动权利女性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权益环境保护保护自己的安全环境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以“家庭垃圾处理情况”“分类后垃圾的去向”“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情况”等主题进行实地调查活动,也可以进行垃圾分类主题的宣传活动,引导居民从小事开始,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成习惯,鼓励小组成员自主设计主题,独立思考完成。根据小组设计的主题,撰写一个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活动感想。请结合自己及家人的日常消费行为,对照国际绿色环保“5R” 原则,分别列举日常消费或不消费的物品名称,说明你选择这一物品的理由,并说明其具有的符合或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特征。体验过程此刻行动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