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 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教学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吸附等重要性质和应用。2.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区别溶液与胶体的方法。3.通过导电性实验,感受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进而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4.初步学会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方法。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教学过程【学生探究】展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标本,请大家通过观察分析一下这三种混合物的特点。(学生回答 )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均一、稳定、透明。乳浊液:(如:植物油和水)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悬浊液:(如:泥水)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引导学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引出分散系的概念。【板书】1.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分类:溶液、浊液、胶体。(讲述)不同点: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分散系 性质分散系微粒 稳定性溶液 <10-9 m 稳定胶体 10-9 ~ 10-7 m 较稳定浊液 >10-7 m 不稳定【板书】2. 胶体:(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 ~ 10-7 m 之间的分散系。【展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胶体:ppt展示。【活动与探究】实验演示P13活动与探究(提问)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时,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展示】ppt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板书】(2)胶体性质:丁达尔现象。说明这种现象可以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4资料卡:胶体的应用 。(讲述)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到达净水的目的。【思考】为什么溶液会NaCl、NaOH、盐酸发生导电而酒精、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讲述)水溶液中的化合物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以NaCl、NaOH、盐酸、酒精、蔗糖溶液为例分析)【板书】3. 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注意:(1)电解质是化合物,Fe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或”是两种情况之一即可,BaSO4 、Al2O3虽然难溶于水,不导电,但熔化状态下能导电。(3)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① 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的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② 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思考】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的状态下电离的过程如何表示呢 【板书】4. 电离方程式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2)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3)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NaCl === Na+ + Cl-H2SO4 === 2H+ + SONaOH === Na+ + OH-板书设计物质的分散系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性质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m < 10-9 10-9 ~ 10-7 > 10-7外观性质 均一、稳定、 透明 均一、 稳定 、 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现象 无 光照射时有光束通路 无分散系与胶体分散系的类别和性质胶体的应用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判断方法:酸、碱、盐和常见的金属氧化物等3.电离方程式:NaCl == Na+ + Cl-H2SO4 == 2H+ + SONaOH == Na+ + OH-课堂小结电解质包含哪些类别物质:酸、碱、盐和常见的金属氧化物等。同时要注意的是: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对其他难溶盐,尽管在水溶液中难溶,但只要在融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也是电解质。当堂检测1. 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A )A.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 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 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 粒子有没有带电荷2. 鉴别 FeCl3 溶液和 Fe(OH)3 胶体,下列方法中最简单有效的是 ( D )A.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加热煮沸C.加入足量的盐酸 D.观察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间的距离不同B.不同分散系其对应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不同C.1 mol O2 与1 mol O3 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D.1 mol氢气所占体积约22.4 L4.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B )A.CuSO4 B.CO2 C.HCl D.CH3CH2O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