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9.3安全用电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①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②知道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家用电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教学难点:试电笔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有没有可能发生危险?三、教学分析在前面几章,学生已经学过了初中电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并且生活与用电的关系又非常密切,所以假如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应该是肯学爱学的。由于知识点较多,如果时间控制不合理,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并且本节课主要是介绍生活用电常识,大多数知识学生常识性了解即可,课堂轻易变得平淡、乏味。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家庭中常见的一些家电,并提问他们的使用方法,在使用中有没有安全隐患 在用电中遇到突发状况应该怎么办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安全用电。环节二:建立概念【案例再现】在PPT中呈现出一些由于没有遵循安全用电规则而发生的惨案的案例,观看提问:1.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正确的用电方式是什么 在用电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四人一组分享交流感受和体会,以及自己的一些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补充并讲解安全用电原则,结合正面的案例加深学生对安全用电的意识: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学生讨论】播放云层间、云层与大地之间的电压的产生及危害、建筑物顶层安装避雷针的原因,生动的动画直观、清晰的感受雷电对人生活的危害,激发起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讲解如何预防雷电,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展示,例如:避雷针。环节三:巩固提高为什么不能用湿布巾擦拭灯泡 ——学生自由回答,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因为水和人都是导体,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用湿布 巾擦拭电灯泡,如灯头有漏电情况,电流就会人体,形成触电,伤及性命!【例题讲解】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 CD )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2.如果自己在导线落地点8米以内,应该如何自救逃身 ( B )A.快速逃跑离开导线落地点B.单腿背向蹦出导线落地点C.双脚并立跳向导线,将导线拾起并缠绕在电杆上D.坐在原地等人施救环节四:小结作业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对安全用电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想法。看看家里的家电在使用时是否出现电路、开关老化等问题,和家长一起想出解决方案,并协助爸爸进行更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