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参考课件(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参考课件(2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维新变法运动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马关条约》列强侵略的刺激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一、公车上书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字广厦,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组织强学会维新政治团体的形成3.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各地学会、学堂和报刊纷纷出现上海: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呼吁实行君主立宪制
天津:严复在《国闻报》上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
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如何劝说光绪帝进行维新改革呢?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1. 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2.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3.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二、百日维新
1. 光绪帝同意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二、百日维新
2. 百日维新的内容1898.6.11-1898.9.21 作为一次由皇帝亲自支持、发动的维新变法,又得到那么多读书人的支持,最后能否获得成功呢?想一想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二、百日维新
3. 戊戌变法的失败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二、百日维新
3. 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动脑筋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光绪帝没有实权。
脱离了群众。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A 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D戊戌变法过程中,随着一系列变法诏令的颁布,一些地方守旧官僚纷纷反对。变法诏令中对旧官僚影响最大的是( )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开放言论,创办报刊
C.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D. 训练新式军队C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 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 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稳固
D. 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A戊戌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袁世凯的出卖
B.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C. 顽固派势力强大
D. 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B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B. 光绪帝宣布变法
C. 是一场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 又称“百日维新”A课件21张PPT。文化教育革新学科网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诞生
地位
影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综合性大学 。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学科网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 北大校徽 北大校牌
????北大校牌上“北京大学”四字系毛泽东手书 ????
废科举,兴学堂(教育改革)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年)
新学制的制定——

原因:
制定和主要内容:

影响:
各级新学堂的开办。西学东渐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中国教育的落后;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谈谈你对清末为什么废除科举制的看法。 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 不相称。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申报》的创办创办——
特色——
影响——在《申报》创刊之前,中国已经有外国人办的报纸。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后由中国人接办。紧密结合生活,属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对后世报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初由英商安纳斯·美查(Ernest Major)等人集资创办。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1983年,上海书店将《申报》影印出版。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创办和发展——

出版特色——18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的 一个小小的印刷所发展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以编译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100年来,商务印书馆出书3万余种。目前,以翻译介绍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著作和编纂出版语文工具书为主要任务,兼及研究著作、教材、普及读物等。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都设有商务印书馆。早期印刷机为甚么取名"商务印书馆"?
"印书馆",顾名思义就是"印刷图书工场"的意思。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创办之初以印刷为主业。发起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鲍咸亨、高凤池等,都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学习英文排字,夏瑞芳先后在《字林西报》《捷报》馆任排工,鲍氏等四人在"美华印书馆"当印刷学徒,因熟悉印刷行业,遂商议集资创办一个小印刷工场,承揽商业簿记、帐本、收据和其它文具纸品等印刷业务,简言之,即商业用途的印刷品。鲍氏兄弟的姐姐鲍大姑根据营业的性质,摹仿美华印书馆的名称,为之取名"商务印书馆",英译"Commercial Press "。
?
《辞源》 中国第一部大型词源词典,商务印书馆的代表性图书之一。 ??《辞源》收词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注重溯源,兼顾流变。阅读古籍,可用以解决有关词语掌故、典制、文物等多方面知识性问题;研究文史,也能从中找到材料的线索,是一般读者和专家都需要的工具书。为便于查阅,四卷本外,1991年又出版了缩印合订本。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影响最大的现代汉语词典。 ? 中国唯一由国务院责成编写,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而出版的工具书,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出版以来,成为现代汉语语文词典的权威范本,总印数超过3,000万册,是中国印行量最大的词典。 ??释义准确,用例精当。1996年最新修订本共收字、词、词组60,000余条,其中新增收9,000余条。以其规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成为学习现代汉语的必备工具书。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   本词典是一部畅销世界的英汉双解词典。最新修订的第四版比第三版增加50%以上的内容。具有以下四项特点:广收新词 共收词和词组57,100条,其4,000条是90年代新涌现出来的科技、百科、生活方面的词语。习语和短语动词12,720条,并新增200个语法专题或难学词语的用法说明。  As Hornby 原著 李北达编译 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 合作出版 1997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
  以著名的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New Edition)为蓝本编译而成。收词及短语近60,000条,美式及英式英语并重,以当代英语为主,增收了3,000个80年代和90年代英语新词汇,其中绝大部分未见于其他同类词典,有20页彩色插图及近1,000幅实用的黑白插图。适用于学生、教师、翻译工作者及其他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者。 商务印书馆 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 合作出版 1998
新式学堂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
课程设置全面,基本上与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一致,具有重大的进步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封建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过渡。 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式学堂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你对新学堂的看法。练习选择题
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申报》 B.《光明日报》
C.《热血日报》 D.《中外新报》
4、中国科举考试被废止的是( )
A.1900年 B.1901年 C.1905年 D.1912年
5、以下不属于清末颁布的学制划分阶段的是(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

ABACC6.?关于京师大学堂地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B.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C.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D.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的发端
7.?京师大学堂设立于(  ) A.1872年 B.1898年 
C.1905年 D.1912年 DB8.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是因为( )
A.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
B.近代工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迫切需要 C.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
D.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 
9.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约(  ) A.2000年? B.1900年? C.1400年? D.300年 DC10.最先在中国办报的是(  ) A.清政府?? B.华侨??
C.外国人??? D.中国的民族资本家
11.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登载了国家政治大事?????
B.由英国人创办 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
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工具 CD12.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 A.上海?? B.广州??? C.香港??? D.北京
13.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籍注重(  ) A.古代名著???? B.科教类书籍???
C.外国名著??? D.四书五经 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