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教案

资源简介

6.2密度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密度知识,学会使用量筒;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密度概念建构的过程
教学难点: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三、教学分析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今后学习液体压强、浮力以及高中气态方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密度”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概念。初二学生由于对此概念弄不清楚,影响了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概念,教材设计了对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密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猜一猜:
1.两杯相同的透明液体,猜猜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用气味、软硬度和外观的颜色等来区分常见物质。
2.用纸包起来体积相同的2个正方体(木块和铝块),如何来区分它们?观察讨论,说明不同的鉴别方式。思考、讨论学生回答。闻闻辨气味看看辨颜色
3.用纸把体积不同的物块包起来,那如何来分辨它们呢?进一步总结: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同物质不同体积,质量不同,这可能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也可以作为鉴别物质的依据。
思考称轻重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质量的角度去探究感受新的鉴别方法
探究一: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是什么关系?
2、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从“正比”与“反比”方面思考。
3、设计实验根据现有器材让学生自己简单设计实验:突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的设计。
实验器材:一袋物体(3个木块、铝块、铜块)、天平、砝码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小组讨论方案并设计实验步骤验证 m 和 v关系。
解决方案: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分别称量不同体积的铜块(铝块/木块)的质量,并记入实验报告单;
(3) 测量铜块(铝块/木块)的边长,计算他们的体积,并记入实验报告单
4、进行试验和收集数据
【数据处理】可以采用图像法:利用电子表格的图像功能,现场输入小组的数据呈现规律图像。
分析以上实验:
(1)同种物质的质量 m与体积 v的比值是一定的
(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思考:物质的这个比值有什么意义?
类比:速度
1.定义:物体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之比
2.公式: V=S/t
3.单位:m/s km/h
4.图像:s-t图像
比值可以作为区分物质的重要依据.在物理学中,把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本课题我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