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资源简介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会用量筒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体积、利用天平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质量;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和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三、教学分析
从测量器材来说,托盘天平是八年级最难操作的仪器,调平、加减砝码、读数、都不是一次就能做的很好的,量筒又是比较易碎的仪器,需要轻拿轻放,对分度值的认识不少学生也好错,也需要加强练习,密度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也直接关系到后面压强,浮力的学习。所以理解好密度的概念,掌握好密度公式,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展示:出示铜丝、铁丝、锡丝、水、酒精。
问:这里有铜丝、铁丝、锡丝,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说你是怎么分辨的?这里有水和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说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这种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程度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些特性,我们就能把它们分辨出来了。
2、教师再拿出两杯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问:这里有透明的水和盐水,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哪杯是水哪杯是盐水?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如果颜色、气味、硬度等都不好区分物质时,我们能不能利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区分这些物质呢?这节课我们通过科学探究来学习一种鉴别物质的新方法。从而引入新课。
板书: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
二、讲解新课
(一)探究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物质的种类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以及体积不同的铁
2块利用桌上的器材感受一下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哪个质量最大?体积不同的 2个铁块哪个质量大?
猜想:根据你的体验,结合生活经验,你认为物体质量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体验进行猜想:质量可能与物体体积、物质的种类有关。
师:物体质量是否与物体体积、物质的种类有关呢?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板书:(一)探究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物质的种类的关系)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先来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要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选的几个物体应取什么相同,什么不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根据桌上的器材,你该怎么选?
(2)应该测哪些物理量加以比较?需要哪些测量仪器?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总结分组讨论实验步骤。
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师:下面各组分别利用桌上的仪器,分工合作进行实验
4、分析讨论与评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师:观察自己的数据表,你认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有何关系?(学生可能出现的结论与教师对应的引导问题:
生:质量随体积变化而变化;
师:质量随体积如何变化?
生: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师:质量与体积的变化有没有定量的关系?
生: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成正比?你为何认为是正比?体积增大一倍质量也增大一倍,比值是定值。)下面大家来算一算,是正比关系吗?
师:(投影每组数据)根据计算,能不能说,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此处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的组由于实验的误差最后算的比值可能不完全一样,学生得出比值不一定,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不是正比的关系,此时教师可以投影该组数据进行引导;虽然有差别,但很小,实验中可能有误差,所以可以忽略这种差别,认为比值是一定的。)
总结并板书: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投影各组数据)仔细观察各组数据,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答: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是不同的。
教师引导: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是恒定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是不同的,所以这个比值是物质本身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物质的一种特性。
师:课前出示的水和盐水,你现在能不能区分开哪杯是水,哪杯是盐水了吗?学生讨论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