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课标要求: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一框 中国担当教学目标:政治认同 1.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全球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2.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道德修养 增强学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健全人格 感受我国的大国担当,增强责任意识,关心人类的发展。责任意识 1.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理解中国在世界和平、世界发展、世界秩序中扮演的角色。2.理解中国展现出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关心人类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共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中国积极有作为的表现。教学难点:贡献中国智慧的表现。教学建议: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28“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 提示:与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对话协商,共同承担责任;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等等。教师过渡: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全球治理,使命重在担当;中国方案,实干铸就辉煌。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担当》。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 积极有作为(一)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材料展示:近年来,从国际救援到海外撤离行动,从联合军演到参与军事合作,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最可爱的东方朋友”。世界逐渐认识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是爱好和平的、是善良的、是帮助其他国家的。教师提问:我国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东方朋友”?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与灾难时常出现。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二)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阅读教材P29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思考:(1)中国维和官兵在守护什么?(2)中国为什么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提示:(1)世界和平。(2)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重要宗旨。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实现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宗旨的重要手段。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性大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中国重要的外交目标之一。教师总结: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教师进一步提问: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三)中国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材料展示:2021年2月25日,是注定永远被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不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中国建立并完善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社保、医疗体系,堪称最大的人权工程、最好的人权实践,对世界人权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思考:分析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提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四)事不避难,勇于担当课件播放电影《中国蓝盔》的相关片段:教师简介:该片讲述了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非洲坚决执行习近平主席指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方针,严格履行联合国赋予的使命,派出作战小组冒着生命危险,阻止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的故事。思考:从视频当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形象?教师总结: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探究二 贡献中国智慧1.阅读教材P31“探究与分享”。思考:我国还向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这些“中国方案”将为解决世界难题带来怎样的影响?提示:中国方案:①成立亚投行、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案,为解决人类所遇到的世界性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不仅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经济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中国方案。影响:①中国方案对激活世界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②中国方案坚持建设开放型经济,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③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完善,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④中国方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改革,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对国际关系产生划时代影响。教师总结: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2.阅读教材P32“探究与分享”。思考:你怎样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学生分小组交流,派代表回答。提示: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共同责任。但是,在对国际环境应负的责任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责任大小是有区别的,即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或者是由发达国家承担主要的责任。教师总结: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国际上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了解了我国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难救援、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客观全面地看待国际问题。板书设计:课堂演练:1.截至2023年8月,中国第21批赴黎维和部队已累计安全排除地雷1900余枚,高标准完成120余项施工任务,接诊联合国人员和当地民众3600余人次,受到广泛赞誉。这表明中国( D )A.与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B.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办好自己的事 D.面对世界危机与难题,不推诿、不逃避2.在世界地震、海啸和洪水重灾区的现场,总能看到一支身着红色救援服、后背印着醒目的“CHINA”字样的队伍,他们是活跃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一线的中国力量,被称为“来自中国的橘红色火焰”。这( B )①是我国在各种灾害救援领域的担当作为 ②说明中国积极采取行动维护和平与发展③表明我国利用各种场合来展现领导力量 ④体现中国为国际社会的问题解决作贡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3.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在《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确立的减贫目标。我国开展减贫行动( A )①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②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③体现我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④是为了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致辞,强调要维护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秩序,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强大合力。这表明我国是( B )①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②世界和平的缔造者 ③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④一个负责任的大国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参与全球治理 推动共同发展】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施行,该法明确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强调推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包括国际秩序观、全球安全观、全球发展观、人权价值观和文明观。(1)我国的全球治理观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在哪些领域积极践行了全球治理观 (4分)①共商共建共享。(2分)②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2分)材料二 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2)[限定角度]从“中国担当”的角度,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4分)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教学反思:学好本课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引导学生深读材料,积极合作探究,当堂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