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国家认同。
第一框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了解当前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
道德修养 1.热爱伟大祖国,为国家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
2.胸怀天下,培育开放的态度和全球意识。
健全人格 通过正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 1.感受我国在世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树立吾辈当自强的责任意识。
2.关心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忧患意识,提升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具有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教学重点:
我国面临的新的发展契机。
教学难点:
我国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40“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你怎么看待人们到海外工作、学习?请简要说说原因。
提示:到海外工作学习,一方面说明中国在走向世界,与世界深度互动,中国人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交流互鉴。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工作机会已经相对减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的第一框——《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探究一 新的发展契机
(一)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材料展示: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城镇新增就业1 20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财政赤字率控制在2.8%,中央财政收支符合预算、支出略有结余。
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我国经济展现出坚强韧性。
思考:上述材料展现了怎样的一个中国?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2.多媒体出示教材P41“探究与分享”: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思考: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提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了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国际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材料展示:
材料一 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材料二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说,他希望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成功对接。普京表示,“我们有非常具体的共同工作计划,它们完全适合我们。我相信我们会成功地沿着这个方向前进”。普京指出,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关的几个具体项目已开始实施,包括在俄罗斯修建一条将延伸至哈萨克斯坦的公路。此外,经与中方合作,俄远东超前发展区已经建立了近100家联合企业,创造了1.3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
思考:(1)分析中欧合作的特点,说明其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如何?
(3)面对当前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应如何做?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提示:(1)①中欧经贸关系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经贸关系之一。双向贸易和投资成为促进中欧各自经济发展和创新的主要动力。中欧都肩负着继续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责任。双方致力于塑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欧双方本着互利的精神,进一步深化贸易与投资关系,促进开放、透明的市场和公平的竞争环境。②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欧之间的合作以及深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2)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自身实力,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教师总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探究二 新风险 新挑战
(一)国内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
1.多媒体出示图片:
思考:(1)阅读上图,你有什么发现?
(2)这一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提示:(1)图中显示: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放缓。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
(2)原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
教师讲述: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2.阅读教材P44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1)如果乔纳森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
(2)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提示:(1)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一些原来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现在迁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2)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二)国际上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多家中资企业的工地和营地遭到袭击、抢劫,一些大型承包项目的经营受到了影响。为确保在利比亚中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政府出动海陆空力量,撤回三万余名中国在利比亚人员。
材料二
恐怖主义持续蔓延 局部地区持续动荡 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公司三位高管遭遇恐怖袭击,不幸遇难 利比亚战争爆发,多家中资企业的工地和营地遭到袭击、抢劫 美英澳韩日印要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
思考: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我国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国内: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三)正确对待机遇与挑战
1.阅读教材P45“探究与分享”。
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贸易争端。
提示:从国家层面来说,有贸易摩擦是必然的。目前,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我国的贸易环境及贸易秩序仍在建设中。任何秩序的建立或者改变,必然会有摩擦,我国也不例外。而且,这里面有国家竞争战略问题,也有中国行业及企业的自身原因。融入全球经济,就意味着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总结: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课堂总结:
本课时我们了解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机遇面前,我们要借力借势,积极发展自己,增强自身实力;挑战面前,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国际争端面前,我们要有礼有理有节,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青春寄语:树立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
板书设计:
课堂演练:
1.从国内发展的环境变化来看,“十四五”时期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里的优势和条件包括( C )
①治理效能提升 ②人口不断增长 ③发展韧性强劲 ④社会大局稳定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社团举行“机遇与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选择”辩论赛,正方认为“当前我国发展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反方认为“当前我国发展的挑战大于机遇”。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正方辩词的是( A )
①我国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了良好的积累 ②世界许多国家需要与我国开展深入合作,我国在国际合作领域更加有所作为 ③中国智慧既能解决世界各国面临的所有问题,又能开拓我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④虽然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需要推动( C )
①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②中国产量向中国技术转变
③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④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一直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影响了我国高质量发展。“薪资少、工时长、强度大、不自由”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产业工人的原因。有学者指出,如果因为缺工而引发制造业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劳动保障,倒是一件好事。对此认识全面的是( B )
A.年轻人应当发扬实干精神和敬业精神 B.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也是契机
C.我国应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质量 D.招聘与求职不符,待遇才是关键
【应对挑战 寻找对策】
5.(8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哪些风险与挑战 (2分)
图片一: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1分)
图片二:城乡收入存在一定差距。(1分)
(2)请你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反映的问题,谈谈解决之道。(6分)
图片一: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提升发展质量,转换增长动力等。
图片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民;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等。(6分,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回答即可)
教学反思:
本课时充分利用各种素材,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交流,顺利完成教学预设目标,课堂达成度较高。本课时成功之处在于问题设计具体、贴切,学生回答起来言之有物,不空洞;也在于教师引导、评价到位,善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今后课堂教学要继续保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