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元素周期律课件 (共21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元素周期律课件 (共21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2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原子半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实质
二、元素周期律
2.原子半径
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同周期从左到右减小
微粒半径比较的一般规律:
1、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讨论:比较 r H 、 r H+ 、r H-
r H+ < r H < r H-
2、不同种元素的微粒:
(1)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减小。
例如:rNa >rMg>rAl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如:rLi (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减小。
+
+
-
-
>
>
>
2
2
Ca
K
Cl
S
r
r
r
r
+
+
-
>
>
2
Mg
Na
F
r
r
r
讨论:比较
+
+
-
2
Mg
Na
F
r
r
r
例如:
微粒半径主要是由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
“阴上阳下,序小径大”
Mg2+、Na+ 、 O2- 、N3-
K+、 CI-、 S2-、Ca2+
r(P3- )> r(S2- )> r(CI-) > r(Na+)> r(Mg2+) > r(Al3+)
1.比较下列粒子半径的大小
r(N3-)>r( O2- )>r(Na+)> r(Mg2+) 
r(S2- )> r(CI-)> r( K+) > r(Ca2+)
第三周期元素单核离子的半径大小
④ H- 与 Li+
r(H-)>r(Li+)
课堂练习
1.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A>B>C B.B>A>C
C.C>A>B D.A>C>B
课堂练习
3.化合价的规律
(1)①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 = 主族序数
②︱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8
(2)金属元素无负价,氢一般为+1价(但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
(3)价电子:决定元素化合价的电子 (主族:最外层电子)
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
2.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BO2 B.H2BO3C.H3BO3 D.H2B4O7
(4)一般有“价奇序奇,价偶序偶”的规律。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S Cl
K Ca Ga Ge As Se Br
Rb Sr In Sn Sb Te I
Cs Ba Tl Pb Bi Po At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4
5
6
知识小结
二、元素周期律
内 容 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元素主要化合价
得失电子能力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单质氧化性与还原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气态氢化物的生成与稳定
相同
增多
从1-2或1-8
相同
从大到小
从小到大
从+1 → +7或-4 → -1
相同
失能力减弱
失能力增强
得能力增强
得能力减弱
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
生成逐渐容易,稳定性逐渐增强
生成逐渐变难,稳定性逐渐减弱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 弱 只与原子失(得)电子的难易有关,
与失(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1)直接
判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
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注意:
(2)间接判据
a、元素的单质与水或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的难易。
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b、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1、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标准
金属性
非金属性
a、元素的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和气态
氢化物的稳定性。
越容易,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b、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性强弱。
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1) 元素的金属性递变规律
与冷水
剧烈反应
与水反应很困难
反应很剧烈
反应剧烈
反应不太剧烈
NaOH
Mg(OH)2
Al(OH)3
沉淀不溶
沉淀溶解
碱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减弱
与冷水微弱反应,滴入酚酞,溶液为浅红色,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红色加深
Na
Mg
Al
与水
反应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与酸反应
氢氧化物与
NaOH反应
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
结论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科学探究
(2)元素的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SiH4
PH3
H2S
HCl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反应越容易,稳定性逐渐增强
很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酸性逐渐增强
Si P S Cl
简单气态
氢化物
最高价
氧化物
对应的
水化物
结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可知: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得出: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Ar
稀有气体元素
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2.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
C
课堂练习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4.处于周期表相邻周期左上和右下的元素性质相似,以下三组尤为明显::
(1)Mg能和空气中的O2、N2反应生成MgO、Mg3N2.
Li Be B
Mg Al Si
则Li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2O、Li3N
(2)Be和Al的性质相似.
则Be(OH)2的类别属于_____________.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性氢氧化物
Be(OH)2+2HCl=BeCl2+2H2O
Be(OH)2+2NaOH=Na2BeO2+2H2O
(2)B和Si的单质都是熔点很高的原子晶体.
3.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