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1课《淡出宁静 慢出悠扬》教学设计课题 淡出宁静 慢出悠扬 单元 社会劳动 学科 劳动 年级 六年级核心素养目标 劳动观念:了解古琴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提高传统艺术文化素养。劳动能力:①了解古琴制作的材料与工艺;②了解古琴的形制与构造,认识古琴部件及名称;③体验制作橡皮泥古琴;④参观古琴馆,学习古琴文化,体验古琴制作。从而培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劳动品质与习惯: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弘扬与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古琴制作的材料与工艺,认识古琴形制、构造及部件名称。教学难点 了解古琴制作的材料与工艺,学习古琴文化。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第11课 《淡出宁静 慢出悠扬》板书课题:淡出宁静 慢出悠扬。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乐器演奏视频。请同学们仔细倾听,感受曲中的悠扬韵味。(播放视频:古琴弹奏《山鬼》)琴曲悠扬,余音绕梁。你知道视频中弹奏的是什么乐器吗?生:(齐答)古琴。导语:“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即“古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的乐器。琴之声婉约,三日绕梁,自古以来,一直被众多文人墨客视作高雅的代表。琴一曲,让人聆听到高山流水、白雪阳春。而古琴制作,和琴文化一脉相承。你知道古琴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琴的制作工艺。 思考交流 通过欣赏古琴弹奏,导入本题关于“古琴制作”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讲授新课 一、劳动之趣生活小镜头: 1.请仔细阅读,做一架古琴要经过哪些步骤?(1)给古琴上粗灰:用鹿角霜跟大漆混合后所形成的漆胚,把它均匀刷在琴体上,可以使琴体变得坚固耐磨。(2)阴干打磨:上完粗灰后还要阴干打磨,然后才能上中灰,每一次阴干都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2.文中李叔叔说“做一把古琴至少要两年呢”。想一想,为什么做完一把古琴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呢?示例:古琴的制作工艺复杂:一张完整的古琴,需经过选材、造型、槽腹、合琴、灰胎、研磨、擦光、定徽、安足、上弦等制作步骤。 在古琴木胎完成以后,可以抹上灰胎。这时要将鹿角霜分别制作成不同粗细的颗粒,然后分别刮到琴面上,重复刮很多遍。等所有灰胎刮完之后还要自然存放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达到彻底干燥。这是让木胎、灰胎变得更加稳定,以保证成品琴的质量。二、劳动之识(一)备一备制作古琴的材料桐木/杉木、梓木、鹿角霜、大漆、细号水磨砂纸、琴徽、琴弦、绳子、色漆、棉团/真丝团、麻布、稀释漆等。古琴制作技艺,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二)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1.木材选料。“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声。”思考与讨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选择一块好的木材非常重要。老琴由于长期使用的振动和木质的疏松,往往使琴音变得更为苍松透润,这是古琴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重要的听觉特征。因此古琴的面板一般选择天然干燥的桐木或者有几百年树龄的杉木,而底板一般选用较为坚硬的梓木。木材纹理顺直,硬度适中,没有疤节和虫蛀则为良材。2.外观造型。确定古琴的造型以及面板弯曲的程度。琴体的长短对声音有很大的影响。琴体太短,琴声会高而焦;反之琴体太长,琴声会漫而浊。同样,古琴琴面的弯曲程度以及琴面与琴弦之间距离的动态变化都对古琴演奏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3.掏内腔。用工具掏出琴体的内腔,形成共鸣腔结构,为后面的试音做准备。4.初步试音。做好琴面后就开始初步试音,及时纠正偏差。5.安装天地柱以及纳音。按照事先调试好的位置安装天柱以及地柱、镶上纳音,进行试音检查。6.合底板。将古琴的面板与底板通过生漆粘合在一起。在传统方式中,制琴师会用绳子均匀细密地将它们捆扎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粘合,这样就构成了可以发音的共鸣箱。之后,便可以按照琴面弯曲的程度来合理安装镶嵌硬木配件,达到最佳的弹奏效果。7.木胚裱布。清洁古琴表面并且修补平整,上一层透明底漆,待它阴干后,将浸泡稀释漆的麻布均匀裱裹在木胚上,阴干即可。8.灰胎。用筛子将鹿角霜分别筛成粗、中、细三种规格,然后分别将它们和大漆混合成粗灰、中灰以及细灰备用。首先上一层粗灰,待阴干后进行打磨、补灰,再阴干打磨。等上完粗灰后依次上中灰以及细灰,步骤跟粗灰类似,且每道工序均需反复阴干、打磨、补灰,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9.安装琴徽。排定琴徽的位置,之后向下打约1毫米的眼,让1.5毫米的琴徽露出琴胚0.5毫米。10.器漆工艺。先刷一层黑色不透明大漆,阴干后打磨,如果出现琴胚不平或塌陷的情况,则用细灰加大漆混合后补平。接着用色漆在琴胚上画出纹样作为繇饰,彻底阴干后再刷一遍透明大漆。最后一次阴干后用细号水磨砂纸打磨出底下踩饰的纹样。11.擦漆。刷一层透明大漆,阴干后打磨。然后再反复进行阴干、打磨等工序3~5次。12.推光。手抓棉团或真丝团蘸取生植物油推擦10~20遍。反复摩掌,直到琴面达到“漆光如镜”的感觉。13.安装雁足。在托尾到轸池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上安装雁足。14.安装琴弦。先上五弦,定准五弦后依次定六弦、七弦,先后缠绕在琴背右边雁足上,之后再上剩下四根弦,缠绕在左边雁足上。15.调音。是为了让七根琴弦达到相互音程的关系。考一考同学们,你们了解古琴的整个构造以及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吗?(生自由发言,可根据图片提示作答)示例:古琴主要由琴面和琴底组成。琴面有琴弦、冠角、腰、肩、颈等部件;琴底有凤沼、雁足、龙池、弦眼、护轸等部件。三、劳动之窗(一)古琴的形制与深意古琴各部分的命名都实际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和合性”。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从古琴形制命名的名称来看,足以见其制作、形制中蕴含着教化人伦的深意。(二)古琴构造图认一认古琴构造图,如果没有这张图上的文字,你是否能认出并说出古琴每个部件的名称。1.古琴正面图2.古琴反面图3.古琴侧面图拓展延伸:播放视频《古琴形制与构造》,通过视频的讲解,对古琴的构造与古琴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四、劳动之行我们前面学习了如何制作古琴,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有点难度,所以我们先从用橡皮泥捏制古琴开始,了解古琴的构造。体验制作橡皮泥古琴1.准备好橡皮泥、线、捏制古琴的小工具等;2.想好你要捏制的古琴款式,并准备好它的三视图;3.按照准备好的古琴三视图,用橡皮泥捏制出它的模样,可以用小工具帮助你更好地捏出细节,然后用稍微硬一点的线制成琴弦。五、综合活动:参观古琴馆活动名称:参观古琴馆活动目的: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与理解课堂所学内容。活动步骤:1.确定当地的一个古琴馆与参观日期。2.前往参观古琴馆,学习古琴文化,体验古琴制作,感受古琴乐曲的艺术魅力。3.回来后分享讨论参观古琴馆的体验与感受。 学生默读课文“生活小镜头”,初步了解古琴制作工序与用时。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制作古琴的材料和工序。引导学生了解古琴的形制与深意,掌握古琴构造图和各部件名称。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制作橡皮泥古琴。学生参观古琴馆,学习古琴文化。 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初步思考课堂任务。提高学习能力,积累劳动知识,感受古琴制作的复杂工艺。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劳动兴趣。感受古琴乐曲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化素养。课堂练习 1、古琴的制作十分复杂,一般要经过几道工艺?( )A、10道 B、12道 C、13道 D、15道2、以下关于古琴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古琴的制作工艺复杂,做完一把古琴至少需要两年时间。B、古琴的面板一般选择天然干燥、纹理顺直的桐木或者有几百年树龄的杉木。C、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D、古琴的正面有凤沼、雁足、龙池、弦眼、护轸等部件。 练习 拓展与巩固课堂知识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古琴的15道工艺:1.木材选料。2.外观造型。3.掏内腔。4.初步试音。6.合底板。7.木胚裱布。8.灰胎。9.安装琴徽。10.器漆工艺。11.擦漆。12.推光。13.安装雁足。14.安装琴弦。15.调音。本课我们还了解了古琴的形制与构造。(图略)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第11课 淡出宁静 慢出悠扬社会劳动【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内容总览目录学习目标01新知导入02劳动之趣03劳动之识04劳动之窗05拓展延伸06劳动之行07综合活动08课堂练习09课堂总结10板书设计11课后作业12教学目标劳动观念:了解古琴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提高传统艺术文化素养。劳动能力:①了解古琴制作的材料与工艺;②了解古琴的形制与构造,认识古琴部件及名称;③体验制作橡皮泥古琴;④参观古琴馆,学习古琴文化,体验古琴制作。从而培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劳动品质与习惯: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弘扬与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新知导入新知导入“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即“古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的乐器。琴之声婉约,三日绕梁,自古以来,一直被众多文人墨客视作高雅的代表。古琴琴一曲,让人聆听到高山流水、白雪阳春。而古琴制作,和琴文化一脉相承。琴曲悠扬,余音绕梁。你知道视频中弹奏的是什么乐器吗?新知讲解劳动之趣生活小镜头做一架古琴要经过哪些步骤?(1)给古琴上粗灰:用鹿角霜跟大漆混合后所形成的漆胚,把它均匀刷在琴体上,可以使琴体变得坚固耐磨。(2)阴干打磨:上完粗灰后还要阴干打磨,然后才能上中灰,每一次阴干都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新知讲解劳动之趣生活小镜头“李叔叔,上完粗灰后是不是还要上中灰和细灰?”“对的,你真聪明,不过上完粗灰后还要阴干打磨,然后才能上中灰,每一次阴干都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这么久啊?那这把古琴什么时候可以做完啊?”夏之江皱着眉,仿佛有些等不及了。“哈哈,你这么心急干什么,做一把古琴至少要两年呢!”夏之江听后不禁感慨:“哇,制作古琴真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呢!那李叔叔,接下来的10天你打算干什么呀?”“弹弹古琴。”“那我可以来听,或者跟您学弹琴吗?”“当然可以了!”李叔叔欣然答应。新知讲解劳动之趣生活小镜头◎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做完一把古琴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呢?古琴的制作工艺复杂:一张完整的古琴,需经过选材、造型、槽腹、合琴、灰胎、研磨、擦光、定徽、安足、上弦等制作步骤。新知讲解劳动之趣生活小镜头◎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做完一把古琴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呢?在古琴木胎完成以后,可以抹上灰胎。这时要将鹿角霜分别制作成不同粗细的颗粒,然后分别刮到琴面上,重复刮很多遍。等所有灰胎刮完之后还要自然存放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达到彻底干燥。这是让木胎、灰胎变得更加稳定,以保证成品琴的质量。新知讲解劳动之识桐木/杉木、梓木、鹿角霜、大漆、细号水磨砂纸、琴徽、琴弦、绳子、色漆、棉团/真丝团、麻布、稀释漆等。◎备一备:古琴制作技艺,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制作古琴的材料新知讲解劳动之识◎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木材选料1.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声。面板:一般选择天然干燥的桐木或者有几百年树龄的杉木。底板:一般选用较为坚硬的梓木。木材纹理顺直,硬度适中,没有疤节和虫蛀则为良材。老琴由于长期使用的振动和木质的疏松,往往使琴音变得更为苍松透润,这是古琴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重要的听觉特征。新知讲解劳动之识◎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外观造型2.确定古琴的造型以及面板弯曲的程度。琴体的长短对声音有很大的影响。古琴琴面的弯曲程度以及琴面与琴弦之间距离的动态变化都对古琴演奏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琴体太短,琴声会高而焦;反之琴体太长,琴声会漫而浊。新知讲解劳动之识◎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掏内腔3.用工具掏出琴体的内腔,形成共鸣腔结构,为后面的试音做准备。初步试音4.做好琴面后就开始初步试音,以便及时纠正偏差。新知讲解劳动之识◎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安装天地柱及纳音5.按照事先调试好的位置安装天柱以及地柱、镶上纳音,进行试音检查。合底板6.将古琴的面板与底板通过生漆粘合在一起。在传统方式中,制琴师会用绳子均匀细密地将它们捆扎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粘合,这样就构成了可以发音的共鸣箱。之后,便可以按照琴面弯曲的程度来合理安装镶嵌硬木配件,达到最佳的弹奏效果。新知讲解劳动之识◎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木胚裱布7.清洁古琴表面并且修补平整,上一层透明底漆,待它阴干后,将浸泡稀释漆的麻布均匀裱裹在木胚上,阴干即可。灰胎8.用筛子将鹿角霜分别筛成粗、中、细三种规格,然后分别将它们和大漆混合成粗灰、中灰以及细灰备用。首先上一层粗灰,待阴干后进行打磨、补灰,再阴干打磨。等上完粗灰后依次上中灰以及细灰,步骤跟粗灰类似,且每道工序均需反复阴干、打磨、补灰,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新知讲解劳动之识◎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器漆工艺10.安装琴徽9.排定琴徽的位置,之后向下打约1毫米的眼,让1.5毫米的琴徽露出琴胚0.5毫米。先刷一层黑色不透明大漆,阴干后打磨,如果出现琴胚不平或塌陷的情况,则用细灰加大漆混合后补平。接着用色漆在琴胚上画出纹样作为繇饰,彻底阴干后再刷一遍透明大漆。最后一次阴干后用细号水磨砂纸打磨出底下踩饰的纹样。新知讲解劳动之识◎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推光12.擦漆11.刷一层透明大漆,阴干后打磨。然后再反复进行阴干、打磨等工序3~5次。手抓棉团或真丝团蘸取生植物油推擦10~20遍。反复摩掌,直到琴面达到“漆光如镜”的感觉。新知讲解劳动之识◎做一做:制作古琴的工序安装雁足13.在托尾到轸池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上安装雁足。安装琴弦14.先上五弦,定准五弦后依次定六弦、七弦,先后缠绕在琴背右边雁足上,之后再上剩下四根弦,缠绕在左边雁足上。调音15.此步骤是为了让七根琴弦达到相互音程的关系。新知讲解考一考同学们,你们了解古琴的整个构造以及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吗?古琴主要由琴面和琴底组成。琴面有琴弦、冠角、腰、肩、颈等部件;琴底有凤沼、雁足、龙池、弦眼、护轸等部件。新知讲解劳动之窗古琴形制与构造古琴各部分的命名都实际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和合性”。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从古琴形制命名的名称来看,足以见其制作、形制中蕴含着教化人伦的深意。泛音按音散音天 地 人新知讲解劳动之窗认一认古琴构造图,准确识记古琴每个部件的名称。古琴形制与构造古琴构造图新知讲解劳动之窗认一认古琴构造图,准确识记古琴每个部件的名称。古琴形制与构造古琴构造图新知讲解劳动之窗认一认古琴构造图,准确识记古琴每个部件的名称。古琴形制与构造古琴构造图拓展延伸古琴形制与构造新知讲解劳动之行体验制作橡皮泥古琴我们前面学习了如何制作古琴,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有点难度,所以我们先从用橡皮泥捏制古琴开始,了解古琴的构造。1.准备好橡皮泥、线、捏制古琴的小工具等;2.想好你要捏制的古琴款式,并准备好它的三视图;3.按照准备好的古琴三视图,用橡皮泥捏制出它的模样,可以用小工具帮助你更好地捏出细节,然后用稍微硬一点的线制成琴弦。新知讲解综合活动活动名称:参观古琴馆活动目的: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与理解课堂所学内容。活动步骤:1.确定当地的一个古琴馆与参观日期。2.前往参观古琴馆,学习古琴文化,体验古琴制作,感受古琴乐曲的艺术魅力。3.回来后分享讨论参观古琴馆的体验与感受。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完成下面的题目。1、古琴的制作十分复杂,一般要经过几道工艺?( )A、10道 B、12道 C、13道 D、15道2、以下关于古琴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古琴的制作工艺复杂,做完一把古琴至少需要两年时间。B、古琴的面板一般选择天然干燥、纹理顺直的桐木或者有几百年树龄的杉木。C、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D、古琴的正面有凤沼、雁足、龙池、弦眼、护轸等部件。DABC课堂总结淡出宁静 慢出悠扬1本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古琴的15道工艺。2本课我们还了解了古琴的形制与构造。1.木材选料。2.外观造型。3.掏内腔。4.初步试音。6.合底板。7.木胚裱布。8.灰胎。9.安装琴徽。10.器漆工艺。11.擦漆。12.推光。13.安装雁足。14.安装琴弦。15.调音。板书设计劳动之识——制作古琴的工序劳动之窗——古琴的形制与构造劳动之行——制作橡皮泥古琴古琴作业布置课后前往参观古琴馆,学习古琴文化,体验古琴制作,感受古琴乐曲的艺术魅力;回来后分享讨论参观古琴馆的体验与感受。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目标】湘教版《劳动教育》六上 第11课《淡出宁静 慢出悠扬》教案.doc 【核心素养目标】湘教版《劳动教育》六上 第11课《淡出宁静 慢出悠扬》课件.pptx 古琴弹奏《山鬼》.mp4 古琴形制与构造.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