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第4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教材分析 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中国,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政府的职责及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要求全体公民尊法、守法,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垂范;厉行法治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认同法治价值观。道德修养: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责任意识: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重点 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和意义。难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法治与德治的联系和区别。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法治政府建设宣传片》。 学生观看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讲授新课 总议题:凝聚法治共识议题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 子议题2:法治政府的含义?子议题3:依法行政的含义?核心? 子议题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公民两方面说)子议题5: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厉行法治)(从公民、政府及工作人员、社会等方面说)子议题6:怎样理解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子议题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目标:(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在我国,政府的权利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3) 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子议题2:法治政府的含义?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建设法治政府,要使政府职权法定、依法履职,各项行政行为于法有据。这就要求必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让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各展其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讲话和“三张清单”,思考:什么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什么?子议题3:依法行政的含义?核心?(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探究与分享“互联网+政府服务”是一种推动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它架起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互联网+政府服务”能够把法律、法规、规章及时向社会传递普及,推送群众最关注的信息和服务。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给当地政府建言,并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意见?(1)民主监督渠道:①信访举报制度: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新的监督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2)“互联网+政府服务”构建起一整套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张居正 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习近平感悟:这些话对我们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子议题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公民两方面说) (1)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2)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3)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4)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二、厉行法治子议题5: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厉行法治)(从公民、政府及工作人员、社会等方面说) (1)、 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现代社会的公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⑤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议学情境“常回家看看立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法律与道德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有什么联系?议学小结(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学生总结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学生回答 说明法治政府的内涵,以便准确理解把握法治政府。帮助学生理解政府依法行政。帮助学生理解政府权力该怎样行使,怎样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引导学生感悟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帮助学生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课堂练习 1.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天有三重:道德之天、法律之天、百姓之天。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得道德之天可以润,得法律之天可以安,得百姓之天可以乐。“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B.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C.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D.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政府的作用、政府如何依法行政和厉行法治的内容。知道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增强了对政府的了解,对依法行政有了更多的理解;也知道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对公民守法的认识更深刻了;明白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也知道了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板书凝聚法治共识政府的作用和宗旨法治政府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厉行法治的内涵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凝聚法治共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认同法治价值观。道德修养: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责任意识: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新知导入播放法治中国视频新知讲解总议题:凝聚法治共识子议题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子议题2:法治政府的含义?子议题3:依法行政的含义?核心?子议题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公民两方面说)子议题5: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厉行法治)(从公民、政府及工作人员、社会等方面说)子议题6:怎样理解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学校乱收费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办理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护照住房的转让、过户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房产局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同政府各部门打交道,政府与老百姓生活联系最为密切。那么,政府到底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义务教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子议题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2、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3、政府的工作原则: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子议题1: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含义: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子议题2:法治政府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建设法治政府,要使政府职权法定、依法履职,各项行政行为于法有据。这就要求必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让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各展其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政府不该做什么法定职责必须为:明确政府该做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要尊重公民各项权利结合讲话和“三张清单”,思考:什么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什么?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子议题3:依法行政的含义?核心?探究与分享“互联网+政府服务”是一种推动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它架起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互联网+政府服务”能够把法律、法规、规章及时向社会传递普及,推送群众最关注的信息和服务。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给当地政府建言,并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意见?(1)民主监督渠道:①信访举报制度: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新的监督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2)“互联网+政府服务”构建起一整套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习近平感悟:这些话对我们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子议题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公民两方面说)(1)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2)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3)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4)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现代社会的公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⑤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子议题5: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厉行法治)(从公民、政府及工作人员、社会等方面说)由此可以看出,法律与道德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有什么联系?“常回家看看立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1、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对道德的促进作用;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议学情境议学小结播放法治和德治的视频这八个字,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最好解读。只有符合人民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法律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去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政府的作用、政府如何依法行政和厉行法治的内容。知道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增强了对政府的了解,对依法行政有了更多的理解;也知道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对公民守法的认识更深刻了;明白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也知道了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课堂练习1.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天有三重:道德之天、法律之天、百姓之天。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得道德之天可以润,得法律之天可以安,得百姓之天可以乐。“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B.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C.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D.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D凝聚法治共识法治政府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建设法治政府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内涵对公民的要求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对全社会的要求法律与道德相结合厉行法治的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含义要求核心如何落实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凝聚法治共识.doc 4.2凝聚法治共识(计21张PPT).ppt 法治中国1.wmv 法治和德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