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安全用电 学案 (表格式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3 安全用电 学案 (表格式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资源简介

19.3 安全用电
班级: 姓名: 组名: 学案序号: 小组评价:
课型:新授课 科目:物理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触电类型及触电急救的简单方法。 2.知道避免触电的几个基本常识,即不靠近高压电、不接触低压电、电路元件不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应及时更换等。
[课前准备] 课本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完成,后A与D讨论,B与C讨论,最后组长负责汇总统一答案。时间5分钟。) 阅读课本第113~115面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2.加在人体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_______,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所以___________越危险。 3.人为什么能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人是导体,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_______的极限时就会触电。 4.触电事故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确保用电安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_____________,不靠近___________.更换灯泡、搬动用电器前应_________________、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电路元件及时更换。 6. 高大建筑用_____________防雷。
二、合作探究(要求:先自主完成,然后组内讨论,统一答案。小组代表回答,集体讨论。) 1. 父母总是告诫我们手湿的时候不能接触用电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馈 1.通过人体电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人就越危险。当电压过高时,人的电阻一定,电流就越大,因此就越危险。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压,因此高压输电线电压远远超过安全电大。 2.当皮肤潮湿时,人体电阻会变小,即使接触比较低的电压也会危险。 3.触电: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经验证明: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10时,触电的人可以摆脱电源,不会发生事故;电流超过10时,人就有生命危险;当电流达到100时,只要很短的时间,人的心跳就会停止.大量事实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4.家庭触电有两种情况:单相触电、双相触电。单相触电是站在地上,直接接触火线发生的触电事故。双相触电是同时接触零线和火线发生的触电事故。 5.高压触电有两种:电弧触电、跨步触电。电弧触电是因为靠近高压带电体,跨步触电是因为高压输电线断线落地,人在这个区域内两脚之间存在很高电压。 6.触电事故急救:原则先切断电源,在干其他的。
四、精讲提升 1当有人触电或电器设备着火时,下列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 ) A.立即将触电人拉开 B.立即用身边的小刀或剪刀将电线剪断 C.电器设备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有人触电时,应先拉断电源开关或用绝缘物将电线挑开,再进行抢救 2.不用湿手触摸用电器的原因是( ) A.湿手的电阻非常大 B.湿手的电阻比干手的电阻小 C.湿手触摸用电器易打滑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下列情况中可能会引起触电事故的是( ) A.用12 V的蓄电池做实验 B.用手碰到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 C.见到有人触电,赶忙用手把触电人拉开 D.雷电天气时,不站在高大树木下避雨
五、巩固拓展 1.下图所示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2.下列防止发生事故或处理事故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发现高压线断头落地时,应立即将它捡起 B.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应选用泡沫灭火器 C.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时,可换用不易熔断的铜丝或铁丝 D.若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灶的上方 3.如图3所示,甲、乙两人都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丙站在地上并与乙手拉手.上下两条裸露导线分别是照明电路的火线和零线,那么一定会触电的是 。 图4 在图4的各种情况下(B、D为绝缘木凳),人体不会造成触电的是( ) 5. 安全用电的常识之一就是不要靠近高压电.但是,两爪站在高压线上的鸟却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 ) A.电线上有绝缘层 B.鸟爪上的角质层不导电 C.鸟能承受高压电 D.鸟的两爪间的电压很低 6.在“安全用电与保护”讨论交流中,下列防止发生事故或处理事故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天,应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 B.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 C.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用水灭火 D.有金属外壳的电器用三孔插座
[归纳梳理](请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教与学的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