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 1.说出一般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说出水的反膨胀现象 2.会利用密度知识进行物质鉴别.会进行密度的有关计算。评价标准 A等,32-25星,B等27-31星,C等18-26星,不合格18星以下学习过程环节一 评价标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预习课本第120、121页密度与温度内容 回答:1.一般物质,在温度升高体积会如何变化?质量如何变化?密度如何变化?举例:空气受热体积会 ,密度会变 ,会向 哪运动? 反之,温度降低时呢? 2.对于水这种物质,在0—4℃时候,随着温度升高,体积跟温度什么关系?质量如何变化?密度如何变化? ℃时候水密度最大。密度越大,在水中位置越往 移动。(上或者下) 解释: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结合课本121页等质量的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变化过程计算分析) 评价练习 1.(C级)为什么水蒸气和火焰总是往上跑? 解: 2.(C级)北方居民家取暖用的暖气片应该安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解: 3.(B级)观察下图填空:在0~4℃时水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我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 .故 ℃时水的密度最大,以此温度为界限,升温、降温,水的密度都要变 .由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所以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却能保持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 能够独立完成是实验得5颗星,通过交流完成4颗星,在同学的指导帮住下完成3颗星 2.完成全部练习没有错误5颗星,有一处错误4颗星,两处错误3颗星,两处以上2颗星环节二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1. 1.你能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奥运金牌是纯金的吗?怎样鉴别?这种鉴别方法是不是绝对可靠?为什。 2.一铁球的质量是2.2kg,体积是0.4×10-3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ρ铁=7.9g/cm3) 读题后讨论: ①2.2kg指的是哪部分物质质量?0.4×10-3m3是哪部分物质的体积? ②在不破坏铁球的前提下,如何鉴别铁球是不是空心的?你能想出哪几种办法? 评价练习 1.(C级)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列属于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选取材料的是( B ) A.用塑料作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拍摄电影时倒塌房屋的墙体 C.体温计中用水银做测温液体 D.用铜芯线做空调的供电线路 2.(B级)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则( AD ) A.密度减少了1/10 B.密度减少了1/9 C.体积增大了1/10 D.体积增大了1/9 1.能够独立完成是得5颗星,通过交流完成4颗星,在同学的指导帮住下完成3颗星 2.完成全部练习没有错误5颗星,有一处错误4颗星,两处错误3颗星,两处以上2颗星环节三密度应用计算 1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明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络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 g/cm3~0.93 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 g/cm3~0.95 g/cm3之间,他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色拉油的品质. (1)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__零刻度线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 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56__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50__cm3.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0.92__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__合格__(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3)分析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小明通过反思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他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__ACDB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评价练习 1.(A级)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六号”已发射成功,在“神舟六号”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曾设计了一个50 kg的钢制零件,经安装测试后发现飞船总重超出了10.4 kg.为了减轻重量,设计师考虑在其中掺入一定质量的铝(零件体积不变),问至少需掺入多少铝才能保证飞船总重不超重?(钢的密度是7.9×103 kg/m3,铝的密度是2.7×103 kg/m3) 解:由题意可知,掺入铝的体积和需要替换的钢的体积相等, 设掺入铝的质量为m,当飞船恰好不超重时,同体积钢的质量为m+10.4 kg, 由ρ=可知:V== 即= 解得:m=5.4 kg 所以至少需掺入5.4 kg的铝才能保证飞船总重不超重. 能够独立完成是实验得5颗星,通过交流完成4颗星,在同学的指导帮住下完成3颗星 2.完成全部练习没有错误5颗星,有一处错误4颗星,完成C级评价试题无错误3颗星小结请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树达标检测1.(C级)知识点1 密度与温度 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根据图象可知,由2 ℃升高到4 ℃,液体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液体的质量 ,根据公式 可知,液体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C级)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3.(B级)有一个金属块,从外观上很难认出是哪种金属,现测得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是5.40 cm3、48 g,请你通过下表信息鉴别它是什么金属( ) A.铝 B.铜 C.铅 D.铁 4.(C级)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5.(B级)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云南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首饰的质量为90 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为10 mL(ρ银=10.5 g/cm3,1 cm3=1 mL),问: (1)通过计算说明该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 (2)若用纯银做成一个同样大的首饰,则需要多少克纯银? 6.(A级选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盐水选种”时需要用密度为1.1 g/cm3的盐水,现配制了0.05 m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是60 k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计算说明。 完成全部试题最多一处错误5颗星, 完成BC级试题3课,只完成C级2课,完不成1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