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郧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郧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训练
八年级地理、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8页,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限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等笔作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请按照题目序号在答题卡对应的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B.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C.我国人口约占世界四分之一,计划生育是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
D.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沿海以及边疆地区
2.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的地形“骨架”,有的山脉也成为我国省区的界线,下图中序号表示祁连山脉的是
A. B. C. D.
3.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主要是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台风 D.寒潮
4.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海陆因素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地形因素
读下图,完成第5小题
5.有关图中的四条河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a河的结冰期最长,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b河流经我国北方地区,图中的这一段在春季会出现凌汛
C.c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d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与我国最大的湖泊交汇于湖口
6.夏秋季节,我国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极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和泥石流 B.台风和洪涝 C.雪崩和寒潮 D.地震和海啸
7.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B.耕地和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都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C.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D.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8.选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
A.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
B.我国三大林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
C.我国的四大牧区都分布在高原地区
D.我国塔里木盆地分布着广阔的难以利用土地
9.接近我国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0.下面的四幅图是我国的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下列
排序一致的是
A.①油菜 ②水稻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冬小麦
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
11.美国近几年不断升级对中国的科技战,特别是在先进的芯片制造领域。但最近最新的华为mate60手机的发布,其中的高端芯片已经实现自主生产,让世界震惊。美国的打压,让我国的芯片国产化步伐加快。截止到今年七月份,国内总共生产了接近1400亿颗芯片,读我国主要省区芯片的产量图(单位:亿颗),完成下列问题。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传统制造业 D.高新技术产业
12.图示我国主流芯片项目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A.环渤海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陕甘宁地区
二、非选择题(共有3个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名称。邻国C:   ; 省区F   (填简称);海洋D是 。
(2)A省区与E省区相比较,   省区人口密度小,其原因是    (答对1点即可),E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3)图中人口密度在300—500人/平方千米的省区, 主要分布在 流域。
(4)图中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省的 。
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团队组织了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活动,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以下问题。 (每空1分,共7分)
(1)甲图三条路线(a、b、c)中,研学期间到达的目的地炎热干燥的是   ,经过地区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能够欣赏雪山连绵风景的是   。
(2)研学期间,①②两地的温差和冬季相比,温差   (较大/较小);
(3)读乙图,两座城市都是 气候;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
15.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他心系长江、不忘黄河,一江一河,一南一北,同时并举。下图分别示意黄河、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省,由它们的流向可推断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
(2)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因此长江是我国巨大的“   ”,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有  ;  。
(3)黄河洪涝灾害严重,根据以下结构图将其产生的原因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4)图中阴影地区森林破坏对长江水文特征的影响是   ;黄河出现此问题的主要河段是   (上游、中游、下游)。它们共同治理的生物措施是   。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6.下列对四种动物所属类群和主要特征的概述正确的是
A.水螅一一腔肠动物一一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河蚌一一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都有外套膜和贝壳
C.蛔虫——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D.蚯蚓——节肢动物一一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17.动画片《葫芦娃》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片中有许多以动物为原型塑造的典型“人物”。下列对各角色对应的动物原型描述错误的是
A.①蜘蛛精+④蝎子精+⑤蜈蚣精同属节肢动物 ,体表都具有外骨骼
B.②蝙蝠精体表被毛,前肢变为翼,胸肌发达,适于飞行,属于鸟类
C.③蛇精成为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
D.⑥蛤蟆精幼体用鳃呼吸,其生殖和发育过程需在水中完成
18.在动物类群中“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不正确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B.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C.兔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是与其食性相适应的
D.家鸽食量大,直肠短,排便快与飞行相适应
19.下列关于各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蚯蚓—一湿润的体壁 ②蝗虫一一气门 ③缢蛏——鳃
④成熟体青蛙一一肺和皮肤 ⑤鳄鱼一一肺 ⑥家鸽一一肺和气囊
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20.如图是某同学用长木板①和②、橡皮筋③和④、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木板、橡皮筋、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
B.在运动中,③和④相当于杠杆,⑤相当于支点
C.③、④两端的肌腱要绕过⑤分别连在①和②上
D.用该模型模仿伸肘动作时,③收缩,④舒张
21.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环境,下列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蜻蜓点水、公鸡报晓、蜘蛛吐丝、大雁南飞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B.蜜蜂跳“8”字形舞蹈告知同伴蜜源位置,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C.“狡兔三窟”从功能上看属于防御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
D.动物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仅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的
22.关于动物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不能继续进行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松树传播种子
D.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
23.小明在做“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实验时,用无菌棉棒擦拭自己的手机屏幕,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抹,经过一段时间的恒温培养,他发现甲菌落较大且呈黑色絮状,乙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细菌菌落,乙是真菌菌落
B.一个菌落是由多种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
C.手机未长菌落说明细菌、真菌生存需要一定条件
D.接种后的培养基通常要高温灭菌后再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24.对如图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B.②能形成芽孢,故②③均能进行出芽生殖
C.①②属于原核生物,③④⑤属于真核生物
D.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2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B.通过豆科植物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是因为它的根上共生着根瘤菌
C.手癣、足癣这类疾病是细菌寄生在人的体表引起的
D.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它能够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26.酸奶、面包、陈醋、泡菜等食品要用到不同的微生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B.面包制作时,利用了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包变得膨大松软
C.醋酸杆菌是酿造陈醋过程中需要的细菌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的侵入
27.2022年4月19日,我国牵头的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发布。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被称为生物,是因为能进行分裂繁殖
B.病毒细胞比细菌细胞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
C.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死亡
D.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它的遗传物质
28.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分类等级“种”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多
B.与大豆相比,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更多
C.相对于大豆,水稻、小麦同属不同种,故亲缘关系较远
D.这三种植物与银杏都属于被子植物
29.某些生物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下列生物概念间的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A.Ⅰ微生物,Ⅱ细菌,Ⅲ真菌,Ⅳ噬菌体
B.Ⅰ无脊椎动物,Ⅱ腔肠动物,Ⅲ环节动物,Ⅳ蜈蚣
C.Ⅰ脊椎动物,Ⅱ两栖类,Ⅲ鸟类,Ⅳ企鹅
D.Ⅰ种子植物,Ⅱ裸子植物,Ⅲ被子植物,Ⅳ银杏
30.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
D.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31.(5分)某中学组织师生分别去动物园、植物园、湿地公园研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找到了如图的生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B和ACD两类,则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    。
(2)上述八种生物中,有细胞壁的生物是    (填图中序号)。
(3)动物D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E与F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F无    。
(5)上述资料中展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32.(5分)2023年9月27日,杭州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中国队年龄最小的选手13岁的崔宸曦夺得金牌,她也成为中国亚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下图是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几幅图片,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为崔宸曦在比赛时赢得金牌的画面,此时她的上臂处于收缩的肌肉是图乙中的[ ]   。
(2)崔晨曦完美完成“滑行、跳跃、旋转﹑翻腾”等一系列动作,主要与其关节的灵活性密不可分,这一特点与图丙中[ ]___________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3)在滑板运动过程中,规范地配戴护肘、护膝等护具可较大程度避免关节受伤,这些护具与图丙中[ ] _________的作用相似。
(4)她完成各种不同滑板动作的顺序是 _________。(排序)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崔晨曦十岁开始练习滑板,从获得途径看,其滑滑板的行为与图中_______(填甲~戊图其中之一的代号)所属类型相同。
33.(5分)如图中为部分生物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单细胞生物有    ;能用孢子繁殖的生物有    。
(2)与⑥相比,其余生物体内无____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图中的④名为   ,它可以产生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只能治疗②所属生物引起的疾病,对①所属生物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因为    。
34.(5分)同学们在课上学习了制作米酒的方法。分组酿制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糯米酿酒,产酒量却不同,且有的小组酿制失败没有产酒。为了弄清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开水冲淋
第二步 冷却后放入酒曲粉末拌匀,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容器中,标记为甲组、乙组、丙组
第三部 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 恒温处理 15℃ 30℃ 30℃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不产酒
第二步处理中将蒸熟后的糯米冷却的目的是    。放入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微生物实验中的    。
(2)若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    。
(3)根据乙组与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才能产酒。
(4)在酿酒过程中,从密封的容器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检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BCB 6-10 ABCBC 11-12 DC
二、综合题
13. (1)蒙古,闽,渤海
A,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环境恶劣
长江
腾冲
14.(1)b, c,a
(2)较小
(3)亚热带季风;成都;北部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盆地地形,海拔较低,冬季
受冷空气影响相对较小。
(1)青海,西高东低
水能宝库;落差大;水量大,水量丰富
夏季多暴雨;变慢/缓慢/慢,地上河;
含沙量增大;中游河段;植树造林/植树种草
八年级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C D B D A C A C
26 27 28 29 30
D D B C D
二、非选择题
31.(1)脊柱 (2)EFH (3)胎生哺乳 (4)成形的细胞核 (5)种类
32.(1)① 肱二头肌 (2) ⑤ 关节软骨 (3)② 关节囊
(4)③①② (5)戊
33.(1)②③⑥ ; ③④⑤ (2)叶绿体
(3)青霉 ; 抗生素只能杀灭致病细菌,对病毒无效
34.(1)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酵母菌 ; 接种 (2)温度 (3)无氧 (4)R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点 考查指向 考察难度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 协调观 地理 实践力 低 中 高
单项 选择题 1 2 中国疆域,人口民族 √ √ √
2 2 山脉分布,行政区划 √ √ √
3 2 气候(降水成因) √ √
4 2 气候的影响因素 √ √
5 2 河流 行政区划 √ √ √
6 2 自然灾害 √ √ √
7 2 自然资源 √ √ √
8 2 地形,土地资源 √ √ √
9 2 农业部门的地区分布 √ √
10 2 农作物的分布 √ √ √
11 2 工业类型的判断 √ √
12 2 工业区的分布 √ √ √
读图填空 13 8 中国疆域 √ √ √ √ √
14 7 中国地形,气候 √ √ √ √
15 11 中国的河流,地形 √ √ √ √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训练
八年级地理、生物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考 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
号填写清楚。 [0] [0] [0] [0] [0] [0] [0] [0] [0] [0]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 [1] [1] [1] [1] [1] [1] [1] [1] [1] [1]
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2] [2]
3.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3] [3] [3] [3] [3] [3] [3] [3] [3] [3]
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9] [9]
地理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生物单选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非选择题(地理部分)
13. (1)
(2)
(3)
( 4)
{#{QQABBQQEoggIAAAAARhCEQFKCEAQkAAAAAoOhEAEMAAAQQNABAA=}#}
14.(1)
(2)
(3)
15.(1)
(2)
(3)
非选择题生物部分
31. (1) (2) (3)
( 4) (5)
32. (1)[ ] (2)[ ] ( 3)[ ]
(4) ( 5)
33. (1) ; (2)
(3) ;
34. (1) ;
( 2) ( 3) ( 4)
( 5) ; ;
{#{QQABBQQEoggIAAAAARhCEQFKCEAQkAAAAAoOhEAEMAAAQQ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