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郧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郧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训练
八年级文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8页,34小题,考试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题前,考生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填涂,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非选择题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等笔作答。
4.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考生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请勿折叠答题卡。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从古代的“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关系
2.亲社会行为常常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下列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小辉坚持每周放学后,去帮助小区的留守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B.小七总喜欢在小区的围墙上画画
C.鹏鹏常常去小区的业主书屋看课外书
D.明明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但不愿意搭理其他同学
3.一支由“居委会+中学生”构成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
①有利于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 ②能够影响他人,共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③能够杜绝社区居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④有助于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俗话告诉我们
A.不良行为就是违法,违法就是犯罪 B.勿以恶小而为之,远离不良行为,塑造良好品行
C.小错必然铸成大错,违法必然走向犯罪D.偷针和偷金都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
5.下图启示我们
①社会生活需要遵守规则 ②真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③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④规则约束了我们的行为,束缚了我们的自由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青少年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①设法稳住歹徒  ②了解歹徒的去向  ③记住歹徒的相貌 
④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⑤假装没有看见,悄悄溜走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7.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8.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某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郑某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郑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①被告人郑某侵犯了他人财产,属于民事违法 ②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微信朋友圈是个丰富多彩的天地:晒美食,晒心情,晒旅程……还可以增进和朋友间的交流。以下,哪些消息是不适合在朋友圈晒的,它会泄露隐私,带来风险
①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照片 ②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及车牌照片
③转发政府的做文明市民倡议书 ④推荐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0.下面社会规则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闯红灯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人要罚款100元,带头闯红灯的行人要罚款50元——法律
B.我们在公共场所要着装整洁,轻声接打电话,言行举止文明——法律
C.我们在公交车上要给老弱病残让座——道德
D.某公司规定职员上班期间不允许玩游戏——纪律
1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这句话告诉我们
A. 花鸟离不开物质和群体的支持 B. 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C. 只要融入社会就能够获得成功 D.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12.我省某些城市已经开始安装人行道闸机通道,闸机会随红绿灯切换来打开或关闭,防止行人闯红灯。红灯时关闭,绿灯时打开,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材料警示我们要
①自觉遵守规则 ②坚定维护规则 ③积极改进规则 ④敢于对抗规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快递员剐蹭轿车被扇耳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冲突,就骂脏话、扇耳光、殴打人,简单粗暴处理,“得理不饶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了大矛盾。究其原因,是有些人忘却了
①礼貌 ②诚信 ③尊重 ④宽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显示:从2011年开始中国定期开展“护苗”行动,一方面深层清理网上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另一方面培育“护苗”品牌,开展正面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护苗”行动
①是在落实网络保护的责任 ②是为了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
③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 ④发挥了网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历程。下图是第一组浮雕,其反映的主题是
A.火烧圆明园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三元里群众抗英
1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17.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我国的重要文物。流失海外百年之后,部分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中国,这些铜首的历史价值在于
A.展现了我国铸造技术的先进 B.凸显中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
C.揭露了英法联军的侵略暴行 D.了解清末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
18.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是因为
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②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④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火烧圆明园 D.义和团反帝斗争
20.右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材料中自强运动的“成绩”不包括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2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李鸿章 B.丁汝昌 C.曾国藩 D.左宗棠
23.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②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A.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B.①属于历史结论
C.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D.②属于历史史实
24.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 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 B. 是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
C.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主张学习西方
25.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如下学习资源。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虎门销烟》爱国影片 邓世昌人物扫描 义和团运动过程图片
A.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26.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
A. 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 B. 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D. 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
27.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③主张开展文学革命 ④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五四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这些现象反映出五四运动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等新思想
C.是一场全民族的爱国运动 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二、非选择题(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本大题共有6个小题,总分64分)
29.2023年国庆节期间,八年级学生明明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12分)
【感悟社会生活】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到福利院看望了孤寡老人,到当地的旅游景点武当山捡拾垃圾,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如清洁家园、整理社区图书角等。
(1)材料中明明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1分)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养成这种行为?(3分)
【走进网络世界】明明还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好几场“网络助农直播”。直播中,一些乡村山区的领导干部走进直播间,采取“云带货”方式化解当地农产品滞销难题,为民办实事。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按照下面的示例,谈谈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4分)
示例:①你的举例:网络助农直播:积极影响: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你的举例: ;积极影响: ;
③你的举例: ;积极影响: ;
【关注亚运盛会】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明明非常关注此次亚运会,时常利用网络观看感兴趣的比赛项目,并感叹“网络可真方便啊”,可当他看到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发表一些恶意中伤运动员言论时,他又感到非常生气,表示“再也不想上网了”。
(3)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4分)
30.材料分析题(10分)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同学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后整理了一张思维导图: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上面思维导图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3分)
①   ②   ③   
材料二:近几年,未成年人总体犯罪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单纯的数字下降无法掩盖一例例个案背后折射出的未成年人犯罪新趋势: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日趋明显;侵财犯罪、暴力犯罪和妨碍社会秩序罪占多数;作案动机单纯、盲目跟随;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文化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
(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分)
(3)结合材料二和漫画,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4分)
31.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某学校组织八年级的同学们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0分)
【共建文明校园】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生活中有你更有“礼”,需要我们待人以礼。因此,学校决定开展“共建文明校园”主题实践活动。
(1)依据上述材料,请写出开展“共建文明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的依据?(3分)
【共建和谐校园】
在八年级同学们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几位同学展开了如下讨论:
(2)根据漫画,运用所学,请分别从原因和做法角度谈谈你对尊重的理解。(4分)
【共建诚信校园】
在“共建诚信校园”的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诚信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校园诚信情况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100人)
调查项目 抄袭作业(%) 考试作弊(%) 言而无信(%)
从未出现 40 68 48
偶尔出现 30 20 32
经常出现 30 12 20
(3)结合统计表中的相关信息,谈谈“共建诚信校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分别写出材料一时间轴①②③处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名称。(3分)
材料二 近代史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 条约内容
条约一 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条约二 ⑤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⑥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⑧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条约三 ⑨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⑩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2)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请写出表格中条约一的名称,条约二中哪一内容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简析条约三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3分)
(3)根据下面给出的条约内容,归纳其破坏的中国主权。(2分)
内容②⑤破坏了 ;内容④⑨破坏了 。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列强侵华屡屡得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0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材料二:……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孙中山先生挽联》
(1)请写出材料一思维导图中①②④的事件名称,并说说事件①的历史地位。(4分)
(2)材料一中事件③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首先在哪里爆发?(2分)
(3)材料二中所述事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山先生“未竟之功”的具体含义。(3分)
(4)依据中国近代先进分子的探索历程,试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1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五四运动中,数十万学生英勇地走在运动的前头,成为运动的先锋。他们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标志中国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3分)
虎门销烟大振国威 黄海海战为国捐躯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从材料一中选择你最敬佩的一位历史人物并说明理由。(2分)
(3)材料二的青年们群情激奋,他们游行的原因是什么?在喊着什么口号?(2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哪一群体?后期运动的中心是哪个城市?“新阶段”是指中国革命发展到什么阶段?(3分)
(5)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作为学生你应该怎么做?(2分)
试卷第4页,共4页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训练 (3)(4分)
八年级文综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考 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
楚。 [0] [0] [0] [0] [0] [0] [0] [0] [0] [0]
30. ( 1)(3分)①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 [1] [1] [1] [1] [1] [1] [1] [1] [1] [1]
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2] [2]
② ③
3.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3] [3] [3] [3] [3] [3] [3] [3] [3] [3]
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4] [4] (2)(3分)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9] [9]
(3)(4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31.(1)(3分)
26 27 28
[A] [A] [A]
[B] [B] [B]
[C] [C] [C]
[D] [D] [D]
解答题
(2)(4分)
29. (1)(4分)
(2)(4分)
(3)(3分)
②你的举例: ;
积极影响: ;
③你的举例: ;
积极影响: ;
{#{QQABBQSEogiIABAAARhCEQUaCEMQkBAACCoOBEAMMAAAAQNABAA=}#}
解答题
32.(1)(3分)
34. (1)(3分)
(2)(3分)
(2)(2分)
(3)(2分)内容②⑤破坏了 ;
(3)(2分)
内容④⑨破坏了 。
(4)(2分)
(4)(3分)
(5)(2分)
33. (1)(4分)
(2)(2分)
( 3)(3分)
(4)(1分)
{#{QQABBQSEogiIABAAARhCEQUaCEMQkBAACCoOBEAMMAAAAQNABAA=}#}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训练八年级文综(道法、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A C B C B D C A B D A D B
15.B 16.A 17.C 18.B 19.B
20.C 21.D 22.D 23.C 24.A
25.D 26.C 27.A 28.C
29.(1)亲社会行为。(1分)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④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3分)
(2)②你的举例:博物馆线上云游览;借助“抖音”打造网红城市(景点);直播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分,符合题意即可)
积极影响: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1分)
③你的举例:政府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网络问政;“我向总理说句话”等网络平台(1分,符合题意即可)
积极影响: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1分)
(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学会“信息节食”,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4分)
30.(1)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每空1分,共3分,①②答案位置可互换)
(2)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3分)
(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⑤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4分)
31.(1)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3分)
(2)原因: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2分)
做法: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2分)
(3)①树立诚信意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运用诚信智慧。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有尊重他人的隐私。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3分)
32.(1)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
(2) 《南京条约》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分)
(3) 破坏领土主权 破坏关税主权(2分)
(4)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的统治腐朽。(1分)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足够强大,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1分)
33.(1)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④新文化运动。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分)
(2)三民主义;武昌(2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
“未竟之功”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分)
(4)特点: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由表及里的过程。(1分)
34.(1) 林则徐 邓世昌 孙中山 (3分)
(2)敬佩理由:林则徐查禁鸦片,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邓世昌,血战黄海,壮烈殉国,体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任写一个即可)(2分)
(4)青年学生 上海 新民主主义革命 (3分)
(5)要培养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热爱祖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树立远大理想。(意思相近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