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与世界深度互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中国对世界在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待文明成果的正确态度。本框《运用你的经验》栏目展示了近年来全国两会新闻采访的变化。第一目“中国的影响”,从文化、经济、政治等角度阐述了中国对世界的重要影响。第二目“兼收并蓄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各国文明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与世界深度互动”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比较容易感性理解中国的影响,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其影响进行抽象概括,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由于学生不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兼收并蓄、交流互鉴”部分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学生普遍对这部分内容涉猎甚少,兴趣不足,这都增加了教学难度。本节课在于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和辩证眼光看待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了解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认识文明交流互鉴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展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名片,准确分析并归纳中国对世界的四个方面的影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2.通过“我来抢答”、“我来总结”和“我来研讨”等活动,了解“文明”的含义;归纳准确中国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和正确对待人类文明的做法;培养开放、平等、兼收并蓄的健康文化心态。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中国对世界经济 文化、世界格局等各方面的影响
学习难点: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文明交流互鉴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时事播报+视频导入
学生小组进行《时事播报》,声情并茂的讲述“成都大运会”的相关报道,评论员从多方面表达见解。
老师出示相关视频,给大家更直观的感受。
播放“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视频,出示问题:
成都大运会为什么会受到世界多国的关注?(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问题引领,带动学生思考,引入本课课题。)
总议题:通过“成都大运会”,探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
篇一:中国的影响
议题一:“成都大运会”,如何体现中国影响?
篇二: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议题二:“成都大运会”,怎样与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
PPT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通过展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名片,准确分析并归纳中国对世界的四个方面的影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2.通过“我来抢答”、“我来总结”和“我来研讨”等活动,了解“文明”的含义;归纳准确中国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和正确对待人类文明的做法;培养开放、平等、兼收并蓄的健康文化心态。
(二)执行评价任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环节一:“成都大运会”,如何体现中国影响(本环节对应目标一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1.“外国运动员体验中国‘非遗课’”
请你思考:外国运动员纷纷打卡体验中国的“非遗课”,说明了什么?
2.出示“中国名片”
请你思考:越来越多的“中国名片”走向世界,说明了什么?
3.习近平总书记与国际贵宾的合影
请你思考:传说中的“C位”,说明了什么?
议学总结:
议题一:“成都大运会”,如何体现中国影响?
请各小组总结出议题一的结论。
笔记区:
环节二:“成都大运会”,怎样与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本环节对应目标二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1.播放视频:成都大运会的文物代表团
出示问题:视频中提到了哪些中国文物?
自主思考:这些文物对中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要求:1.独立思考,积极回答问题。(2分钟)
2.表达思路要清晰,语言简明扼要。(请1位同学回答)
笔记区:
2.“我来抢答”—世界文明知多少
老师出示图片,学生抢答图片对应的世界文明
笔记区:
3.“我来研讨”—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和做法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大运会会徽和火炬的设计,想一想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要求:
1.自主思考要独立,自主回答(2分钟)
2.合作探究要积极参与交流分享。(3分钟)
3.表达思路要清晰,语言简明扼要。
小结:
请一组代表为大家系统总结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和做法。
议学总结:
请各小组总结出议题二的结论。
笔记区:
(三)迁移应用,提升素养
1.回归生活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与世界深度互动,请大家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同学至少说出一个生活中中国影响世界的事例,组内分享。
要求:每个同学至少说出一个身边的事例。时间不超过3分钟。
2.当堂检测
(1)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使得北京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如果届时有幸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化差异 ()
①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不分优劣
②对于人类文明成果,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我们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就不能学习其他文明成果
④努力消除文化差异,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文化共鉴】2022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形象”。
我们在“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应如何正确对待世界文明 (6分)
自我建构,领悟内联
请大家梳理本课所学,绘制知识结构图,并在组内展示。
(五)践行升华情感,学评合一
知识竞赛拓视野
活动主题:列举中国对世界影响的具体实例
活动目的: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活动内容:
1.名称接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成员列举中国对世界的一个角度的影响实例。按照小组顺序依次接龙,回答正确的记1分回答错误或者回答不出来的不记分,由下一组继续接龙回答,一直到各组都回答完毕为止。
活动步骤:
1.同组或者全班同学讨论交流,确定知识竞赛的题目
2.组与组之间或者班与班之间交换题目
3.小组或者班级之间进行比赛,得分高者获胜。
随堂检测题
单项选择题
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下列中华名句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C.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使得北京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如果届时有幸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化差异 ( )
①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不分优劣
②对于人类文明成果,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我们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就不能学习其他文明成果
④努力消除文化差异,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我国计划举办第二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对话发挥积极作用与世界文明对话,各国应该(  )
A.用开放和包容心态,认同世界所有文化
B.消除不同文明的差异,实现世界文明融合发展
C.坚持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D.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程期间,国内观众跟随央视频大巴车沉浸式“云”打卡世界杯东道国,游览博物馆、大剧场、地铁、街头等卡塔尔风景;同时,节目也通过这辆大巴将中国的文化元素传递给全世界的球迷和观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界破圈。下列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的关键词是( )
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文化交流共享,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相互渗透,传播外国文化
5.习近平总书记在《文明交流互鉴是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文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实现各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途径”。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要做到( )
A.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B.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更应该注重领略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C.对其他文明的学习必须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
D.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6.青春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有烦恼,有喜悦,有收获,共同构成了我们成长的足迹。阅读小云的两则随记,回答问题。
随记一 同桌小虎在课堂上与后面的同学讲话,数学老师把小虎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小虎立刻站起来顶撞老师,双方闹得很不愉快。此后,小虎再也不听数学课,数学作业也不交了。他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假如你是小云,请你规劝同桌小虎,帮他走出困境。
随记二 班上转来好几名来自法国的中学生,是应政府要求来我校访问学习的。老师要我们与这些来自法国的同学友好相处并热情地接待他们。但是文化习俗差异很大,我们该如何与他们相处 好烦啊!
(2)就如何与国外同学友好相处,请你给小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7.【与世界深度互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应该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冬奥会我们张开双臂,迎接世界,迎接八方来客,大家交流合作,共促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我们是如何在交流合作中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所创造的文明?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B
6.(1)【答题方向提示】
①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重视老师批评的出发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②主动与老师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③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按时按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等。
(2)【答题方向提示】
①尊重文化差异,相互学习文化优点;
②平等交流,运用合理的方式加强沟通。建立友谊;
③展示自身的风采,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等等。
7.【答题方向提示】
(1)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4)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5)各国就能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