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一课时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的使命。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法治观念: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健全人格: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认识自己,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培养热爱生命、 珍视生命的情感, 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预知性
难点:生命有接续、寻找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本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水火有气息却没有生命, 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 禽兽有知觉没有道义, 人却兼而有之, 所以是世界上最可贵的。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二)、讲授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
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
生命不能永恒。
生命有时尽
探究与分享:
一天,两个女孩谈起她们对生命故事的感悟。
我有过四次“蒙难”呢:第一次,是我出生时体重太轻了,家里人都以为我活不了,还是奶奶把我养活了;第二次,是我小时候得了一种怪病,我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我输血,好不容易才救活了我;第三次,是我吃饭时不小心把鱼刺卡在喉咙里了,是我大姑姑想办法弄出鱼刺救了我;第四次,是我走路不注意,差点儿掉进一个深坑,幸亏我妈妈一把抓住了我,才没掉下去。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太婆去背伤员,身上的水壶被一颗子弹打穿了,水都流光了。如果当时子弹打偏那么一点儿,打中了我太婆,就没有我爷爷了。连我爸爸都不会有了,哪里还有我!
思考: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
都表达了生命来之不易。
她们的故事对你的生命有什么新认识?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
1、生命来之不易:
材料:有研究指出,生命的成长从先天的胚胎开始就要经历着无法预知的磨难:
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约有15%~20%的胎儿出现白内障和心脏畸形,还可能出现唇腭裂、小头、小眼、先天性耳聋等畸形,如果因母体缺氧而造成胎儿供氧不足,如贫血、心脏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均有可能造成胎儿生长迟缓,严重者可致流产,甚至死亡。而胎儿的生产过程中也伴随着凶险。因此有人说: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读完这段材料,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自己的活力,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2、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叶子的脉络、锯齿大小,叶子的整体大小……都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你能说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生命体吗?这说明了什么?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生命是不可逆的:
2021年11月23日,辽宁抚顺一位女孩发布了一则视频“有个很疼你的爷爷奶奶是什么体验?”,视频记录了爷爷奶奶和她的生活日常。有一次爷爷算了“一笔账”,如果能再活十年,在外工作的孙女每年回来两趟,就能再见孙女20回。
如果你是这个孙女,你会如何回应爷爷?这说明了生命有什么特点?
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生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生命是短暂的:
材料: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小纸条,纸条的每一格代表10年的生命;
人类平均寿命是72岁(联合国数据),假设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到90岁,那么我们要撕掉一格; 同学们现在已经13岁了,我们再撕掉一格;
一天里的24小时,我们有一半的时间在睡觉、吃饭,日常琐事占据了我们一半的生命,因此剩下的不到八十年我们还要撕掉一半……
剩下的不到四十年中,还有很多时间不由自己支配,必要的应酬、上班、生病(特别是晚年),大概要花掉我们一半的时间,所以真正属于自己时间……
这个活动,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探究与分享:
那年,听到医生告诉爸爸,病重的奶奶只剩下半年时间了。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地接触死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想:为什么人要死 人死了是去了哪里呢,还是真的不存在了 我没有答案,想着如果我死了,就再也不能看动画片,再也不能吃冰激凌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儿,甚至连愿望都不能有了,这多么让人害怕啊!我不禁困惑:如果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
我在书籍中寻找答案,渐渐认识到:死亡意味着有限的年华、不可预知的终结,会让人感到担忧、恐惧甚至绝望。可是,当我站在死亡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在的生命,我发现本来习以为常的、不起眼的东西变得珍贵和美好起来。从那一刻起,我开始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努力让它变得丰富、充实和有意义。
(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
(2)、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人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那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百年之后,没你也没我。我们奋斗一生,帯不走一草一木;我们执着一生,带不走一分虚荣爱幕。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吵、伤心、斤斤计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去享受。
一切稍纵即逝,只有活在当下最重要! ——人民日报
上述材料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生命有接续
探究与分享:
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我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我姐姐说自从有了我,她就“升级”了,不再是家里年龄最小的人。
我的名字里有一个“贤”字,这是我在家族中的辈分,爷爷告诉我从此我们家“贤”字辈就有人啦!
我……
我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命的延续。给家里带来了幸福的“烦恼”,爸爸妈妈为了照顾我开始忙碌起来;等等。
生命的接续:
活动:说一说
你与父母的相似之处...... 基因的遗传作用:孩子的皮肤颜色、眼睛大小和形状、发型、体型等外貌遗传概率较高。比如: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时,孩子的双眼皮概率为75%~100%;父母都是卷发时,孩子100%是卷发;父母中只有一人是卷发时,孩子50%也是卷发。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父辈、祖辈的身体特征、相貌、血脉。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探究与分享:
从下面的情景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我叫李子旭,我的家乡在大西北,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将来我想当个懂科技的新农民。
虽然我现在定居海外,但我和周围许多华人都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
我爸爸是蒙古族,妈妈是汉族。
技术:地域的传承
文化:中华民族的延续
民族:民族友好关系的传承家族生命的传承
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
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阅读感悟:
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节选自季羡林《季羡林精选文集②:人生感悟》
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人物1:这个人生活在2000多年前,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物2: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毛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并将3月5日定为学习他的纪念日。
人物3:他26岁就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被人们称为“娃娃博士”。获取学位后的第九天就拒绝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毅然回到一清二白的中国;为了科研在茫茫戈壁隐姓埋名28年,被称为“两弹元勋”。
猜猜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被我们熟知?
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父母长辈教给你哪些做人的道理?
做事执着、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家庭和睦.....
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之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应该担当一份使命,继承和创
运|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四)、课堂练习:
1.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下列做法属于珍惜生命时光的有( A )
①小明争分夺秒,善于利用零星时间学习 ②华力做事拖沓,总是不能今日事今日毕 
③小华做事有计划,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④丽丽认为青春苦短,要及时享乐
A.①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近年来,随着“寻根热”的兴起与家族文化观念的重新复兴,收藏旧家谱,修纂新家谱又蔚然成风,这是非常可喜的社会现象。正如修谱人所云:“谱之修也,前业有益于宗祖,后更有益于子孙,所系洵亟重也。”“收藏旧家谱,修纂新家谱”从侧面反映了(  b  )
①我们可以改变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②生命可以永恒, 我们的生命只是身体的生命
③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④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其意思是指:“你还没有理解生,怎么能够理解死呢?”下列对“生”与“死”理解正确的是( A )
①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让它变得丰富、充实
②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③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
④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 生命是短暂的。下列诗句能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D)
①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臂如朝露,去日苦多
③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生命可以永恒吗
生命有时尽
生命来之不易
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转的、短暂的
生命发展规律无法抗拒
生命有接续
生命的接续
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