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 年 12 月 高中数学练习 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12 月 6 日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A. PC / /平面OMN B.平面PCD / /平面OMN一、单选题 C.OM PA D. PD 平面OMN 1.若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u1 3, y, 2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u2 6, 2, z ,且 / / ,则 y z的值是( ) 11.以下四个命题表述错误的是( )A.-3 B.-4 C.3 D.4 A.直线 m 1 x 2m 1 y m 3 m R 恒过定点 5, 2 2 22.设 P x y是椭圆 1上一点,P到两焦点 F1,F2的距离之差为 2,则 PFF 是16 12 1 2 B.圆 x2 y2 2上有且仅有 2个点到直线 l : x y 1 0 2的距离都等于2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C 2 2 2.曲线C1 : x y 2x 0与C2 : x y2 4x 8y m 0恰有四条公切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4 m 202 23.已知双曲线C : x y2 2 (1 a 0,b 0)的两个顶点为 A1,A2 ,双曲线C上任意一点 P(与 A1, A2 不重合)都满足PA,PA 的a b 1 2D.已知圆C : x2 y2 2,P为直线 x y 2 3 0上一动点,过点 P向圆C引条切线 PA,其中A为切点,则 PA的最小5斜率之积为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4 值为 29 3 4A. B 5. C. D. 2 24 2 3 2 12 x y.已知曲线 C: 1 (mn 0),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m n4.直线 l: y k x 2 x2 y2与曲线 1 x 0 相交于A、 B两点,则直线 l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若m n 0,则 C是圆 B.若m 0,n 0,且m n 0,则 C是椭圆 , , 3 0, , , 3 A n n. U0, B. C. D.4 2 2 4 2 2 4 4 C.若mn 0,则 C是双曲线,且渐近线方程为 y x D.若0 m 1,n 1,则 C是椭圆,其离心率为 1 m m 三、填空题5.三棱柱 ABC DEF 中,G为棱 AD的中点,若 BA a,BC b,BD c,则CG ( )13.2023年 10月国庆节旅游黄金周期间,自驾游爱好者甲 乙 丁 3家组团自驾去杭州旅游,3家人分别乘坐 3辆车,沪昆 1 1 1 1 1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2 2 2 2 2 高速杭州入口有 A,B,C共 3个不同的窗口,则每个窗口恰好都有一位该团的自驾车在等候的概率为 .2 26.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M , N, P,Q分别为DD AD C Dx y1, , 1 1,C1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N 与 PQ所成的 14.已知椭圆C :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F2,点 A 1,1 ,若点 P为椭圆C上一点,则 PF2 PA 的最大值16 12角大小等于( ) 为 .A.60° B.45° C.30° D.90° 15. 1 x 3 1 x 4 1 x 8的展开式中 x3的系数是 .x2 y27.已知椭圆 2 2 1的左顶点为 A,右焦点为 F2,过右焦点作 x轴垂线交椭圆于 B、C两点,连结 BO并延长交 AC于 x2 y2a b 16.已知 F1,F2分别是双曲线 1的左右焦点,若 PF1 5,则 PF2 .4 12点 M,若 M为 AC的中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四、解答题 A 1 2 2 3. B. C. A 2,0,2 B2 1,1, 2 C 3,0, 4 2 3D. 17.已知空间三点 , , ,设 AB=a , AC b .22 2 2 2 8.已知 A,B是圆C : x y 1上的动点, AB 3,P是圆C : (x 3) (y 4) 1上的动点,则 | PA PB |的取值范围 (1)求 a 与b 的夹角 的余弦值;1 2 (2)若向量 ka b 与 ka 2b互相垂直,求 k的值.为( ) 7 13A , . B.[3,6] C. [7,13] D.[6,12] 2 2 x2 y2 2 5二、多选题 18.已知双曲线C : 2 2 1 a 0,b 0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x 2y 0垂直,且右顶点A到该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a b 59.已知空间向量 a 2, 1,1 ,b 3, 4,5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A. 2a b ∥ a B.5 a 3 b (2)若直线 l与双曲线C交于A、 B两点,线段 AB的中点为M 3, 2 ,求直线 l的方程. C. a 5a 6b 3 2 1 D. a在b上的投影向量为 , , 10 5 2 10.如图,在棱长均相等的正四棱锥P ABCD中,M、N分别为侧棱 PA、PB的中点,O是底面四边形 ABCD对角线的交第 1页 共 4页 ◎ 第 2页 共 4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19.已知点 A 2, 1 、 B 6,3 . 23.在 ABC中,角A, B,C所对的边分别为 a,b, c,且 acosB 2ccosC bcos A.(1)求C的值;(1)求线段 AB的垂直平分线的直线方程;(2)若点A、 B到直线 l : ax y 1 0的距离相等,求实数 a的值. (2)若 c 4, a b 2 7 ,求 ABC的面积.20.某医疗小组有 4名男性,2名女性共 6名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甲是其中一名. 24.已知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2,△P AB为等边三角形(如图 1所示).沿着 AB折起,点P 折起到点 P的位置,使得侧(1)若从中任选 2人参加 A,B两项救护活动,每人只能参加其中一项活动,每项活动都要有人参加,求医护人员甲不参加A 面 PAB 底面 ABCD.M 是棱 AD的中点(如图 2所示).项救护活动的选法种数;(2)这 6名医护人员将去 3个不同的地方参与医疗支援,每人只能去一地,每地有 2人前往,若 2名女性不能去往同一个地方,求不同的分配方案种数.(1)求证: PC BM;(2)求点C与平面 PBM 的距离.21.如图,四棱锥P ABCD中,四边形 ABCD为梯形,其中 AB CD, BCD 60 , AB 2BC 2CD 4, AD PB.(1)证明:平面 PBD 平面 ABCD; (2)若 PB PD 4 3,点 E满足 PE 2EC,且三棱锥 E ABD的体积为 ,求平面 PAD与平面BDE的夹角的余弦值.325.已知抛物线 C: y2 =2px经过点 P(1,2).过点 Q(0,1)的直线 l与抛物线 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A,B,且直线 PA交 y轴于 M,直线 PB交 y轴于 N.(Ⅰ)求直线 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1 1(Ⅱ)设 O为原点,QM QO ,QN QO,求证: 为定值.45 3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动圆 P 2 2 2 2与圆C1 : x y 2x 0 内切,且与圆C2:x y 2x 0外切,记动圆 P的4 4圆心的轨迹为 E .(1)求轨迹 E的方程; 3 (2)过椭圆 C右焦点的直线 l交椭圆于 A,B两点,交直线 x 4于点 D.且Q 1, ,设直线 QA,QD,QB的斜率分别为 k2 1, k1 kk 32, k3,若 k2 0,证明: k 为定值.2第 3页 共 4页 ◎ 第 4页 共 4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2023 年 12 月 6 日高中数学练习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1.若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u1 3, y, 2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u2 6, 2, z ,且 / / ,则 y z的值是( )A.-3 B.-4 C.3 D.4 【答案】A【详解】∵ / / ,∴u1 / /u2 ,故存在实数 ,使得u1 u2 , 6 3y 1即 3, y, 2 6, 2, z ,故 2 y,解得 ,∴ y z 1 4 3 .故选:A z 2 z 4 2 22.设 P x y是椭圆 1上一点,P到两焦点 F1,F2的距离之差为 2,则 PF1F 是16 12 2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两焦点分别为:(2,0),(-2,0).根据椭圆的定义:P到两焦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 4×2=8 ,又因为 P到两焦点F1,F2的距离之差为 2,可求得,P到两焦点距离分别为 5,3.所以三角形边长分别为 3,4,5.所以是直角三角形选 B.2 23 x y.已知双曲线C : (1 a 0,b 0)的两个顶点为 A,A ,双曲线C上任意一点 P(与 A , A 不重合)都满足 PA,PAa2 b2 1 2 1 2 1 25的斜率之积为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49 3 4A. B. C D 5. .4 2 3 2【答案】B 【详解】设 P(x, y),由 A1( a,0),A2 (a,0) ,x2 y2 a2 2 2 2由 22 2 1,所以 x a2 y y y y b 5 2 ,可得 k k ,a b b PA1 PA2 x a x a x 2 a 2 a 2 42所以5a2 4b2 4(c2c 3 a2) c 9,即9a2 4c2 ,所以 e 2 ,所以离心率 .故选:Ba 4 a 24.直线 l: y k x 2 与曲线 x2 y2 1 x 0 相交于A、 B两点,则直线 l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0, , , 3 0, A B C , 3 .[ p) . U .4 2 2 4 2 2 D. , 4 4 y k x 2 2【答案】B【详解】由 可得 x2 k 2 x 2 1 x 0 , x2 2 y 1 x 0 1 k 2 x2 2 2k 2x 2k 2整理得到 1 0在 0, 上有两个不同的根, 2k 2 1 2 0 1 k 4故 8k 4 1 k 2 2k 2 1 3 0 ,解得 k 1 k 1 , 或 故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为: ,4 2 U , ,故选:B 2 4 2 2k 2 2 0 1 k试卷第 1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 5.三棱柱 ABC DEF 中,G为棱 AD的中点,若 BA a,BC b,BD c,则CG ( ) 1 A. a b c B. a b c21 a 1 b c 1 1 C. D. a b c2 2 2 2【答案】D【分析】利用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与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求解即可. 1 1 CG CA AG CA AD ( BA BC) ( BD BA) (a b) 1 (c a) 1 1 【详解】 a b c .故选:D.2 2 2 2 26.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M , N, P,Q分别为DD1, AD,C1D1,C1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N 与 PQ所成的角大小等于( )A.60° B.45° C.30° D.90°【答案】A 【详解】取CD的中点 E,连接ME,NE,CD1,因为M ,E,P,Q分别为DD1,CD,C1D1,C1C的中点,所以ME / /CD1,PQ / /CD1 ,所以 PQ / /ME ,故 NME为异面直线MN与 PQ所成的角,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由M ,N ,E分别为DD1, AD,CD的中点,则MN ME NE,即 MN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NME 60 ,即异面直线MN与 PQ所成的角大小等于60 .故选:A2 27 x y.已知椭圆 2 2 1的左顶点为 A,右焦点为 F2,过右焦点作 x轴垂线交椭圆于 B、C两点,连结 BO并延长交 ACa b于点 M,若 M为 AC的中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1 B 2 C 2. 2 . . 3 D3.2 2c2 2 2【答案】A y【详解】当 x c时, 2 2 1, yb ,a b ab2 2 2 2 2所以 A( a,0),B(c, ),C(c, b ),O(0,0) M (c a , b ) OM (c a ,则 , , b b ),OB (c, ) ,a a 2 2a 2 2a a c a b2 b2 1则OM / /OB,则 ( )c 0, a 2c, e .故选:A2 a 2a 2 8.已知 A,B是圆C1 : x2 y2 1 2 2上的动点, AB 3,P是圆C2 : (x 3) (y 4) 1上的动点,则 | PA PB |的取值范围为( ) 7 ,13A . B.[3,6] C. [7,13] D.[6,12] 2 2 【答案】C【详解】由题意可得C1是圆心为 0,0 半径为 1的圆,C2是圆心为 3, 4 半径为 1的圆,AB M AB 3 OM OA2 AM 2 1 3 1 M O : x2 y 21设 中点为 , ,由垂径定理得 , 在圆 上,4 2 4 又 | PA PB | | 2PM | 2PM ,由图可知 (PM )min OC 11 32 42 3 7 1 132 , (PM )max OC2 1 ,2 2 2 2 2试卷第 2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 | PA PB |的范围为[7,13] .故选:C二、多选题 9.已知空间向量 a 2, 1,1 ,b 3, 4,5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2a b a 5 a 3 b a 5a 6b 3 , 2 , 1A. ∥ B. C. D. a在b上的投影向量为 10 5 2 【答案】BCD 【详解】易知 2a b 1, 2,7 1 2 7,显然 ,故 A错误; 2 1 1a 2 2 2 易知: 1 12 6, b 3 2 4 2 5 2 5 2 5 a 3 b , 故 B正确; 易知5a 6b 8,19,35 a 5a 6b 2 8 1 19 1 35 0 ,故 C正确; a b 5a在b上的投影向量 2 b 3,4,5 3 2 1 , , 50 10 5 2 ,故 D正确. 故选:BCDb10.如图,在棱长均相等的正四棱锥 P ABCD中,M、N分别为侧棱 PA、 PB的中点,O是底面四边形 ABCD对角线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PC / /平面OMN B.平面 PCD / /平面OMNC.OM PA D.PD 平面OMN【答案】ABC【详解】因为 O为底面四边形 ABCD对角线的交点,所以 O为 AC的中点,由 M是 PA的中点,可得 PC∥MO,因为 PC 在平面OMN,OM 平面OMN,所以PC / /平面OMN,A正确;同理可推得 PD / /平面OMN,而 PC PD P,所以平面PCD / /平面OMN,B正确;因为 PD 平面 PCD,故 PD不可能垂直平面OMN,D错误;设该正四棱锥的棱长为 a,则 PA PC a ,AC 2a ,所以PA PC,因为 PC∥MO,所以OM PA,C正确.故选 ABC.11.以下四个命题表述错误的是( )A.直线 m 1 x 2m 1 y m 3 m R 恒过定点 5, 2 B.圆 x2 y2 2 2上有且仅有 2个点到直线 l : x y 1 0的距离都等于2试卷第 3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C.曲线C1 : x2 y2 2x 0 2 2与C2 : x y 4x 8y m 0恰有四条公切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4 m 20D.已知圆C : x2 y2 2,P为直线 x y 2 3 0上一动点,过点 P向圆C引条切线 PA,其中A为切点,则 PA的最小值为 2【答案】BD x 2y 1 0【分析】A选项,变形后得到 ,求出定点;B选项,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结合圆心和半径,数形结 x y 3 0合得到有且仅有 3个点符合题意;C选项,根据公切线条数得到两圆的位置关系,结合圆心距列出不等式,求出答案;D选项,数形结合得到当OP取得最小值时, PA取得最小值,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到答案.【详解】A选项, m 1 x 2m 1 y m 3 m R 变形得到m x 2y 1 x y 3 0, x 2 y 1 0 x 5故 ,解得 ,所以恒过定点 5, 2 ,A表述正确; x y 3 0 y 20 0 1B 2选项,圆 x2 y2 2的圆心 0,0 到直线 l : x y 1 0的距离 d ,1 1 2因为圆 x2 y2 2的半径为 2,故圆 x2 y2 2 2上有且仅有 3个点到直线 l : x y 1 0的距离都等于 ,B表述错误;2C选项,曲线C1与C2恰有四条公切线,故圆C1与圆C2相离,2其中 x2 y2 2x 0变形为 x 1 y2 1,圆心为 1,0 ,半径为 1,x2 y2 4x 8y m 0 x 2 2变形为 y 4 2 20 m,圆心为 2,4 ,半径为 20 m,故 20 m 0,解得m 20,2故圆心距为 2 1 42 5,所以5 20 m 1,解得m 4,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4 m 20,C表述正确;D选项,圆C : x2 y 2 2的圆心为O 0,0 ,半径为 2,2 3圆心到直线 x y 2 3 0的距离为 6 2 ,1 12故过点 P向圆C引条切线 PA,有 PA2 2 OP2 ,所以当OP取得最小值时, PA取得最小值,2 2OP的最小值为 6 ,故 PA最小值为 6 2 2 ,D表述错误.故选:BD试卷第 4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2 212 x y.已知曲线 C: 1 (mn 0),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m nA.若m n 0,则 C是圆 B.若m 0,n 0,且m n 0,则 C是椭圆C.若mn 0,则 C n n是双曲线,且渐近线方程为 y x D.若0 m 1,n 1,则 C是椭圆,其离心率为 1 m mx2 y2【答案】BC【详解】解:对于 A:若m 1,则 n 1,原方程为 1,此时曲线 C不存在,故 A不正确; 1 1x2 y2 x2 y2对于 B:由已知得 + 1,又m 0,n 0,且m n 0,所以 + 1表示椭圆,故 B正确;m n m nn对于 C:若mn 0,则 C是双曲线,但渐近线方程为 y x,故 C正确;mx2 y2对于 D:由已知得 + 1,又0 m 1,n 1,所以 n>1,则曲线 C是焦点在 y轴上的椭圆,所以 a2 n,b2 m,m n2 2 2 n m mc a b n m,其离心率为 e 1 ,故 D不正确,故选:BC. n n三、填空题13.2023年 10月国庆节旅游黄金周期间,自驾游爱好者甲 乙 丁 3家组团自驾去杭州旅游,3家人分别乘坐 3辆车,沪昆高速杭州入口有 A,B,C共 3个不同的窗口,则每个窗口恰好都有一位该团的自驾车在等候的概率为 .2【答案】 9 【详解】该团的 3辆自驾车在 3个窗口等候的基本事件总数为33,3 3个窗口各有 1辆车在等候的事件含有A3个基本事件,A3 2 2所以每个窗口恰好都有一位该团的自驾车在等候的概率为 P 33 .故答案为:3 9 92 214 x y.已知椭圆C :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点 A 1,1 ,若点 P为椭圆C上一点,则 PF2 PA 的最大值16 12为 .x2 y2【答案】8+ 10【详解】如图所示,由椭圆方程为C : 1,则 F 2,0 ,F 2,0 ,16 12 1 2A 1,1 1 1 7又点 ,满足 1,所以点A在椭圆内,16 12 48由椭圆定义可知 PF1 PF2 2a 8,即 PF2 8 PF1 ,所以 PF2 PA 8 PA PF1 8 AF1 8 1 2 2 1 2 8 10 ,故答案为:8+ 10 .15. 1 x 3 1 x 4 1 x 8的展开式中 x3的系数是 .【答案】126【分析】根据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表示出各部分中 x3的系数,然后利用组合数的性质进行求解.n r n r r r r【详解】因为 1 x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r 1 Cn 1 x Cn x ,所以 1 x 3 1 x 4 1 x 8的展开式中 x3的系数为:C3 C3 C3 C3 C3 3 4 3 3 3 3 3 43 4 5 6 7 C8 C4 C4 C5 C6 C7 C8 C9 126.故答案为:126 .试卷第 5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2 216.已知 F1,Fx y2分别是双曲线 1的左右焦点,若 PF1 5,则 PF .4 12 29 x2 y2【答案】 【详解】根据双曲线方程 1可得2a 4,c 4,4 12再由双曲线定义可得 PF2 PF1 2a 4,解得 PF2 9或 PF2 1,又因为 PF2 c a 2,所以可得 PF2 9 .故答案为:9四、解答题 17.已知空间三点 A 2,0,2 , B 1,1, 2 ,C 3,0, 4 ,设 AB=a , AC b . (1)求 a 与b 的夹角 的余弦值; (2)若向量 ka b 与 ka 2b互相垂直,求 k的值. a b 1 10【详解】(1) AB a 1,1,0 , AC b 1,0,2 . cos a b 2 5 10 . (2) ka b k 1,1,0 1,0,2 k 1,k, 2 , ka 2b k 1,1,0 2 1,0,2 k 2,k, 4 . ka 25因为向量 b 与 ka 2b互相垂直,所以 k 1 k 2 k 8 0,即 2k 2 k 10 0,解得 k 或 k 2 .22 218 x y 2 5.已知双曲线C : 1 a 0,b 0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x 2y 02 2 垂直,且右顶点A到该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b 5(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若直线 l与双曲线C交于A、 B两点,线段 AB的中点为M 3, 2 ,求直线 l的方程.【详解】(1)因为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x 2y 0 1垂直,且直线 x 2y 0的斜率为 ,且双曲线C的渐近线2b为 y x1 b b,则 1,可得 2,a 2 a a所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y 2x,即 2x y 0,2 5 2a 2 5因为右顶点 a,0 到该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所以 ,5 5 52解得 a 1 y,所以b 2,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 x2 1.4(2)若直线 l x轴,则A、 B关于 x轴对称,此时,线段 AB的中点在 x轴上,不合乎题意, y2 x2 1 1A x 1 4设 1, y1 、 B x2 , y2 ,设直线 l的斜率为 k,则 2 , x2 y2 2 1 4y2 y2 y y y y则 x2 x2 1 2 y y y y1 2 0,所以 x 1 2 1 2 1 2 1 2 44 1 x2 x1 x2 0,化简得4 x1 x2 x1 x .2因为线段 AB的中点为M 3, 2 ,所以 x1 x2 6, y1 y2 4,4所以 k 4,解得 k 6,双曲线渐近线为 y 2x,直线斜率大于渐近线斜率,6故过点M 3, 2 的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所以直线 l的方程为6x y 16 0 .试卷第 6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19.已知点 A 2, 1 、 B 6,3 .(1)求线段 AB的垂直平分线的直线方程;(2)若点A、 B到直线 l : ax y 1 0的距离相等,求实数 a的值.C 2,1 k 1 3 1【详解】(1)解:线段 AB的中点为 , AB , 2 6 2故线段 AB的中垂线的方程为 y 1 2 x 2 ,即2x y 5 0.(2)解:由条件线段 AB的中点为C 2,1 在直线上或线段 AB所在直线与直线平行,若线段 AB的中点为C 2,1 在直线 l上,则 2a 1 1 2a 2 0,解得 a 1;1 1 1线段 AB所在直线与直线 l平行,则 a kAB ,解得 a .综上所述, a 1或 .2 2 220.某医疗小组有 4名男性,2名女性共 6名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甲是其中一名.(1)若从中任选 2人参加 A, B两项救护活动,每人只能参加其中一项活动,每项活动都要有人参加,求医护人员甲不参加A项救护活动的选法种数;(2)这 6名医护人员将去 3个不同的地方参与医疗支援,每人只能去一地,每地有 2人前往,若 2名女性不能去往同一个地方,求不同的分配方案种数.【详解】(1)分两类:①甲参加 B项救护活动,再从其余 5人中选一人参加 A,选法数为C15 5,2②甲不参加救护活动,则从其余 5人中任选两人参加救护活动,选法数为A5 20,所以共有选法种数为 20+5=25;2 2 2( )分三步:第一步先安排两名女性医护人员有:A3 ,第二步:安排两名女医护人员同去的男医护人员有:A4,2 2 2 2第三步:剩余两名男性医护人员去另外一地有:C2 ,所以共有不同的分配方案数为:A3A4C2 72.21.如图,四棱锥P ABCD中,四边形 ABCD为梯形,其中 AB CD, BCD 60 , AB 2BC 2CD 4, AD PB.(1)证明:平面 PBD 平面 ABCD; (2)若 PB PD 4 3,点 E满足 PE 2EC,且三棱锥 E ABD的体积为 ,求平面 PAD与平面BDE的夹角的余弦值.3【详解】(1) BCD 60 ,BC CD 2, BCD为等边三角形, AB 2BD 4 ,又四边形 ABCD为梯形, AB DC,则 ABD 60o,根据余弦定理可知,在△ABD中,AD2 AB2 BD2 2AB BD cos ABD 42 22 2 4 2 1 122试卷第 7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AD2 BD2 AB2 ,即 AD BD, AD PB ,PB BD B ,PB ,BD 平面 PBD, AD 平面 PBD,又 AD 平面 ABCD, 平面 PBD 平面 ABCD;(2) O为 BD中点,PB PD, PO BD,由(1)可知,平面 PBD 平面 ABCD,又平面 PBD 平面 ABCD BD ,PO 平面 PBD, PO 平面 ABCD,连接OC,则OC BD,且OC 平面 ABCD,故 PO OC,PO BD,所以 PO,BD,OC两两垂直. 以 O为原点,以OB为 x轴正方向,以OC为 y轴正方向,以OP为 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 1, 2 3,0 ,B 1,0,0 ,C 0, 3,0 ,D 1,0,0 , P 0,0, t t 0, PE 2 PC E 2 3 t 0, , E ABD 4 3 1 1 t 4 3设 且 ,则 ,由三棱锥 的体积为 得:3 3 3 2 2 3 , 3 3 2 3 3所以 t 6, 2 PE PC, E O,2 3 ,2 2 3 ,DE 1, , 2 ,DB 2,0,0 ,DC 1, 3,0 ,DP 1 ,0,6 ,DA 2CO 0, 2 3,0 ,3 3 3 m DP a 6c 0 设平面 PAD的一个法向量为m a,b,c ,则 ,令 c 1,则b 0,a 6,故m 6,0,1 , m DA 2 3b 0 n DB 2x 0设平面 BDE的一个法向量为nr x, y, z ,则 2 3 ,令 y 3,则 x 0, z 1, n DE x y 2z 0 3 故 n 0, 3, 1 .m n 1 37所以平面 PAD与平面 BDE的夹角余弦值为: cos m, n m n .( 6)2 1 ( 3)2 1 74试卷第 8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45中,动圆 P 2 2与圆C1 : x y 2x 0 内切,且与圆C2: x2 y2 2x 3 0外切,记动圆4 4P的圆心的轨迹为 E .(1)求轨迹 E的方程; 3 (2)过椭圆 C右焦点的直线 l交椭圆于 A,B两点,交直线 x 4于点 D.且Q 1, ,设直线 QA,QD,QB的斜率分别为 k2 1, k kk2, k1 33,若 k2 0,证明: k 为定值.22【详解】(1)由已知圆C 2 7 1可化为标准方程: x 1 y 2 ,即圆心C1 1,0 ,半径 r71 , 2 22圆C 2 1 2可化为标准方程: x 1 y 2 ,即圆心C2 1,0 ,半径 r12 r , C1C2 2,经分析可得, R r1,则 2 2 1 7 PC1 r1 R RR r 7 21 R .由题意可知, 两式相加得, PC2 1 PC2 4 C1C2 2, PC2 R r2 R1 2x2 y2所以,点 P的轨迹为以C1,C2 为焦点的椭圆,可设方程为 2 2 1 a b 0 ,则 2a 4,a 2, 2c 2, c 1,a bb2 a2 c2 3 x2 y2 ,所以,轨迹 E的方程为 1 .4 3(2)由题意直线 AB的斜率一定存在,由(1)知,c 1,则椭圆的右焦点坐标为 1,0 ,3k 3设直线 AB 方程为: y k x 1 ,D坐标为 4,3k .所以 k 2 1,2 k 4 1 2设 A x1, y1 , B x2 , y2 ,将直线 AB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得 3 4k 2 x2 8k 2x 4k 2 12 0 2. 8k 2 4 4k 2 3 4k 2 12 144 k 2 1 0 恒成立, 2 x1 x8k2 3 4k 2由韦达定理知 ,且 y1 k x1 1 , y2 k x2 12 , 4k 12 x1x2 3 4k 2y 31 y32 k x1 1 3 k x2 1 3则 k k 21 3 2 2 2x1 1 x2 1 x1 1 x2 18k22k 3 x1 x 22 2 k1 k3 2k 1 2 32 x x x x 1 2k 3 4k 2 2k 1.故 1 2(定值).1 2 1 2 2 4k 12 8k2k2 k 1 23 4k2 3 4k2【点睛】圆锥曲线中取值范围或者定值问题的求解策略:(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或者范围;(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的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关系建立不等式或者方程,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或者范围;(4)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试卷第 9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23.在 ABC中,角A, B,C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且 acosB 2ccosC bcos A.(1)求C的值;(2)若c 4, a b 2 7 ,求 ABC的面积.【详解】(1)因为a cos B b cos A 2c cosC ,由正弦定理得, sin AcosB sinBcos A 2sinC cosC,又 sin AcosB sin Bcos A sin A B sinC ,所以 sinC 2sinC cosC,1 π又C 0, π ,所以 sinC 0,故 cosC ,所以C .2 3(2)由余弦定理得 c2 a2 b2 2abcosC (a b )2 3ab 28 3ab 16 ,所以ab 4,1故 S△ABC absinC 3.224.已知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2,△P AB为等边三角形(如图 1所示).沿着 AB折起,点P 折起到点 P的位置,使得侧面 PAB 底面 ABCD.M 是棱 AD的中点(如图 2所示).(1)求证:PC BM ;(2)求点C与平面 PBM 的距离.【详解】(1)如图,取 AB中点 O,连接OC交 BM于 E ,∵ PAB为等边三角形,∴PO AB,又∵平面 PAB 平面 ABCD, PO 平面 PAB,平面 PAB 平面 ABCD AB,故 PO 平面 ABCD,而 BM 平面 ABCD,∴PO BM , 1 1 1 1 又∵BM BA BC ,OC BA BC ,∴ BM OC BA BC BA BC 0 .∴BM OC,2 2 2 2 又∵PO 平面 POC ,OC 平面 POC ,PO OC O,∴ BM 平面 POC,∵ PC 平面 POC,∴PC BM .(2)设点C与平面PBM 的距离为d ,∵ABCD是正方形,△PAB为等边三角形,∴ PB 2,PO 3,BM 5, AM 1,S BMC 2,又∵平面 PAB 平面 ABCD, AD 平面 ABCD,平面 PAB 平面 ABCD AB,故 AD⊥平面 ABCD,而 PA 平面 PAB,所以, PA AD,∴在Rt PAM 中, PM PA2 AM 2 5,∴PM BM ,则易得S PMB 2,1 2 3由(1)知,PO 平面 ABCD,∴PO为三棱锥 P BMC的高,∴VP BMC S3 BMC PO 3V V 1 2 3又∵ P BMC C PBM S PBM d ,得 d 3 .3 3故点C与平面 PBM 的距离为 3 .试卷第 10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25.已知抛物线 C: y2 =2px经过点 P(1,2).过点 Q(0,1)的直线 l与抛物线 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A,B,且直线PA交 y轴于 M,直线 PB交 y轴于 N.(Ⅰ)求直线 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1 1(Ⅱ)设 O为原点,QM QO ,QN QO,求证: 为定值.解:(Ⅰ)因为抛物线 y2=2px经过点 P(1,2),所以 4=2p,解得 p=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y2=4x.由题意可知直线 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设直线 l的方程为 y=kx+1(k≠0). y2 4x 2由 得 k x2 2k 4 x 1 0. y kx 12依题意 2k 4 4 k 2 1 0,解得 k<0或 0又 PA,PB与 y轴相交,故直线 l不过点(1,-2).从而 k≠-3.所以直线 l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3,0)∪(0,1).(Ⅱ)设 A(x1,y1),B(x2,y2).x 2k 4 1由(I)知 1 x2 2 , x1x .k 2 k 2y 2直线 PA y 2 1的方程为 x 1 x 1 .1 y 2 kx 1令 x=0 M y 1 2 1,得点 的纵坐标为 M 2x1 1 x1 1.y kx2 1同理得点 N的纵坐标为 N 2x 1 .2 由QM = QO,QN= QO得 =1 yM , 1 yN .2 2k 41 1 1 1 x1 1 x 1 1 2x x x x 1 2 2所以 2 1 2 1 2 k k =2 1 yM 1 yN k 1 .x 1 k 1 x 2 k 1 x 1x 2 k 1 1k 21 1所以 为定值.点睛:定点、定值问题通常是通过设参数或取特殊值来确定“定点”是什么、“定值”是多少,或者将该问题涉及的几何式转化为代数式或三角问题,证明该式是恒定的. 定点、定值问题同证明问题类似,在求定点、定值之前已知该值的结果,因此求解时应设参数,运用推理,到最后必定参数统消,定点、定值显现.试卷第 11页,共 11页{#{QQABJQIEogAIABIAABhCQQVYCEIQkBECCKoGRFAAsAIAw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12月6日高中数学(教师版).pdf 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数学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