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探究方法:把三种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与斜面衔接的水平桌面上,让小车从斜面的自由滑下,分别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记下小车运动的路程。2、实验现象: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得比较近,在棉布表面运动得比较远,在木板表面运动得最远。3、实验结论:(1)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即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2)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运动下去。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中的四个关键词关键词 理解一切 “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是普遍适用的,不是特殊现象。没有受到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1、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理想化情况,实际上,力的作用 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2、所受力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的效果。总 “总”指总是这样,没有例外。或 “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是错误的;(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本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反之,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三、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2、对惯性的理解惯性的特点 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运动状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静止的物态的一种性质 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 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与受力与否、受力大小、处于何种状态、状态如有惯性 何改变等均无关。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 不能把惯性说成“受惯性的作用”或“惯性力”,而应该说由于惯性。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的大小可以由力改决定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困难程度”表现出来。3、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4、惯性现象:(1)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人具有惯性,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倒;(2)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要向后仰;(3)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向前倾。(4)锤柄撞到板凳时停止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5)铲子和煤到达锅炉堂口时,铲子停止运动,但铲子上的煤由于惯性继续运动,离开铲子飞进膛口。利用惯性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第二节 二力平衡一、平衡力和平衡状态1、力的平衡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这时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现象探究: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力3、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几个力叫做平衡力。二、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就说这两个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一条直线上;(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八字概括:“等大、反向、共线、同物”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大小 相等 相等方向 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对象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作用效果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使物体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处于平衡状态 一般产生不同的效果三、二力平衡的应用1、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例:电灯重 1N,方向竖直向下;绳的拉力 1N,方向竖直向上。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例: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加速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火车匀速运动;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减速运动。第三节 摩擦力一、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一般用符号 f 表示。2、认识摩擦力(1)两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2)两物体接触面粗糙;产生条件 (3)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者缺一不可。方向 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作用点 摩擦力发生在接触面上,所以摩擦力的作用点就在接触面上,通常把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3、摩擦力的种类(1)滑动摩擦力 例:用铅笔写字时,笔与纸张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2)静摩擦力 例:用力推物体而未推动,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滚动摩擦力 例: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上的小圆珠与纸张的摩擦。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1、探究过程:(1)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是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2)在木板上放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3)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把木块侧放在水平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积。2、实验结论:(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则滑动摩擦力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物体是否做匀速运动无关。3、只有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大小。三、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分类 方法 举例增大摩擦 增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 皮带传送时张紧皮带;用力捏闸使接触面变得更加粗糙 鞋底上制有花纹;手上涂防滑粉将接触面做得尽量光滑 旱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冰壶运动减小摩擦 使接触面互相分离 加润滑油可以在两个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它们互不接触;气垫船用滚动代替滑动 滚动轴承本资料由初中物理史老师精心整理,为广大初中学生提供物理干货,方法、考点、真题一步到位,直击中考!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