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案 首 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次 时数 2 课型 新授课项目名称 揭开面纱——大学生心网络心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特点2.熟悉大学生积极与消极的网络心理特点3.熟知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类型4.熟悉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形式5.正确认知网络,学会调适网络心理障碍教学重点:1.大学生积极与消极的网络心理特点2.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类型及调适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积极与消极的网络心理特点,熟悉大学生容易出现的网络心理障碍,当网络给自己学习与生活带来消极影响时能正确面对,并加强自律、积极寻求调适方法。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活动,PPT作业:1、制定个人一周上网计划表,写明每天上网的时间和上网目的。2、谈一谈大学生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后记(经验、不足):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0分钟)课堂互动:网络给你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二、新课(60分钟)1、课前小测试:网络成瘾自测问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网络使用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上网行为控制能力、是否存在潜在的成瘾倾向。2、互联网的特点:开放性;全球性;虚拟性;身份的不确定性;非中心化;平等性;个性化。3、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这是本章的重点)(1)大学生积极的网络心理特点第一、强烈的求知欲。 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和迅捷性。 第二、自由平等的参与意识与自我实现欲望。网络赋予大学生很大程度上的自主性和平等性。 第三、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2)大学生消极的网络特点①猎奇心理 ②排遣寂寞心理 ③发泄情绪心理 ④逃避现实的解脱心理⑤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 ⑥焦虑心理 ⑦自卑心理4、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类型(1)知识信息型 (2)娱乐游戏型 (3)人际沟通型 (4)网络恋爱型5、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调适(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1)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网络恐惧;网络依恋;网络孤独;网络自我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网络成瘾综合征(2)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调适正确认知网络;自律与自我管理:团体心理辅导;改善网络环境。三、课堂实践:(20分钟)1、团体活动:虚拟与现实自我的平衡2、拓展阅读3、推荐影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