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学人文基础》项目教学法教案活动项目 第一教学项目:介绍我的大学 总课时数:2项目分析 新生入学后已进行了两周左右的入学教育和军训,(如是第二学期开课的专业,已在读一个学期了),对高职教育,对学院,对自己的专业已略有认识。本活动要求同学们认真读三篇文章,看两段视频,分组讨论大学的意义与大学生活。写一篇入学(学习)感想,拍一组校园生活的照片。教学重点:哈佛、北大的精神。教学难点:自我定位,人人可成才。真实、真情建立互信。 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涉及到的概念以及本次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用途。教师要掌握重点和难点活动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教育体制,高职教育的定位,教学特点。2、情感目标:建立对老师的好感,对学院的好感,了解北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了解哈佛个性化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苦读精神。3、能力目标:在陌生环下与人交往境通过活动,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学校,理性地认识高职教育,认识自己的专业,增强对学院的感情,热爱自己的专业,增强学习信心活动任务 到了一个新的生活、工作环境,都会有新奇感,新奇感过后就开始分化。一部分人冷静下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而一部分人觉得与期望有差距,变成失落感,影响情绪,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任务1:导读《哈佛的魅力》《大学的精神与大学的功用》。任务2:了解大学精神,写一篇上大学的感想。 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描述。项目教学的题目要来源于实践。设备或工具 1、学生应准备教材、作业本、手机。2、教师应准备多媒体教室,介绍本院、本系、本专业的图文、视频资料等。活动内容:活动方案的确定 本次活动开始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知识讲解。分组后,由组长安排收缴作业的时间、地点、、方式。下课后教师开小组长会具体安排。 指导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活动方案,鼓励学生有创新,在思路上引导学生。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 1、开场白“你们就是大学!这句话,我与我的前任用不同的方式对新生已说了将近三百年了。”美国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C·施密德特在1987年曾这样开始自己的迎新致辞。教师自我介绍本课程名称课程定位学分学习注意事项2、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下之自主的研究学问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而是集人才培育,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场所。大学除了承担多种具体可见的社会职能外,还具有一些隐形的、以特殊的方式发挥作用的社会职能,比如大学的“社会批判”职能。所谓大学的“社会批判”,大体而言,就是“守望社会良知”。具体来说,它是根据大学职能的手段、方式抽象出来的,具体强调大学要坚持用人类的理想价值观(如理性、公平、正义、诚信、仁爱等)去要求自己,挑战和评判社会现存的不合理的价值,同时,运用理想的价值观去影响社会,教化公众,从而促进社会理性和德性的共同进步,其核心在于对社会的“导引”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类别。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造就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与发展,已经从以农业就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社会转向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工业化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5年10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央财政投入巨资,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同时,着手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师资队伍、办学方式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是改革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改革原有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整合优质中等职业学校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讲授大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进行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学制两年或三年,培养高技能人才,特别强调培养应用型、工艺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3、欣赏本学院专题片,了解学院历史办学理念及理想。 4、介绍学院,专业, 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10第二课时 1、导读《哈佛的魅力》哈佛大学在教学方面,主要表现在其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以及独特的案例授课法。教师们能够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其优势,挖掘其潜能。过严格挑选的学生进入哈佛校园之后,学习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竞争的激烈近乎残酷。商学院的学制只有两年,所有的必修课几乎都必须在第一年修完,加之刚入学的新生对独特的案例教学法尚不熟悉,准备起来困难重重,因此新生每天一般要学习13—18个小时。很多学生差不多每天要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然后睡上几小时,再赶快爬起来去上8点半的课。对第一次期中考试,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会紧张到极点。期中考试的内容是实例分析,时间长达4个小时。期中考试后,凡发言和书面成绩均属全班最差的20%的学生,会受到校方的秘密警告,得到警告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及期末考试中就要倍加小心了。因为哈佛的评分根据学生的平时发言和书面考试两种成绩而定。一年级大多数课的书面成绩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在商学院,评分采用一种强制性的分配法,类似于我国某些高校实行的绝对淘汰法,一年级的每个班都将有5%的差生被迫退学(但可以保留重新申请入学的权利)。哈佛给学生的告诫是,如果你想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哈佛是如何确保教师队伍的教学服务质量的呢 每学期在课程接近结束时,就有专人到教室发课程评估调查表,由学生填写,而任课教师则离开教室回避。学生的评价主要反映教授的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在任课教师将学生考试成绩送到教务处后再通知其本人,告诉他学生的评语,相对的水平,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差的教师则提出改进的时间限制,否则不续合同,尔后就得离开学校。除了学生评价外,还有专家评价。其中非正式的有同事的舆论,正式的则有学校常设的课程评估委员会和提升及任期委员会的评价,课程评估委员会偏重于对课程设计的评价,而提升及任期委员会则对教授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全面表现进行总衡量,并通过教师职称提升及任期的决定实行奖罚。 2、导读《大学精神与大学功用》,大学不仅有大楼更要有大师。蔡元培先生出长北大时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不只是钻研高深学术的研究院,也不只是传统深厚的人文学科,在清华大长梅贻琦看来,大学精神之所寄,在于教师的树立楷模与学子的自谋修养。他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欣赏桑德尔教授公开课4、欣赏北京大学蔡元培主题片5、分组第一次小组以学生宿舍为单位,舍长为组长。6、安排课后作业将作业交组长,组长交课代表。写一篇入学感想,拍摄校园风光。 1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教师总结 通过活动,了解大学精神,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学校,理性地认识高职教育,认识自己的专业,增强对学院的感情,热爱自己的专业,增强学习信心 5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