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礼仪 教案(表格式) 《大学人文基础(第四版)》(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礼仪 教案(表格式) 《大学人文基础(第四版)》(高教版)

资源简介

《大学人文基础》项目教学法教案
活动项目 第四教学项目:大学生礼仪演练 总课时数:4
项目分析 举止有礼是新时代青年尤其是职场人必备的素质。讲礼仪不仅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表现,更能取悦周遭,和谐人际关系。为生活学习工作创造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精髓:德、善,孝敬、谦恭等教学难点:人人参与演练 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涉及到的概念以及本次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用途。
活动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大学生礼仪知识。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理念孝悌、谨与信、仁与义等,了解新时代的君子与淑女的风范,能批判封建旧礼教。2. 能力目标:能随时随地正确地施行各种礼仪3、情感目标: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能理性对待。。
活动任务 任务1:导读研讨《弟子规》;任务2:了解大学生礼仪常识;任务3:礼仪演练。 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描述。项目教学的题目要来源于实践。
设备或工具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手机,西装领带等。教师准备多媒体,礼仪视频资料。摄录像设备。
活动内容:
项目分组分工情况 1.由教师帮助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地搭配;男生、女生尽量搭配;不熟悉的学生尽可能在一个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个组。2.让每个项目组民主产生一位项目负责人。该负责人要负责整个项目,从项目规划,到人员分工,到具体活动情况,到综合测试,直至最后总结汇报。 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样做培养学生组织整个项目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实行轮换制,具体每个分工也是轮换制,这样确保每人都有锻炼的机会。
活动方案的确定 1.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分析程序要求,初步确定程序整体方案。2.项目负责人整理大家意见,制订出整体活动方案。3.项目负责人定出整体的实施步骤,并向大家详细说明,大家要认真讨论。4.由项目负责人向指导教师汇报整体的实施步骤和基本过程,指导教师同意后可以开始实施。) 指导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活动方案,鼓励学生有创新,在思路上引导学生。
活动任务 (1.项目负责人向项目组成员讲清项目活动的步骤和基本过程,统一思想。2.在所有人员对活动任务都比较清楚的基础上进行分工。) 项目活动中有分工,有合作,所有人应在统一活动思想指导下完成各自的工作。在确定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大家对活动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每人根据分工独立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完成后要向大家解释说明。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师讲礼仪的定义,意义,原则。大学生社交礼仪定义:社交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语言、仪容及举止等表现出来用以美化自身、尊敬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意义: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社会道德风尚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反映。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礼仪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礼仪基本的原则:一是敬人;即尊重对方,以礼相待。二是自律,即谨慎克己,自我约束;三是适度,即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即诚心诚意,以诚待人。欣赏钱文忠教授讲礼仪的视频讲《弟子规》的时代意义与传统文化内涵。 10分钟15分钟25分钟
第二课时 1、背诵并默写孔子“君子入则孝”一段。2、讲《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3、布置课后阅读“大学生礼仪知识”4、分组,课后由组长带领分别演示大学生礼仪, 15分钟30分钟5分钟
第三课时 一、个人礼仪边读边练
(一)仪表
仪表指人的容貌和穿着,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脸、脚,早晚刷牙,经常洗头、洗澡,衣饰干净整洁。不要在人前剔牙缝、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有狐臭或口气应采取措施消除,与人谈话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对人口沫四溅。2、化妆:男士面容要求:勤于修面剃须,修剪鼻毛耳毛。女士美容化妆是生活中的一门重要艺术,化妆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在正式场合,女士不化妆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化妆的浓淡及风格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和场合。通常职业女性的日妆以自然为主,略施粉黛;上班妆要清新淡雅,体现职业感;约会妆可以略浓,显得更美一些。知识阶层当以 “雅”为基本格调,干净、清爽、自然,与年龄、身份和环境相协调,以达到刻意修饰后的无意状态为最高境界。一般不提倡外科医学整容。
3、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与审美情趣。着装应自然得体,和谐大方,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穿着打扮应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穿衣要考虑个体特点,扬长避短。脖子较短的人,不宜穿高领衫,而穿U领或者V领的服装,露出一段胸部,在视觉上脖子就显得长了。同样道理,腿粗短者,不宜穿短裙。穿衣区分场合,方能得体。办公场合应该庄重保守,最忌过分杂乱、过分鲜艳、过分暴露、过分短小、过分紧身、过分透视(重要场合要注意内衣不能让别人透过外衣看到)。社交场合不妨时尚个性;休闲场合最宜舒适自然。女士在非正式场合穿露趾凉鞋是可以的,但潜规则是:不穿袜子。穿西装的讲究:(1)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男士多穿西装。穿套装要打领带;不穿套装的时候,不必打领带。时尚人士一般不用领带夹,用领带夹的多是职业装的白领或领导人、大老板。(2)西装上衣下面的两个衣袋,不能放东西,西装口袋的封口线一般都不拆开。(3)有地位、有身份的男人腰上是不挂任何东西的。(4)穿西装的时候,包括上衣、下衣、衬衫、领带、鞋子、袜子在内,全身颜色应该在三种之内,此即三色原则。(5)穿西装、套装外出的时候,鞋子、腰带、公文包应为同一颜色,而且首选黑色。(6)白色的袜子、尼龙丝袜和西装是不搭配的。
(二)言谈
1、礼貌:说话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使用敬语。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常用十个字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其余的敬语有:对人称“您”;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三)仪态举止 人的相貌是无法选择的,而仪态和风度是可以潜心培养和训练的。大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应展示自己的自信、尊严和能力。1、谈话姿势:交谈时,要正视对方,认真倾听,不可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甚至打哈欠。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要体现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敛颔、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有失仪态的庄重,而且显得拘谨,缺乏自信。
3、坐姿:坐要端庄优美,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感觉。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坐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女士穿裙子入座时,可用手背将裙子拢一下。就座后,双腿并拢,以斜放一侧为宜,掌心向下,将左手掌搭在腿上,右手掌再搭在左手掌上,端庄而娴雅。在社交场合,不论坐椅子还是沙发,都不要坐满,坐在2/3处,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和尊重。坐姿最忌讳抖动两腿和高跷“二郎腿”。人与人交往时站、坐要保持适当的距离。(1)亲密距离:家人、夫妻、恋人。(2)交际距离:在公共场合或与陌生人相处为半米到一米半之间。(3)礼仪距离:又叫做尊重距离,比如讲台和听众的距离,在一米半到三米之间。4、走姿:走姿应显示一种动态的美。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
握手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为“尊者决定”,即当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鞠躬应前视对方,不可边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熟人间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也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三、公共礼仪
(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 、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求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想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对方的脸。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也不可袒胸露腹。在影剧院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要注意整洁,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易出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二)乘车礼仪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要主动礼让。2、乘车、船:安静等候,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果皮,不能让小孩随地大小便。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四、公务礼仪
(一)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后,要起身相送。
(二)电话接待礼仪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1、晚上10点之后,早上7点之前,没有重大的急事一般不打电话。节假日若无重大事情也不要打电话。2、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3、接听电话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后再说“再见”。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
(三)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要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不可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房里的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四)乘车礼仪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外出时要注意:
1、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2、要主动打开车门,并以手示意,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关门,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3、在乘车的座位上很讲究,我国一般是右为上,左为下。陪同客人时,要坐在客人的左边。
(五)递物与接物
递物接物须用双手。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敬地递上,且名片的正面应对着对方。在接受他人名片时也应恭敬地用双手捧接。接过名片后要细看一遍或有意识地谈一下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名片后看都不看就塞入口袋,或到处乱扔。
五、日常交际礼仪
(一)宴请礼仪
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的宴请,会为双方的友谊增添许多色彩。宴请的环境要卫生、安全,交通要方便。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得体。在宴请排位时,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开始。请客人吃饭时,首先不要问他爱吃什么,而是问他不吃什么。敬酒应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二)礼品礼仪礼品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人和人打交道,礼品是纪念品;企业和企业打交道,礼品是宣传品。送礼要合情、合理、合法。 赠送礼品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1、送给谁。如果对方有孩子或老人,最好以小孩老人为送礼的对象。2、送什么。要注意礼品的时效性;要注意礼品的独特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还要考虑便携性。3、在什么地方送。公务交往的礼品一般应该在办公地点送,以示郑重其事。私人社交的礼品一定要在私人交往的地方送,以示公私有别。4、什么时间送。拜访别人时礼品应该在见面之初拿出来,这叫登门有礼。主人一般是在客人告辞的时候送礼。5、如何送。礼品尽可能亲自赠送。接受礼品,有以下三个点需要注意:1、要落落大方。能接受就接受了。但如果有些礼品是不能接受的,当即要向送礼者说明原因:“不好意思,你送我的礼品我非常感谢,但是我们公司有规定,在公务往来中是不能收受礼品,尤其不能收受现金和有价证券,谢谢你的好意,请您拿回去。”2、要表示感谢。如果当场接受别人礼品的话,你最好口头上表示感谢,必要的话还要和对方握手道谢,并表示欣赏对方的礼品。3、要保持低调。赠送礼品属于一种私人交往,在外人面前要低调,不要随意对别人说:“这是谁送我的。”(三)座次礼仪1、面门为上。重要人物坐的位置,是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以右为上。面对正门的位置是主人坐的,主人右手坐的就是主宾。居中为上。前排为上。2、离房门越远位置越高。比如说圆桌,主人是面对着门的,离门最近的那个座是末座。3、我国人左比右高,前比后高;国际上右高。注意:座次排列中的左和右,是指当事人自己之间的左和右。4、出入房门时应该让客人或贵宾先入先出,因为前面比后面高。2、由学生组成评议小组,对各组的表演评议打分。计入成绩。 50分钟15分钟
第四课时 学生继续演示礼仪。各组长做小组总结,教师做全班总结。教师布置下一项目活动。 35分钟10分钟5分钟
活动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学校有理想场地可带学生离开教师去演练。如有同学自由组合按照视频的标准表演,可给成绩。鼓励自创的情节表演。(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写出你所完成的部分遇到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你是如何解决的,把判断、分析以及解决过程要记录下来。) 这是活动比较重要的部分,没有遇到问题不一定是好事,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总结 通过参加有哪些收获,通过活动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另外也是指出你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有哪些疑问,等等。 通过总结是把活动进行升华,使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有所提高。
教师总结 根据各项目组完成过程的具体情况,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同时还要指出问题所在,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讲评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总结能力等。
活动作业 课后阅读教材,下载视频,对照演练。预习下一项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